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科技大學,一所以省會命名,另一所以省份命名,誰實力更強

2021-01-11 大學江湖說

陝西科技大學

歷史變遷:陝西科技大學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創建於1958年,時名北京輕工業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

1970年,學校遷至陝西鹹陽,改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

1978年,學校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

1998年,學校劃轉到陝西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

2002年,學校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陝西科技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是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共同建設的重點高校。學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師資力量:陝西科技大學擁有專任教師1200多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近670餘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9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教育部高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委員、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百餘人。

學科建設:陝西科技大學學科涉及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法學、醫學、藝術學、教育學等9大學科門類,下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2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二級學科88個。學校建設有陝西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建設學科1個,省級優勢學科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材料科學、化學2個學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輕工技術與工程、設計學

省級重點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包裝工程、皮革化學與工程、製漿造紙、應用化學、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動畫、輕化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應用化學、藝術設計、包裝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

陝西科技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西安科技大學

歷史變遷:西安科技大學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學工學院採礦冶金科;

1938年,學校遷並於西北工學院礦冶系;

1957年,學校併入西安交通大學;

1958年,學校從西安交通大學分出成立獨立的西安礦業學院,是當時隸屬原煤炭工業部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

1998年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劃轉陝西省;

1999年更名為西安科技學院;

2003年更名為西安科技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是國家應急管理部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高校、為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

師資力量:西安科技大學擁有專任教師1300餘人,教授、副教授600餘人,教師中具有博碩士學位者1200餘人。其中包括煤炭資源與地質勘查專家王雙明院士,22人獲省級以上「專家學者」稱號,71人獲省級「專家學者」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4人。學校還有一支由300餘名專家、教授組成的高水平兼職教師隊伍,其中雙聘院士17人。

學科建設:西安科技大學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以地礦、安全及其相關學科為特色,以工科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學校現有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2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學校擁有安全技術及工程國家重點學科,8個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涵蓋46個二級學科。學校現有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省級特色專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

國家重點學科:安全科學與工程

陝西省重點一級學科: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控制科學與工程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採礦工程、安全工程、地質工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採礦工程 、安全工程 、測繪工程 、地質工程 、土木工程 、自動化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化學工程與工藝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應用型安全技術及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西安科技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從辦學歷史來看,西安科技大學前身來自北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知名院校,陝西科技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兩校辦學起點都比較高;從師資力量來看,兩校師資數量相差不大,但西安科技大學擁有王雙明院士等高端人才,在頂尖人才上西安科技大學更勝一籌;從學科建設來看,兩校的特色專業數量相差不大,但西安科技大學的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更多,從學科評估來看,西安科技大學的頂尖學科數量更多。綜合來看,西安科技大學的綜合實力更強,兩校的學科都各有特色,在各自的領域上都有著不錯的實力。

大家對於西安科技大學和陝西科技大學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相關焦點

  • 湖南第二所以「中南」命名的大學
    湖南第一所以中南命名的大學,就不用做過多的介紹了,就是985高校中南大學。而湖南第二所以中南命名的高校,外省考生較為陌生因為畢竟不是211、雙一流也不是以熱門學科為主的高校。對於湖南的考生、家長來說應該或多或少有所接觸,這所學校就是在湖南小有名氣的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5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學,每所都實力雄厚,有你的大學嗎?
    我們都知道,在近些我國整體的實力是發展很快的,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經濟實力,從這次疫情的迅速應對就可以體現出我國的綜合實力。我國的高等教育在近些年的發展中同樣突出,大學的整體實力排名在世界各種排行榜中都在穩步上升,這對於提高我國的整體教育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
  • 以省之名,這些以省份命名的大學,其實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在中國的近3000所大學裡,有這樣一些大學,與省份同名,以省之名,我們姑且稱之為「省份大學」,這些大學能以省份命名的大學都是各省較為拔尖的高校,想想也能理解,哪個省份也不會同意一個太弱小的高校來扛省份的大旗,是這樣嗎?
  • 這所以省命名的大學不在省會,是一所優勢明顯的財經高校
    河北省的高校分布很有意思,一般來講優質高校基本都會集中在省會城市,而河北省則是個例外,大家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河北省的優質高校基本集中在保定和秦皇島,省會石家莊的頂尖大學還是非常少的。而以河北命名的河北大學也是坐落在保定,提到河北大學,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是一所財經名校,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河北大學。
  • 即將步入大學校園的學生注意了,這些以省命名的大學不在省會
    特別是以省命名的大學,有的不一定在省會城市。有些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會想當然的認為XX省XX大學的高校,校址一定是在省會城市。收到錄取通知書,才發現自己的學校不在省會城市。相對來說,福建省的省會城市沒有經歷過變遷,所以以福建命名的高校都在省會城市福州。
  • 這5所以「建築」命名的大學其實也不錯
    、 同濟大學、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建築大學(已併入重慶大學)、哈爾濱建築大學 (已併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亦或者是建築新八校,包括:浙江大學、湖南大學、瀋陽建築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深圳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如果說是從實力上面來看的話這些學校的確是建築專業方面數一數二的。
  • 這所以一線城市命名的大學存在感很低,但的確是所低調的好學校
    一線城市無非就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座城市,以這些城市命名的大學,北京大學就不用說了而上海大學作為「魔都」的211高校也是不少學子的夢想學府。而剩下的兩所高校雖然都是雙非高校,但是深圳大學這些年的發展勁頭,名氣也是不亞於一眾的211大學。毫無懸念,今天要說的這所學校也就是最後這一所學校——廣州大學!
  • 廣東這所學校是全國前200大學中唯一一所以「學院」命名的大學
    一般以學院來命名的大學,多數是整體實力偏弱的院校,當然也有學院命名但是實力很強的學校如外交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但是這一類學校也僅是在某一些學科做得很好,很難去談綜合實力。不過廣東有這樣一所以學院來命名的學校卻挺進了高校top前200,當然也是前200位高校中唯一一所以學院命名的大學!
  • 湖南這所大學是中國內地唯一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公辦本科院校!
    以城市命名的大學?不是最普遍的大學命名方式嗎?比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等,這裡大家不要誤會這裡的城市不是地名而就是城市二字。以城市命名的大學,大家應該聽說過香港城市大學但是中國內地以城市命名的公辦本科院校就這一所——位於湖南益陽的湖南城市學院。
  • 湖南這所大學是中國內地唯一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公辦本科院校
    以城市命名的大學?不是最普遍的大學命名方式嗎?比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等,這裡大家不要誤會這裡的城市不是地名而就是城市二字。以城市命名的大學,大家應該聽說過香港城市大學但是中國內地以城市命名的公辦本科院校就這一所——位於湖南益陽的湖南城市學院。
  • 同病相憐:這兩高校皆以省份命名,共用校名簡稱,發展卻不盡人意
    ,但小編搜索發現內蒙古即將會出現一所河套大學(人家總不能叫做套大吧),所以還是不操這個心吧;下面和大家聊一聊這對難兄難弟吧。第一點:兩校簡稱一樣,地理位置相似;河北大學位於保定,河南大學位於開封,這兩個城市曾經都是老省會,所以當時這兩所大學以省來命名也是在情理之中,只不過歷史變遷,兩省省會分別遷到石家莊和鄭州,所以隨著城市中心的轉移,高校自身發展也受到了掣肘。
  • 國內唯一一所以「人名」命名的大學,排名很靠前,實力沒得說
    在這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優秀的高校,而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學。文/阿奇學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呢?大多數高校都是以「地名」或者「地名+特色專業」而命名的,通常這些大學的名字簡單易懂。而這所大學卻與其他高校不一樣,這所大學是以「人名」進行命名的高校。
  • 北華大學VS南華大學,誰的實力更強?
    比較兩所大學,要從兩所大學的相似的程度以及兩所大學的區別上比較,只有這樣才能夠比較直觀和客觀地得到兩所大學孰勝孰負,大學都比較有根據大學的類型進行了比較,如兩所大學都是師範類院校或者是理工類院校,只有這樣比較才具有可比性,小編今天想另闢蹊徑,想根據兩所大學的名字上來比較兩所大學,這兩所大學分別是北華大學和南華大學
  • 以省份命名的大學有哪些,分成幾種類型,分別有什麼特點?
    中國幅員遼闊,省份眾多,總共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其中大多數都有以自己地域名來命名的大學,只有5個比較特殊,分別是甘肅、陝西、江西、福建和廣東。這五個省份都沒有用自己省份的名字直接命名的大學。
  • 名校林立的湖北省,這所以省命名的大學反倒是最低調的,性價比高
    在我們的印象中一般以省命名的大學基本都是211,985或者雙一流學校,例如山東大學,湖南大學,天津大學等等都是實力強大的985高校,還有就是青海大學,安徽大學這樣的211高校,而有一所以省命名的大學則顯得很尷尬,學校以省命名,但是在全國卻沒有什麼影響力,這個大學就是湖北大學。
  • 用省份命名的「上海大學」,是一所什麼層次的大學?很難考入嗎?
    用省份命名的「上海大學」,是一所什麼層次的大學?很難考入嗎?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和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學校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可以說上海大學的一所非常不錯的大學。
  • 以省命名的江蘇大學,為什麼本身名氣不大?
    近日,江蘇大學一名湖北籍大學生跳樓身亡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這讓原本不太出名的江蘇大學衝上了熱搜。那麼,這所以省份命名的江蘇大學為什麼不出名?2020年江蘇大學各專業分數線是多少?本文將為大家一一解答。一、江蘇大學為什麼不出名?
  • 山西大同大學和井岡山大學,所以實力更強,值得考生選擇?
    井岡山大學VS大同大學,這個問題還真沒回答過。這兩所大學都是以地名命名的高校,而且都非985211大學,在全國來看也較為普通並無什麼出彩之處,在各自省份中也無法排到前列,整體來說二校都是普通省屬本科院校。
  • 這些大學都是以省份命名,差別竟然這麼大,有的連211都不是!
    中國的大學有很多,有醫學類的,有財經類的,有理工類,也有綜合類的,有的學校是以專業命名的,也有一些學校不分專業,不按特色,就直接以省份或者地區名字命名。一直以來,大學冠以省份名字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這些大學很不錯,至少是一流大學,其實並不是這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這些以省份命名的大學,差別相當大,有的連211都不是!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其中有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以及23個省,以省份命名的大學共計有26個,比如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四川大學等等,這些無一不是國內重點大學。
  • 以「人名」來命名的985大學,實力很強悍,綜合實力排名全國前十
    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有3000多所大學,其中一部分是本科大學,另一部分是專科大學,無論是專科還是本科,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發展特色,也有了專屬於自己的特色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