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CPA考試是以會計和審計科目作為核心展開的,而會計和審計相關內容的展開,其核心交匯點在於企業財務報表。在系列一中,我給大家分享了會計學科學習的三大核心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依託財務報表來把握會計學科中會計分錄的掌握。拋開學習的角度不談,就純粹的考試而言,財管也是CPA考試中考生面臨的最大攔路虎,尤其是在專業階段考試,財管更是許多人的噩夢,某省注協公布的2014年度專業階段各科通過率,財管光榮地名列倒數第一。就本人的考試經歷而言,我也認為CPA財管科目是專業階段中最容易給人造成麻煩的(儘管專業階段六科中,財管是本人得分最高的,接近九十分,但卻是考的最累的)。在本次的分享中,我想從自身的考試經驗中,總結一下CPA考試中財管的命門,也就是核心內容所在,供大家參考。
專業階段的財務成本管理:細緻入微的「理科」
財務成本管理之所以令注會專業階段考生頭疼無比,其關鍵就在於注會專業階段的財管科目定位,是一門「理科」。除了財管以外,會計和稅法都會有一些計算量,但其計算一般是比較直觀的,系統性的計算很少出現。計算量較大,同時加上機考的背景,確實容易給大家帶來一些不適應的感覺,這是客觀上提高財管科目難度的一個基本大背景。
但財管的低通過率,除了計算量較大外,就是它的「細緻入微」。CPA考試的財管科目,其範圍事實上比我們狹義上的財務管理學要更大,成本會計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財務管理部分不僅包括基本的財務報表分析,還涉及到資本結構、投資分析、籌資融資方式,甚至還包括簡單的期權理論及應用。廣闊的知識體系,同時全面的考察,會讓人在短時間內大腦面臨巨大的挑戰。在筆者親身經歷的考試中,財管科目給我帶來的心理壓力是最大的。
再次,財管考察的細緻化,也帶來了得分的困難。舉個例子來說,完整地填列一份財務報表及指標分析,可能涉及40個空,但這40空中可能只有10空屬於得分點,這10空與其餘30空有密切聯繫,卻又不那麼容易求得。這種可能情況的存在,其實對大家是個巨大的考驗。細緻的考察和細緻的給分點分布,也可能是財管(尤其是去年)出現大量考生得分不及預期的重要原因。
用這樣的篇幅對註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財管科目的定位進行分析,是希望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在財管科目的學習中務必掌握全面和系統,僥倖心理是CPA任何一門科目準備過程中都要不得的,在財管尤甚!
當然,不論考查地多麼細緻,總也有重點和非重點,接下來,我們就把註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財管部分涉及計算的最重要考點給大家梳理一下,具體的,大家可以對照教材,或者對照本微信號裡面推送的各章節知識點整理來進一步閱讀和整理。
1.關鍵財務比率分析和杜邦分析體系
這是任何一個學習財務管理學生的基礎課,也是入門課。前提條件是,學生必須紮實掌握三張主要財務報表的結構和基本構成,尤其對於資產負債表的結構要有清晰的認識。搞清楚每一個主要財務比率指標的含義和算法,切記一一對應,不要張冠李戴。本部分最大的計算,即是經典的杜邦分析體系,並會使用連環替代法分析公司權益淨利率偏低或較高的主要原因;
2.管理用財務報表
這是一個對大家來說比較新鮮的內容,但是很重要,也很有意義。在後面的學習中也會再次遇到。核心內容在於掌握經營性資產負債與金融性資產負債的區別(其實掌握了這點的基本思想,經營性損益與金融性損益,以及現金流量表的重構也就容易理解了)。我認為,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務必引起每一位考生的高度重視,它可以考察的形式很廣泛,既可以是選擇題,也可以是計算題,甚至可以是大型的報表型計算題,而同時,管理用財務報表的內容,比如現金流量分析等,又可以構成財務預測、企業估值等計算的核心基本內容。因此,這一內容非同小可。
3.資本成本的計算和企業估值
對於金融專業的學生,這一塊應該是比較熟悉的內容。筆者曾有一段時間在國內某大型券商的策略研究部門學習工作,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對上市公司進行估值,可見這一部分內容的應用確實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就這一塊,掌握的命門應該在於「全面」,注意區分不同的資本成本,也要注意全面掌握計算各類資本成本的方法,以及全面地掌握估值方法。不同方法的適用性和缺陷也會是重要的考點。
4.項目評估,以及其中期權思想的應用
項目評估其實是企業估值理論的自然延伸,NPV法是核心,但也要注意不要忘記掌握其他方法的基本內容及其缺陷。相較於企業估值,項目評估在實際考試中可能會更難,因為項目評估可以和期權思想有機結合,希望大家在學習這一塊的時候,一定要認真領會教材或者說輔導教材中相關的例題,一定要注意不同情境之間的區別,爭取做個對比整理,並能把每種情形的解題過程自己口述出來。這一塊通常會成為財管中重大的計算題型,當年筆者自己參加考試時,最大的錯誤也就是栽在這一塊計算上的。
上述以外,財務管理部分基本只剩下一些計算性不那麼強或者說不具有系統考察意義的小東西了,比如股利分配,融資方式,營運成本管理等等,需要大家記憶的東西可能會更多。
我們前面談過,財務成本管理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成本會計,核心是產品成本的分配與核算。這一塊中,難度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計算,就是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限於篇幅和文章定位,我們在此不進行知識點式的展開,但是重點提示大家,該類型的例題,尤其是歷年真題,務必系統整理,做到真正領會。
成本會計部分,其它的基本也就是小東西,需要全面記憶,但其綜合性考查的價值相對不是特別大,準備起來的難度就較小了。
反過去看一下剛剛我們提到的五個方面的內容,基本也是歷年財管考試的綜合性大題的主體。建議大家在準備中,要認真梳理近五年左右的財管真題,把同一主題下不同考察環境的題型做個系統的對比整理,一定要注意異同點,並且能把具體的解決步驟和思想口述化,當你能把這個題講的別人能聽懂時,你一定也會妥妥地做出來。作為一門理科,財管的計算通常是程式化的,這也是我提出上述經驗的一個基本背景。搞定上述五塊內容為基礎的大題,那麼,財管的命門也就被你搞定了。
綜上,財管的專業階段考試,重在細緻入微,計算繁複,但程式化強。希望大家在備考過程中,重視歷年真題和系統整理的作用,不僅要會算,還要善於「說」,習慣於將解題思路或者考查重點「說出來」。如果能做到這點,那攻克看似最硬的財務成本管理的曙光也就在眼前了。
▎本文系注會更easy團隊原創作品,作者 念書的懶懶。
若需引用或轉載,請註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