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下屬差額事業單位合併到上級全額單位,也能變全額嗎?

2020-12-24 小偉大綜合

機構改革,下屬差額事業單位整合到上級全額單位,從機關性質上,肯定已經轉為全額。但涉及到個人,就不一定了。如果是全額編,隨機構的劃轉沒什麼問題,過去還是全額編;

如果是差額編,從差額改全額屬於逆向流動,按人事管理原則,必須過編委會才能轉編制性質。碰到這種情況,很多單位通用的做法是,轉機構不轉個人,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來處理,即,單位轉全額,個人如無崗位需要原則上保持現狀不變,享受差額待遇直至全部退休核銷編制,消化差額編制後,單位全部變為全額編,按正常的組織程序管理。當然,從差額轉全額單位,部分差額人員也可能轉為全額,這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有沒有編制和崗位出缺;二、單位領導給不給你指標。差額轉全額,肯定僧多粥少,該給誰不給誰,就要看個人造化了。

如果是自收自支或者自定、自籌編制。部分差額撥款單位也存在這種性質的編制,碰到這種情況,一般採取兩種方法處理,一是老人老辦法直接劃轉,保持編制性質不變,直至人員消化完畢,還有就是分流到其它單位安置。

總之,單位改革從差額併入全額,機構轉全額沒問題,個人是否轉,要看個人、單位實際、政策及領導意見,不是想轉就能轉的。

相關焦點

  • 差額事業編的教師是不是只能往差額單位調動,差額可以轉為全額嗎
    教師是差額事業編制?目前為止不僅沒有見到過,也沒有聽說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現在包括公立高中階段、幼兒教育階段,教師使用的編制,都是全額事業編制中的「教育專項編制」,教師工資是省財政保障的重點,有的省份直接就是省財政統籌解決,這是為了避免地方因為財政困難,拖欠教師工資,也是將來教師工資發放的改革方向。即使是有經營收入的大學、職專等,其經費和公辦教師的工資收入,也是由財政全額供給的,使用的也是全額事業編制。
  • 網友爭論:哪種事業單位工資高?全額事業單位還是差額事業單位
    近來事業單位改革,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將改為企業,所以本文著重探討全額與差額事業單位工資的差別。網友A:差額不好差額事業單位的工資是國家財政與用人單位共同負責的,要是用人單位經費不多,常常會有拖欠工資,或者不能發全額工資的現象。
  • 從全額撥款與差額撥款了解吉林市事業單位待遇
    吉林市中公教育小編為大家集中整理了這三項的全面了解,希望可以幫到你。全額撥款單位是最多的,自收自支最少,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們代表什麼意思呢?註:以上信息來自於百度百科部分職位均是全額撥款事業編,他們有個共同的性質:改革彈性小,穩定性很強,在整個社會運作上扮演著紐帶的作用,因為它是國家全額撥款,所以他工資彈性小,這樣的單位適合喜歡穩定工作的同學。
  • 退役士兵安排工作,全額和差額事業編制單位等區別!
    作者|灰灰菜諮詢:轉業士官安置中,全額和差額事業編制單位的區別是什麼?你好軍路,我是一名轉業士官,我想問下在我們當地安置計劃裡面有些單位後面加備註了全額事業編和差額事業編,我想問下這兩種有什麼區別嗎?哪個更好呢?
  • 多數事業單位都改革為全額撥款,為什麼有一個單位卻沒有改?
    今年是事業單位改革的收官之年,各級事業單位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基本上到了最後的攻城拔寨的時候。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有這樣一種傾向:把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之後,原來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全部都轉換成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單位幹部職工由以前的差額撥款事業編制轉變為全額撥款的事業編制。
  • 全額,差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改革後發展怎樣?
    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是並不屬於政府機構。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事業單位主要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和自主事業單位。今天就為大家解析一下事業單位全額,差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改革後發展怎樣?
  • 差額or全額,你知道與不知道的事業單位
    很多小夥伴僅僅只知道事業單位,並不清楚其實我國事業單位其實也是有區分的。通常分為全額跟差額兩種。通俗點來講,全額事業單位就是全部開支由國家財政負擔,進行預算撥款。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只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
  • 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的自用房產怎麼繳納房產稅
    1.依據《房產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規定,下列房產免納房產稅:(二)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房產。同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產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暫行規定》(財稅地字﹝1986﹞8號)第四條規定,實行差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雖然有一定的收入,但收入不夠本身經費開支的部分,還要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經費補助。因此,對實行差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也屬於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對其本身自用的房產免徵房產稅。2.
  • 2020年已經到了,事業單位究竟怎麼改
    2019年轟轟烈烈的機構改革已經基本結束,事業單位改革已進行了很多年,按照文件要求,最遲2020年底全面完成。機構改革只是涉及單位的撤銷、合併,並不影響行政公務員的身份待遇問題,相反通過職級改革,打開了上升渠道,讓廣大基層公務員成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和支持者。
  • 台州市採購中心機構性質由差額撥款轉為全額撥款
    日前,從台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台州市政府採購中心已由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轉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2004年12月,根據台州市委關於建立台州市統一招投標平臺的文件精神,組建了台州市招投標中心,原台州市政府採購中心成建制劃入台州市招投標中心,並作為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進行管理。
  • 從全額撥款與差額撥款就能了解
    在崗位級別後面單獨列出:招聘崗位經費渠道這一項,其中包括:財政全額撥款、財政差額撥款、自收自支等三項。 這三項是什麼意思呢?對未來報考會有影響麼?小編為大家集中整理了這三項的全面了解,希望可以幫到你。
  • 列入事業單位財政全額撥款編制,實行合同聘用制管理是什麼意思
    列入事業單位財政全額撥款編制,證明兩點:一單位是全額撥款的公益事業單位;二個人是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列入編制管理。實行合同聘用制管理,是現在事業單位改革的趨勢。事業單位實行全員合同聘用制管理,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專業技術人員、工勤人員,都要籤訂勞動合同,三年五年,到期考核合格優先續籤。
  • 忻州事業單位中有什麼編制?
    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相比,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事業單位編制類型:主要包括四個類型,分別是: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參公事業編。
  • 都去考公務員,事業單位還值得考嗎?事業單位有哪些優勢?
    對於事業單位而言,是不是就無人報考了呢?那麼有的人會問,究竟事業單位還值得考嗎?今天小編不妨帶你來看看:首先我們得了解:什麼是編制?全額編制即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不允許也不能自主創收,完全靠財政撥款的單位,多指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鈎。
  • 行政單位的全額事業編,有什麼發展前途?看完這篇就懂了
    待遇跟公務員是一致的全額事業編制被老百姓稱為鐵飯碗,待遇跟公務員是一致的。有公益性的事業單位,如學校、醫院;有行政執法型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參公);工資分為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交六險二金,逢年過節有發點福利。
  • 漵浦縣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公開選調工作人員的補充公告
    參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的有關規定,根據中共漵浦縣委常委會議紀要,結合報名諮詢反饋情況,經研究決定,對2020年11月10日在「漵浦紅網」發布的《漵浦縣公開選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告》相關事宜作補充說明,現將補充事項公告如下:一、關於選調範圍的補充說明:(
  • 省體育中心和鄉鎮事業單位怎麼選?公益一類反而不如二類?
    省體育中心是省級體育局下屬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即差額撥款性質,級別一般是正處,也有不少設置為副廳。鄉鎮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七站八所,只不過現在整合歸併為各類中心,機構級別一般是股級,即管理九級(科員),最高副科設置,比如黨群服務中心、執法大隊等,是鄉鎮為數不多的幾個副科級事業單位。一個廳處級單位,一個科員最多副科級單位,孰優孰劣已然明了。
  • 全額事業單位手續齊全在職在編,卻不給工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全額事業單位、人社局手續齊全、年年調資、編辦有名,在職在編、卻不給工資如何處理?」突然看到有人諮詢這個,今天小編和大家分析下。 ,上報上級部門。
  • 全額事業單位,人社局檔案齊全年年調資,有編制,為何卻不發工資
    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在編在崗,手續齊全,檔案記載完備,如果不給發工資,就只有一種解釋,就是所處的單位是「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顧名思義,就是單位自己給自己掙工資,掙多少發多少,自負盈虧。但是,如果明確知道不是「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是全額或者差額事業單位,而且是正式職工,單位不給發工資,這就不正常了。這兩類單位工資都由財政供給,即使是差額單位,也只是供給的比例少罷了。如果在這兩類單位內,不發工資,肯定就是個人的問題,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在編不在崗」,長期請病假,或者離崗,屬於典型的「吃空餉」人員,是清理整頓的對象。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大洗牌」,2類單位受益多,待遇好過公務員
    所以想考公務員的人越來越多,但隨著《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的提出,實行機構改革要求: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不管是職能配置、機構設置、還是人員配置都在精簡。行政編制的減少,公務員的競爭壓力也將隨之變大。在2020年國考熱門職業競爭率達到800:1。面對競爭壓力的倍增,讓很多考生上岸無望。很多人開始選擇行政機構的直屬單位——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