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兩岸共圓「中國夢」 臺灣才能有前途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張華:兩岸共圓「中國夢」 臺灣才能有前途

2015-08-12 10:13:52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2015年08月12日 10:1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

(

)

  祖國的完全統一是「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臺灣是「中國夢」實現的重要依託,臺灣的前途命運也與「中國夢」息息相關,包括臺灣在內的中華兒女應攜起手來,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祖國統一是「中國夢」的題中之義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具體而言,「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2013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提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不僅意味著經濟發展、國力強盛、民眾幸福,更意味著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意味著中國的完全統一。目前,中國是唯一一個尚未實現國家統一的大國。中國內戰和外力幹涉造成的臺灣問題遲未解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如果沒有祖國的完全統一,根本談不上民族的偉大復興。

  臺灣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依託

  要實現「中國夢」,需要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奮鬥。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提出,「中國夢」與臺灣的前途是息息相關的。「中國夢」是兩岸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兩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黨派,不分階層,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來,讓我們共同的「中國夢」早日成真。

  在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中,臺灣為祖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臺商是最先投資中國大陸的群體,至今臺資企業仍是大陸許多地區積極爭取的對象。鴻海、華碩、康師傅等臺資企業在大陸民眾中耳熟能詳。目前,兩岸經濟合作雖然出現了某些程度的競合關係,但是臺灣經濟和臺資企業仍是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依靠。

  除了兩岸經濟合作帶來的利益,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也是「中國夢」實現的重要條件。如果臺海和平穩定難以保障,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將失去和平穩定的環境,吸收外資和對外貿易等都會受到影響,而且還將牽涉巨大的精力和物力,難以聚精會神地搞好內部事務。

  臺灣的前途與「中國夢」息息相關

  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中,臺灣的前途與中國的強盛程度都呈現正相關的關係。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連戰時指出,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共同之禍。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時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緊密相連。臺灣的前途繫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

  臺灣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繫於中國大陸。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9月所說的那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對臺灣來說,這是福音、是歷史機遇。當前,中國大陸的總體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完全超越臺灣,經濟總量已經是臺灣的20多倍,計有廣東省、江蘇省、山東省、浙江省和河南省經濟總量先後超越臺灣。如果沒有兩岸貿易中的大幅出超,臺灣整體對外貿易將呈現逆差狀態。

  臺灣的和平與安全更是與大陸息息相關,一方面,唯有中國不斷強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不會有甲午戰爭失敗割讓臺灣島的悲劇重演;另一方面,如果處理不好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臺灣將難保和平與安全。正如馬英九所言,保障臺灣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是兩岸和解的制度化,然後才是臺灣的軍力建設、維持與美日等國的關係等等。(作者:張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科研處副處長)

相關焦點

  • 兩岸四地共圓中國夢
    2014年,黨中央堅定不移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定不移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積極開展港澳工作和對臺工作,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與港澳臺頻繁互動、緊密合作,攜手共圓中國夢。
  • 臺灣嘉義文化交流團訪保定軍校 希望共圓中國夢
    臺灣嘉義文化交流團訪保定軍校 希望共圓中國夢     9月1於俊亮 攝    圖為臺灣嘉義縣新港鄉福德村村長郭正欽在俯身觀看蔣介石的照片。 於俊亮 攝   中新網保定9月1日電(呂子豪 於俊亮 李芳華)臺灣嘉義縣28人文化交流參訪團1日下午訪問了河北保定軍校紀念館並表示,希望兩岸加強交流,消除隔閡,攜手合作,共圓中國夢。
  • 長寧區舉辦「兩岸一家親,共圓中華夢」基層交流圖片展
    新民晚報訊(記者 李一能 通訊員 代紅俠)昨天下午,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委臺灣工作辦公室聯合長寧區文旅局、東華大學統戰部在長寧區民俗文化中心舉辦了慶祝建國70周年「兩岸一家親,共圓中華夢」兩岸基層交流圖片展活動。
  • 兩岸一家親 共圓中華夢---記北京市第二十中學與臺灣嘉義高級中學學生聯誼會活動
    10月26日下午,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學藝術樓一層階梯教室舉行了「兩岸一家親,共圓中華夢」暨北京市第二十中學與臺灣嘉義高級中學學生聯誼會活動。
  • 開學第一課,這所小學開展「童心繫台灣 共圓中國夢」涉臺教育
    三湘都市報9月1日訊(通訊員 劉芳)8月31日,長沙市雨花區育新小學新學期 「開學第一課」學校開展了「童心繫台灣,共圓中國夢」涉臺主題教育活動。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詩歌朗誦、聲情並茂的獨唱、現場書法展示、婉轉悠揚的二胡獨奏表演、講故事等形式,向大家傳遞著「童心繫台灣」的理念,以及表達祖國和平統一的美好願望。
  • 以中國夢聚兩岸交融 秉一家親促心靈契合——寫在第十次全國臺灣...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以中國夢聚兩岸交融 秉一家親促心靈契合——寫在第十次全國臺灣同胞代表會議召開之際  新華社記者 趙博  依依故鄉情,拳拳報國心。過去五年來,臺聯繫統以「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為主題,利用親情鄉情天然優勢,不斷取得溝通、聯誼、服務和團結臺胞工作的新成績。
  • 「中國夢·兩岸情」第六屆湛臺大學生夏令營圓滿結束
    臺灣師生在雷祖祠合影留念。  「我們第一天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被湛江的美深深吸引。當天,以「中國夢·兩岸情」為主題的「2014湛臺學生夏令營」活動圓滿結束,來自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立大學、臺中教育大學、屏東教育大學、臺南大學等5所臺灣高校師生經珠海、澳門返回臺灣。  本次夏令營活動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 張華:歷史大勢與領導人共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兩岸交流30年的...
    >    作者 張華    1987年,臺灣當局開放大陸籍老兵回鄉探親,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事件。    經濟學上最常用的經濟總量指標,可以很清晰地揭示兩岸實力差距變化情況及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影響。1990年,臺灣GDP是1700億美元,大陸是3878億美元,臺灣相當於大陸的43.8%。在兩岸開啟民間交流的時刻,臺灣雖僅是中國的一個省,但經濟總量卻佔到了大陸的近一半。如果按人均GDP來計算,臺灣更是大陸的幾十倍。
  • 海峽兩岸一家親 臺灣處處中國心
    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四十年來,兩岸經貿往來不斷加深,文化交流日益活躍,臺灣同胞的中國心正在不斷長大,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經成為兩岸民眾的一致追求。「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這種民族情感不僅存在於大陸,也存在於臺灣。海峽兩岸的濃濃親情是與生俱來的,是難以割捨的,臺灣同胞本身就是中國人,臺灣文化就是中國文化。
  • 張華: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的「六種思維」
    兩岸同胞的前途命運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密不可分,兩岸同胞都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獲益者。2013年6月13日,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時提出,要堅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把握兩岸關係大局,要堅持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維護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利益,要堅持在認清歷史發展趨勢中把握兩岸關係前途。
  • 雛鷹展翅飛共圓中國夢
    雛鷹展翅飛共圓中國夢                         ----主題大隊活動榮獲西南街道少先隊活動評比特等獎
  • 2014「兩岸情·青春夢」兩岸青年夏令營在臺灣舉行
    中國臺灣網7月17日臺中消息 7月13日至19日,2014驚豔臺灣兩岸青年夏令營首次在臺灣臺中舉行,來自廣東嶺南師範學院等11所大陸高校師生和臺中教育大學共200餘人參加此次兩岸青年夏令營活動。  活動以「兩岸情·青春夢」為主題,夏令營期間,嶺南師範學院、東北師範大學、華僑大學、暨南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集美大學、吉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大連大學、鄭州大學共11所高校的青年將於與臺灣青年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  14日上午,夏令營開營儀式在臺中教育大學舉行。
  • 「青年踏尋孔子行腳」兩岸四地誌願者共圓中國夢
    王嫣然 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26日電 (記者 李晨華 實習記者 韓麗飛) 今年暑假,來自海峽兩岸以及港澳共26所大學的共340名大學生一起趕赴臺灣,參加「Hoping·Download第七屆孔子行腳」活動,為臺灣偏遠地區的孩子們進行課業指導,踐行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精神。
  • 張華:蔡英文處心積慮切割兩岸 美國人都看不下去
    她堅持臺商回流有何目的?張華:蔡英文當局上臺以後一直主張在臺灣以外,尤其在我們中國大陸的臺商要回到臺灣去投資。張華:近期曝出的新聞顯示,臺灣海巡部門要有一個重大的船艦建造的案子要委託臺灣的一個船廠來進行製造,並且把它渲染成說建造臺灣海巡部門的艦艇,為將來的臺灣所謂的「臺艦臺造」做一個基礎,或者做一個累積。
  • 臺灣女孩DV悼念亡妹 大陸舞臺圓音樂之夢
    臺灣女孩DV悼念亡妹 大陸舞臺圓音樂之夢 2011年12月14日 16:5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願意率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機遇
    9月1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山東濰坊出席第24屆魯臺經貿洽談會時表示,願意率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李欣 攝中新網濰坊9月2日電 (記者 李欣)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9月1日在山東濰坊出席第24屆魯臺經貿洽談會時表示,願意率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 蔡英文用「新南向」對抗大陸 臺媒:扼殺臺灣前途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來源:臺媒資料圖)海外網5月16日電「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於昨日(15日)圓滿閉幕,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各界嘉賓齊聚北京,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大計,達成多項共識。對此,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在《中國時報》上撰文表示:「在我們這代生在抗戰時期的人眼裡,中國真的站起來了。」反觀臺灣,蔡英文當局還抱著「對抗大陸」的想法,只會扼殺臺灣人的前途。文章摘編如下:與大陸相比,臺灣仍活在目光短淺的小確幸中,甚至還自以為是地鄙視大陸。其實,臺灣有不少人不願抱殘守缺,但執政者卻帶頭當夜郎,還處處限制拒絕做夜郎的人民。
  • 兩岸一家親,共築中國夢:楊村一中涉臺主題教育公開課
    為貫徹落實市、區對臺工作會議精神,加強新形勢下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了解掌握中央對臺方針政策,走進臺灣歷史、關注臺海形勢及兩岸和平發展現狀,進一步提高涉臺教育的深度與廣度,10月14日上午,楊村一中青年政治教師劉利娟主講了公開課《兩岸一家親,共築中國夢》。
  • 「兩岸之合」的義理情,四十年再告臺灣同胞顯示最大誠意
    四十年前的元旦,一封《告臺灣同胞書》開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門,開首那一句「親愛的臺灣同胞」,不知打動了多少隔海相望的人民。更重要的是,它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奠定了大陸對臺工作的主旋律。
  • 一本族譜圓了兩岸百年夢 臺灣堂親擬回鄉謁祖
    今天,16位臺灣謝氏宗親將與泉州謝氏宗親到市區金魚巷尋根謁祖。泉州市謝氏宗親會副會長謝華強說,宋末元初時,謝氏從泉州金魚巷遷居晉江和安溪,其後數百年兩地謝氏後人又遷居臺灣,臺灣謝氏宗親希望能藉此機會一圓尋根夢。作為第三屆海峽論壇·閩南文化節項目之一,閩臺族譜對接暨中華百家姓氏聯墨展覽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