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優酷《圓桌派》,如何一眼識別渣男,一個北京老炮,一個渣男收割機的文藝女青年,一個犯罪心理學教授,一個我很喜歡的支持人,幾個臭皮匠湊在一起談論得都快抵得上一個專門從事情感研究的我了。借著她們的言論和話題,我做個補充,繼續談論下去。
蔣說男生被打的多了,將來可能會成為渣男,李說被寵溺的將來太過自我中心了。實則,我可以這麼說,無論出身何種家庭,童年經歷如何,父母給與什麼樣的觀念和良知教育,將來在遇到「親密關係」都會遇到「考驗」,弄的不好,就是渣男。因此,無論個人成就是福布斯上的富豪,或是路邊拾荒乞討的流浪者,愛,很公平。只要沒習得愛,就都容易是渣男!
關於愛的「能、會、有」的評判標準,涉及很多方面,不妨先整理一下節目中這幾位的「角度」。
蔣在回答竇的問題,「你覺得什麼是渣男?」說到:「我覺得其實渣男有兩種,一種我覺得渣男,是因為由他的內心軟亂導致的渣,這什麼意思呢?就比如說,像很典型的《東京愛情故事裡》的完治,就是他誰都喜歡,但是然後他都不好意思去另外一個人說分手,然後像張無忌也是。。。對呀,他兩個都不好意思去拒絕,所以他是內心軟弱導致的一種渣,他就是俗稱的劈腿嘛,就是說他跟這個好又跟那個好,但不是有意地騙。他是這個也捨不得說分手,那個也不好意思說不愛你了。」——關於男性性格品質
蔣:「我覺得還有另外一種的渣就是套路式的,現在不是有那種班嗎,叫什麼pua,你專門交錢去那個班,就教你怎麼泡女生,教你怎麼撩女生,它全都是有套路的,那他針對的一些人就是其實是這個人格稍微有一些缺陷的女生,或者性格有缺陷的女生,比如說這個缺乏父愛、母愛、關注、安全感等等。他就針對這個招數來跟你聊天,然後教你,然後一步步的,然後到手之後把你給甩了,內心情感毫無波動。」——關於戀愛動機及其背後的人的良知道德
李:「我覺得就是剛才說渣男,我個人來看這個事情,我覺得是跟我們中國文化當中,這個性別文化比較薄弱有關。。。。」——關於個人性別、社會性別
李:「在這個性問題上,挺麻煩在哪兒呢?就是說其實像我們老家過去,就是像我們這一輩人,我們那兒談對象沒聽說,半年之內就結婚的。為什麼,就是說都得至少談兩年左右,其實時間就是檢驗渣男。。。所以說,在吃不準的情況下,老話講,不要輕易地和男人睡到一起去。」——關於性行為
蔣:「他們在超速或者他們在逆行的時候,他們是意識不到的,就是她們可能越了一些邊界,或者他們情緒失控,然後怎麼樣,他特別執著,他們自己意識不到。他可能時候跟你道歉說,這個不好意思,我那個剛剛怎麼樣。但是在做那些行為的時候,他們是意識不到的。我覺得這種人就非常非常危險。」——關於情商,尤其是情商中的「覺察」部分
蔣:「我之前有一個,認識了一個美國的一個男生,我就跟他見過一次面,後來他就老給我打電話,後來我就覺得有點煩,我就把他的那個微信拉黑了,然後他就給我打電話,就是每天早上三個電話,晚上三個電話,一直打了大概有個半年的時間吧,不停地發簡訊說,這個你欠我一個解釋,你為什麼拉黑我,不公平。我只要一個解釋怎麼樣。他自己其實在越一些邊界,但他自己沒有意識到,他就很執著的被一個念頭說,你就是欠我一個解釋,不公平。然後我就覺得這個就很危險,就趕緊拉黑一切聯繫方式,讓他聯繫不到。」——關於個人信念以及人際互動的邊界
竇:「我認識一個女主持人,當然不能說名字了,她就有一次,她說她去這個新加坡,就碰見了這麼一個商人吧。這商人可能就喜歡上她了。她也沒跟他好,但是這個商人就不停地,就是這種執著,開始還挺禮貌,到最後她老掛電話,那個人就開始,我覺得就是一種病態。因為我怎麼發現的,那天我跟她聊天,她接了一電話,她就把電話放在旁邊,就沒掛,就接著跟我該幹嘛幹嘛,後來我說你怎麼不掛電話,她說就是那瘋子。她說你知道嗎,她說我掛了,他又打過來,他老打過來,所以她就讓她說,她說我都不聽了。那個人就那邊瘋狂地哇哇哇這麼說,其實她就根本沒有聽。」——關於溝通模式
李:「這肯定病態了,這個其實人在社會生活當中,很重要一點就是說,你要根據對方來調整自我。就是我們一般將人格的發展三個階段。第一個是本我,本我就是我想幹嘛就幹嘛,快樂原則。第二個階段它是它叫自我,這個自我的意思就是什麼呢?要根據外部的情況審時度勢,所以它叫現實原則。。。。他認為就是說你對不住我,然後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所以他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完全沒有自我,所以這種人也不會有超我,就是說不會有自我良心的那種。」——關於人格的完整程度
李:「人是複雜的,人最高層面的心理就是反思。什麼叫反思呢?就是說,就是我們的思維,比如學習思維是正向的,就是從簡單到複雜,往深了走。然後我們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是正好是反向的,比如醫生給病人看病,他是知道結果,然後他也知道你怎麼得病的,他才能給你治好,對吧。所以還有一種思維,是三百六十度的,像我們看自己的後腦勺是看不到的,所以要藉助兩個鏡子,對吧。那麼反思也是它要藉助兩個東西,一個呢,就是必須具有抽象思維的能力,把一個事情他能夠在腦中重現。第二個就是說他必須具有一個內化的標準。這個內化的標準是在他長大過程當中逐漸接受的,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我們叫良知。如果這東西他沒有內化,這個人就根本沒有反思的標準。所以呢,第三種情況,是很多心理不成熟人常常都出現的。」——關於個人思維模式
李:「我們講人格問題吧,人格就是不太正常的有十多種,那其中兩類是屬於這個的。一個叫邊緣性人格。這陳世峰就屬於邊緣性的,邊緣性人格他什麼特點呢?他好的時候特別好,說急的時候就急,所以他是在一個界限的兩邊跨來跨去,這叫邊緣性人格,它也被稱作爆發型。。。。還有一種比較麻煩的就是被動攻擊人格,特點就是比較壓抑。他在人面前很多東西,其實他很恨你,但是他要跟你一副笑臉。他很不想跟你說話,可是他又怕咱倆在一塊呆著沒話說。就是說他的表現和他內心完全不一致。對,他很擰巴。」——關於人格特質
蔣:「他就是很執著,就是他一定要達到他的目的。」——關于堅持和放棄的觀念
蔣:「連環殺人犯為什麼能連環殺人,就是因為沒有共情能力。他就是,他想像不到別人的痛苦,比如說跟男朋友在交談,你發現他對別人的這個痛苦,沒有想像能力,他就沒有共情能力,這種人我也是很害怕的。你可能顯示出來的,是一種特別成熟、特別穩重,或者是有的女生會覺得,這個就是感覺什麼事都搞得定,或者是幹什麼特別冷靜,但是他其實沒有共情能力。」 ——關於同理心
馬:「最重要的一點是挫折教育,就是你人一定要有知道不成。。。。但是我們生活中就不知道怎麼去面對挫折,從來也不上這種課。西方人他有很多的這種,就比如體能訓練,就比如殘酷的氣候訓練,你冬天你看那個日本那孩子幼兒園全放雪地裡。咱今天,中國我保證沒一個幼兒園敢把孩子仍雪地裡。那家長這關就過不了,對不對。是吧,那在這種挫折教育的訓練中,他對強化身心是有很多好處的。」——關於心理逆受力及心理彈性
李:「女方在處理這類的問題的時候要特別慎重,一個要尊重他的感覺。如果你要是不尊重對方,尤其是男的,他自尊心非常強。」——關於個人自尊及自尊特點
李:「陳世峰,當時日本生活壓力挺大的。」竇:「窮,特別的窮。」——關於生活壓力源
李:「因為我們看到了江哥和劉鑫,她們倆彼此的稱呼,是很容易給人造成一個錯覺。三叔,一個稱她叫少女那也時說叔和少女這倆什麼關係?當然如果直白地說,我是保護她的對吧。但事實上如果在戀愛過程中,有這麼一個角色,他會不會對這個三叔更憤怒。」——關於(社會)角色及社會關係
李:「人在情緒高度爆發的時候,就是大腦興奮。因為我們講人的這個情緒活動是會引發大腦皮層。大腦皮層的工作原理叫興奮和抑制。如果他興奮的領域越大,他抑制的區域就越小。。。」——關於腦健康
李:「我原來在談到人的思維,就是一個空間思維,一個時間思維。你看很多犯罪人員,他缺的都是時間思維。。。但是我們長遠的東西不是太好。」——關於時間的認知
蔣:「我後來看長篇的報導,就是因為這個男的覺得我跟我老婆結婚的時候,老婆不是一個處女。然後他就對這件事情特別耿耿於懷,然後他而且懷疑他老婆又跟別人發生過關係,就覺得你對不起我。那你怎麼補償我?對,那就給我騙來一個處女。。。」——關於未完型的心理情結或補償心理
竇:「所以,就是您講的,一個是時間,你戀愛要慢慢談的話,他肯定就不那麼極端。再有一個是空間,有的時候就是一個檻過不去,這女的不要我了,他就變成生活裡沒有周邊的事情了。。。。時間上沒有長遠,空間上只有一個事。。。」——關於空間的認知
李:「所以就跟你說的那樣,那個就跟你工作執著在一件事上有關。。。包括陳世峰也是這樣,如果當時他的生活要是這樣,當時就是很快樂,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他也不會出現這麼偏執。」馬:「是,是,這樣的人特別狹窄,圈子也小,也沒有特別的宣洩口,也沒有更多的活動去。。」——關於個人表徵系統的多元化
馬:「我被拒絕了。拒絕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咬手指頭唄。就是你自己去解釋你自己的痛苦。我們從來不曾想用極端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關於痛苦的歸因及解決的方法
李:「這人和人的經歷不一樣。早年越匱乏,後邊就是他的佔有欲越強。。。。有些人和人之間的差別,現在來看不能理解,實際上在他的生活經歷當中,他有這樣的經歷,你沒有,所以你完全不能理解。」——關於早期經歷以及經歷所產生的經驗
當然,關於「愛」的「能會有」,還有其它角度,這裡再做一個交叉的不完全的補充。
1.關於個人知曉的「愛的知識」,比如,「我理解的愛就是這樣,愛一個人,要麼得到他,要麼毀了他。」
2.關於分享,舉例,有的人認為,「別人喜歡的是蘋果,我給予的是香蕉,那麼對方不會愛上我。
3.關於對美的認知,比如,「煙火短暫,但一起看煙火的浪漫的美,卻讓人永遠銘記。」
4.關於冒險意識,比如,「我敢跳下河去,就證明我有多愛你。」
5.關於期待和希望,比如,近在咫尺的勝利。
6.關於想像力,舉例,比如表白的方式的不同。
7.關於對「個人自由」的認知,比如,「要女人多麻煩,天天盯的這麼緊。」
8.關於社會制度及文化背景。比如,封建時期是媒妁之言的包辦。
9.關於權力,舉例,巨大社會階層的不同可以讓人感覺有吸引力,或者委曲求全。
10.關於生活方式,比如,寄生的生活方式或上癮症。
暫且隨意的說上上十條,實則,還可以很多很多。從一個角度出發,或者結合幾個角度出發,深談下去,都可以寫書了。至於這其中的一個個「關於」的知識、認知、體驗等,是每一個人一生要學習的東西,所以我也和學員常說,「親密關係」是對人的終極考量,是一張人生中的無形試卷。無論你是誰,來自哪裡,要到哪裡去,都得在在這裡「留下買路財」,付出「愛的代價」。
圓規正傳,回到重點。我們已經知道了很多評判的角度,根據這些角度,給大家制定了一張渣男對照問卷。這張問卷,總共有50題,每題兩分。評分我建議「一票否決制」,即,只要有一題不符合要求,即判定為渣男。當然,我這樣的評判標準太苛刻,太反人性,甚至帶有歧視,還有防禦過當的嫌疑。所以,做一個「讓步」,只要在96分以上,算及格。(標準答案,全部為否。)
第一組:避免精神變態傾向的戀人
1. 是否特別愛尋求刺激,容易對事物感到厭倦?
2. 是否經常性說謊?
3. 是否習慣對人發號施令?善於操縱別人?
4. 是否缺乏同情心?
5. 是否有寄生的生活方式,或上癮症,如酗酒?
6. 是否有多次短暫的婚戀關係?
7. 是否有犯罪類型多樣化,或者是否有犯罪記錄?
8. 是否極其容易衝動?是否行為控制能力較差?
9. 是否缺失責任感?
10. 是否在飲酒後,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第二組:避免個人自尊有缺陷的戀人
11. 是否過分誇大自我的個人價值?
12. 是否有明顯的完美主義傾向?
13. 是否有明顯的糟糕的自我形象的判定?比如,「我一無是處!」、「我沒有文化!」、「任何人都瞧不起我!」、「我笨手笨腳」等。
14. 是否明顯地害怕避免一切人際衝突?
15. 是否心存不滿時,卻不予表達,或無法表達合理的需求和願望?
16. 是否多次重複描述過個人早期糟糕的童年經歷?
17. 當犯錯時,是否責任全部歸咎於他人?
18. 對待失敗的態度是否極其容易奔潰,或者放大事情的嚴重性?
19. 是否經常陷入以下負面情緒感受:傷感、沮喪、自卑/恐懼、憂慮/罪疚感/羞恥感/被排斥、遺忘、孤立、居無定所?
20. 是否無法信任任何人?
第三組:避免糟糕家庭影響所導致缺陷的戀人
21. 是否有複雜的家庭關係?比如,父母中有一人有多次婚史。
22. 是否家族中有精神病史,或抑鬱症等疾病?
23. 是否在十二歲歲以前,有母親長期離開,比如留守兒童?
24. 是否被單身母親撫養超過五年?
25. 是否存在父母在婚後二十年後選擇離婚的情況?
第四組:避免糟糕人格特質的戀人
26. 是否經常容易害羞,感到懦弱?
27. 是否經常有不切實際的妄想?
28. 是否從來不願意談論任何自己的細節?
29. 是否有經常性的語言或者肢體暴力的行為?
30. 是否深信「達爾文主義」?
31. 是否特別迷信,容易輕信他人?
32. 是否在短時間內,有多個突發的訴求和願望,並要求立馬實現的?
33. 是否描述過曾經有自殺傾向?
34. 是否多次當面承認自己脾氣就是不好,且很難改變?
35. 是否有明顯地強迫傾向,比如潔癖?
第五組:避免情緒智力低下的戀人
36. 是否不能說出五個以上關於情緒的詞彙?如,憤怒、冷漠、恐懼、困惑、嫉妒、羨慕、悲傷、悲痛、抑鬱、滿足、快樂、焦慮等。
37. 是否習慣負面思維的風格?如,以偏概全、情緒化推理、本應該、非此即彼等。否
38. 是否在溝通中習慣打岔、說教、指責、羞辱、道德審判?
39. 是否沒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興趣愛好?
40. 是否在認識沒多久時,對方就有以下行為:急於肢體接觸、過早展開性話題、過度關心、提出自由限制及迅速表白?
41. 是否有處女情節?
42. 是否未曾聽見其使用過禮貌用語?
43. 是否有侵犯你隱私的行為,如,隨意翻看手機或日記等?
44. 是否多次向你表述過各種因為你的緣故而讓他很沒有安全感的想法?
45. 是否有每天佔據他十二小時及以上時間的事項?
第六組:避免生活方式缺少自控的戀人
46. 是否每周毫無運動時間?
47. 是否鈔票可以在身上三處及以上的位置找到?
48. 是否穿衣打扮不修邊幅或過度誇張?
49. 是否從來沒有曾經記帳的習慣?
50. 是否存在連續兩年及以上扣滿駕駛分的情況?
(完)
荔枝fm、喜馬拉雅,關注:小徐泡術
微博:xu-vincent
豆瓣:小徐泡術
一直播:xu-vincent,不定期直播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