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作者丨不一
第31屆金曲獎入圍名單近日公布。
作為華人世界中最有影響力的音樂獎之一 。
金曲獎已過「而立之年」。
但當我們回顧金曲獎所走過的路、所經歷過的時代,卻又何止30年的精彩。
/01/
1982年,25歲的蔡琴,給一位媒體領導寫了一封長達8頁的手寫信,建議臺灣應該有一個為歌手舉辦的大型音樂獎。
這位媒體領導宋楚瑜很喜歡這個想法,專門和蔡琴進行了交談,但因為音樂獎項的設立需要很多部門的參與,因此直到1990年,第一屆臺灣金曲獎才正式舉辦。
第一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殷正洋
第一屆金曲獎也是唯一一屆,通過現場演唱,現場評分來決出勝者,未能到現場演唱的入圍者自動取消評價資格。
那一年,入圍最佳新人獎的張雨生因為入伍,沒辦法上臺演唱而被取消了評獎資格。
第二年,他又入圍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獎,卻敗給了洪榮宏。
等到1998年,張雨生終於憑藉專輯《口是心非》,獲得第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唱片獎,卻再也無法登上領獎臺了。
31歲的某個夜晚,送友人回家後他獨自駕車,遭遇重大車禍,被送往醫院,搶救23天後,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1998年,張雨生的父親代替孩子領取第9屆金曲獎最佳專輯獎。
2017年,張雨生的母親代替孩子領取第28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儘管離別來的倉促,但在有限的時間裡,張雨生已經好好的書寫了自己一生。他的輝煌,他與世界的交疊都在歌裡。
/02/
臺灣金曲獎的創辦,正逢臺灣流行音樂的高速發展期,一系列優質的音樂和歌手,奠定了金曲獎的影響力。
李宗盛、周華健、吳宗憲、趙傳、蔡琴、陳淑樺、張學友、鄭智化、張信哲、葉倩文、蘇芮、齊秦、齊豫、巫啟賢、彭佳慧、張清芳、高勝美......都曾帶著自己的歌,站在了領獎臺上。
金曲獎基本是透明的、沒有商業介入的評獎。
歌聲是唯一的依仗。
生於上世紀60到90年代的人,生命中有很多記憶迴蕩著這些歌聲。
世事變遷中又悄然化作生命體驗的一部分,讓我們在功利、浮躁的當下,對單純的美好仍充滿期許,一如那個年代純淨的歌聲。
/03/
千禧年之後,周杰倫、陶喆、林俊傑、王力宏、五月天、孫燕姿、SHE.....拉開了金曲獎一個全新的篇章,從某種程度上,也引領了整個流行樂的發展。
2000年,第11屆金曲獎。
有兩個名場面。
張國榮與歐陽菲菲為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的獲得者範曉萱頒獎。
張學友與梅豔芳為最佳國語女歌手獲得者楊乃文頒獎。
蔡依林和金曲獎的故事,也是從2000年開始。
那一年,蔡依林作為頒獎人首次出席金曲獎頒獎,那時的她還只是歌壇的一個新人,在前輩面前總顯得有點侷促。
2007年,第18屆金曲獎,蔡依林憑藉《舞娘》獲得最佳國語女歌手獎,還被媒體吐槽「為什麼金曲獎頒獎給體操選手」。
第18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2013年,蔡依林帶著《大藝術家》拿下來第24屆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
2016年,她以《呸》斬獲第26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
用實力徵服了所有人,傳達的卻不僅僅是音樂,更是態度。
2019年,她帶著《Ugly Beauty》入圍7項大獎,最終拿下第30屆金曲獎「年度歌曲」和「年度專輯」兩座獎盃。
在金曲獎致辭時她說得那段話值得分享給所有人:「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有可能成為某種少數,所以我們更要用同理心,去愛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這首歌獻給那些曾經認為自己沒有任何機會與選擇的你,請你永遠記得選擇你自己。」
第30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04/
2001年,樂壇新人帶著首張專輯《JAY》,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個金曲獎獎盃。
當時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個不羈的少年,會站在華語流行樂的頂端。
從2001年,第12屆金曲獎開始,周杰倫一共拿了15次金曲獎,成為金曲獎獲獎最多的歌手。
第12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獲獎的周杰倫被哄鬧著跳下了頒獎臺邊的水池
03年周杰倫憑藉《八度空間》入圍金曲獎五項大獎,他開心的帶著外婆來到頒獎典禮,結果一無所獲,後來專門寫了《外婆》diss金曲獎:
「記得去年外婆的生日/表哥帶我和外婆參加/她最最重視的頒獎典禮/結果卻拿不到半個獎。」
「我告訴外婆 我沒輸 不需要改變/表哥說不要覺得可惜/這只是一場遊戲/只要外婆覺得好聽/那才是一種鼓勵。」
此後幾年,周杰倫與金曲獎漸行漸遠,即使獲獎也不去現場。
2008年,第19屆金曲獎,周杰倫憑藉《青花瓷》《我很忙》斬獲兩項大獎,但也只是找了方文山代領。
/05/
2004年,第15屆金曲獎,王菲以《將愛》拿下了最佳國語女歌手獎,隨後發表了金曲獎有史以來最個性的獲獎感言:
「我會唱歌這個我知道,對於金曲獎評委對我的這個肯定,我也給與充分的肯定。」
對於王菲而言,這個獎項確實「欠」她良久。
自1996年起,王菲共5次入圍金曲獎,前四次卻屢屢碰壁。
第7屆金曲獎輸給了陳淑樺;
第10屆金曲獎順子拿走了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第11屆金曲獎楊乃文登上了領獎臺;
第12屆金曲獎有敗給了那英。
第12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而在《將愛》之後,王菲逐漸淡出樂壇,我們只能偶爾聽到她唱的電影主題曲,多年一場的演唱會也變成了少部分人的狂歡。
第15屆金曲獎,王菲摘得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和她一起入圍的除了戴佩妮、蔡健雅、蔡依林,還有第一次入圍的梁靜茹。
此後,梁靜茹又4次入圍金曲獎,卻都遺憾陪跑。
2020年,時隔11年之後,梁靜茹憑藉《我好嗎?太陽如常升起》第6次入圍金曲獎,被稱為金曲獎「遺珠」的她,不知今年是否會摘得那座獎盃。
/06/
2008年,第19屆金曲獎。
主持人介紹周華健時,這樣說道:「接下來有請華語樂壇的大哥級人物——周華健。」
周華健背著吉他上了臺後,唱完歌后,說道:「不敢當....每個大哥上面還有一個大哥,掌聲歡迎我的大哥李宗盛。」
李宗盛上臺一笑:「每個大哥上面還有一個大大哥,我是聽他的歌長大的,歡迎我的大哥羅大佑。」
第19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同一年,這三人和張震嶽共同組成了「縱貫線」,用對音樂的熱情和敬畏,帶給了華語樂壇一道強有力的衝擊。
/07/
2003年,第14屆金曲獎,陳奕迅憑藉《Special Thanks To》拿下最佳男歌手獎。
因為舉辦演唱會的緣故沒能登上領獎臺。
15年後,在第29屆金曲獎頒獎禮上,三度加冕歌王的他重新唱起了那首《Special Thanks To》。
第29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但作為華語樂壇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第29屆金曲獎卻略顯落寞。
第29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正好撞車創造101的總決賽直播,#林俊傑獲得6項提名#,#陳奕迅拿下歌王#...... 在「女團C位」「女團淚奔」的的熱搜下,顯得弱小、無助又可憐。
不知從何時起,提起金曲獎,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相比於頒獎典禮上的歌聲,似乎頒獎典禮前的造型更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然而,「不行」的金曲獎,卻依然守著華語樂壇的那一份驕傲。
正如姚謙提到第27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謝震廷。
「沒有金曲獎,我也沒有看到他,媒體也沒出現過。」
如今後來者前赴後繼登臨金曲獎,似乎確實未能再現前輩榮光。
但仍有一代又一代的真正的音樂人,在金曲獎的舞臺上,傳遞著有態度的音樂。
/08/
與其說金曲獎關注度和收視率越來越呈下滑趨勢。
不如說整個華語樂壇都在呈下滑趨勢。
低齡,幼稚,口水歌。
養活了一大批人。
也一步一步蠶食著一代一代人的審美。
或許你曾經聽過Billboard Radio China?
2018年Billboard Radio China評選出了年度華語十大金曲。
第10名叫《學貓叫》
2016年6月,李宗盛在金曲國際論壇現場,開場就直接「開罵」:
「我自己的經驗,我們最大的痛苦,就是發現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垃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多。」
大部分的錢都沒有去向內容,沒有人在意內容是什麼,最後只要可以掙錢、只要有Business Model就可以了。
音樂選秀節目裡,音樂反而成為了次要,先說「夢想」,再賣一波「慘」,表情包比原創更容易上熱搜;各種投票、刷榜、控評也讓各個榜單失去了公信力。
圖片來源:《今晚九點見》
其實《學貓叫》《小蘋果》沒什麼問題,每一顆心靈都需要不同的歌來滿足。
可怕的是當大家看見《學貓叫》《小蘋果》能掙錢,看到《驚雷》熱度如此之高,所有的人都來寫《學貓叫》《小蘋果》,所有人都來唱《驚雷》,這才是最可怕。
李宗盛說了一句很直接的話:我說這些消費者、愛聽音樂的人,就是你餵他豬食,它就變成豬。你只餵他品味很差的歌,他就永遠這樣子。
圖片來源:《明日之子》
金曲獎確實不如從前了。
但每一屆金曲獎依然能給我帶來最單純的感動,
在那個舞臺上,還保留著最單純的對音樂的初心,敬畏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