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霸錄取通知書刷屏,看完他們的家庭,我發現了最殘忍的真相

2020-09-04 嬌嬌媽育兒


最近,被湖南慈利縣的一對雙胞胎刷屏了。


趙稞和趙棣兩兄弟,高考分別考出了687、685的好成績,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瞬間火遍十裡八鄉。



「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讓兩兄弟成了當地津津樂道的話題。


說起寒門學子,河南男孩李昊,也必須得說!


在85.7萬的高考大軍中,他憑藉總分724分,成為了省理科狀元,差一分就是全國理科狀元。


李昊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在上海一家鋼廠打工,母親在本地打打零工,添補家用,文化程度不高。



看看媒體報導就會發現,像這樣的寒門狀元、寒門學霸,還有不少。


黑龍江克山考上哈工大的李雙、李可心姐弟、湖南北大考古系女孩鍾芳蓉......


有人說,這說明「寒門難出貴子」就是個偽命題;


也有人說,高考1071萬人,被曝光的寒門學霸,只是萬中取一的小概率事件,不足以概括全部。


毫無疑問,不論是寒門學霸被關注,還是寒門能不能出貴子的爭論,


都揭開了中國教育裡最殘忍的一個真相,那就是——


一個出生貧寒的孩子,想要實現逆襲人生,往往比普通人要艱難千倍萬倍!



每年高考狀元曝光之後,就會有人提起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的一份研究報告。


這份報告裡,針對2007-2016年中國高考狀元父母職業情況進行了調查,


數據顯示:



來自教師家庭的佔總數的35.09%;


其次是公務員家庭,佔18.62%;


工程師家庭佔12.62%;


工人家庭佔11.39%;


農民家庭佔10.16%


其餘為醫生、律師、金融、證券、財務等職業家庭。


針對這份數據,有人進一步根據人口比例,計算了不同家庭的孩子取得狀元的概率,結果發現:


如果一個農村家庭的孩子獲得狀元的概率是1,


那麼教師家庭是122.45,公務員家庭是76.02,工程師家庭是10。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2017年北京市文科狀元熊軒昂的一段話。


他說: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像我這種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


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


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


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



不得不說,很扎心,但也很真實。


劉強東曾在《開講啦》上,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曾給中國人民大學捐款1000多萬,想要用來幫助母校的貧困生,


特別明確地對相關負責人說:


「這錢要重點給那些家裡窮、經濟困難的學生。」


可是一兩年過去了,負責人竟然跑來跟他說,這個錢根本就發不出去。


他很詫異,因為在他讀書的時候,班裡70%的人都來自農村,


但是貧困生名額只有2個,所以大家都會去爭搶僅有的名額。


負責人告訴他,能夠到這裡來念書的,來自農村的學生可能連30%都沒有。


在人大、北大、清華,或是放眼中國的985、211高校,城市裡的孩子一定是多於農村的孩子的。


不管我們多不願意承認,現實就是如此。


那些擁有高知父母、豐富資源的城市孩子,在高考這場長達10多年的競爭中,每一步都邁得更穩、跨得更遠,


而那些家境貧寒、信息閉塞的農村孩子,早已被遠遠地甩在身後了。


寒門難出貴子,是自古以來的現實,也是當下教育裡的隱痛。


但,不是絕對的結局!



唐楚玥,是今年湖北省的理科狀元。


總分考了725分,其中語文146分,理科數學149分,英語143分,理綜287分。


湖北採用的是全國1卷,也就是公認作文最難的一卷,語文只扣4分,被老師稱為「十年難得一遇」。


除了耀眼的高考成績,唐楚玥還有很多驚豔眾人的閃光點。


會彈鋼琴;


在學校演話劇;



書法作品讓人過目不忘;


體育比賽上也能拿下名次;


領著媽媽單位的獎學金長大;



課餘時間,還會跟著家人去做公益;


她的爺爺是體育老師,父親是大學老師,母親是某公司的財務總監。


何潤琪,是今年湖南省的文科狀元。


高考總分707分,其中語文131、數學139、英語148、文綜269。



在媒體有限的報導裡,大家知道了這個靦腆男孩更多的故事:


高一的時候,媽媽因病去世,家中奶奶年齡大身體不好,家裡的開支全靠父親和哥哥打零工。


何潤琪的爸爸在工地做鋼筋工,每天騎電動車往返於家和工地,常常是凌晨四五點鐘出門,晚上7點多才能回家。



全家人住在二層樓的老舊房子裡,他和父親擠在一間房裡,由於光線差,白天學習也要開著燈。


在家上網課備考的日子裡,借用的是父親的手機,村裡信號不好,


手機又時常出現故障,導致他上課老掉線、作業也交不上。


直到老師家訪了解了情況,才為送來了上課要用的手機和筆記本。


顯然,這是一個摺疊的世界。


在世界的一邊,有很多孩子穿梭在藝術和知識之間,他們優雅而從容,生活豐富多彩;


而在世界的另一邊,單單只是一部用來上課的手機,就困住了很多人。


世界本就不公平,在你我都看不到的地方,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


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如果說家庭是一個人的起點,高考是人生階段性的終點,輸在起點的那個人,也有可能在終點前逆襲。


寒門孩子何潤琪,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唐楚玥同時登上了高考狀元榜,進入了中國一流學府。


東野圭吾在《時生》裡寫到: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我們都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都只能儘量打好它。」


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寒門難出貴子是認清殘忍的現實,


而堅信寒門能出貴子並為之努力,才是更了不起的人生。


高考有起跑線,但人生是馬拉松,能最終勝出的人絕不會是抱怨者,


而是一直不吭不響悶頭跑的人。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說過:


「在多數情況下,父母的位置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起點,但這並不意味著起點低的人,不能過上好的人生。」


現實也確實如此。


還記得那個在清華畢業典禮上演講的寒門女孩張薇嗎?



張薇來自甘肅鎮原,一個黃土高原上的國家級貧困縣。


那裡交通不便,教育資源有限,經濟相對落後。


從小到大,她很少有機會走出縣城。


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實驗環節,她甚至沒有見過比賽所用的儀器。


當她終於找到儀器開關時,實驗時間已經到了。


那是她第一次意識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異如此巨大。


經過多年的拼搏,張薇終於走進了清華園。


由於基礎薄弱,她更是時常陷入自我懷疑……


微積分作業,要比別人多花三四倍的時間。


競選班長不成功,報名實踐支隊長也失敗了。


仰臥起坐100分只拿到了20分……


但是她仍然鼓勵自己,無論如何,不許退縮,不許不努力,決不放棄。


在日復一日的咬牙堅持和行動實踐中,一點點縮短自己與別人的距離。


後來,她參加了辯論賽,獲得了冠軍,仰臥起坐及格了,當上了班長,


開始指導實踐支隊,評上了「北京市三好學生」,


榮摘「清華大學優秀學生幹部」,還順利拿到了學業優秀獎學金……


本科畢業後,被學校推研成功的她,本可以直接進入研究生院繼續深造,


但她卻決定延遲入學一年,去往西北地區義務支教。



顯然,張薇的起點並不高。


但她卻憑藉自己的努力,從偏僻的貧困縣來到了清華園,


也拉平了教育資源差距帶來的劣勢,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張薇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相:


寒門學子比別人起點低是現實,但這現實,也鞭策我們,需要比別人更努力。


當命運隨機發給了我們一手爛牌時,若是兩手一攤,那註定只能一輸到底,


但若抓住出牌和贏牌的機會,就很有可能隨時翻盤。


在今天,讀書,依然是無數孩子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


名牌大學的畢業證,仍是通往成功的一塊敲門磚。


當你經過這次轉折,你會發現人生道路越走越開闊;


當你敲開這扇門,你會發現有更多的機會都在眼前。


反之,人生的難千倍百倍,人生的苦,也千倍百倍。


當然,人生除了讀書還會有別的路,可對於寒門學子來說,卻是實現逆襲唯一的路,也是最輕鬆的路。



最後,想分享一段郭德綱的話。


「我小時候家裡窮,那時候在學校一下雨,別的孩子就站在教室裡等傘,


可我知道我家裡沒傘啊,所以我就頂著雨往家跑,沒傘的孩子,你就得拼命奔跑!」


是啊,


不奔跑的話,該怎麼去縮小這巨大的差距,


不奔跑的話,該怎麼去改變這艱難的命運,


不奔跑的話,又該怎麼去過上更好的人生呢?


所以,孩子,朝前看,拼命跑吧!


*作者:蕭笙。智慧父母是木棉說旗下的親子教育號,關注0-15歲孩子的成長教育,旨在幫助有遠見的父母養育終生成長的孩子!本文由智慧主創團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號(ID:judushu)授權。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寒門學霸被北大錄取騎馬戴花返鄉慶祝遭嘲諷,淺析背後的2個原因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是作者科舉高中之後,春風得意騎馬行走在長安城街上的場面。如今,早已經不是古代,為什麼「寒門學霸」還會如此高調地行「騎馬戴紅花」返鄉之舉呢?其背後的原因,令人心酸。①「寒門學霸」,需要一個出口表達喜悅,向這個世界說聲「謝謝」。
  • 寒門學霸高考661分!當浙大通知書送到時,他正在飯店刷盤子
    因此 ,在這段時間裡,大部分學生已經完成了高考的志願填報,正在家裡等待著學校寄來的錄取通知書。很多學生在這段時間裡心情也是比較複雜,他們既充滿期待,同時也有按捺不住的激動,畢竟這看似簡單的錄取通知書是他們高中三年努力的成果。
  • 235分高考生偽造清華錄取通知書坑慘父母:當不了寒門貴子,也別當寒門混子!
    隨後,曹燦「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被傳到了當地政府的工作微信群裡。這一傳不當緊,很快有人認出,這張錄取通知書,是假的:這份通知書不僅格式和顏色,與清華大學真的錄取通知書不一樣,而且還有非常明顯的錯字,比如把「高等學歷」列印成「高度學歷」。「我看到這份錄取通知書上有錯字,覺得不真實,就打電話給湛江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員,一核實發現是假的。
  • 會澤寒門女學霸高考數學滿分,全省第一名
    曲靖歷年寒門學霸故事分享01學霸在工地上收到北大通知書 他當時正在拌砂漿而我最感恩的莫過於老師、親人及所有關心我的人。——饒小麗這樣說道2018年的會澤縣實驗高中考生饒小麗,家在大海鄉坪箐村第八小組。2018年她以679分,會澤縣實驗高中女生饒小麗被北京大學本博連讀醫學專業錄取,當錄取通知書送達會澤時,饒小麗正在昆明當家教。就請姐姐饒卜琴去郵政公司把錄取通知書拿回來,放在爺爺租的房子裡。
  • 看了今年寒門學霸後發現,寒門能出貴子,多有這3個特徵
    每年高考放榜,各省學霸都會走進人們的視線,今年也不例外。 要說今年熱度最高的當屬湖南慈利縣三官司寺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 兩個農村孩子考入中國最好的兩所學校,這一家子睡夢中也會笑醒吧!
  • 北大錄取寒門學霸評論區10000句嘲諷:你沒有窮過你根本不懂
    北大錄取寒門學霸,評論區10000句嘲諷來自洞見00:0014:57♬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楚翹朗讀音頻黑龍江克山縣,父親在拿到一雙兒女的錄取通知書時,哭了。白巖松在提到毛坦廠中學時不無唏噓的說:「我做不出任何嘲諷毛坦廠中學的事,我願意用溫情祝福那些普通的家庭。」條條大路通羅馬,他們卻要靠自己去建造羅馬。高考,是莘莘學子數年寒窗的放手一搏,也承載著一個個家庭的希望。
  • 被清華錄取寒門學霸工地搬磚,知識賺錢很香,但體力勞動是財富
    刷手機,看到黑龍江的寒門學霸趙桂寧高考拿到了691分高分,獲得了清華大學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加40分政策,被清華大學提取錄取,我為寒門學霸喝彩。在寒門的教育資源如此匱乏的條件下,趙桂寧不僅披荊斬棘地走出了自己的康莊大道,還體諒農民父母的不容易,甘願暑假在工地搬磚,減輕家庭負擔。
  • 今年考入清北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當不成寒門貴子,也別當寒門混子。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近湖南的一對學霸雙胞胎火了。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讓兩兄弟的熱度久居不下。網友紛紛表示:「父母做夢都要笑醒了。」
  • 考入清北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曝光: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調侃歸調侃,今年的高考,出現了好幾個考出極佳成績的寒門學子。
  • 今年考入清北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曝光: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最近,湖南的一對學霸雙胞胎火了。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讓兩兄弟的熱度久居不下。「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調侃歸調侃,今年的高考,的確出現了好幾個考出極佳成績的寒門學子。人人高喊「寒門難再出貴子」的年代,他們用自己的成績和實力證明了「貧寒是不能阻擋成功的」。
  • 今年,這些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刷屏!第一個就愛不釋手!(第二輯)
    導讀:今年,被這些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刷屏了!第一個就愛不釋手!  又到了高校發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每年都有一些「最美」通知書走紅,今年,可以說,高校真是越來越會玩了。  (點此查看第一輯:這6大高校今年的錄取通知書太美!第一個就讓網友爭著想買!)
  • 2020年湖南學霸雙胞胎考入清北,與寒門相比,寒門思維更可怕
    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讓兩兄弟的熱度久居不下。網友紛紛表示:「父母做夢都要笑醒了。」「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
  • 北大寒門學霸騎馬遊街,評論區10000句嘲諷
    01 黑龍江克山縣,父親在拿到一雙兒女的錄取通知書時,哭了。面對鏡頭採訪,老師說出了真相:「這孩子,學到黑白顛倒的程度了。」「如果不是因為只體驗兩天,我根本沒有鬥志了,這種生活太讓人絕望了。」他發現,窮人一直在被生活推著向前,沒有長遠的規劃,更別提學習和自我提升了。
  • 今年考入清北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曝光: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讓兩兄弟的熱度久居不下。網友紛紛表示:「父母做夢都要笑醒了。」「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調侃歸調侃,今年的高考,出現了好幾個考出極佳成績的寒門學子。
  • 北大錄取寒門學霸遭群嘲:沒窮過,你根本不懂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份榮耀,是孩子無數的汗水和一個家庭的奮力託舉才換來的。所有「一朝成名」背後,都是兩代人的竭盡全力黑龍江克山縣,父親在拿到一雙兒女的錄取通知書時,我願意用溫情祝福那些普通的家庭。」就如他自己所說:「像我這樣家庭,只有高考能讓我迎來人生更好的平臺。」
  • 看了今年高考3個學霸後,我終於明白什麼樣寒門,才能養出貴子
    BBC拍過一部紀錄片《人生七年》,他們用了7個7年,跟蹤了一群不同階層的孩子,最後發現:窮人的孩子長大後,大多依然是窮人;富人的孩子長大後,大多依然是富人。今天,我想聊一個沉重卻很有價值的話題:那些走出寒門的貴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 今年考入清北雙胞胎家庭背景曝光:比寒門更可怕,是「寒門思維」
    ——茲心最近湖南的一對學霸雙胞胎火了。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讓兩兄弟的熱度久居不下。「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調侃歸調侃,今年的高考,出現了好幾個考出極佳成績的寒門學子。人人高喊「寒門難再出貴子」的年代,他們用自己的成績和實力證明了:貧寒是不能阻擋成功的。這些普通家庭的勝利,也讓曾走過高考獨木橋的我,看到了寒門教育的四個扎心真相。
  • 今年考入清北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曝光: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最近湖南的一對學霸雙胞胎火了。「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調侃歸調侃,今年的高考,出現了好幾個考出極佳成績的寒門學子。這些普通家庭的勝利,也讓曾走過高考獨木橋的我,看到了寒門教育的四個扎心真相。01父母的託舉,是孩子觸底反彈的底氣。
  • 湖南雙胞胎考入清華北大,家庭背景曝光: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最近湖南的一對學霸雙胞胎火了。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讓兩兄弟的熱度久居不下。網友紛紛表示:「父母做夢都要笑醒了。」「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
  • 看了今年高考的3個農家學霸,我明白什麼樣的寒門,才能養出貴子
    BBC拍過一部紀錄片《人生七年》,他們用了7個7年,跟蹤了一群不同階層的孩子,最後發現:窮人的孩子長大後,大多依然是窮人;富人的孩子長大後,大多依然是富人。今天,我想聊一個沉重卻很有價值的話題:那些走出寒門的貴子,最後都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