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稱葉榆水,也叫西洱河、昆彌川,外形如同耳朵,是由西洱河塌陷形成的高原湖泊。共有三島、四洲、五湖、九曲,湖水清澈見底,被稱作「群山間的無瑕美玉」,是大理「風花雪月」四大名景之一。
沿湖的人氣村落有「洱海神光」的雙廊、《心花怒放》取景地的才村、以白族民居建築為特色的喜洲,都值得一遊。天氣尚算明朗,湖邊的遊人不多,湖中的一條擺渡船卻非常的有趣,這條擺渡船是連接洱海 邊和 中間小普陀的交通工具。晃晃悠悠之間,不過幾分鐘到時間,便能夠將你擺渡到小島之上。在道路旁邊的洱海邊上,搭建有一些白色的木長椅和一些憑空懸掛的透明椅子,供遊人拍照而用,旁邊的桌上還擺放著一些顏色好看的瓶子,上面寫著「我在 大理 等你」。
這樣的場景和擺設,是不是小清新十足,讓人看到就很想上去拍照呢?也確實有人過去拍照,不過確實收費的,價格還好,10元一個場景。其實無可厚非的事情,搭建這樣場景也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靠著這個賺錢也挺合理的。就像在 西藏 的很多地方,當地人修建廁所,然後收取費用一樣,真的完全能夠理解。不過不得不說的是,如今的洱海,商業氣息真的少了很多很多,環洱海的整個行程下來,也沒有看到以前那樣隨處可見的商業行為。雖然沒有花錢去拍照,但是這裡旁邊的風景,一點都不比搭建出的場景差呢,下到洱海邊上,坐在邊上的石塊上,吹吹風,感受一下洱海水的清涼,這樣的悠閒,也是非常的愜意的。
洱海邊有一個較為開闊的圓拱形空地,上面有一位「大姑娘」。「大姑娘」挑著一個擔子,擔子兩頭各掛了一條大魚。姑娘穿戴著少數民族的服飾,一手叉腰、一手蘭花指舉起,一腿向側邊彎曲,英姿颯爽地背對洱海,站在大理石臺上。整個雕塑都是象牙白色,與天空中的白雲十分融洽。附近還有個界樁,上面寫著「洱海界樁 2206號」。它是大理市人民政府於2014年5月立在那兒的,夾於青紅花團之間,上面滿是黃泥土,還有些磨損,或是由行人、或是由雨水所致。
不遠處有一灘碎石地,臨近洱海邊。石頭比較大,人可以一隻腳踩上去,應該也不能叫它碎石地吧。朋友拍完照後,繼續順著路走,我們還瞧見了「魔法森林」。那水中的植物圍起來有點兒像魔法森林,由於不知道植物名字,故也不好描述。海其實是一個高原湖泊,靜靜地依臥在蒼山和 大理 壩子之間。一路上風景秀麗,有開滿小花的溼地淺灘,有蒼翠的小樹林,有整齊的莊稼地,偶爾還可以看見淳樸的牧 民和 他的羊群,沿海不同的風景真的看的眼花繚亂。
累了可以在海邊的飯店吃飯休息洱海邊到處都鮮花盛開,看著人心情好好。早上我們在這裡定了船看海上日出。說是海上日出,其實是不能看到太陽從海平面升起來的,因為洱海四面環山,只能看著太陽從山峰上升起來,也是因為四面環山的原因,只有坐船來到洱海上,才能看到日出。我們六點多就出發,清晨有點涼,要帶外套哦。坐在船上隨著海浪飄蕩著,吹著海風,看著天色漸亮,太陽的光芒灑在海面上,金燦燦的,這是一個安靜又美好的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