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90後女生背著父親上大學 邊上學邊打工

2020-12-14 騰訊大閩網

[導讀]金字塔裡的大學生活,沒有了升學壓力,理應快樂放鬆。然而,泉州黎明職業大學的大三學生王琳芳,為了照顧癱瘓的父親,曾經兩度萌生休學念頭。

海峽都市報(微博)12月17日訊 記者 施建華 黃謹 文/圖

感動理由 金字塔裡的大學生活,沒有了升學壓力,理應快樂放鬆。然而,泉州黎明職業大學的大三學生王琳芳,為了照顧癱瘓的父親,曾經兩度萌生休學念頭。

為了兼顧學業與癱瘓的父親,她把父親從寧德老家接到泉州,一邊上學一邊打工,最忙的時候兼職三份工。這個身高1.52米的小姑娘,用她瘦小的肩膀,背起父親上學。【新聞回顧:90後女生帶著病父上大學 婉拒全校募捐

父女相依為命

親戚沒法幫一輩子,瘦小的她撐起這個家

上周六的中午,我們在泉州東海街道雲山社區的一棟4層民房裡,見到了剛剛兼職回來的王琳芳。父女倆租了一間10多平方米的房子,月租350元,但對她而言,還是有點貴,好處就是距離學校近,方便她隨時趕回來照顧父親。

推開房門,父親王松生躺在床上,像是剛醒,看到記者,他禮貌地招呼我們坐下。小陽臺上有一頂小帳篷,裡面鋪著毯子,乾淨整潔,這就是王琳芳的「臥室」了。

「早:吃藥,倒夜壺,洗膿,刷牙,早餐;午:吃藥,擦身子,艾燻;晚:衛生,拔罐」,房間牆壁上貼著一張張的小紙條。王琳芳說,事情實在太多了,她擔心自己會記不住每天要照顧父親的事情,因此特地寫下來。

王琳芳出生於寧德福安,本來還有一個妹妹,但很早的時候就送人了。父母在她小時候就分開了,在她高三那年辦理了離婚手續。

父親患痛風結石20多年,起初生活還能自理,五六年前病情惡化,就基本癱瘓在床。一開始是三伯幫忙照顧,兩年前三伯離世後,父親就轉由大伯照顧。可是今年,大伯父和大伯母去福安城關的兒子家住了。於是,2013年的暑假,她一直在老家照顧父親。

一邊打工,一邊照顧父親

一下課就給父親打飯;午休和晚上兼職打工

9月1日,又開學了。父親王松生病情卻突然加重,王琳芳在醫院守了快一個月,「不敢跟老師解釋或請假,因為我一回校,父親就沒人照顧了,我想實在不行,就先休學吧。」

其實,上大一那會,王琳芳就曾萌生過休學的念頭,老師一再勸說,她才堅持了下來。這次得知她又想休學,老師和同學們紛紛勸說,「只剩不到一年就可以畢業了,中途放棄太可惜了」。

為了兩邊都能顧上,王琳芳做了一個決定——把父親從寧德接到泉州,邊上學,邊照顧。坐大巴去泉州的路上,行動不便的父親,為了不上洗手間,出發前不吃不喝。回想這些,她仍然心疼不已。

學校的輔導員陳老師說,知道王琳芳的困難後,曾提出發動全校捐款,但王琳芳婉拒了。為了多掙錢,王琳芳開始兼職打工:發過傳單,貼過海報,當過書店職員,最多的時候同時幹三份工作。每天一下課,就馬不停蹄到食堂給父親打飯,午休和晚上時間就去兼職。「之所以選擇發傳單或者貼海報,是因為這些工作時間相對靈活,東西發完就可以,爸爸有什麼需要給我打電話,我可以馬上趕回來。」

父親的私人「醫生」

洗膿敷藥,針灸艾燻,父親病發時,她時刻陪在身邊

當王琳芳掀開父親身上的被子時,父親腫脹的腳掌和手掌映入記者眼帘,記者雖然有所準備,但仍然驚愕不已。因為常年臥病在床,王松生的手臂和大腿骨瘦如柴,和腫脹的手腳掌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王琳芳說,父親的手腳掌隔一段時間就會腫脹,然後流膿,「這是一種家族遺傳病,三個伯伯也有,只不過大伯和二伯輕微一些。」

「病情發作的時候很痛。」王琳芳說,父親病情發作時,整晚都無法入睡,每當那時,她就要在旁邊徹夜陪伴,洗膿敷藥,儘量減輕父親的痛苦。床頭放著一些梅花針和針灸盒等理療用具。王琳芳說,這是上次媒體報導她的事跡後,一位幫忙義診的泉州老中醫,臨走前贈送給她的。

看到父親雙腳又腫脹了,為了活血,王琳芳拿起梅花針在父親腳背上輕輕拍打,然後把針灸盒吸附上去。緊接著,她點燃了艾絨,一股香氣撲鼻而來,「父親聞到會舒服些。」不到一小會,盒子裡面就充滿了鮮紅的血液。

講起畢業後的打算,王琳芳說,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樣就能抽出時間來照顧父親,走一步算一步吧,我是不會放棄父親的,是他給了我生命。」

拍客感言

泉州拍客黃先生是名中學老師,他說:「如果我教的學生,能有王琳芳那麼孝順懂事,我也會很欣慰。」

黃先生說:「當我看到她1.52米的小個子,躬身彎腰背起父親到衛生間洗澡的時候,我真的被這個小女生身上散發出的『力量』感動了。我將會把她的經歷告訴學生,因為她身上所體現的孝道,不但是大學,也是一生中需要學習的品質。」

相關焦點

  • 不上大學,邊打工邊環遊世界,可以實現嗎?
    人各有志,如果不打算繼續上大學深造,我是贊成邊打工邊環遊世界的。哈佛大學創始人哈佛先生tongxiang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我們上學時拿著地理歷史等課本死記硬背考試得來的分數,轉眼就忘了。
  • 邊上學邊打工,大學生將患病父母帶在身邊
    接下來這個小夥子挺讓人感動的,他是揚州大學的學生李東明,從大一開始李東明就堅持一邊上學一邊打工,因為他每個月都要給遠在吉林老家的父母寄去生活費,也就是說靠他一個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今年上半年,照顧父母生活起居的姑姑去世了,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決定,把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和殘疾的父親接到身邊,一邊上學一邊照顧他們,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窮不怕,只怕不爭氣,生活再難,總要自己扛過去。在李東明小學四年級時,就從吉林跟隨父母打工到南京上學,爸爸腿部有殘疾就只能幹些雜活,後來媽媽患上精神分裂症,家庭陷入了困境。
  • 邊上學邊養家的大四學生,每天工作6小時,還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輕人,他叫李東明,是揚州大學大四學生,在挫折困難接踵而至的時候,他做到了巴爾扎克所說的那樣,把困難變成人生的財富。李東明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從老家吉林跟隨父母打工來到南京上學,爸爸腿部患有殘疾,只能四處打打零工,一家人勉強維持生活。
  • 50歲母親每天背著兒子上學,坦言如果考上大學還要背著他去
    又到了開學的日子,廣西東蘭縣高中校園裡,一位50歲的母親正背著自己上高一的兒子走進教室。學生們都知道這對母子,男孩雙腿癱瘓無法行走,瘦弱的黃乜(音nie)鮮每天背著黃必華上學。因為在她心裡:上學是唯一的出路,這位母親生活的全部期望,都在這個孩子身上。
  • 高三女生輟學救母 邊做飯邊拿英語課本背單詞(圖)
    高三女生輟學救母 邊做飯邊拿英語課本背單詞(圖) 2015-03-11 10:23:19吳鳳霞的練習本上,寫滿愛心人士的名字。  父親打工受重傷,弟弟身患網膜囊腫,多病纏身的母親2月26日傍晚誤服農藥、生命垂危。
  • 難民童工的求學路:邊打工邊寫詩
    自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大量敘利亞難民湧入約旦,這也導致難民童工人數激增,目前,在約旦大約有7萬名童工,其中,敘利亞難民童工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這些原本應該上學的孩子卻迫於生計遠離課堂
  • 日本留學邊學習邊打工現實嗎
    那麼,就有學生會問到日本留學邊學習邊打工現實嗎?我們都知道出國留學需要一大筆資金,但是要知道不是每一位出國留學的學生都家底豐厚,許多家境一般但成績優秀的學生也會有留學的想法!那麼,就有學生會問到日本留學邊學習邊打工現實嗎?那麼在日本都做什麼工作?
  • 邊在車間打工賺生活費,邊刻苦學習考上名校研究生,大學女生獲評...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揭明玥實習生易廷靜通訊員劉澤政)出生貧寒農家,卻自強不息,寒暑假在車間打工賺取生活費,努力求學,斬獲一項項榮譽的同時,今年還成功考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熊家燕來自湖北恩施農村,她讀高二下學期,其父親工作時,右手不慎被機器碾壓,喪失工作能力,家中失去了經濟來源。2015年,熊家燕考上武漢晴川學院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每到暑期,熊家燕就會去兼職打工賺生活費。2017年暑假,她在浙江一家汽車減震器公司工作。車間裡的工作又苦又累,但她從未退縮。短短兩個月,她用汗水掙得1萬多元,體重也從90多斤降到70多斤。
  • 海大研究生求助 90後女孩帶病母上學
    中國海洋大學即將迎來,  又一批來自天南地北的新生。  其中一位家在河北、被保送上研究生的女孩,  卻是行道遲遲、莫知我哀。  面對記者的提問她落淚了:  「我要去上學,可放不下家裡患有狂躁症的媽媽!  不管多難,我要帶她去青島,  一邊讀書,一邊照料媽媽!」
  • 高考763分考入大學,還背著父親一起上學的廣西女孩,現在怎樣了
    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不如意的額,很少有人出生就能擁有一切,雖然有家庭條件很好的孩子,但是在接受良好的教育後,以後的路還要靠自己腳踏實地的去走,所以說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長大,都會遇到一定的挫折和無奈,但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寒門的學子會比家庭優越的孩子表現的要好,畢竟寒門學子從小就經受了一些苦難早就習以為常了,所以大家在遇到苦難是絕對不能退卻。
  • 農村父親送女兒上大學,這一幕讓人淚目。網友:不如上專科
    農村父親送女兒上大學,這一幕讓人淚目。孩子要離家去上學,作為父母,如果不是特別忙,自然要送孩子到校。一來可以幫孩子帶帶行李,減輕孩子奔波之苦;二來可以聊以慰藉自己的擔憂之情。前幾天,北京大學新生開學之際,一組鏡頭感動了無數網友。北大校園裡,孩子背著包在前邊走,父親默默地跟在身後。父子無言,但勝過千言萬語。網友之所以被這幅畫面感動,主要還在於父親的身份。
  • 帶著癱瘓奶奶上大學的成都女孩明年畢業:想邊工作邊照顧家人
    在患病前,毛玉芳每天早上5點就會準時起床給代麗飛做飯,等她上學之後,自己再去務農,賣菜、餵豬,緊巴巴地供代麗飛念書。代麗飛至今都還記得,自己四五歲時,有次半夜急病,毛玉芳背著她走了很遠去打針,再背著她回家。「別人給她的餅乾、糖果,她也會小心地裹在手帕裡,留給我」。細細回憶起小時候的一幕幕往事,代麗飛抬起頭,眼睛有些潮潤。
  • 13年前,那個高考763分,背著癱瘓父親上學的黃來女,近況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是個孝心大國,自古以來生活中有很多孝順父母的故事,而那些孝順父母的主人公身上總會有著各種堅強和不一般的毅力,說到孝順讓我想到之前13年前那個高考763分,背著癱瘓父親上學的黃來女,事到如今過去了這麼多年,如今她過的怎樣了?
  • 高三女生輟學救母 邊做飯邊拿英語課本背單詞
    吳鳳霞的練習本上,寫滿愛心人士的名字。父親打工受重傷,弟弟身患網膜囊腫,多病纏身的母親2月26日傍晚誤服農藥、生命垂危。家中一系列的變故,特別是巨額的醫藥費,使本該在校學習迎接高考的嶽西縣店前中學的高三學生吳鳳霞不得不在輟學後,走村串巷向好心人尋求幫助。
  • 去澳大利亞邊打工邊玩 中國年輕人9月可申請
    原標題:去澳大利亞邊打工邊玩 中國年輕人9月可申請 澳大利亞移民與邊境保衛部助理部長米凱利·卡什7月1日在澳駐華使館宣布,首批澳大利亞打工與度假籤證(WHA)將於2015年9月正式接受申請。這意味著澳大利亞將每年向中國18至30歲的年輕人提供5000個赴澳打工與度假籤證,這也是2015年6月17日《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籤署後的成功碩果之一。 申請者須有大學學歷,掌握實用英語 從澳大利亞駐華使館官方網站了解到,籤證申請人須通過澳大利亞籤證申請中心進行在線預約,之後遞交申請。申請該籤證不需面試,籤證費為440澳元。
  • 女孩高考763分上武大,邊讀書邊照顧癱瘓父親的女生,現狀如何?
    當今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而且有很多年輕人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打拼,所以對父母的關懷只能是口頭上的安慰。其實父母想要的很不多,只要每天報個平安,說上幾句體己話就足夠了。可是15年前的一個女孩子,高考成績763分,順利進入武漢大學。這樣的女生在當時可是很寶貝的,但是她父親癱瘓在床,四歲時母親就拋棄了他們,所以如此品學兼優的女孩並沒有過上幾天好日子。
  • 那個763分考上武漢大學,背著父親一起上學的廣西女孩,如今怎樣
    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一個寒門的學子,這是一個來自廣西的女孩,她高考時考出了763分的高分進入大學,後來還背著自己的父親一起上學,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來帶大家一起看看吧。但是由於家庭實在是貧窮,家裡面已經沒有能夠供黃有女上大學的學費了,對此黃有女也是非常的苦惱。在武漢大學的工作人員了解到黃有女的情況之後,覺得這樣一個女孩不能就這麼讓她因為學費的原因而沒有學上,於是特別給黃有女免除了學費,還給予了黃有女一些助學金,讓她能夠順利的讀上大學。
  • 父親腦溢血癱瘓,21歲女大學生背起父親去上學,後來怎樣了
    邊學習邊打工,考上武漢大學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黃來女讀大學期間,他的父親為了支持她完成學業從廣西來到了武漢,他準備在武漢那邊一邊打工賺些錢給女兒零花,一邊照顧女兒。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也就是在黃來女的父親來武漢的那天,他突發腦溢血使得他癱瘓掉。
  • 邊打工邊學習,4次高考終於上了心儀大學,武大來了26歲「勵志哥」
    武漢晚報9月11日訊(記者胡義華 通訊員李想)9月11日16時許,武漢大學健康學院迎來新生——來自江西26歲的黃俊(化名)。他也是2020年武漢大學錄取本科新生中年齡最大的勵志哥。北漂當理貨員,邊打工邊學習出生於1994年12月8日的黃俊經歷不平凡:2014年第一次高考,567分,沒達到自己理想狀態,沒填志願;2015年第二次高考,621分,被天津大學計算機專業錄取,大學期間,由於心情有些抑鬱,於2018年退學;2019年高考557分,沒達到理想狀態
  • 「搶」到籤證 武漢小夥在澳大利亞邊打工邊旅行
    發動家人朋友同時開搶拿到籤證  武漢小夥在澳大利亞邊打工邊旅行  工作和旅行,對很多人來說不可兼得,但23歲的苗海軍做到了。近日他向長江日報郵箱投稿,參與長江日報官方微信《早安武漢》欄目封面人物評選,將自己定義為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