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研究機構下調2020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1.15%
臺灣研究機構下調2020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1.15%。(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7月16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灣地區最高研究機構經濟所15日下修臺灣2020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由去年底預測的2.58%大幅下修至1.15%。
-
(港澳臺)臺研究機構:臺灣經濟走勢「樂觀、不安並存」
新華社臺北12月27日電(記者喻菲 李凱)臺灣民間智庫——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27日發布報告,預測2017年臺灣經濟增長率為2.62%,2018年為2.2%。 元大寶華綜經院院長梁國源展望明年臺灣經濟將呈雙面性,「樂觀、不安並存」。
-
花旗銀行下調臺灣經濟成長率至2.8%
中國臺灣網7月10日消息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經濟增長「保三」無望。花旗(臺灣)銀行今日舉辦2012下半年全球經濟展望說明會。花旗(臺灣)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表示,考量歐債問題加劇和新興市場成長放緩,下調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今年將自2.7%下調至2.6%,明年自2.9%下修至2.7%,並將臺灣今年GDP增幅自3.3%調降為2.8%,但維持明年經濟反彈至4.2%的預測。
-
「中研院」下調2020年臺灣GDP增速預測值
中新社臺北7月15日電 臺「中研院」經濟研究所15日將臺灣2020年GDP增速預測值由去年年底提出的2.58%下調至1.15%,低於臺當局「主計總處」5月28日公布的預測值(1.67%)。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中研院」經濟所當天舉行「2020年臺灣經濟情勢總展望之修正」記者會,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臺灣境外需求急速降溫,民間消費疲軟,經濟受到巨大衝擊;但在臺當局紓困措施及科技產業支撐的帶動下,下半年經濟有望回溫,預估今年GDP增速為1.15%。
-
國際能源機構再次下調全球石油需求預測
新華網巴黎12月13日電(記者李明)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13日發布月度石油市場報告說,由於經濟增長前景惡化,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低於原先預期,但歐盟將對伊朗採取經濟制裁的消息導致國際油價居高不下。
-
臺經院上調2020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2.67%
中新社臺北1月22日電 臺灣經濟研究院22日發布最新景氣動向調查,指綜合近期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商達成共識、多國推出財政政策搭配貨幣寬鬆以刺激經濟等因素,上調2020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2.67%,較該機構2019年11月發布的預測值上調0.22個百分點。
-
柳英:2018年臺灣地區經濟形勢回顧與展望(下)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出現了自金融危機後的首次同步溫和擴張,經濟朝上行周期邁進。但2018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復甦態勢被中美貿易摩擦打斷,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預測機構均對2019年經濟前景不看好。IMF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由3.9%下調至3.7%,並稱「全球經濟增長似乎已經到達平頂期」。
-
臺灣經濟正增長?蔡英文不斷被「打臉」,「脫鉤」不切實際
編輯:堅果 審稿:悠悠 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被狠狠的打臉,臺灣一直對外表示其經濟正在復甦、正向增長,但據統計機構得出結論,臺灣經濟增長率下滑,概估下降為負0.73%,較5月預測值衰減1.23%
-
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遭到嚴重破壞,只有中國經濟在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冠狀病毒大流行造成的空前經濟破壞做出了預測,大幅下調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周三,IMF表示,這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將導致今年全球GDP下降4.9%,並在兩年內蒸發掉令人震驚的12萬億美元。
-
島內機構評估:臺灣經濟面臨「亂流型」成長風險
:臺灣經濟面臨「亂流型」成長風險 新華社臺北3月29日電(記者賈釗、陳鍵興)近日,臺灣多家機構先後發布關於臺灣經濟發展趨勢的分析報告,對景氣的預估普遍較為保守。有專業人士指出,景氣擴張已快觸頂,臺灣經濟正面臨「亂流型」成長風險。而臺當局若依舊在兩岸關係議題上「回應遲緩」,臺灣前景勢必更為險峻。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28日發布最新預測,將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上修至2.4%。該機構表示,全球經濟正處於「景氣循環末升段」,雖然上修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但各季表現卻是越走越低,預估值分別為2.89%、2.87%、2.07%、1.86%。
-
臺機構: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2.64% 2019年增2.45%
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5日發布臺灣經濟預測,將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率調降至2.64%,預期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率為2.45%。所長簡錦漢更以「急轉直下」來形容2018年臺灣景氣。
-
2016-2017年臺灣經濟增長在1-2%之間徘徊
上半年,臺灣經濟持續不景氣,還有惡化態勢,臺灣「主計處」先後兩次(2月與5月)下調經濟增長率至1.06%,民間機構則普遍對「保1」不抱期待,大多降至1%以下。下半年開始,隨著美國等外部經濟大環境的改善,臺灣外貿出口恢復增長,經濟增長逐步重新調升,臺灣「主計處」於8月將經濟增長率上調至1.22%,11月進一步調升至1.24%,預示著2016年臺灣經濟增長「保1」有望。
-
臺經濟景氣增長放緩 10日審議2020年軍公教調薪案
中新網7月8日電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當局「人事行政總處」10日將召開軍公教(註:軍人、公務員、教師)員工待遇審議委員會,討論2020年度軍公教員工待遇調整案,是否調薪可望明朗化。不過,嫻熟軍公教員工待遇調整的臺當局官員透露,如要調薪,以3%上調幅度可能性最大,經費約200億元(新臺幣,下同)。
-
臺經院微幅上調2018年臺灣GDP預測值至2.49%
中新社臺北7月25日電 臺灣經濟研究院25日上調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率(GDP)預測值至2.49%,較4月所作預測上調0.04個百分點,但對下半年持保守態度。綜合中央社、中廣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臺經院當天在臺北舉辦景氣動向調查報告記者會,並更新今年GDP預估值。此次上調主因是全球景氣復甦、國際原物料價格走高。
-
臺經濟研究院預估今年臺灣GDP難「保一」
新華網臺北11月5日電(記者李寒芳、傅雙琪)臺灣經濟研究院在5日召開的「2016臺灣總體經濟預測」記者會上表示,預計臺灣全年經濟增長0.83%,較7月預估值下修2.28%。這是繼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後,第二個看淡臺灣經濟增長今年不「保一」的臺灣智庫。
-
兩岸經濟增長,臺當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導讀:近年來,大陸和臺灣地區的貿易往來逐漸增高,如今,大陸已成為臺灣地區最大的貿易順差地。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今年的「兩岸企業家峰會」針對逐漸增加的「出口額」給出了答案。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
-
臺灣「中研院」研究報告:臺灣經濟面臨巨大挑戰
新華社臺北10月5日電(記者陳君劉剛)臺灣最高研究機構「中研院」5日在臺北發表研究報告《臺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提出,經濟成長轉型、提振投資、帶動薪資增長,是21世紀以來臺灣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
運氣還是實力,2020上半年臺灣GDP實現正增長!
近幾年,臺灣的經濟表現在「亞洲四小龍」裡表現最好,今年上半年,新加坡,香港,韓國經濟都是負增長,那麼臺灣的增長是靠什麼呢?疫情對經濟衝擊較小臺灣在疫情防控方面做的較好,截止8月3日,中國臺灣累計死亡病例7例 ,僅次於朝鮮的1例,這也給臺灣經濟一定穩定因素。
-
中經院微調臺灣2019年經濟成長率至2.15%
中新社臺北4月17日電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17日公布的預測數據指,2019年臺經濟成長率為2.15%,較上一次預估值微幅下調0.03個百分點。不過,該機構預測經濟成長走勢可望「倒吃甘蔗」、逐季攀升。據中央社、《經濟日報》等臺灣媒體當日報導,中經院去年12月發布經濟預測時,預估2019年經濟成長率為2.18%。中經院院長陳思寬說,國際貿易吹起逆風,使得今年全球經濟成長走緩,主要國家和地區多呈下行趨勢,也影響了臺灣經濟成長動能。據預測,臺灣2019年各季成長預估值分別為1.75%、1.9%、2.31%、2.61%。
-
亞行預測:亞洲經濟出現萎縮,2021年將實現增長6.8%
亞洲開發銀行(ADB)周四發布的報告預測,亞洲發展中地區的經濟活動今年將萎縮0.4%,然後在2021年回升至6.8%,因為該地區正從19型流感大流行的影響中恢復過來。東亞對2021年的增長前景保持在7.0%。亞行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將增長2.1%,高於9月份的1.8%,然後在2021年反彈至7.7%,與9月份的最新數據持平。亞行警告說:「但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風險使這一預測變得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