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現身挺扁晚會遭嗆聲 十分鐘「快閃」

2020-12-12 環球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斯報導 由陳水扁辦公室主導,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獨派社團掛名主辦的「挺扁晚會」今晚七時登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猶豫多日終於現身晚會現場,但只花了五分鐘與牧師一起祈福,之後便匆促快閃,也不回答媒體的任何問題。據媒體掐算,蔡英文在晚會總共只停留約十分鐘。

據香港媒體報導,蔡英文在入場時,還遭到挺扁民眾嗆聲「不要切割啦!」她滿臉尷尬沒有任何回應。

報導說,蔡英文在民進黨「獨派」要角的壓力下,終於妥協出席挺扁晚會。但她站上寫著「聲援」、「壓不扁的玫瑰」的舞臺,由牧師羅榮光帶領祈福,祈福過程中蔡英文短暫閉上眼睛,其餘時間只是望著下方的挺扁民眾。 晚會原訂的流程是定七點十分左右介紹蔡英文出場,讓蔡英文有五分鐘演講時間,在加上祈福總共十二分鐘左右,但蔡英大約在七點就出現在舞臺旁邊,約五分鐘後上臺,祈禱也大約花了五分鐘,蔡英文在晚會露臉時間才約十分鐘。

蔡英文全場都沒有提到任何挺扁的言詞,只是緊牽著羅榮光牧師的手跟著祈禱,祈禱完後就下臺也沒跟牧師多寒暄一句話,就在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催促下上車離開。民進黨強調,蔡英文還要搭高鐵趕到臺南出席另一場晚會。

相關焦點

  • 挺扁黨員與批扁黨員爭執 蔡英文維持「冷處理」
    華夏經緯網10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秘書長王拓向挺扁黨員嗆聲,臺北市黨部主委黃慶林今天將率眾到黨中央,要求王拓下臺;蔡英文對此則維持「冷處理」的基調。  據報導,前新系總召段宜康抨擊,今日的陳水扁和前「立委」王世堅沒兩樣,遇到問題,習慣先找到黨內「稻草人」,黨主席蔡英文應思考,為何縱容陳水扁和黃慶林到這種程度?  蔡英文說,王拓只是在提醒大家,並沒有針對性,黨內並沒有禁止黨公職參與挺扁活動;大家對是非都清楚,只是在感情上有些人比較難割捨。
  • 蔡英文籲陳水扁停止禁食 對辦挺扁晚會態度保留
    蔡英文籲陳水扁停止禁食 對辦挺扁晚會態度保留 2008年11月14日 08: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15日將南下雲林、嘉義,下午赴嘉義看守所外聲援嘉義縣長陳明文,晚間在雲林北港朝天宮媽祖廟前舉辦相挺雲林縣長蘇治芬晚會。
  • 周六土城挺扁集會 蔡英文決定不參加
    不過報導也稱,民進黨中央看起來是力挺蘇治芬到底,今天還讓雲林縣黨部主委到黨中央開記者會宣布聲援晚會事宜;相較之下,好像不怎麼想理陳水扁的樣子。挺扁的鄭新助昨天就透過中央社發布新聞,本周六要帶人北上,到土城聲援陳水扁;民進黨黨中央上午卻稱蔡英文周六要南下出席聲援蘇治芬晚會,擺明是快閃走人。
  • 周六土城看守所挺扁集會 蔡英文決定閃人
    民進黨中央看起來是力挺蘇治芬到底,13日還讓雲林縣黨部主委到黨中央開記者會宣布聲援晚會事宜;相較之下,好像不怎麼想理陳水扁的樣子。挺扁的鄭新助12日就透過中央社發布新聞,本周六要帶人北上,到土城聲援陳水扁;黨中央上午卻稱蔡英文周六要南下出席聲援蘇治芬晚會,擺明是快閃走人。
  • 蔡英文要扁努力求諒解 扁迷批忘恩負義灌爆臉書
    蔡英文東南網5月27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陳水扁有意重返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一席要扁「努力爭取社會諒解」的主張,引發大批挺扁人士不滿,紛紛灌爆蔡的臉書,不僅有數百網友留言嗆聲,甚至有人怒批蔡英文「通篇廢話」、「公平正義喊假的」。
  • 蔡英文終於現身挺扁 「獨派」大老大表肯定
    人民網7月13日電 臺北地院最快將在今天宣布陳水扁會不會繼續羈押,「本土社團」昨天下午大動作串聯各縣市,發起黃絲帶救扁行動,過去民進黨中央和扁案曾經刻意區隔,引起「獨派」很大批評,這次主席蔡英文終於在嘉義活動現場亮相,「獨派」大老大表肯定,稱讚蔡英文終於「認真」聲援陳水扁。
  • 30日挺扁晚會上演扁媽救子(圖)
    臺海網11月28日訊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參加部落客聚會,被網友當面嗆「喊陳水扁加油,很難嗎?」,她首度表明就算被罵無情,也要搞清楚黨的方向,不能陷在過去的情緒裡,等於間接表態和陳水扁保持距離,不過接下來挺扁活動將接連登場,而且30日在臺南的晚會,還安排了一位神秘嘉賓,就是陳水扁的母親。據臺媒報導,80幾歲的老人家會以VCR的方式,在11月30日臺南的挺扁大會現聲,民進黨縣市長包含蘇煥智、許添財和蘇治芬,也將首度公開參加挺扁活動。
  • 臺報:蔡英文在"挺扁""去扁"夾縫中裡外不是人
    臺報:蔡英文在"挺扁""去扁"夾縫中裡外不是人 2008年10月13日 09: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文章說,由於有一群扁迷死忠相挺,陳水扁可以肆無忌憚地挑戰蔡英文權威。在陳水扁不斷下鄉造勢和「臺獨」神主牌的號召下,愈來愈多的深綠「獨派」向扁家軍靠攏,正如「沉默螺旋理論」,當少數激進派愈來愈強勢時,多數意見反而相形沉默,陳水扁勢力步步進逼,蔡英文和民進黨就成為一再退讓的沉默多數。  更嚴重的是,當這股挺扁氣焰成形,就容不下任何反扁聲音。
  • 陳水扁嗆聲"不然把我抓回去" 國民黨說他吃定蔡英文當局軟弱
    外傳陳水扁參加餐會的態度相當堅決,甚至嗆聲「不然把我抓回去」。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表示,陳水扁就是吃定蔡英文當局的軟弱。洪孟楷表示,保外就醫的受刑人陳水扁出席公開活動不僅不依法申請,還對蔡當局嗆聲,擺明是不把「法治」放在眼裡。他認為,蔡當局應該對此事做明確回應及處理,否則蔡英文將會提前變成破壞「法治」、並遭陳水扁綁架的虛位領導人。
  • 蔡英文一天連遭嗆聲 臉書寫下奇葩言論頗有深意
    蔡英文一天連遭嗆聲 臉書寫下奇葩言論頗有深意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臺灣端午節連假,蔡英文28日到臺北屏東跑行程,只是總共三場公開行程就有兩場遭民眾抗議,不管是看龍舟比賽還是聽音樂會抗議民眾都如影隨形
  • 靜坐結束小英走人 扁迷罵民進黨揚言嗆聲到"520"
    華夏經緯網5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昨晚10時20分對現場群眾說「晚安」後,帶領所有黨「公職」人員離場。不願離開的挺扁群眾大罵民進黨是「俗仔子」,並要求民進黨一起「嗆馬靜坐」到「520」。
  • 挺扁批扁暗角力 民進黨內逼蔡英文表態
    挺扁批扁暗角力 民進黨內逼蔡英文表態 2008年10月14日 10: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0月14日電 挺扁反扁暗流仍舊在民進黨內發酵
  • 挺扁粉墨登場 兩電視臺現場直播臺被拆 記者被毆
    ,下午3點在凱達格蘭大道正式登場,挺扁民眾擁上凱道,和盤據臺北車站的倒扁紅衫軍遙遙相望,現場情勢一觸即發。  報導說,下午挺扁民眾陸續擁入凱道,電子媒體分別在凱道上架設直播臺進行轉播,活動尚未開始,中天直播臺就已經遭挺扁民眾給拆除,還將中天邀來的發言人民進黨「立委」王世堅從直播臺上扯下來。   在中天直播臺遭拆除之後,東森直播臺隨即也被民眾佔據,驅離,東森主播和工作人員也從凱道上撤離。
  • 蔡英文最新「招兵」說遭嗆聲不斷 連陳水扁都酸「三軍統帥」
    蔡英文最新「招兵」說遭嗆聲不斷 連陳水扁都酸「三軍統帥」 2018年05月15日 10: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豈料蔡英文這番「招兵」說,不但讓網友噓聲一片,狂酸她是「缺人缺到騙高中生」,連陳水扁都嗆聲「請問高中畢業後要不要參加大學學測?」。
  • 綠營挺扁集會登場 兩電視臺直播臺被拆記者被打
    中新網9月16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社」發動916挺扁活動,下午3點在凱達格蘭大道正式登場,挺扁民眾擁上凱道,和盤據臺北車站的倒扁紅衫軍遙遙相望,現場情勢一觸即發。在凱道現場搭設直播臺的中天和東森電視臺相繼被民眾佔據,無法進行轉播。
  • 深綠再拱"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閃躲 昔日挺扁的陳菊態度也變了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由於臺當局最近「內閣」改組,邱太三遭拔官,外傳就是因為「得罪阿扁」,也讓外界認為蔡清祥上任後,有可能重新考慮「赦扁」問題。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蔡英文23日被記者問是否考慮「赦扁」時表示,新的「法務部長」現階段是以治安和反毒為工作重點,她希望扁持續接受醫療照料,目前「司法」單位支援各項醫療,有助於扁的身體康復。蔡英文表示,這件事的重點在於希望陳水扁好好照顧身體,讓醫療團隊對他有更好的照顧,「大概就是這樣」。
  • 陳菊反轉不再談"赦扁" 蔡英文自誇遭噓"說鬼話"
    近日,深綠團體再次炒作「赦扁」話題,對此事一向閃躲的蔡英文再次迴避,而去年還曾聯署「赦扁」提案的陳菊這次態度大轉變,明確表示沒有「特赦」問題,讓外界頗為意外。陳水扁在「新勇哥物語」談及此事,藉機酸蔡英文,蔡英文如果不談「特赦」,任誰也沒有辦法,上帝會原諒的!
  • "獨派"對蔡英文漸漸失去耐性
    最近,黨內中壯派對「小英路線」一面倒,讓"獨派"、扁系產生強烈危機意識,已陸續有多位指標性綠營人士出面嗆聲。在2012大選前,"獨派"手上至少握有兩張王牌,第一張是2012大選候選人黨內提名,第二張牌就是如同扁之前放話,不排除推出2012候選人,兩張牌都可以用來牽制民進黨中央。
  • 臺灣一周侃:陳菊大反轉不再談「赦扁」 蔡英文自誇遭噓「說鬼話」
    近日,深綠團體再次炒作「赦扁」話題,對此事一向閃躲的蔡英文再次迴避,而去年還曾聯署「赦扁」提案的陳菊這次態度大轉變,明確表示沒有「特赦」問題,讓外界頗為意外。陳水扁在「新勇哥物語」談及此事,藉機酸蔡英文,蔡英文如果不談「特赦」,任誰也沒有辦法,上帝會原諒的!
  • 蔡英文救災現場兩分鐘念完稿子就走 臺官員:不知她來幹什麼
    同時,蔡英文也因救災表現遭遇「輿論颱風」。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7日報導,蔡英文當天上午9時赴「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視察颱風動態及防災整備工作,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上上下下全體總動員」,「以最高標準、最快速度,來掌握颱風所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