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開始追求更好品質的生活,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寶媽們,他們會調整全家人的飲食,儘量做到營養均衡。其實寶媽們最容易出現衝動消費的並不是「雙十一」這種購物節,而是在自己孩子身上的花費,如果買來的東西物超所值那倒還好,就怕花了大價錢買的東西沒什麼用,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踩雷」。
前不久在網上,一名寶媽分享了自己從懷孕到現在三年的「踩雷」經歷,全都是和孩子有關的。雖說寶媽買這些東西的初衷是為了孩子,但這些開銷就像是「智商稅」。科普有很多,但這些東西仍舊有銷量,生活中還有寶媽在被忽悠,這就說明現在還有很多寶媽仍在踩雷。
這名在網上分享自己帶娃經歷的寶媽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她把最不值得做的幾件事列了出來:
①防輻射服。
很多人對輻射存在誤解,特別是有很多寶媽工作的辦公室裡有幾十臺電腦,而且很多賣「防輻射服」的商家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輻射加倍放大,導致很多寶媽出現了恐懼心理,最終為了隔離輻射保護胎兒買了所謂的防輻射服。
其實這種理解是完全錯誤的,輻射的確很可怕,但任何拋開劑量談毒性的結論都是「耍流氓」,現在所有電腦在出廠之前都會進行一系列的測試,確保輻射量低於行業標準,所以電腦的那一點輻射根本不足以對人體產生危害。
防輻射服買來之後雖然不能發揮出宣傳中那樣的「奇效」,但寶媽穿上去之後可以讓路人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孕婦,坐公交車或者地鐵的時候也經常會有人給自己讓座,也勉強算有點用。
②排殘奶。
相信很多寶媽都在這一方面花過冤枉錢,很多所謂的療養師會和母嬰用品店合作,看到有剛給孩子斷奶的寶媽來買奶粉,母嬰店的店員就會走上前詢問寶媽是否已經排過殘奶,如果說沒有,店員就會開始說體內保留殘奶會對身體造成怎樣的影響,一陣吹噓下來大多數寶媽都會開始擔心,覺得排殘奶很有必要。
這時,店員就會向寶媽推薦「專業」的療養師,最終寶媽乖乖的交了「智商稅」。這種排殘奶的行為也會刺激到斷奶後的乳腺,不利於身體健康。而且殘奶並不會一直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被身體吸收掉。
③給寶寶補鈣。
這也是很多寶媽容易踩雷的一個地方,很多商家把自家補鈣產品的功效吹上了天,利用寶媽們的無知來賺錢,特別是那些所謂的「進口鈣片」,價格直接是普通鈣片的好幾倍。
其實6歲以下的孩子並不需要補鈣,因為這時候他們還不需要這麼多鈣元素,這時候寶媽應該考慮的是怎樣促進鈣元素的吸收,平常吃雞蛋喝牛奶就完全足夠。
寶媽應當怎樣避免「踩雷」?
①提高辨別能力。
寶媽對孩子的成長上心這一點毋庸置疑,很多商家也正是運用寶媽的這種思想來誇大某種東西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對此,寶媽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很多稀奇古怪的「黑科技」,特別是功能非常多的那種,基本都是沒有用的。
②查閱相關資料。
現在我們從網際網路上獲取知識非常簡單,平常寶媽如果有自己拿不準的東西可以先去網上查閱相關資料,例如孩子是否需要補鈣這種問題都可以在網上查到,這能幫助寶媽避免「踩雷」。
③詢問醫生。
如果寶媽實在拿不準主意,可以去詢問專業的醫生,他們每天都要接收很多門診,孩子的問題一眼就能看明白。如果沒時間也可以網上在線問醫生。
總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但在買東西的時候也要擦亮眼睛,這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錢包」,更是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
今日話題討論:以上這些&34;,你有踩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