導讀:古代釣魚秘笈:冬鯽難釣莫發慌,嵇康米蝦漁民忙,此餌溫飽釣魚郎
說到釣魚,其實並不是一個現代的新興行業,早在中國古代就有釣魚之說,在幾千年之前的商朝,就有姜子牙垂釣於溪邊,可以說中國的釣魚已經傳承了幾千年了。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都有一些人非常善於總結釣魚的經驗,而小編則是善於收藏一些古籍,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本古籍中記載的這幾句話,還有詳解,專門適用於冬釣鯽魚!原來能使漁民溫飽,現在還能漁獲滿滿!冬鯽難釣莫發慌,嵇康米蝦漁民忙,此餌溫飽釣魚郎!
歌謠出處:
說起這個秘籍上所記載的歌謠,還是小編在夜釣時遇到的一位高人,當時由於他的餌料不太夠了,所以我就拿出我自己的餌料分給他一點,誰知道他竟然看不上我的餌料,當時兩個人的氣氛有點尷尬。最後這位高人才向我說了,並不是看不上我的餌料,只不過他有更好的餌料,問我想不想知道?就這麼一來二去,我倆成了好朋友,他邀請我去他家吃飯,在吃飯的時候,他在家裡摸出來一個發舊泛黃的古本!名字早已無法考證,他也不讓我看具體的內容,只不過給我翻到了其中的某一頁,上面就記載著我題目中給大家說的這幾句話還有詳解,下面我就給大家具體來解釋一下!
古籍記載的冬釣鯽魚秘方:
冬鯽難釣莫發慌,嵇康米蝦漁民忙,此餌溫飽釣魚郎,這三句話只是一個開頭,下面還有仔細的介紹,當然,主要的一句話就是嵇康米蝦漁民忙。同時這一句話也揭示了餌料的配方:糧食型白酒半瓶,這本古籍記載的米應該是稻米,蝦應該就是普通的河蝦,在餌料的配方上面,並沒有記載其餘的佐料,但是在製作方法過程中,有這佐料的記載!
文言文版餌料製作:
取米浸酒三晝夜,碎蝦肉澆鹽醋,選北方之面混之,土中撅地龍十條糖灸,合而制之,使之為餌,其效尤為甚焉!這就是文言文的原話!在經過這位高人多年的摸索之後,他就把真正的製作方法告訴了我。首先我們把大米放在糧食型酒中浸泡三天三夜,應該是使它充分發酵!然後我們把平常的河蝦搗碎,在裡面加入食鹽和醋,充分攪拌。古時候所說的地龍也就是指現在的蚯蚓,糖灸就是用糖浸泡,古時候的糖一般泛指紅糖,所以我們用紅糖泡一泡就行,最後幾樣東西充分的合在一塊,用手充分揉捏,使之成為餌料!
注意事項:
但是這款餌料在高人給我演示過之後,我就非常驚訝了,因為這款餌料實在是太厲害了,不到兩小時的時間,我竟然釣上來十來斤鯽魚!真是應了那句話「效果尤為甚焉」好了,這篇文章的解說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關注小編,我也會每天給大家帶來一則釣魚經驗和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