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

2020-08-27 中國疾控中心

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

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無法替代的。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壓力山大」,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

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

誤區一:初乳沒營養要擠掉

專家說

泌乳有3個階段,泌乳一期、泌乳二期和泌乳三期。初乳也就是泌乳一期,受媽媽體內激素的影響,初乳產生的量比較少,在孕中期就開始有了,持續到產後的2天~4天。媽媽間的個體差異比較大,不能以初乳的顏色來評判其營養價值,初乳有黃色的、白色的、灰色的,都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可以給寶寶提供多重免疫保護。

剛開始,寶寶去吸吮媽媽乳房時哇哇大哭,我們都覺得是寶寶餓了,但初乳又很少。出生第一天,寶寶的胃像一個小櫻桃的大小,每頓能容納3毫升~7毫升母乳,這時的胃容量跟媽媽的初乳量是匹配的,而且健康足月的新生兒肩頸部、腋下的棕色脂肪含量是比較高的,能夠供給寶寶對於能量的需求;出生第三天,寶寶的胃像核桃一樣大小,能容納25毫升~30毫升母乳;出生第7天,寶寶的胃像一個雞蛋大小,能容納45毫升~50毫升母乳。

誤區二:哺乳時讓寶寶含住媽媽乳頭即可

專家說

乳房疼痛是哺乳期媽媽普遍存在的現象,往往由多種原因引起。在哺乳早期,疼痛的原因之一是乳頭皸裂,其主要是哺乳姿勢出現問題導致的。例如沒有做到讓寶寶「深含乳」,即寶寶要含住媽媽的乳頭、乳暈和乳暈下的組織。

媽媽的乳暈有大有小,不以含住全部或大部分乳暈作為評判條件,正確的含接姿勢是含到下面的乳暈比上面的乳暈多,看到上面的乳暈露出的比下面的乳暈多,即不對稱式。寶寶上唇和下唇的夾角要在120度以上,一般在120度~160度之間。這個姿勢可以避免一些乳頭破裂現象的發生,讓媽媽哺乳的路程走得更順暢一些。

不管媽媽採取哪種姿勢,在餵哺前,要讓身體放鬆下來。如果媽媽坐在沙發上,就要把腰背部、肩頸部、肘下等受力點全部墊好,在雙肩鬆弛的狀態下,再把寶寶抱過來。還有一種方式是媽媽採取半躺式餵哺姿勢,這種姿勢寶寶和媽媽的皮膚相貼得更緊,寶寶通過重力的作用將乳房含得更深,利於媽媽與寶寶的延伸交流互動,同時還能解除媽媽的雙手。

哺乳時,寶寶的頭、脊椎還有臀部要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避免寶寶扭頭含乳,造成「淺含乳」,引發乳頭皸裂,泌乳攝入不足等問題。哺乳是由寶寶主導的,媽媽輕託乳房刺激寶寶的上唇(也可是鼻尖或人中),引發寶寶自主尋乳。

誤區三:新生兒黃疸不能餵母乳

專家說

正常情況下,有超過一半的足月新生兒會在出生後2天~3天出現生理性黃疸,4天~5天達高峰,第7天~10天開始逐漸消退,最遲消退時間不超過2周。生理性黃疸並不需要採取特殊的處理方式,但越早、越頻繁地進行母乳餵養,對寶寶「退黃」越有幫助。

在這期間,媽媽可以繼續給寶寶母乳餵養,因為早吸吮、早開奶和按需哺乳,可以有效刺激寶寶的腸蠕動,促使寶寶多排便,從而使引起黃疸發生的膽紅素儘快排出體外,對於減輕黃疸非常有利。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讓寶寶光著屁股在太陽光下曬一曬,但需要注意遮住臉和生殖器部位。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如果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或黃疸發展過快,且持續時間較長(足月寶寶超過2周,早產寶寶超過4周黃疸沒有消退),甚至伴有體溫升高、吃奶少、嘔吐、大小便顏色異常,或者退而復現,多屬於病理性黃疸

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發展,並及時告知醫生,以便查明黃疸病因進行對症治療。若寶寶在出生後一兩天內就出現黃疸;黃疸發展迅速;黃疸程度嚴重(四肢和手腳均變黃);黃疸持續時間大於2周,則很可能是發生了病理性黃疸,應及時請醫生診治。

誤區四: 母乳餵養導致寶寶腹瀉

專家說

導致寶寶腹瀉的原因很多,千萬不能把「母乳餵養的寶寶腹瀉」,簡單地理解為「母乳餵養導致寶寶腹瀉」。

一旦哺乳過程中出現一些小插曲,媽媽們總是喜歡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根據相關指南,一個足月嬰兒平均每天需要攝入450毫升~1200毫升母乳,高於該水平的產奶量意味著過度泌乳。有的媽媽一天的泌乳量可超過2000毫升,遠遠超過了寶寶的需求。母乳量過多的情況下,寶寶可能會因為只吃到富含乳糖的前奶,出現類似乳糖不耐受的症狀,例如腹瀉、脹氣等。且母乳過多,乳汁流速過快,寶寶吃奶時會吞入較多的氣體,也容易產生上述症狀。

建議存在這類情況的媽媽在每次哺乳前,用手擠奶的方式擠出一部分乳汁,讓寶寶能夠吃到脂肪含量更高的後奶,避免攝入過多的乳糖。同時,可嘗試半躺式哺乳姿勢,減緩乳汁的流速,減少寶寶吃奶時吞入氣體的可能。這樣做之後,仔細觀察寶寶排便情況,如崩稀屎、泡沫便、甚至是綠色大便的情況是否有改善。

同時,降低媽媽的泌乳量。在專業指導下,嘗試單側哺乳,即白天3小時~4小時內只用一側乳房哺乳,然後在下一個3小時~4小時裡,換另一側乳房哺乳,夜間則按需哺乳。若出現對側乳房太脹的情況,媽媽可以晃動或抖動乳房使得乳汁自然滴下,或是擠出少量乳汁。一般將上述操作持續24小時~48小時,奶量會逐漸減少。一段時間後,奶量達到供需平衡,就可以進行常規的按需哺乳了。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

相關焦點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
    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  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無法替代的。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壓力山大」,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
  • 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餵養的這3種坑,沒踩過的都是牛人
    寶寶出生以後吃什麼是每個媽媽最關心的,為了讓寶寶在出生以後吃到一口好奶,媽媽們也是費盡心思,目前提倡的就是母乳餵養,為了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每年的8.1-8.7號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母乳餵養的主題是&34;。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的「坑」,一個沒踩過算你牛
    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無法替代的。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壓力山大」,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誤區一:初乳沒營養要擠掉專家說泌乳有3個階段,泌乳一期、泌乳二期和泌乳三期。
  • 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8月1日至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母乳中一半以上是水,也如同水一樣重要,被稱為「生命之源」。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所無法替代的。
  • 母乳餵養的這些「坑」 你都踩過嗎?
    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餵養可為嬰兒提供免疫保護、預防過敏性疾病;母乳中的各種促進發育因子能夠促進嬰兒大腦細胞和智力的發育;母乳含有滿足寶寶需要的最天然的營養成分,而且母乳的成分隨嬰兒月齡增加而變化,以適應嬰兒不同時期的需求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盤點母乳餵養的幾大誤區
    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無法替代的。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壓力山大」,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
  • 世界母乳餵養周,科學哺乳你最該知道的幾件事
    ……世衛組織建議:0~6個月純母乳餵養,之後添加輔食,鼓勵母乳餵到2歲。每年的8月1日-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科學哺乳,為寶寶和媽媽轉「坑」,一個沒踩過算你牛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無法替代的。
  • 【世界母乳餵養周】如何科學的進行母乳餵養?
    每年的8月1-7日,被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為「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是「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旨在呼籲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母乳餵養,激勵大家通過支持母乳餵養來改善地球和人類的健康。在此,向所有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們,說一聲辛苦啦!
  • 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餵養哪裡好?
    2020年8月1日至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近日,新華網採訪了浙江省淳安縣婦幼保健院護理部主任、浙江省母乳餵養指導師、主任護師洪蘭仙。對於母乳餵養的好處,她給出了自己的看法。編輯:宋 越 一審:張  靈二審:馬 江 三審:徐樂靜 世界母乳餵養周
  • 【世界母乳餵養周】承載愛與健康 聊聊母乳餵養那些事~
    8月1日-7日「世界母乳餵養周」2020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旨在呼籲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母乳餵養,重視母乳餵養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重要關聯在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到來之際,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產科醫護專家,與您聊聊母乳餵養那些事~母乳餵養對媽媽有哪些好處?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遠離乳癌
    8月1日至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近年來,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為不影響工作學習或為保持美麗身材,不願意親自給嬰兒哺乳。其實,不哺乳,首先對嬰兒的健康發育不利,其次對女性自身的健康也很不利。例如,乳癌是排名第一的女性惡性腫瘤,而母乳餵養可大大降低其發病風險。
  • 母乳餵養的4個「坑」,一個沒踩過算你牛
    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無法替代的。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壓力山大」,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生理性黃疸並不需要採取特殊的處理方式,但越早、越頻繁地進行母乳餵養,對寶寶「退黃」越有幫助。在這期間,媽媽可以繼續給寶寶母乳餵養,因為早吸吮、早開奶和按需哺乳,可以有效刺激寶寶的腸蠕動,促使寶寶多排便,從而使引起黃疸發生的膽紅素儘快排出體外,對於減輕黃疸非常有利。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讓寶寶光著屁股在太陽光下曬一曬,但需要注意遮住臉和生殖器部位。
  • 母乳餵養的五大謠言,千萬不要踩坑了
    母乳餵養的五大謠言,千萬不要踩坑了,關於母乳餵養的五大謠言!第二: 餵奶不能吃辛辣的,像大蒜生薑這些食物,不能吃冰激淋,錯,這肯本不會改變乳汁的溫度,但是呢可能會改變母乳的氣味,但是不會傷害寶寶,所以正真不能吃的是酒和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給寶寶100分的愛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最安全的天然食物,母乳餵養也越來越多的被年輕媽媽所接受。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壓力山大」,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掌握一些母乳餵養知識對促進母乳餵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現在就一起來學習吧!
  • 母乳餵養周丨助力父母,成功母乳餵養
    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世界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將每年8月1日-8月7日定為世界母乳餵養周,旨在呼籲世界各國重視母乳餵養對母嬰、對家庭、對社會的重要意義。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想必大家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為此,我整理了關於母乳餵養的合集,點擊文章中的標題,即可查閱。為什麼提倡母乳餵養?
  • 「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餵養如何避免「踩坑」?國家衛健委發布核心...
    央廣網北京8月4日消息(記者孫冰潔)今年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母乳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無法替代的。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亞歷山大」,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
  • 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代用品可以替代母乳嗎?
    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的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母乳中一半以上是水,也如同水一樣重要,被稱為「生命之源」。本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乳腺科梁晨醫生跟大家聊聊母乳餵養的好處。
  • 2020年世界母乳餵養周
    2020年世界母乳餵養周的主題是「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每年的8月1日--7日世界母乳餵養周,是由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發起的一項全球性活動。
  • 世界母乳餵養周|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未來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以鼓勵母乳餵養和改善世界各地嬰幼兒的健康。7月30日,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參加了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辦的「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的直播。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力醫生討論了母乳餵養對兒童健康的影響。觀看下面的視頻,了解講話內容。
  • 世界母乳餵養周 丨 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
    「寶寶需要母乳餵養嗎?」「寶寶母乳要到幾個月?」「如今有高級的配方奶粉,還要不要母乳餵養寶寶?」這些現代媽媽們經常談論的話題,也延續著多少代的媽媽們不斷敘述的故事。今年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母乳餵養是證明人類健康與自然生態具有深厚關係的最佳例證。呼籲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母乳餵養,重視母乳餵養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重要關聯,激勵大家通過支持母乳餵養來改善地球和人類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