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塵埃落定,四川總共52萬考生參加高考,文科一本上線學生17704人,理科81375人,全四川一本上線率達到19.05%,在全國一本率排名中下水平。
但是2020年成都5+2區域的考生一本率估計在70%左右,為什麼學生並不是特別快樂呢?先我們來看看成都民間流傳的各學校一本升學率如何?
一本率超過90%的學校有:成都四中,成都七中,成都九中,七中高新,四中北湖,九中光華,九外,成都外國語,實驗外國語,實外西區,嘉祥郫縣校區,嘉祥成華校區,嘉祥錦江校區,七中萬達,七八一學校,川大附中,川師附中,列五中學,師大一中等。
一本率在70%~90%的學校有:成外高新,七中實驗,成都鐵中,鹽道街學校,鹽外,石室天府,電子科大實驗,二十中等。
按理說,從以上數據來看,成都5+2區域這麼高的一本升學率,成都的高考學生應該很快樂才對啊,其實不然。
確實,我也是從考生出來的,很明白這樣的心情。但經過這幾年的觀察,我漸漸明白了,為什麼成都的錄取率比別的地方高。僅僅就是因為這裡是省會城市嗎?僅僅因為這裡是新一線城市之首嗎?
都不是,因為成都的生源質量確實好,因為成都的孩子的努力的起點不是小學、也不是初中,而是出生。
父輩的努力或者出生在一個好的地方,讓他們有個好的起點,有個好的環境,但是面臨的競爭也是不可想像的艱難。孩子在這樣的環境是否能夠經得起考驗,最終還是要靠孩子們自己的努力,要看他們能到達什麼樣的程度。
成都孩子一本升學率高,孩子們其實一點也不輕鬆。
孩子們從幼兒園開始,休息的時間就很少了,各種興趣班如書法,圍棋,舞蹈,鋼琴,跆拳道,小主持,桌球,遊泳,西洋棋,幾乎每個小孩至少有5種以上的興趣班在學習。
孩子進入小學後,又加上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的學習,再加上前面興趣班的加持,可以想像孩子要學的東西有好多。周中孩子在學校學習還輕鬆一些,周末孩子和家長像是在打仗,為了孩子能有進步,東門到西門去上思維數學培訓班,西門到東門去學奇速英語課程等是比比皆是,家長和孩子在幾個不同場地之間輾轉,吃飯休息都有可能在車上解決,可以想像有多辛苦。
可能很多人說,只要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後,是否會輕鬆一些呢?我想說,只要你經歷過,初高中的孩子學習會更辛苦。因為你身邊的人都在努力奔跑,一個比一個還優秀。2020年高考我身邊一個高三的孩子,今年高考總分637分,都鬱悶了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是成都5+2區域殘酷的競爭。
作為成都的孩子,除了成績,其他方面的競爭壓力更大
無論是青羊區的媽媽,還是錦江區的爸爸,又或是成華區孩子的爸媽,大家在自己的奮鬥過程中都明白一個道理:僅僅成績好,是不行的。
真正優秀的人,在多個方面都是優秀的。
一提到成都5+2的教育,大家第一反應想到的肯定就是:水平高、視野廣、層次高、國際化。
不錯,大家都知道,成都有四七九,有成實外,有嘉祥,有師大一中,有川師附中,有川大附中,鐵中,列五等好學校,這些學校確實是有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硬體設施、一流的教育理念。但是要想讀這些學校,成都的孩子必須證明自己各方面足夠優秀才可以。
這場同起點的競爭,來的一點也不比其他競爭柔和,同樣的激烈、殘酷。除了拿得出手的成績,還要有寬廣的視野、豐富的經歷、優秀的特長、亮眼的競賽成績。所有這些,都需要成都的孩子們一個個去努力、去攻克。僅僅盯著成績,那是萬萬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