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只有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才能開心度過大學四年時光!當你踏入大學校門,面對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你會充滿期待?還是感到焦慮?
不用擔心,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份新生人際交往指南,一起來看!
1新生群
作為大學新舊交融的陣地
新生群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學長學姐自嗨、各類組織招新、新生尬聊
表情包轟炸,微信消息分分鐘99+
你是否感到眼花繚亂
別急,小編給你一些小妙招
1不刷屏、不水群
新生群是以聯絡新生、答疑解惑為目的,如果你只顧自己,在群裡刷屏聊天,會讓別人的問題得不到及時回復,忽略重要的消息。
2尊重和體諒他人
作為一個準大學生,即使是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也要學會尊重和體諒他人。在學長學姐們在盡心盡力地回答後,記得回復一句「謝謝」「辛苦了」。
3表情包和語氣的使用
在群裡要做到態度謙遜,可適當使用表情包和語氣詞活躍氣氛,但是一定不能過多使用和不當使用。
4找到可靠的人
在群裡聊天,大家可以有意識到地去尋覓自己的老鄉或同專業的學長(學姐)。他們能在你剛入學時,給你「親人」般的關懷。
2宿舍篇
宿舍是主要的生活場所
也是重要的學習場所
與你共處一室、朝夕相對的室友
可能來自天南地北
性格、愛好、成長經歷都各不相同
但相聚即是緣分
要想和諧地度過這寶貴的四年
所需要遵循的法則就是: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1統一作息
集體生活宜有統一的作息時間,不管是「夜貓子」還是「早睡黨」,都應該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適度退讓,在日常起居生活中給予包容和理解。
2不觸犯他人隱私
不過分探尋室友的私事,未經得室友同意,切不可擅自亂翻其物品。
3不搞「小團體」
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不要厚此薄彼,和一部分人打得火熱,而對另一部分人疏遠不理。不反對建立有深度的友誼,但不能以犧牲友誼的寬度和廣度為代價。
4維護共同的生活環境
制定舍規,輪流打掃衛生,完成自己該做的雜務。
5學會分享
剛開學時,帶一些家鄉特產或者小零食給室友是「破冰」最快速的方法。平時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記將自己的快樂分享給他們。
3班級篇
大學班級是一個相對鬆散的集體
沒有固定的教室,上課就像打遊擊
上完一門換一個教室
一學期之後也沒能記住所有同學的名字
但這裡,是你擴大交際圈的第一個地方
小編也有一些建議分享給大家
1提前準備自我介紹
開學之後會有各種新生見面會、導師見面會、班會等等,都需要自我介紹,將來的每次一次機會,都源於你每一次準備。
自我介紹控制在一兩分鐘即可,簡單概括自己的愛好、性格、閃光點,重點是讓每個人記住你的名字。
2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班級旅行,野外郊遊,節日聚餐,聯誼晚會……大一的班級活動尤其豐富,意在讓大家儘快熟悉,形成一個團結緊密的班集體。歸屬感不是靠僅僅存在於一個團體中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須靠積極地參與和融入共同體中才能得到。
3參與班委競選
在大學,輔導員一般只能履行指導、建議的職責,真正班級的組織、管理、維護等各項工作其實是落在班委的身上,班委就是班級的核心,是全班同學的領導者和服務者。成為班委,不但能與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更能鍛鍊能力。
4社團組織篇
大學裡,評價一個人的不只有分數
社交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
都能為你贏得讚賞
校內的各大社團組織
就是你施展才華的一番天地
同時,與一群志同道合
興趣相投的人在一起
往往更容易孕育偉大的「革命友誼」
1根據興趣愛好/個人定位選擇
每個人在選擇社團的時候或許心裡會有一桿秤,去衡量它是不是能帶給自己想要的東西。加入社團前,要先去了解它的性質、組織結構、日常活動內容、招新條件等等,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如擅長文藝的可以加入大學生藝術團、戲劇社、話劇社;愛好新聞採編和文學寫作的可以參加文學社和校報記者團;對播音主持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到校廣播站一試身手;重視評獎評優評獎學金的可以嘗試加入學生會、社聯等校級組織。
2保持謙虛,少說話,多做事
在一個團體當中一定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少說話,多做事,踏實勤奮,盡全力完成自己的分內之事。
在好心想要幫助小夥伴完成任務的同時,務必徵得對方的同意,對於別人不想告訴你的事情,不要刨根問底。
答應他人的訴求時,請不要把話說太滿,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能力來說,避免最後沒能做到而尷尬。
3走出「競爭的怪圈」
大學裡存在競爭,但那只是局部的、暫時的,用「競爭」、對立的視角來看待人際關係,就無法擺脫人際關係帶來的煩惱。
大學裡,你不必與他人競爭,也沒必要用別人標準來評判自己,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不妨將眼光放在人生發展的長遠道路上去看,你會發現,與同學、朋友之間,更多的是合作陪伴、攜手同行。
4選擇了,就別輕易放棄
作出一種選擇,就意味著與其他選項分道揚鑣,患得患失是人的本能心態。看到別人的其他選擇,結果似乎比自己好,就開始質疑自己當初的選擇。
做出選擇本身或許並不會太難,但承擔選擇之後的各種心態起伏,無疑是一件頗具挑戰性的事情。
既然做出了選擇,就不要輕易選擇放棄。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選擇永遠不可逆,該換還是得換,但換本身又是一種選擇,這需要經過新一輪審慎的思考,過去的選擇便成為一種嘗試,從嘗試中所獲得的經驗,將成為新一次選擇的重要依據。
5師生篇
大學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溝通
像是志同道合的戰友、朋友
但這並不意味著
學生能拋開「尊師重道」的基本準則
而是更應該懂得把握尺度
呵護師生關係
1正確看待師生平等
師生平等不是與老師稱兄道弟,也不是遇到老師可以不用禮貌問好,更不是忽視課堂紀律甚至對老師所授課程品頭論足。面對老師,應該禮貌問好,並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尊重每一位老師的課堂要求,按時按量完成課堂作業。
2主動和老師溝通
因為大學並不像中學一樣,可以每天見到老師,大學老師除了教學工作外,還承擔著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想要和老師交流,一定要積極主動。
願同學們不負青春、不負自己
好好珍惜大學時光
也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來源 | 四川教育發布綜合貴州省教育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