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病毒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停課不停教,戰疫我出力。從2月6號開始策劃為滯留在農村的孩子們上科技課,到2月10日分別在騰訊課堂、騰訊課堂極速版、CCtalk等幾個直播平臺註冊,測試直播效果,由於「騰訊課堂」平臺審核效率低下,最後於2月28日改用CCtalk平臺開課直播,至3月14日完成第一個科技系列公益課程《不用電腦學編程》,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688人次參與直播互動、1549人次觀看錄播。
《不用電腦學編程》青少年編程思維啟蒙系列公益課程,是考慮到部分滯留在農村,或貧困山區孩子想學編程沒有電腦而開發,無需藉助電腦、平板,不用編程軟體,只用紙筆就可以學習編程、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本課程共6講,課程覆蓋了編程思維的五大模塊:認識編程、邏輯訓練、模式發現、分析錯誤、拆分問題,同時融合了數理思維。
《不用電腦學編程》青少年編程思維啟蒙系列公益課程回看方式
方式一:微信掃描如下二維碼即可。想了解更多後續課程,請「+關注」 。
方式二:瀏覽器打開以下連結即可。想了解更多後續課程,請「+關注」 。
https://m.cctalk.com/inst/sjh8jw9h?xh_fshareuid=129554587
方式三:進入CCtalk官網 https://www.cctalk.com 或「CCtalk「 APP中輸入課程號:87792499 進行搜索。
方式四:點擊本文末尾的「閱讀原文」也可打開課程連結。
《不用電腦學編程》每一講內容簡介及資源獲取方式
第一講《我的日程我做主》從規劃孩子一天日程著手,學會程序流程圖的畫法,理解編程思維「分解問題」的意義及運用;利用「指揮醫用機器人病房服務指令訓練」遊戲及「燈光機器人」編程啟蒙遊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會任務的規劃和分解。本講課程資源獲取方式:在本公眾號下方輸入「燈光機器人」即可。第二講《算法是個什麼鬼》從生活中的算法入手,讓孩子們學會算法的設計與運用;通過「田忌賽馬」、「農夫過河」、「夜過獨木橋」等遊戲方式,融教而樂,從而讓孩子理解編程思維「算法」的意義及運用。本講課程資源獲取方式:在本公眾號下方輸入「算法」即可。第三講《程式語言大比拼》通過對比訓練,讓孩子們了解算法和程序的概念;了解機器語言、彙編語言、高級語言等代碼式程式語言及圖形化程式語言的異同。本講課程資源獲取方式:在本公眾號下方輸入「程式語言」即可。第四講《找規律如此簡單》通過「燈光機器人」編程啟蒙遊戲引入,讓孩子們學會找出任務中隱藏的規律,利用重複語句解決問題,理解程序的三大基本結構——「循環結構」的意義,訓練了編程思維「模式識別,規律整合」。想學編程,沒有電腦、平板,怎麼辦?擔心孩子長時間對著電子屏幕、影響視力,怎麼辦?不用電腦學編程系列課程,讓孩子遠離電子屏幕,無需藉助電腦、平板,不用編程軟體,只用紙筆就可以學習編程、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不用電腦學編程」是一門青少年編程思維啟蒙系列公益課程,共分6講,課程覆蓋了編程思維的五大模塊:認識編程、邏輯訓練、模式發現、分析錯誤、拆分問題,同時融合了數理思維。
隨著社會進一步智能化,雖然編程相關的工作不是人人都需要做,但是「如何用機器解決問題」的編程思維方式,卻會在生活中得到越來越普遍且重要的應用。正如蘋果的創始人賈伯斯曾經說過的那樣,「每個人都應該學習計算機編程,因為編程教會你如何去思考。
本課程是青少年編程思維啟蒙系列公益課程,而編程思維呢,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提煉出的一套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其中包括如何分析、拆解問題,如何設計並驗證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何讓機器能夠執行這樣的方法,以及去總結思考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掌握編程思維,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所處的這個科技世界,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增強思維的邏輯性,釋放大腦的創造力。
李強,廣東省青少年社會教育十大名師、廣州市科技骨幹教師、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個人、番禺區社區教育先進個人、番禺區課程改革實施信息技術中心組成員、番禺區科技中心組成員。現任番禺區星海青少年宮科體部部長、科技學科專職教師。曾獲廣東省青少年社會教育優秀教師、湖北省信息技術教學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廣州市信息技術說課比賽一等獎、全國青少年航天航海模型競賽優秀輔導員、廣東省青少年校外教育創客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廣東省創意機器人比賽優秀指導教師、廣東省遙控模型大賽優秀指導教師、WER國際機器人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李強老師從教25年,一直致力於科技教學教研及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多次帶領科普教育團隊到梅州、惠州、肇慶、雲浮、佛山等地及番禺區內各中小學校、社區開展公益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