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賣了600萬元!碩士農夫回歸果園種柑橘,甘做「新農人」

2020-12-20 上遊新聞

在大足中敖鎮加福社區的「最憶小橘」果園裡,其大雅和沃柑柑橘單產比一般品種低20%,但產值卻高出近一倍。這是為什麼呢?

在園主劉峰鑽看來,舍小才能求大,貪大求全做不出特色。而農業也不例外,要想在激烈的柑橘市場殺出重圍,品種選擇、種植模式、經營管理、銷售渠道等各個環節都需求新求變、棄小取大,以贏得市場與口碑。

碩士畢業後,劉峰鑽放棄穩定的央企工作,靠著這種新理念、新模式回到家鄉,花費3年時間,使得今年果園首次掛果的120萬斤柑橘,在短短的90多天內,就被市場一掃而空,他也因此收入600多萬元。

放棄央企 投身農業

清明假期,走進「最憶小橘」橘園,橙黃的沃柑掛滿枝頭,前來採摘的遊客一波接一波。當天記者在果園的營銷中心見到劉峰鑽時,他早已淹沒在茫茫人海中,做起稱重、打包裝箱的工人來。

初次見到劉峰鑽時,他戴著一幅眼鏡,皮膚白皙,穿著一套休閒的運動服,和城市白領青年沒啥兩樣,似乎很難讓人相信,這個30歲出頭的大男生竟是1010畝果園的主人。

就在前幾日,天微亮,劉峰鑽便起床了,忙著招呼工人將昨天採摘的1000斤沃柑打包裝箱,然後發給重慶主城、四川、上海、廣東等全國各地的微商。

而且當天上午配送完這筆訂單後,就意味著果園裡的柑橘已全部售完,從當天起一直到明年一二月份,他們工作重點會重新轉向耕種環節。然而,中午時,劉峰鑽倉促地刨了幾口飯,就馬不停蹄地到工商局辦理手續,因為他在永川區新流轉的100畝地終於談妥了。

「不敢鬆懈啊!」劉峰鑽告訴記者,雖然搞農業很辛苦,但只要一想到自己種出來的柑橘能夠受到消費者歡迎,他就覺得付出再多心血都值得。

實際上,3年前,他作為一名重慶交通大學畢業的水利碩士,在央企一家國電水利開發集團上班,每個月拿著月薪過萬的穩定收入。但後來由於行業「洗牌」加速,他又心繫家鄉,於是萌生了辭職創業的想法。

在家人的強烈建議下,劉峰鑽決定回大足,幫助家裡接管果園,從專業領域跨行到這個陌生而熟悉的柑橘種植業。

跳出傳統圈 管理工廠化

重慶地處長江柑橘帶核心區,是中國柑橘主產地,其市場競爭相對較激烈,而如何才能殺出重圍,佔領一片天?

「全國大多柑橘產區都種植的是傳統中熟品種,柑橘量大且競爭優勢不明顯,要是趕上大年,柑橘時常會出現滯銷賣不起價的尷尬。」在經過廣西、江西、湖南、四川等柑橘大區走訪考察後,劉峰鑽將競爭點目光鎖定到柑橘本身。

砂糖桔、春見、血橙....這些品種雖好,但種植的人越來越多,市場也開始泛濫。後來,在朋友的推薦下,劉峰鑽找到了中柑所,引入了獲得重慶柑橘金獎的優質品種沃柑,以及還未開始大量推廣種植的大雅。

據劉峰鑽介紹,大雅、沃柑是優質高糖的晚熟雜柑品種,果皮緊包卻易剝離,果肉細嫩化渣,更重要的是,成熟期從每年1月持續到5月,這也很好地填補了柑橘市場「空窗期」。同時,在種植上,該果園不同於傳統農藥除草的方式,而是採取培育種植蒲公英的方式生態治草。

劉峰鑽解釋說道,蒲公英喜歡貼地生長的方式,可以將陽光完全阻擋,雜草便無法生存,且它的根系又淺又少,與柑橘根系互不影響。而它「吐」出來的有機肥遠高於「吃」進去的營養,免費為柑橘提供養料。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數據,種植蒲公英能提高0.5%的土壤有機質,讓土壤變得疏鬆,使其透氣性更佳。

如此,為保證柑橘綠色有機的品質,橘樹「喝」的是清澈山泉水,「吃」的是蒲公英有機肥。另外,通過疏花疏果,果樹行間距的科學調整,雖然一顆果樹的單產比一般柑橘數低20%,但果型果相大小卻遠遠優於普通柑橘。

在「最憶小橘」的果園裡,除了能感受到柑橘品種以及種植方式的獨特外,果園工廠化的管理也是區別於傳統種植的一大亮點。

據了解,該1010畝的果園按照傳統方式進行管護,需要聘請幾百名工人務工,這樣不光要花費巨額的工資,還影響生產效率。於是他另闢蹊徑,將工廠化的管理植入進果園,使1010畝果園劃分成五大車間,在每個車間設立組長,每名組長返承包兩百畝果園,按照公司提供的生產技術、農資等進行標準化種植,最後再將種植的柑橘交回公司,他會以每個車間果子的優劣進行定價收購,從而保證果子的品質。

借力短視頻 連鎖品牌化

近期,令劉峰鑽接連感嘆的是,短視頻傳播真管用。今年清明小長假的第二天,「最憶小橘」果園就火了一把,到果園採摘的遊客單日可達上萬人次。

原來,清明兩三天前,劉峰鑽拍攝了一段沃柑採摘短視頻,雖然只有10多秒畫面,可一經發布,不久便獲得近萬人關注點讚,瀏覽量更是達到幾萬次,這讓劉峰鑽首次作為網絡主播嘗到了甜頭。

但事實上,早在3年前果樹開始栽種時,劉峰鑽就在為果子「找婆家」做準備。

修枝、整形、施農肥……果樹的每個生長階段,他都會用手機記錄下來,同時製作成相應的短視頻,加以推廣宣傳。並註冊開通了「最憶小橘」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網際網路傳播平臺,為拓廣線上營銷。

除了線上的推廣外,線下劉峰鑽還結合「果樹認領+鮮果採摘+高端社區+精品連鎖水果店」相結合的營銷模式,立體化分眾銷售柑橘。在註冊「最憶小橘」商標時,還製作精美包裝禮盒,讓原本五六元一斤的柑橘身價翻漲10多倍,真正讓小橘品牌高端化。

不僅如此,結合親子遊、科研教學,劉峰鑽將果園打造成休閒採摘花園,並在園區便道擺放著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形象,增加趣味性,同時安排工人對來園採摘的遊客提供農事體驗服務。

在90多天的時間裡,120萬斤柑橘銷售一空。接下來,劉峰鑽還準備在成渝兩地之間推廣300多個連鎖小果園基地,帶動更多當地農戶參與增收,讓其柑橘品牌得到進一步推廣。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滕飛飛

相關焦點

  • 石門柑橘:「雙循環」「組合拳」開拓RCEP大市場
    當年,農場為武漢防疫捐贈價值10萬元的蔬菜25噸,投資281萬元建起1000立方米沼氣池,投資60萬元建起600平方米果品保鮮庫,17個產品上線「全國扶貧832平臺」暢銷各地……2020年8月,被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評為省級示範家庭農場。三聖鄉株木崗柑橘專業合作社3年樹齡的茂盛果園。
  • 農夫果園有點「新」--談新品上市推廣的幾點思路
    結合農夫果園的上市推廣,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新品推廣中的幾種思路。  產品同質化如何進行生產差異化?  目前由於技術、人員、信息的公開性、及時性,使得產品同質化現象愈發嚴重,尤其是在快速消費品領域。甚至可以講同質化已成為每個企業在新品推廣中面臨的最大挑戰,因為產品同質化,就使得競爭延伸到定位、渠道、傳播等各個方面,使得同質化的競爭變得十分殘酷而現實。
  • 農民種田很辛苦,柑橘種得好不如賣得好,為什麼今年說這句話的人...
    大家都知道農民種田很辛苦,豐收之季大家都希望有個好收成、賣個好價錢。但今年很多人說:柑橘與其種得好,不如賣得好,柑橘早採,錢落到口袋才是錢,這種說法對嗎?
  • 回峰嶺下柑橘香 永州回龍圩做大做強柑橘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
    回峰嶺下柑橘香——永州回龍圩做大做強柑橘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蔣 晨初冬,在被稱為「湘桂邊界柑橘之鄉」的永州回龍圩管理區,處處飄蕩著沁人心脾的橘香。如今,回龍圩人均橘園面積達到3畝以上,每戶年均純收入達5萬元以上,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共脫貧593戶2227人,還剩11戶19人於今年全面脫貧,回龍圩依靠柑橘產業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柑橘產業興旺的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
  • 中緬邊境上的「90後」新農人: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中新社雲南臨滄1月16日電 題:中緬邊境上的「90後」新農人: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作者 韓帥南時值冬季,毗鄰緬甸的中國雲南省永德縣永康鎮勐底農場天氣依然溫暖如春。當地盛產芒果、荔枝等水果,在上百畝果林中,28歲的劉禕翔正和其他農戶一起,為果樹防治病蟲。
  • 道縣:四季紅柑橘上市 產值1800萬元
    目前,正值柑橘豐收的季節,柑子園鎮洲子上村一些農戶都特別忙碌,大家都盼望著今年村裡的柑橘能賣個好價錢。村民何澤鈺家裡種了60多畝四季紅柑橘,在他的四季紅柑橘地裡,枝頭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果子,放眼望去,仿佛一個個紅燈籠掛滿了枝頭,醒目又喜慶,十分惹人喜愛,豐收的喜悅洋溢在他的臉上。
  • 柑橘產業未來依然前景可期!——2020眉山柑橘大會幹貨...
    痛點二:品質也能做好—— 賣不出好的價格。技術也能提升—— 無法長遠性規劃。 目前很多柑橘種植者都比價重種植而輕銷售。一是缺少種前規劃,這幾年大家都是在擴種,看到有人種砂糖橘掙錢,看到種植沃柑掙錢,就會有很多人就會盲目跟風,缺少規劃。二是種出後賣給誰?三是該賣多少錢?三是該如何賣?
  • 30元/斤的象山「紅美人」柑橘,是這麼種出來的!
    多年的栽培技術研究和種植經驗積累,使得象山「紅美人」的種植技術和柑橘品質在浙江省乃至全國都遙遙領先,其產出的「紅美人」柑橘也成為了高品質柑橘的代名詞。2018年,象山縣「紅美人」平均售價達30元/斤,橘農畝均收入達到5—10萬元,比種植普通柑橘翻了10倍以上。
  • 柑橘炭疽病入侵你的果園,你做好準備了嗎?
    柑橘炭疽病是柑橘生長期間容易感染的一種病害,它具有危害廣和危害時間長的特點。感染柑橘炭疽病後,容易導致大量落葉、僵果、甚至導致整株枯死,還常常在運輸貯存期間導致果實腐爛,給柑橘的品質和產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給農戶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廣大農民朋友們農必須做好柑橘炭疽病的防治工作。
  • 象山橘農揭秘前世今生
    當時,象山縣林特中心的工作人員經過研究後發現,把「紅美人」放在大棚裡種,品質更佳,他們建議顧品嘗試。顧品又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搭建了鋼質連棟大棚,在專家指導下採用設施栽培、「高接換種」嫁接和「滴管灌溉」技術反覆試驗。為了照顧這被他們視作生命的果子,那時顧明祥還在大棚頂上撐起了床鋪,晚上和兒子輪流值班,睡在棚裡。
  • 桔子熟了 果農笑了 湖南衡東重拾「柑橘之鄉」榮光
    11月進入柑橘採摘季節,衡東縣楊林鎮灣頭洲村果園裡臍橙掛滿枝頭,黃澄澄、金燦燦,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紅網時刻 通訊員 周海平 侯毅強 記者 石珊 衡陽 報導 11月進入柑橘採摘季節,衡東縣楊林鎮灣頭洲村果園裡臍橙掛滿枝頭,黃澄澄、金燦燦,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採摘、稱重、裝袋……果農們忙得熱火朝天,大家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
  • 直播果農賣柑橘,藕田裡直播賣蓮藕,抖音直播打開助農銷售新渠道
    「這邊橘子的灌溉都是靠雨水、露水、山泉水……」 抖音直播間裡,一名身著紅色馬甲的男子手裡舉著一個柑橘,身後也堆滿了裝滿柑橘的木箱。
  • 80後黨員李進學:在石頭山上種沃柑,在怒江峽谷打造337畝現代化果園
    他的柑橘團隊同事和老窩村的百姓對他的第一印象是「實幹」。  但就是這位看上去有點「土」的「實幹人」,用科技助力鄉村振興,通過手把手示範,做給村民看,帶著農民幹,建成了遠近聞名的「多多橘園」,讓老窩鎮老窩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養鹿柑橘受到霜凍 保險減少果農擔憂
    雲陽網訊(實習生 劉雪梅)連日來的寒冷天氣,使養鹿鎮晚熟柑橘遭受到了幾天的霜凍,果農很是擔憂晚熟柑橘是否能賣得出去,為減少果農的擔憂,1月30日,縣果業局協同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雲陽支公司前往養鹿鎮查看晚熟柑橘受凍情況。
  • 時隔16年再推新 農夫果園加碼中濃度果汁市場
    北京商報訊(記者李振興)9月8日,有消息稱,農夫山泉瞄準中濃度果汁市場,推出了50%濃度的農夫果園新系列。這是農夫山泉推出農夫果園16年後,第一次推出新口味農夫果園產品。據上述消息稱,新品零售價為5元/瓶,目前已陸續在全國市場進行鋪貨。
  • 萬州瀼渡有個佔地2000畝的果園!果子熟了,賣得好!
    陰轉多雲 10—20℃ 3月14日,暖陽照耀下的瀼渡鎮雙雞村柑橘基地裡一片忙碌。眼下正是柑橘採收的時節,漫山遍野的果樹上,紅彤彤的果實掛滿枝頭,戴著口罩的果農們正忙著採摘、包裝、裝車。
  • 希望的田野上「新農人」:用科技播種「開心農場」
    新華社發80後小夥放棄白領工作,紮根農村種植蔬菜、水稻;90後姑娘大學畢業後回歸農村,建起了家庭農場……在中國農村,活躍著一批80後、90後年輕人,他們帶著夢想、激情回歸田園,又利用所學知識闖出一條和父輩不同的農業之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現代職業農民。
  • lorelle生態果園落戶蒲江 春見柑橘打造新概念生態水果
    從今年起,一種味道甜美,綠色生態的新橘柑即將與廣大成都市民見面。2018年1月19日,lorelle生態果園開園儀式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順利舉行。騰訊網、中國網、鳳凰網、新浪、優酷、今日頭條和成都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參加了此次活動。
  • 新溪口金果子採摘進入旺季,當地橘農:銷售依舊是現在的難題
    新溪口「金果子」——三口柑橘秋意漸濃,歙縣的秋天也慢慢開始上演,歙縣北岸萬畝貢菊怒放在高山之巔,爭相鬥豔;柑橘之鄉新溪口的兩萬多畝金果子也陸續進入成熟期。販賣柑橘是當地居民一年收入的最主要來源,所以柑橘也被親切地稱為「金果子」。
  • 汝南縣板店鄉果園套種助農增收
    我這300多畝黃金梨已經賣了200多萬元,現在梨樹下套種的紅薯又獲得了豐收,再賣100萬元不成問題。」又到了紅薯收穫季節,10月26日,在汝南縣板店鄉板店村一塊梨園內,伴隨著拖拉機的轟隆聲,一個個體態飽滿的紅薯被翻出土外,幾名鐘點工正在順壟撿拾著紅薯,梨園主人李偉邊忙著撿拾紅薯邊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