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一種聲音,那便是考重點高中比高考還難,這話乍一聽是有點聳人聽聞,因為在很多家長的印象中,中考和高考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高考往往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難度和競爭程度都要比中考大。
但實際上不是這樣,不管是從中考的人數和錄取率以及其他各方面來說,考上重點高中都比高考要難,再加上每個城市的重點高中和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有限的,因此考重點高中的競爭性絲毫不亞於高考。
升學君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告訴大家,為什麼中考比高考更難:
一.中考錄取率遠遠低於高考
僅從中考和高考來說,參加中考的人數都比高考多得多,參加中考的人數是參加高考人數的一倍左右(職業高中、技校參加高考另計)。中考相當於高考之前的選拔性考試,其難度就體現在錄取率上。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一份部分省的中考錄取率,譬如幾個教育大省,河南、廣東和江蘇的中考升學率,都在50%左右,稍微好一點的地市可能在60%左右。但這個升學率也並不高,等於切斷了很多想上普通高中,然後考大學的後路。
2019年河南各地普通高中的平均錄取比例再次降低,比去年降低了3.27%,僅有約51.73%。
(2019年河南省各地區中考錄取率)
一時間,「在河南考高中難過考大學」的質疑聲再起。其實不止河南,全國都這樣。教育部發布的《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
全國普通高中1.37萬所,招生792.71萬人,比上年減少7.35萬人,下降0.92%。
全國共有初中學校5.20萬所,畢業生1367.77萬人,比上年減少29.70萬人,下降2.13%。
全國2018年初中畢業生1367.7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792.71萬人,全國普高錄取率也僅有57.9%。而這已經比2017年提高了2.4%。
即使在高考升學率很高的北京和上海,普通高中錄取也保持在57%到60%之間。剩下的只能進職高、中專和技校了。
以前我們總教育孩子,不好好學習,以後考不上好大學;現在的形式是,不好好學習,連高中都考不上!但同時我們看到,大學錄取率在逐年提高,已經超過了80%。
有網友這樣描述上高中的困難,「一個「縣初中升高中學生11000多人,而兩所重點高中招生的學生名額只有1000人,刨去聯賽前150名的特招生,按升學考試30個人一個考場,一個考場只能錄取2人。被重點高中錄取的比率比報考國家公務員錄取的比率還低。上高中比考國家公務員還難!
二重點高中數量少,報考條件複雜
雖然我國的基礎教育已經發展了多年,但是,各地優質的高中資源仍然非常缺乏。大部分中西部地區,一個縣最多只有一所稍微好點的重點高中,有的縣可能連一所省重點中學都未必有。一個地級市好點的重點高中也一般不會超過三所。
我們就拿北京市來說,曾經在2017年有機構專門計算過,在北京海澱區教育高度發達的地方,考入優質高中的難度是多大?根據測算,2017年時,北京市海澱區擁有14所優質的高中,包括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這種全國最頂級的高中。
2017年海澱區參加中考的學生基數是14000人,而這14所優質高中當年招生的學生總數為4200人,也就是說,能夠升入優質高中學生的比例僅為30%。這個30%是包括優質中學自己學校的初中生,也包括其它普通中學的初中生。如果僅計算從普通中學升入優質高中的比例就更低了,低於20%。
這還只是北京的海澱區的情況,換成其它中西部地區,比例可能會更低。
其次考上重點高中的難度並不像高考那樣完全取決於學習成績,有時需要很多複雜的附加條件,例如很多家長認為在深圳參加中考,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就行了,其實如果你不了解深圳的中考,你的孩子真有可能上不了公辦高中,而如果你的孩子馬上參加中考或是即將面臨中考,那麼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考生類別,也就是官方文件裡的ACD類考生。因為學校錄取基本分為兩類:AC一類和D一類。簡單來說就是:
A類考生:具有深圳市戶籍的考生。
C類考生:持深圳暫住證且享受深圳市政府優惠政策照顧對象的子女。
D類考生:除AC類外,符合參加統一划線錄取條件的考生。
2018年非深戶考生數量為3.6萬人,分配到的公辦高中名額9165個。也就說D類考生的成績要在3.6萬名非深戶考生中排在前25%,才有機會深圳四大。
四大: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高中、深圳實驗中學高中部、深圳高級中學
四大並不是官方評選出來的,都是民間口口相傳,但並不是只有表面功夫,是實打實的考出來的,孩子考上四大高中,意味著至少可以上個二本,要知道四大高中高考的一本率是在90%以上,不僅是深圳第一梯隊名校,重本率更是全部排名進入廣東省前十位,實力可見一斑。
在數量龐大的中考人數面前,各地的優質高中數量又有限,而且更多的家長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入重點高中的重點班,這麼高的期望下,導致了很多家長在初中階段就選擇了讓自己的孩子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各類培優輔導班。現在各地的情況是,初中階段的培優比高中階段的學生更瘋狂,特別是有些重點高中裡,設置有實驗班,專門招生各類競賽尖子生。
三.重點高中超高的分數線
中考的試卷難度固然和高考無法相比,但中考的科目繁多,孩子學習壓力並不比高中小,在總分相同的情況下,很多重點高中的錄取分數線甚至超過國內名牌大學錄取分數線。以重慶2019年南開、巴蜀等各重點中學為例,在總分都為750分的基礎上,其中考錄取分數線都高於重慶大學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
如上圖所示2019年重慶各重點高中的中考錄取分數線幾乎都在660分以上,而2019年重慶大學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幾乎沒有高於650分以上的,可見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之高。
四.重點高中入學成本高
也有很多人對衡水中學豔羨,但是想要去衡中就讀,但這也不是成績好就能去的。
衡中、二中屬於公辦高中,按照規定只能招收衡水戶口的學生,而衡水一中、志臻中學屬於民辦高中,一方面可以用來規避禁止跨區域招生的規定,到河北省的各個城市、甚至其他省份招收優質生源,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外地學生、復讀生收取高額學費。
隨著衡水系高中越來越搶手,學費越來越高,壓力巨大的家長們甚至已經開始將目標瞄準到了「小升初」的階段,真正貫徹了「從娃娃抓起」的精神。不少外地的人,也會在初中階段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衡水,方便之後上衡中或者二中。
除此之外,為了讓孩子進入重點中學,很多家長熱衷於在重點中學附近購買學區房,越是錄取率高的重點高中,附近的學區房價越貴,甚至有的比周邊房價高出一倍以上!
五.中考只有一次機會
中考與高考相比又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根據《九年義務教育法》中考只給每個學生一次機會。
一旦中考失敗不允許復讀不允許留級,而高考則不同,它可以給一個學生很多次復讀的機會,因此從只給一次機會的角度講中考遠比高考還要殘酷,這也是讓很多初中家長和孩子認為中考比高考還要難,一次考上重點高中則更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考只給一次機會,這一點家長一定要給孩子講清楚,讓孩子樹立危機感和責任感,從內心深處重視中考,抓住這唯一的一次機會在初中四年努力學習,力爭在中考的時候考上重點高中。
最常引起討論的話題是高考難還是考研難,其實最難的是中考,至少考重點高中確實如此!
重點高中不管從辦學條件、生源、學習氛圍還是升學率方面都具備普通高中難以企及的優勢,很多重點高中甚至能達到97%的一本率,99%的本科率。進入重點高中相當於一隻腳邁進了大學。這也是眾多家長和學生拼勁人脈、財力也要把孩子送進重點高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