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住十萬個骨灰盒」背後的農村殯葬困局

2020-12-20 湘湘帶你看社會

近日,天津濱海新區中塘鎮萬家碼頭村「骨灰盒小區」引發公眾關注,該「骨灰盒小區」屬於靜安陵園。天津民政部門通報,靜安陵園作為公益性墓地,存在違規收費。但「骨灰樓」背後,是農村殯葬改革的困境。

靜安陵園大門

推進墳頭不佔耕地林地的同時,如何實現公益性墓地供給充足的動態平衡?如何才能破局人們口中「死不起」的殯葬困境?

9月7日,民政部中國殯葬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殯葬問題研究專家王國華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關鍵點在於增加公墓用地的投入。此外,應儘快出臺《殯葬法》,保證殯葬每個環節有法可依。

困境1

退墳還林、村落拆遷

家族骨灰該何去何從?

在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塘鎮萬家碼頭村,16棟灰頂青牆的「住宅式」建築屹立在高速公路邊,這就是被天津民政部門通報因存放十萬個骨灰盒、涉嫌違規收費的公益性墓地靜安陵園。

何為公益性墓地?根據《殯葬管理條例》的規定,公墓分為公益性公墓和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是為農村村民提供遺體或骨灰安葬服務的公共墓地。公益性公墓由村民委員會建立,未經批准,公益性公墓不得對外經營殯儀業務。

與收費連年遞增的靜安陵園相映襯的,是不遠處寂靜的村莊。沿著靜安陵園以北,穿過一條鐵軌,就能看見中塘鎮漁業村一片鬱鬱蔥蔥的田地和幾棟陳舊的樓房,這裡格外冷清。當地一位留守的村民告訴紅星新聞:「原來的村民已經拆遷搬走,留下的樓房已租出去成了小工廠。」

眼前的漁業村,已難尋當地人的蹤跡。隨著村民一同搬走的,還有本來埋在地裡的家族墳地。與漁業村相鄰,車程不足10分鐘的則是萬家碼頭村,靜安陵園的「主人」正是萬家碼頭村村委會。紅星新聞從當地人口中得知,因為距離近,兩村村民的家族骨灰,幾乎都存進了靜安陵園。

遷墳有著現實的政策因素。中國的殯葬改革之路自1949年起便開始不斷推進。到1956年,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倡導實行火葬、1985年2月,國務院頒布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殯葬管理法規《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在此基礎上又於1997年制定了《殯葬管理條例》,這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部殯葬適用的國家性法規,其中也明確提出:禁止在耕地、林地建造墳墓。

夜幕中靜安陵園

退墳還林還耕,加之村落拆遷兩大背景之下,兩村的村民需要向外遷墳。

萬家碼頭村一名年近花甲的老人對遷墳之事記憶猶新:「過去大部分村民的墳地都在附近清河的一處溼地上,每逢漲水,就有墳地被淹,但即便那樣,誰也沒想要把祖墳動一動。」直到2010年,村裡收到通知,要求保留林地而需要集體遷墳。

為了讓村民們接受集體遷墳的建議,村委會提出了興建靜安陵園這座公益性墓地的措施,並在前期向村民徵收定金,確保祖墳能在陵園有一席之地。

然而,遷墳進程中,並非每個地方都如萬家碼頭村般,能順利拿到公益性墓地併集中修建陵園。在距離萬家碼頭村幾公裡外的大孫莊村,不少村民的家族骨灰盒至今仍放在村裡一棟簡陋的樓房內。

「沒有錢買墓,連進祠堂的錢都沒有,骨灰被挖出來,只能放在那個房子裡。」大孫莊村的村民孟大爺告訴紅星新聞,今年清明節後不久,村裡便提出要「退墳還林」,要求每戶儘快將各家的骨灰從田地裡挖出,並建議村民將骨灰盒放入公益性墓園之中。

然而,大孫莊村的村民困惑的是,自家的祖墳應該遷往哪一塊不收費的公益性墓地安葬?

漁業村遠處為靜安陵園

困境2

免費公益性墓地供不應求

墓地遷出後村民左右為難

在不少萬家碼頭村與漁業村村民眼裡,靜安陵園修建的是經濟適用墓地。儘管要價每平米在3000到7000元不等,但相比於城裡的墓園,這片能放一整個家族骨灰的公益墓地,已經便宜了許多。

「好歹這裡能接納很多村民的骨灰,有些地方的村民遷墳,甚至找不到地方可以放那麼多骨灰。」萬家碼頭村一位村民解釋,周邊不少村民,只要稍微有些經濟收入,都會選擇把祠堂搬進靜安陵園。「因為除了這裡,沒有更多可以選擇的低價墓地。」上述村民說。

相比於萬家碼頭村,大孫莊村村民孟大爺沒能從村委會口中找到遷墳的具體「路徑規劃」。墳地的歸屬有沒有安排?村民遷墳有沒有相應的補貼?對目前並無穩定經濟收入的孟大爺夫婦來說,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因26年前的一場車禍,孟大爺失去了工作,夫婦二人多年來依靠低保和兩個兒子的贍養為生,遷墳成了孟大爺20多年來最大的經濟支出。

孟大爺說,自家耕地裡埋著7座墳,單是請人起墓的價格就達到每座墳兩千元,而這筆費用只能由兩個兒子分擔。起墳後,擺在孟大爺面前的第二道題是祖墳應該考慮放在哪裡。不遠處的靜安陵園也曾是孟大爺的選擇,但當得知每平米要價超過5千元,他選擇放棄。

「不能說祖宗的骨灰都不要了吧。」帶著這樣的想法,孟大爺最終聯絡族中的兄弟,共同買了距離更遠的萬家碼頭祠堂。「還是花了十來萬,但至少這樣分到每家的費用不會太高。」

孟大爺告訴紅星新聞,從起墳到遷墳完成,他前後花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因為村裡要求「遷墳儘快」。在孟大爺心裡,自己已經算得上幸運:村裡還有人因為買不起墓地,家人的骨灰至今還留在村裡的一棟白房子裡,不知道該怎麼辦。

孟大爺明白,墳地必須要遷出來,退還耕地和林地。但他卻想不通,接納家族骨灰的免費公益性墓地並沒有跟上需求。

買不起墓地的村民,將骨灰存放在村裡的一座小白樓裡

困境3

經營性墓地量少價高

村民們望塵莫及

對孟大爺而言,在整個遷墳的過程中,他們一家甚至從未考慮過要將祖墳埋進城市周邊的經營性公墓,其最大的「攔路虎」就是價格高昂。

「祖上7座墳,價格實在承擔不起。」之所以最終選擇萬家碼頭祠堂,孟大爺算過一筆帳:經營性公墓按單價3萬來算,7座墳就是20多萬,這其中還不包括每年的管理費。將來夫婦二人百年後,也需要購入新的墓地。相比之下,花10來萬在萬家碼頭祠堂存放骨灰盒,由家族共同分擔這筆費用,節省了很大一筆開銷,自己的身後事也無需兒女再操心。

大孫莊村孟大爺家外

「老一輩講究風水,如果把這些考慮進去,一個墓的價格3萬是下不來的。」孟大爺說。除了價格,孟大爺另一層考慮是:「一些好的墓地,哪怕有些錢,也很難買到。」孟大爺介紹說,村裡有些人家有去城裡看墓,但滿意的墓地早已銷售一空。

墓地稀缺,從數據上可見一斑。根據民政部統計,2016年我國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數量為1386個,2017年我國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數量為1420個,2018年我國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數量為1367個。

「供需不平衡,墓地數量不足,供小於求,難免會導致墓地價格上漲。」民政部中國殯葬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殯葬問題研究專家王國華教授向紅星新聞解釋。

紅星新聞記者通過「天津本地寶」查詢到,到2020年,天津市正式批准的合法經營性公墓數量為14家,其他均為公益性墓地。然而,對城鎮居民來說,這14家經營性公墓也同樣「一墓難求」。

天津公墓服務中心一名王姓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天津市現有的經營性墓地,均價在3萬以上,而位置好、較有名氣的墓園,均價在6萬左右,有些甚至「一墓難求」,已然售罄。

紅星新聞記者也從天津市多家經營性墓地了解到到,如天津大港區萬壽園,官網顯示價格為29800元起,現已售罄;位於天津市津南區的怡靜園,官網價格為49800元起。工作人員表示:「實際價格以選擇墓的情況而定。」

大孫莊村,村民表示這裡此前有墳地,現已遷出

如何破局?

專家呼籲出臺《殯葬法》

增加公益性墓地用地

如何打破殯葬改革困境,消除人們對「死不起」的擔憂恐懼?在民政部中國殯葬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殯葬問題研究專家王國華看來,關鍵點在於增加公墓用地的投入,並保證殯葬事業的各個環節有法可依。

「現有公益性墓地資源稀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申請用地卡得太嚴。」王國華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農村地區的殯葬的出口,是增加公益性墓地批准用地,讓村民有更多選項,解決村民遷墳的後顧之憂。

紅星新聞記者查閱《殯葬管理條例》了解到,我國殯葬管理工作主要由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則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而要申請建設公墓,需經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除了建議增加公墓用地外,針對眼下經營性墓地價格走高等現象,王國華認為,其一大重要原因是缺乏有力的宏觀調控。在王國華看來:「在公墓用地緊張的情況下,又因為定價沒有統一標準、建造等環節缺乏法律根據,導致了購墓者在選購墓地時缺乏定價權。」因此,王國華呼籲,應儘快出臺《殯葬法》,保證殯葬每個環節有法可依。

具體來看,王國華解釋,一是要做到定價和建造有法可依,不可在造墓園時任性挑位置,盲目追求豪華墓;也應該在殯葬服務、火化送殯的細節中出臺準則,規範市場;同時,尤其在農村殯葬改革進行時,要保證殯葬推動執行層面的有法可依,因地制宜出臺更具體更合理的遷墳措施,不可一刀切,為村民帶來沉重的遷墳負擔。

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特約記者 楊雨奇 天津報導

【來源:成都商報新聞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津「小區住十萬個骨灰盒」:免費的墓進不去,收費的墓買不起
    近日,天津濱海新區中塘鎮萬家碼頭村「骨灰盒小區」引發公眾關注,該「骨灰盒小區」屬於靜安陵園。天津民政部門通報,靜安陵園作為公益性墓地,存在違規收費。但「骨灰樓」背後,是農村殯葬改革的困境。推進墳頭不佔耕地林地的同時,如何實現公益性墓地供給充足的動態平衡?如何才能破局人們口中「死不起」的殯葬困境?
  • 天津一小區16棟樓住十萬個骨灰盒 還違規出售
    原標題:天津一小區16棟樓住十萬個骨灰盒,門掛牌匾窗戶全黑,地下室最貴天津一小區16棟樓住十萬個骨灰盒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塘鎮,一處公益性骨灰堂被改建成住宅式,並違規出售。天津一小區16棟樓住十萬個骨灰盒隨著天津市殯葬改革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陵園單獨買一處房間來做自家祠堂,而不是將自家骨灰盒與其他家骨灰盒混放在公益性祠堂。
  • 天津一小區16棟樓住十萬個骨灰盒,到底是房還是墳?
    天津一小區16棟樓房只住骨灰盒,恐怖內景曝光。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塘鎮,一處公益性骨灰堂被改建成住宅式,並違規出售。該建築群分為兩期,共16棟樓房,樓房外形與普通居民小區無異,但窗戶都是黑色的。設計單位為天津市大港設計院,建設單位為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塘鎮人民政府。
  • 天津一小區改建樓房式祠堂,16 棟樓住十萬個骨灰盒:可以轉手變現
    隨著天津市殯葬改革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陵園單獨買一處房間來做自家祠堂,而不是將自家骨灰盒與其他家骨灰盒混放在公益性祠堂。這家以「樓房式祠堂」為招牌的骨灰堂一期開售時一度遇冷,但6年間價格一路瘋漲,均價從3千一平漲到7千一平。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小區已「入住」3千多家族,骨灰盒接近十萬個。
  • 天津一小區16棟樓住10萬個骨灰盒,內部裝潢曝光讓人脊背發寒
    天津一小區16棟樓住十萬個骨灰盒,門掛牌匾窗戶全黑,地下室最貴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塘鎮,一處公益性骨灰堂被改建成住宅式,並違規出售。記者實地暗訪發現,該建築群分為兩期,共16棟樓房,樓房外形與普通居民小區無異,但窗戶都是黑色的。進入樓房內部,記者發現每層大約有25戶房,面積20平到50平不等,每家每戶門口都懸掛著「X氏祠堂」的牌匾和大紅花。工作人員稱該小區樓房目前接近售罄,因為更接「地氣」,地下室最貴、閣樓價格最便宜。
  • 看上去是住宅樓,卻「住」了十萬骨灰盒,天津公益骨灰堂變私人祠堂...
    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小區已「入住」3千多家族,骨灰盒接近十萬個。圖片來源:微博視頻截圖公益性骨灰堂被建成「住宅樓」樣式在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塘鎮南側,有16棟沿河而建的灰頂青牆樓房,看外表這些樓房與普通住宅樓別無二致。
  • 判決書:黑老大壟斷殯葬業十年利潤過億,骨灰盒最高加價百倍
    法院認定,2006年以來,田久林逐步控制營口市市區及周邊部分農村地區的殯葬服務行業。通過壟斷,肆意提高殯葬用品銷售價格,十年間攫取利潤過億元,一個骨灰盒最高加價105倍,逃稅超過8500萬元,逃稅率接近100%。
  • 這個黑老大壟斷殯葬業十年利潤過億,骨灰盒最高加價105倍
    近日,遼寧營口田久林黑社會組織案件終於宣判了,法院判決田久林有期徒刑20年,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餘13個被告分別判處有期徒刑。據法院透露,從2006年以來,田久林控制住了營口市和周邊縣區的殯葬服務業,通過提高殯葬用品價格等手段,十年時間獲取利潤近億元。有的骨灰盒翻倍漲價105倍。
  • 天津一小區住10萬個骨灰盒,堪稱大型地上墓地現場
    近日一則骨灰小區傳遍網絡網友紛紛表示「活人房子都還不夠住,死人卻能住上房子,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下面是記者走訪全過程從312省道出發,取車從東往西走,行駛到中塘鎮以南,在右前方,省道和獨流減河之間的大片荒草地上,矗立著十幾棟樓房,除了所有房間的窗口都是黑色,這片建築與普通住宅小區並沒有明顯區別這片樓房實際上是濱海新區中塘鎮的公益性骨灰堂,整座陵園共分為兩期,以中間馬路為界,東側為一期,西側為二期,
  • 遼寧黑老大壟斷殯葬業十年利潤過億 骨灰盒最高加價百倍
    【遼寧黑老大壟斷殯葬業十年利潤過億 骨灰盒最高加價百倍】2020年12月1日,遼寧省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份判決書,其中認定田久林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強迫交易罪、尋釁滋事罪、逃稅罪、
  • 揭秘骨灰盒暴利內幕:19個骨灰盒進價7千賣10萬
    提到殯葬這個話題,不少人會感嘆,如今物價上漲,「死亡成本」也水漲船高。  如今,如果想追求體面點的葬禮,全套殯葬費用沒五六萬很難辦到。甚至,小到一個骨灰盒,有的價格都如同奢侈品。  骨灰盒市場究竟有多暴利,各款式進價、售價幾何,商家會採用怎樣的手段銷售,為何如此暴利?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暗訪八寶山附近上莊東街一家殯葬用品店,試圖揭開其中秘密。
  • 遷墳必須換骨灰盒嗎?舊骨灰盒如何處理
    遷墳必須換骨灰盒嗎?換後舊骨灰盒如何處理?有網友諮詢關於遷墳的問題,問題的核心在於——遷墳必須換骨灰盒嗎?換盒會不會攪擾先輩的安息?帶著疑問,天順祥殯葬小編翻閱了相關資料。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遷墳要不要換骨灰盒?換後舊盒如何處理的問題。
  • 冰城「劍指」殯葬領域涉黑涉惡犯罪
    近日,我市制定出臺《哈爾濱市深入推進殯葬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方案》。《方案》明確,現起至2019年12月31日,我市將緊盯「線索排查、打擊重點、打傘破網、邊打邊建」四個關鍵環節,堅決打擊殯葬領域涉黑涉惡犯罪,剷除殯葬領域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殯葬腐敗 鬼門斂財(圖)
    陶小莫 畫  骨灰盒毛利率超50%,鮮花採購和假屍證明均可斂財,殯葬業亂象背後是職務腐敗。清明臨近,一些地區被曝殯葬收費高昂、暴利驚人,百姓抱怨「死不起」。「新華視點」記者採訪發現,「死不起」的背後是近年來各地殯葬行業職務犯罪高發,且往往是窩案、串案。(4月2日新華社)  為何殯葬業腐敗頻現?問題就出在現行體制上,政企不分,殯儀館的館長往往還兼任民政局的領導,監督者和經營者成了一家人,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給了他們任性的空間。
  • 骨灰盒加價百倍,但是黑老大卻被稱為"大善人",被善包裹的惡
    骨灰盒的最高價格已經上漲了105倍,一共逃稅超過8500萬元,逃稅率接近100%。根據判決書,田久林為強迫他人購買骨灰盒等隨葬品,多次下令骨灰盒等殯儀用品不得進入營口市殯儀館,將骨灰盒等隨葬品帶入營口市殯儀館的執殯、喪戶,進行恐嚇、威脅、毆打等。
  • 廣州的地下殯葬用品市場 鬧市偷賣殯葬用品
    老闆回身走向店鋪最深處的一尊巨大的關公像的背後。  2分鐘後,老闆走了出來,將壽衣展示給記者看。這是一套完整的壽衣,分內外三層,裡面兩層都是白色,外面的一層則為黑色,上面有白鶴和桂花樹的圖案。  「這一種是用機器縫製的,所以布料和做工都不是很好。但是比較實惠。」老闆說道。「那就把其它價位的拿來看看吧。」
  • 哈爾濱「劍指」殯葬領域黑惡勢力:重點打擊買賣死者信息等行為
    《方案》明確:  從現在起至12月31日,我市將緊盯「線索排查、打擊重點、打傘破網、邊打邊建」四個關鍵環節,堅決打擊殯葬領域涉黑涉惡犯罪,剷除殯葬領域黑惡勢力滋生土壤,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天津「小產權墓」熱銷背後:「墓比房貴」已是不爭的事實
    門口牌坊上「靜安陵園」四個字,揭示了這是一處所謂的「陰宅」。 靜安陵園是天津萬家碼頭村自建的公益性骨灰堂,始建於2010年。據此前媒體報導,當地人稱其為「華北第一」,該骨灰堂自建成後就公開售賣單元房間用作骨灰存儲,目前已經違規存放了近10萬個骨灰盒,且大部分都來自村外。
  • 殯儀館骨灰盒進價6000,賣14800!自帶骨灰盒?骨灰拿回家去裝
    試想一下,面對親人的離世,喪屬已經悲痛萬分,如果連逝去的親屬在火化之後,需要裝骨灰盒,還要被人敲竹槓,買上天價的骨灰盒,這讓人又會作何感想,殯儀館的公益性又作何體現。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起骨灰盒和商業利益捆綁的事件。
  • 浙江溫州:殯儀館骨灰盒強買強賣,否則死人都不給你燒,太霸道了
    近日,網上一則浙江溫州某殯儀館,要求火葬人員必須買本單位的骨灰盒一事,更是驚呆了眾人的眼球。如此直白的強買強賣行為,使得很多網友認為,這已經是溫州辦過喪事的市民以及殯葬業內人員公開的秘密。難怪有網友調侃稱:現在的一些行業太霸道了,連這種錢都不放過,現在連死人都死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