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學生研究抗癌藥物論文獲獎一事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很快,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稱經過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對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獲獎項目《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重審,認為該報告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學術水平,其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環保總局、體育總局、自然科學基金委、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婦聯聯合主辦的青少年學生科技競賽和展示,是一項全國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項目的綜合性科技競賽,是目前我國中小學各類科技活動優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種形式。
競賽活動優勝者由主辦單位進行表彰和獎勵,根據專項獎設立原則,評選出專項獎獲獎人員,予以獎勵。大賽已與國際上許多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建立了聯繫,每年都選拔出優秀的科學研究項目參加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SEF)、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等國際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按說這種青少年的科技比賽,其參賽作品就應該有青少年的特點。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像癌症研究成果這樣的高新技術,在比賽中只能獲得三等獎,那麼到底要啥樣的成果,才能獲得一等獎呢?
懷著強烈的好奇,我打開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原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有兩類主題,一類是發明創造作品,另一類是科學研究論文。我隨機抽取了幾個年度的青少年發明創造作品的一等獎獲獎作品,發現還真的都是咱們普通生活中能用到的一些小發明,都帶著青少年的童趣。
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發明了蚊香盤。對,就是咱們現在使用的盛放蚊香的鐵盤子。這位同學是因為夏天在院子裡做作業時,總被蚊子咬,但是點蚊香後,香灰又撒得一地都是。於是,他就動腦筋發明了這個蚊香盤,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獲得了一等獎,而且還申請了專利。今天,他的作品已走進了千家萬戶。
另外一位獲得一等獎的同學家住在農村,父母都在鎮上的廠裡打工,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做飯。於是家裡做飯的任務就交給了這位初中生。但是他的爸爸喜歡吃硬飯,媽媽喜歡吃軟點的飯,這位同學每天做出的飯總不能完全合爸爸媽媽的口味。
這位同學就想,要怎麼樣才能煮出爸爸媽媽都喜歡吃的飯呢?有一次,他在鍋的中間放上一塊薄木板,將鍋隔成兩個部分,一邊多放些米,一邊少放些米。果然,這天煮出的飯一邊硬一邊軟。後來,他在老師的指導下,與廠家合作,發明了帶隔層、可以同時煮出軟、硬兩種飯的電飯鍋,並憑藉這一發明,也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還有很多獲獎作品,雖然簡單,但很多大人都沒有想到。比如有一位小學生,發現晚上倒垃圾時,往往找不到垃圾桶,於是發明了太陽能夜光垃圾桶,白天通過太陽能電板充電,晚上垃圾桶可以發出螢光,極大的方便了人們倒垃圾;還有小學生發現下雨天回家時,雨傘上的水會弄潮家裡的地板,於是發明了防雨水漏地面的雨傘。這兩個作品同樣獲得了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發明創造這一塊的獲獎作品,讓我對現在的孩子們的想像力充滿了敬佩。那麼什麼樣的論文才有資格獲得一等獎呢?這些論文是孩子們自己寫出來的嗎?
在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來自重慶市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魏子博和李梓豪參賽的作品《探尋歷史遺蹟,發掘抗戰精神——重慶市小學生對「重慶大轟炸」歷史的認知情況調查》獲得青少年項目一等獎。
根據參賽作品的介紹,這篇論文是兩位小學生歷時9個月,調查了重慶的17個區縣,訪問了近3萬人次後寫出來的作品。
兩位小學生的靈感來自漫畫《二戰那些事兒》。通過漫畫,他們對二戰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同時老師也告訴他們,重慶在二戰中也有非常精彩的故事。於是他們產生了寫一篇重慶在二戰中的表現的文章的想法。
兩人查閱了許多重慶高校的圖書館,又到大隧道慘案遺址、北碚警報臺舊址等遺址實地了解;設計出『關於小學生對重慶大轟炸文化的認知和傳播』的問卷,通過網絡向南岸、渝中、彭水、秀山等17個區縣的部分學校發放問卷進行抽樣調查,最終合作出了這篇論文。
現在的小學生真的了不起,對於這個獲獎作品,我心中只有一萬個讚嘆。但也有獲獎作品,我連讚嘆也讚嘆不出來,因為,我的下巴被驚掉了。
2019年獲得一等獎的論文中,有一篇是利用同步輻射研究鎂硬度的熱處理過程。我很奇怪一個中學生是怎麼接觸到這麼高端的研究項目的?要知道,同步輻射機全國也不過幾臺,就是本領域的專家一年也未必有機會用上幾次,而這名中學生竟然有機會操作儀器進行原位研究,並且發現了這種技術對提高鎂合金硬度的關係,我的心裡除了膜拜,還能有什麼?
這位天才的中學生,在參賽簡介中說,這個項目是他去年四月份選的課題,通過三個月的前期準備,七月份開始研究,九月寫出了這篇論文。我滴個神額!一名學生對生僻的鎂合金時效研究產生興趣、並且只花了兩個月,就站到了同步輻射研究這麼高的層次,就取得了許多專家教授幾十年都沒有取得的成果,太厲害了,太厲害了!
還有其他的獲獎作品,我水平低,看不懂,只能把它們摘錄下來,神通廣大的網友們可以留言告訴我,他們研究的是什麼。《低頻高梯度磁場軟化水新技術研究》、《超重力誘導擬南芥基因突變的初步研究》、《黃香草木樨銅富集的特性及應用研究》、《新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性的研究》。。。。這些研究方向,我孤陋寡聞,聽都沒聽過。
大家不要誤會,我並不是嫉妒,更沒有懷疑這些天才少年。我只不過是個好學者,想向廣大網友們請教他們研究的內容而已。我相信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公平和公正,我也相信現在的「後浪」們早已把我們拍死在沙灘上。
最後,我祝願大賽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