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昔日農婦成了「溪山行旅」的專屬管家。
招聘來的農婦接受紅酒禮儀培訓。
作為民宿專家的路景濤為參會者介紹經驗。
百餘京冀旅遊專家參觀耕讀民宿。
大激店躋身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滿城區柿子溝的借山而居民宿。
燕趙晚報訊(記者 石英傑)2019年7月23日,保定市千年古村落大激店躋身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行列。8月6日,保定市千年古村落大激店柳綠荷紅,河北省鄉村旅遊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在九畝竹院舉行。來自北京和全省百餘名旅遊文化專家、文旅企業和鄉村旅遊特色村的村幹部參觀完「晴耕雨讀」民宿群後嘖嘖稱讚。
「文化助推鄉村振興、匠心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的使命,發展鄉村民宿是影響和提升鄉村文明的重要手段。我們啟動了耕讀共享計劃,在鄉村建造了美術館和博物館,經常組織各種文化和藝術活動,將百餘名村民培訓成了服務管家和工作人員。」河北省文化和旅遊產業協會副會長、河北雲鄉居文化發展集團董事長路景濤向大家介紹打造北方最美民宿群的經驗。
保定千餘文旅商品亮相美術館
保定市競秀區大激店村全村三面環水,往日驛站衙署、賈市店堂、寺廟行宮,星羅棋布,有著 3000 多年的歷史,曾是古時的驛站和碼頭,文化底蘊深厚,是我國北方古村落、保定傳統村落文化的標杆與模範。通過河北雲鄉居文化發展集團參與,陸續建設了九畝竹院、路美術館、耕讀民宿群等。同時,雲鄉居集團還在滿城區柿子溝建起了太行民藝圖書館和博物館,推出了借山而居民宿,這些民宿均被打造成鄉村振興 「 網紅 」。2018年,保定市第二屆旅發大會將大激店和柿子溝作為重點觀摩點推薦。
6日上午,在大激店九畝竹院的路美術館內,為期一周的保定市鄉村文旅商品展,易水硯、曲陽石雕、大激店劉氏剪紙等千餘種產品吸引了大量的京津冀遊客和當地村民。
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易水硯的展臺前,看著非遺傳承人的精彩表演,保定市競秀區的王經捧著雕工精美的易水硯愛不釋手。「能在一個村子的美術館裡,見到這麼多保定市的代表性鄉村文創產品,真是過足了癮。」
「我們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搞展覽,就是因為它自帶流量,大激店的民宿吸引了大批遊客。」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文旅產品辦公室主任安東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隨著我國著名美術家和策展人汪為勝將工作室設在九畝竹院,越來越多的全國著名美術家們來這裡進行展覽和學術交流。路.美術館正式開放以來,已經舉辦過「豐收保定」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書畫展、保定青年美術作品展的第30多次公益美展,累計參觀人數已達十萬人次。
村民們不用出村,不但能看到世界音樂節,還能欣賞到國內一流的藝術展,在以前是根本無法想像的。這對村民的精神生活是一種巨大的提升和改變。」大激店村黨支部副書記王立峰感慨地說。
農村主婦被培訓成了民宿管家
到大激店旅遊不看耕讀民宿等於沒有到過大激店,20多套耕讀民宿成了打卡「網紅」。「來這裡之前就是在家裡帶孩子,典型的家庭主婦。」今年39歲的程寶霞在民宿群「溪山行旅」院子做服務管家已經一年多。她的家在大激店鄰村後高莊,每天步行10幾分鐘到民宿上班。
她告訴記者,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應聘成功後,接受了普通話、國學、茶藝、插花、紅酒、禮儀、接待等各項專業培訓,通過一個多月的學習還學會了谷磬演奏。為了能夠儘早向入駐的客人展示這項雲鄉居集團開發的文創產品,她將家裡的臉盆按照谷磬的音符位置用膠帶貼在上面練習敲擊的演奏手法,很快掌握了《茉莉花》《滄海一聲笑》等曲子的演奏。
「通過培訓學習,婆婆說我像換了個人。和天南海北的客人不斷接觸,眼界開闊了,心胸也變得大度起來,待人接物發生了很大變化。原來動不動就為小事和家人吵嘴,現在多了包容,促進了家庭和諧。每月能掙4000多元,很多村民都很羨慕我。」程寶霞笑著告訴記者。
雲鄉居集團負責培訓工作的湯喜旺介紹,目前,20多套民宿院子和九畝竹院僱用的大激店及周邊村子的員工有100多人,年齡在35-45歲之間,其中一半以上是家庭主婦。這不但直接帶動了村民的收入,還改變塑造了他們的精神氣質。
原河北省社科聯常務副主席曹保剛表示,鄉村振興涉及到的不只是物理空間和產業內容,更多是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建。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和鄉村面貌的提升,其本質是打造更符合現代化要求和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的人與人之間的生存狀態。雲鄉居集團的路總以及各位設計師不僅有情懷,更承擔起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既符合當下發展的階段性要求,又能引領鄉村建設發展熱潮走向更好的發展狀態。
與河北農大創辦耕讀鄉創學院
在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河北省鄉村旅遊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之前,大激店已經成了太行山道路深化拓展的合作夥伴。7月14日,河北農大副校長趙邦宏和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的近百名專家來到大激店村,參觀村容村貌和耕讀系列民宿、文創園等,與會專家結合在大激店村所見所聞的現實情況,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產品品牌化增值、農業院校教學改革、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以及鄉村創業項目孵化等多個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和建議。
河北農大副校長趙邦宏表示,「 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 」 戰略所實施的內容,也隨著實踐進程在不斷補充和創新,大激店村和雲鄉居集團,在鄉村旅遊、鄉村文創和農產品品牌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專家關注和研究,更值得農大專家團隊參與和推動。
在研討會上,雲鄉居集團董事長路景濤和專家們分享了雲鄉居集團投資大激店的初心,回顧了大激店村兩委班子對企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詳細講解了雲鄉居在實踐中總結提煉的鄉村建設 「 六方共生 「 理論,贏得到場專家的共同讚譽。
始終致力於鄉村振興的雲鄉居集團的優勢在於特色小鎮投資、鄉村民宿運營、文創品和品牌農產品研發、手工藝和非遺保護傳承等。路景濤在活動上透露,雲鄉居集團與河北農業大學以校企合作形式聯合創建河北耕讀鄉創學院,融合雙方的資源和專業優勢,實現產教融合,促進教學改革,推動現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引領企業創新發展,探索鄉村振興的實踐經驗。河北耕讀鄉創學院的下屬企業河北耕讀鄉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於農產品品牌化研發、高價值城市消費群的凝聚和農民的脫貧致富,也給廣大高校教師和創業學生,提供實驗技術與創業的實驗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