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食相當豐富多彩,這得益於我國擁有極為遼闊的土地面積,截然不同的氣候環境,和吃苦耐勞,愛好美食的中國人。中國人的美食到底有多少,誰都說不出來,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代表美食,省份下面的城市各自有特色,城市下面的村鎮有不同出彩的地方。
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體現在冬天起早的一碗湯裡,體現在千裡迢迢跨越山水也要品嘗當地美味的食客中,體現在人們為一道美味取名的趣味上。由於中國文化中,漢字和美食一樣博大精深,所以一些美食的名字總讓外地人摸不著頭腦。下面給大家說4種中國特色美食,光看菜名,你們絕對猜不出這都是什麼東西。
1、老虎槓子雞
河南名菜「老虎槓子雞」,你們不會以為真的要吃老虎肉吧?事實上,這道菜你唯一能猜出來的食材,只有雞肉。而等到這道菜端上餐桌,你才會大跌眼鏡,原來這「老虎」指的是辣椒,「槓子」指的是被炸成金黃色的長條形饅頭。為什麼辣椒炒饅頭加雞肉,會有「老虎槓子雞」的菜名呢?
原來,這道重口味的菜色,有一個母慈子孝的傳說。傳說古時候,當地有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因為母親生病,兒子想打獵給母親補補身體。好容易在野外遇上一隻野雞,兒子正要追上去,結果野雞被隨後的一頭老虎咬住。兒子一時氣急,便用木棍和老虎搏鬥,硬是虎口奪雞,把野雞搶回來。母親吃下兒子拼命搶回來的雞肉,身體很快痊癒,於是就有了「老虎槓子雞」這道菜。
2、狗澆尿
中國青海地區比較流行的一種麵食,原料是白麵粉、青稞粉做成的薄餅,用菜籽油煎熟後即可食用。之所以有這麼一個聽起來不那麼文雅的名字,是因為澆菜籽油的時候,是用尖嘴的油壺順著薄餅的邊沿澆下,看起來就像是小狗在撒尿一樣,於是有了「狗澆尿」這樣的名字。
3、撒湯
撒湯並非正確寫法,但在安徽、蘇北、魯南一帶有著不一樣的叫法。有的地方叫它「sha湯」,有的地方叫它「拉湯」,還有的地方叫它「糝湯」。這種湯看起來較為濃稠,上面撒著一層薄薄的胡椒粉,還有衝開的雞蛋,是比較營養的早餐。
撒湯的原料有老母雞、豬骨、澱粉、味精、胡椒粉、雞蛋、麥仁等食材,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做法,甚至就連傳說都有徐州版、淮北版、碭山版、夏邑版等不同版本。不過,一樣的是這種湯都是當地的特色早餐,一碗喝下肚,全身都暖和起來。
4、牛脷酥
粵菜點心中的「牛脷酥」,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脷酥其實就是舌頭的意思。牛脷酥的原材料是麵粉、砂糖,混合在一起後用油炸過,就可以食用。口味是甜口的,廣東人常用牛脷酥來佐粥食用,利用白粥的清淡來中和牛脷酥的油膩。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