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合格熱水壺不危害健康 質檢部門抽樣檢測有疏忽

2020-12-27 央視網

專家:合格熱水壺不危害健康 質檢部門抽樣檢測有疏忽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新媒體專電 題:一場「毒熱水壺」風波引發的思考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張漫子 楊紹功

  日前,一則題為「請馬上停用家中不鏽鋼電水壺,不然孩子會變笨」的網文刷爆朋友圈,稱江蘇省質監局發布報告指出「55.6%的電水壺產品存在使用高錳鋼的問題」,文章據此推定,高錳鋼存在錳析出的更大可能性,或對人體神經系統產生危害,這一結論在網民中引起一陣「恐慌」。

  食品、冶金專家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表示,合格熱水壺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並指出江蘇質監部門抽樣採用4%乙酸作為食品模擬液的不當之處。

  29日上午,江蘇質監局對17日發布的「2016年電水壺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做出回應,稱其是按照上級部門部署開展的質量抽檢與風險監測工作,對記者提出的「食品模擬物」等試驗細節並未給出回復。

  不鏽鋼熱水壺燒水對人體神經系統有沒有危害?權威部門的檢測有沒有問題?帶著疑問,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風波緣起:一則電水壺質檢報告引發的「討論」

  記者梳理發現,網文始於江蘇省質監局3月17日發布的「2016年電水壺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報告首段中指出,此次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是「55.6%的電水壺產品錳含量在10%左右,存在使用高錳鋼的問題」。

  報告還指出,此次對45個批次進行了錳析出量的檢測,其中有25個批次材質為高錳鋼,多為不知名品牌,反映了電水壺產品生產企業在選擇壺身不鏽鋼材料時存在把關不嚴,為追逐利益降低成本選用廉價高錳鋼的現象。

  緊接著,19、20日,廣東省某地一家電視臺欄目中,一位博士表示,用「高錳鋼」製成的食品容器在加熱時會造成「錳」溶出,並說長期超量攝入錳,會損傷人體。各地方媒體及網站也紛紛報導,稱「不鏽鋼熱水壺燒得水危害人體健康,有致癌、變傻風險」。

  21日起,無數微信公眾號、網絡媒體開始「頻頻發力」,「毒熱水壺」事件持續發酵:帶有「細思極恐」「這水喝了變傻致癌」等關鍵詞的系列文章充斥網絡,「高錳鋼」所制燒水壺也由此正式變身「毒水壺」。

  不少網民也由觀望進而恐懼,甚至不斷有市民加入到「丟水壺」的隊伍中。

  檢測試驗有沒有問題?高錳鋼對人體有無危害?

  55.6%的不鏽鋼熱水壺中錳的含量高達10%,這一試驗結論如何得出的?

  記者研讀這篇檢測報告發現,試驗中食品模擬物採用的是4%乙酸食品模擬液而不是日常用的水。明明是燒水的壺,為什麼要用4%乙酸食品模擬液來檢測?

  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副教授葉能勝提出,江蘇這份質檢報告中,食品模擬物使用的是「4%乙酸食品模擬液」。而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604.1-2015》,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遷移試驗通則》中「對食品模擬物的選擇」中明確要求,「當食品接觸材料為水性食品中的非酸性食品(PH〉=5)時,食品模擬物應當為10%(體積分數)乙醇或水。」葉能勝說,用4%乙酸測定熱水壺原材料中錳的含量,所得結果會比用水進行試驗的結果偏高。如果檢測僅用於燒水的電熱水壺時,測試液體用水為正確的檢測方法,選擇不同的食品模擬物或對試驗結果的精確度產生影響。

  記者追問,為什麼沒有使用國家標準要求的「水」作為測試液體,而是用4%乙酸食品模擬液進行檢測,江蘇省質監局未作回應。至於市場上售賣的熱水壺原材料中錳含量究竟是多少,還需等待更加精確、權威的試驗檢測結果。

  多位冶金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不排除市面上售賣的「不鏽鋼熱水壺」存在含有高錳鋼的現象,但即便如此,合格不鏽鋼電熱水壺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編寫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成人被建議每天攝入3.5毫克的錳,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每天10毫克,即終生每天攝入10毫克不會產生健康危害。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辦公室主任陳新良介紹,從專業的角度,合格不鏽鋼產品經過加熱,達到水沸騰時的溫度為100攝氏度,不可能析出過量錳;同時,即使沸水中有了重金屬元素,因人體內沒有金屬消化酶,也無法吸收水壺原材料中的錳元素。況且,錳的毒性遠低於鉛、砷、鎘、鎳等元素,臨床上所見錳中毒的患者多是通過呼吸系統所致且多由職業原因造成,因進食而導致的錳中毒非常少見。

  葉能勝從食品安全的角度進行分析,他說,錳元素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很多種酶靠這種元素激活。如果人體日常進食所含錳元素含量不過量,並不會威脅健康。

  專家支招甄選「放心壺」 百姓盼望權威部門監測報告更精準

  「毒熱水壺事件」引發了公眾對飲水安全、家用炊具選擇的關注。北京市西城區市民王程文說,已經連續兩周沒用電水壺燒水了,希望專家支個招,引導消費者如何選擇「放心壺」。

  對此,陳新良等冶金專家介紹,從食品安全的角度,選擇合格熱水壺是必要條件。如何甄選「合格」不鏽鋼水壺?需首先留意容器內外壁的「GB9684」字樣。如果有此標識,代表此容器符合不鏽鋼製品的國家標準。

  同時,陳新良還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不鏽鋼產品時可自帶「磁鐵」,進行驗證:將磁鐵靠近被檢測炊具,凡是具有吸力(包括吸力較弱),則基本可認定為不合格不鏽鋼。

  對於對生活品質要求更高的消費者,陳新良建議,目前300系(包括媒體廣泛宣傳的304鋼)、400系不鏽鋼均屬於優質不鏽鋼,其生產工藝複雜,不論是使用性能還是清洗性能,均表現優秀,建議選擇。

  王程文等受訪市民表示,網上過一段時間就會瘋傳涉及用具安全、飲食飲水安全的報告,這些「善意的提醒」也給生活增添了不少困擾。百姓非常看重權威部門的監測,並且期盼監測報告更加精準、完善。

  對此,葉能勝等專家及業內人士建議,質檢報告的出具機構及權威部門進行檢測時需規範操作,如食品模擬物等的選用要精準。同時,具備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可扮演「監督者」的角色,在闢謠中發揮影響與效應。此外,媒體傳播應努力做到理性,先調研後發聲,以免在公眾中形成恐慌。

相關焦點

  • 一場「毒熱水壺」風波引發的思考
    食品、冶金專家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表示,合格熱水壺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並指出江蘇質監部門抽樣採用4%乙酸作為食品模擬液的不當之處。  29日上午,江蘇質監局對17日發布的「2016年電水壺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做出回應,稱其是按照上級部門部署開展的質量抽檢與風險監測工作,對記者提出的「食品模擬物」等試驗細節並未給出回復。
  • 不鏽鋼熱水壺到底能不能用?這下終於搞清楚了!
    食品、冶金專家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表示,合格熱水壺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並指出江蘇質監部門抽樣採用4%乙酸作為食品模擬液的不當之處。  29日上午,江蘇質監局對17日發布的「2016年電水壺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做出回應,稱其是按照上級部門部署開展的質量抽檢與風險監測工作,對記者提出的「食品模擬物」等試驗細節並未給出回復。
  • 金龍魚玉米油抽檢不合格 專家:問題油危害大
    中國網1月18日訊(記者 姚毅婧)近期,關於安徽省工商局對食用油開展抽樣檢驗,一批次的金龍魚玉米油被檢測出色澤和煙點不合格的消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年關將至,關於食用油安全問題的再一次成為了消費者熱議的話題。
  • 國家質檢總局將與相關部門制定新的PVC保鮮膜標準
    中廣網北京10月24日消息 針對近期爭論的PVC保鮮膜含致癌物質,昨天,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稱,將聯合相關部門對超市銷售的保鮮膜進行抽樣檢測,並有望於本周公布其結果。此外,國家質檢總局還將與相關部門制定新的PVC保鮮膜標準。
  • 質檢總局:不粘鍋「無毒」
    記者昨天獲悉,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於昨天公布了市場銷售主要使用「特富龍」塗料不粘鍋產品中PFOA(全氟辛酸及其鹽類)殘留的檢測結果。結果表明,所有被檢測的不粘鍋中均未檢出PFOA殘留。此前有國內媒體報導,製造不粘鍋塗層「特富龍」的主要成分全氟辛酸銨可能會給人類健康帶來潛在危害。
  • 因為一條電源線,電熱水壺被判不合格,你家的熱水壺合格了嗎?
    有很多人還因為電熱水壺的電線太短投訴過商家偷工減料。電水壺的商家內心也叫苦,我也想把它做長,但臣妾做不到啊。國家強制標準中的硬性規定電熱水壺的「電源線」長度在國家強制標準中有硬性規定。如果在市場中遇到「電源線」特別長的,那麼你就要留心這個是不是合格的產品了。為什麼電源線不可以太長?其一,跟功率、電阻有關。電熱水壺是大功率電器,一般功率在1000W以上。有些熱水壺功率大的可以達到1800W,電流可以達到8A。學過物理的都知道,功率P=I×R,在通電過程中,電線本身承受巨大的電流。
  • CMA檢測報告│CMA質檢報告│電商檢測報告區別
    CMA檢測報告│CNAS質檢報告之間有什麼區別?而質檢報告,報告的含義就是內容數據準確真實,有一些企業有自己的檢驗設備,測試手法,和測試標準都可能導致報告不準確深圳市北華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保證數據真實有效,第三方機構也是大家都認可的一個機構在檢測報告中,我們常見三個標識有CNAS、CMA、CAL。
  • 進口兒童安全座椅約1/3不合格,抗撞擊等多項檢測不達標
    兒童安全座椅抽檢不合格率超三成國家質檢總局日前公布了2016年進口兒童汽車安全座椅檢驗情況白皮書,對83批產品抽樣送實驗室檢測,檢出不合格27批,涉及產品2.5萬臺,不合格率為32.53%。檢測還有一項不合格的安全性能項目是燃燒性能。這次被檢出燃燒性能不合格的產品有2個批次涉及2個品牌,分別是來自越南的Ridesafer品牌1批次和來自德國的RACARO品牌1批次。
  • 質檢總局:市場上主要不粘鍋產品未發現PFOA殘留
    新華網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杜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13日宣布,市場上銷售的主要使用特富龍塗料的不粘鍋產品中,均未檢出PFOA(全氟辛酸及其鹽類)殘留。  這一結論來自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組織實施的抽樣檢測結果。  此前有國內媒體報導,製造不粘鍋塗層「特富龍」的主要成分全氟辛酸銨可能會給人類健康帶來潛在危害。
  • 奢侈品品牌屢現質檢不合格!因為貴,就該不好用?
    從去年至今,就有路易威登(LV)、古馳(CUCCI)、阿瑪尼(GIORGIOARMANI)、紀梵希(GIVENCHY)等奢侈品品牌因質量不合格被相關部門處理。專家認為,從品牌經營的長遠發展看,奢侈品如果不能保證產品質量安全,一味強調「時尚設計感」,商品價格和實際價值嚴重不對等,將不利於品牌的可持續運營發展。
  • 網購兒童雷射筆抽樣檢測全超標 有害視力損害不可逆
    央廣網北京5月29日消息(記者 杜希萌)近期,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對雷射筆、雷射玩具等組織了一次產品抽檢,抽檢樣品均不符合國標。專家提醒,大功率雷射產品對使用者存在極大的潛在健康風險,尤其是兒童眼鏡極容易受到損害。
  • 探訪湖北省眼鏡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實驗室 眼鏡不合格影響視力健康
    記者:古幼新 通訊員:劉勇「頂焦度(度數)不符合標準要求時,眼鏡就可能無法達到矯正人眼視力的作用。」15日,探訪新設立的湖北省眼鏡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實驗室時,工程師郭小華說,當人眼出現視物不清晰時,一般可通過眼鏡來矯正視力。
  • 廣東肇慶萬鄉園蜂蜜不合格被罰 菌落總數不合格危害有多大?
    該公司自稱通過國家質監部門驗收,取得國家食品生產許可認證,並擁有蜂產品、食品營養、食品工藝、檢測技術等方面的人材,配合強硬的生產管理,嚴格的檢測過程,保證了蜂產品的品質。 公司除蜂產品之外,還建立辣椒、黃皮、荔枝、龍眼等綠色種植基地,不斷研發和生產新的品種,為消費者提供放心、滿意、高品質、健康綠色的有機食品。
  • 質檢總局公布2015年3月進口不合格工業產品信息
    國家質檢總局4月30日公布了2015年3月進口不合格工業產品信息,BURBERRY、armanijeans、芒果等品牌產品榜上有名。這些不合格批次的產品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本次共公布了163批不合格產品。
  • 多批次不合格 消費者對塗料品質存疑
    按照國家工商總局及北京市政府有關文件精神,為保護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加強建築裝飾裝修材料的質量監測工作。但2009年諸多批次的建築裝飾類塗料產品卻屢屢被曝「不合格」。據慧聰塗料網根據相關資料統計資料顯示:在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2009年1季度市級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名單中,溫州美居士塗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內牆塗料由於標誌、對比率等二項質檢抽查不合格,被曝光。
  • 質檢總局公布13家不合格企業名單
    7月至11月,國家質檢總局執法司組織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地的質監部門對33家淨水器生產企業開展了執法檢查。其中,寧波美之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部分產品不合格,深圳安吉爾飲水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被抽查的樣品合格。另外6家企業停產。
  •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不合格進境食品、化妝品名單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網站公布2015年5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有171批產品被檢出問題。  其中,印度「FERRERO INDIA PVT LTD (IMSOFER DIVISION)」公司生產的「健達奇趣蛋男孩版」和「健達奇趣蛋女孩版」兩批產品被檢出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
  • 質檢總局:超六成兒童用驅蚊產品不合格
    原標題:質檢總局:超六成兒童用驅蚊產品不合格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近期組織開展了蚊香和驅蚊花露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檢測發現有部分產品存在添加未經登記的殺蟲藥劑現象,添加殺蟲藥劑超出或低於允許計量現象,明示添加的殺蟲藥劑未檢出現象等。
  • 船山區農業局抽樣檢測為你答疑
    消費者購買高價農產品的同時,也疑惑如何辨別這些號稱無公害、綠色、有機的健康蔬菜、水果的真偽?它們的農藥殘留到底怎麼樣呢?近日,記者接到消費者熱線反映後,聯合船山區農業局深入農產品基地現場抽樣檢測,為市民答疑解惑。消費者:號稱「自然農法」的蔬菜真的沒有使用化學農藥和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