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Liu: 紐西蘭2019年工籤改革提案詳解(上篇)
作者 Jack-Liu(紐村傑克)
紐西蘭移民局在2018年12月18日的時候公布了一份工籤改革提案,有博友希望我能針對這份提案寫篇文章,因為時間的關係,一直拖到最近才得以動筆。其實我原先是計劃等提案完全通過之後再寫文章的,在花時間讀完這份提案之後,也促使我改變自己原先的計劃,決定提前撰寫成文,因為這份提案的影響非常大,這份提案幾乎會對所有想尋求技能移民的人產生影響,並且此次改革將有可能改變紐西蘭僱主僱傭外籍員工的思維與習慣。
從目前公布提案->意見徵詢->最終做出決定,前後大約會歷經半年時間(最快2019年6月)。了解這份提案的內容,可以提前規避不必要的政策風險,如果你發現提案中的一些內容與自己的利益發生重大衝突或特別有利,你可以通過MBIE的在線調查入口(https://www.mbie.govt.nz/have-your-say/consultation-on-a-new-approach-to-employer-assisted-work-visas-and-regional-workforce-planning)提供你的反對意見或支持信息,這些反饋將有可能左右政府的最終決策。
公眾意見諮詢將會在2019年3月18日下午5點(NZST)結束,該諮詢是對所有個人、團體或組織開放的。
此次工籤改革的背景情況與改革目的
此次由美國掀起的全球性移民政策收緊浪潮已經歷時兩年有餘,雖然從短期來看對某些有出國移民計劃的人可能是不利的,但同時在這種局勢下,一些長期困擾移民國家的,以往得不到解決的移民問題和突出矛盾,卻有可能借著這個契機得到解決,這些問題如果得到解決,將一定會使這個國家建設得更好,也將促使移民們贏得更多的公平與尊嚴,這將考驗執政黨的智慧。
紐西蘭現任移民部長Iain Lees-Galloway
以紐西蘭為例,紐西蘭是除了美加澳以外的傳統移民國家,源源不斷湧入的新移民一直都是其國家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動力。紐西蘭自2013年起經歷了持續的淨移民增加,於2016年突破歷史高峰達到「白熱化」。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來自東方大國的氣候移民的大量湧入最終引起了紐西蘭部分民眾的恐慌,也引發了一些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各種擔心移民搶走自己飯碗的聲音,以及紐西蘭人不該被有錢的外國人欺負等等聲音開始佔上風。在內外夾擊的壓力面前,紐西蘭政府開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針對移民的政策調整:從收緊創業投資移民,到暫停父母類的家庭團聚,到全面禁止外國人買房炒房,到SMC技術移民改革,留學生畢業工籤改革,基本技能工籤新政等等。
紐西蘭乘著這股席捲而來的北風,經過了兩年大刀闊斧的移民改革,截止目前基本上已經把幾個主要的移民陣地都掀了個遍,而本次的提案針對的是範圍更廣的受僱類工籤(包括工作轉居留類移民)。
受僱類的工籤是紐西蘭臨時移民系統裡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移民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紐西蘭全部的臨時工籤大約有23萬份,而其中大約有47000份是臨時工籤。移民局這次對受僱類的工籤進行改革,其中一個目的仍然是為了促進或者說是保護更多的紐西蘭人就業,並且移民局直接將這一點寫在了提案上——「持有臨時工籤的移民應該只是補充紐西蘭人的工作,而不是代替紐西蘭人的工作(Temporary migrant workers should complement rather than substitute jobs for New Zealanders)」,政府認為在一些中低技能領域裡,一些僱主和行業越來越依賴移民工人(比如旅遊業、酒店業、農業等等),政府認為僱主並沒有優先考慮使用紐西蘭人。(有關紐西蘭的「高、中、低技能」的分級概念請參考以前的博文:https://www.jack-liu.com/post-372-5.html)
然而,紐西蘭作為一個旅遊國家與農業國家,相關服務行業會適量招聘有母語優勢的移民僱員,而勞動密集型產業則依賴更勤奮可靠的移民工人,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並且也非紐西蘭獨有的傳統與現象……但這裡我們暫時先不討論所謂「移民搶了飯碗」的正確性(我會在文章的後半部分裡討論這個話題)。我們先來關注前文中所提到的重點部分,即執政黨是否有能力把「危機」轉變成機會:紐西蘭每次的移民改革,除了考慮本國人的利益以外,的確也是在借著這一契機,去努力嘗試解決一些長期困擾移民的重大問題,以維護和保護紐西蘭的國際聲譽。從過往頒布的政策情況來看,每次移民政策的改革,除了一些收緊外,往往還有重要的福利出現,這對於廣大移民來說,是有利的:
以2017年的技術移民改革提出薪金門檻為例,新政是希望吸納更多高學歷高技能的移民,提高移民的整體質量,提高紐西蘭的國際競爭力,但同時並沒有忘記那些在現有政策下無法獲得居留的一些中低技能移民,因為政府還同時推出了一個南島貢獻政策,使得一大批可能連英文都不怎麼會的人一夜之間能得到永居權——打造一個富有同情心的政府(Building a compassionate government)一直都是紐西蘭的核心價值觀之一。紐西蘭在吸引高技能移民的同時,還能根據實際情況對一些低技能移民進行安置,是值得讚揚的,這同時也得到了一些高技能移民的肯定,對於高技能移民來說,政府是否有同情心其實和自己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能不能善待低技能勞工也並非己任,但這的確也是吸引一些高技能移民更青睞這個偏遠小島國的原因之一。人們更嚮往生活在一個普世,尊重,友愛,扶弱揚善的社會。
Ronald Reagan名言
其次還有此前廣泛受關注的留學生畢業生工籤改革,新政策明確表示不再歡迎留學生就讀低級別學歷的課程,同時還大面積取消了可代替雅思的學校內部語言課程,這就從政策上解決了大量不合格私校存在的土壤。做這個決定,實在是需要有魄力的,因為歷史的原因,紐西蘭有不少私校完全就是靠鑽政策空子使得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留學生入讀,甚至靠幫著學生造假而生存的,移民局的新政一夜之間切斷了這些學校的生計,這也有可能從源頭上解決近20年來很容易就被扣上「留學洋垃圾」惡名的風險。雖然收緊了低級別學歷的課程,但是移民局針對高學歷的課程提供了長達3年的開放工籤,3年時間足夠找工作攢經驗升工資,也不用綁定僱主,直接從源頭上減弱了被僱主剝削的可能,這可以使得大量的靠留學移民的家庭有足夠的時間,舉家完成從留學到移民的過渡。這在新政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美好願望,因為有太多留學生沒辦法在1年內找到合格的工作而被迫離開這個國家,創立Jack-Liu博客以來的這些年,我見過了太多人辛酸的故事。(在經濟狀況不太好的時期,Tip:請牢記失業率6%是經濟狀況的重要分水嶺. 大部分的留學生在1年內很難等到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出現,這種情況下也一定程度上倒逼著一些人一腳踏入買假job-offer移民的深淵,可以說是正是因為政策存在不合理性而催生了以出售job-offer為幌子的灰色/詐騙產業鏈的存在)
視線再回到此次針對受僱工籤的改革提案。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政府收緊工籤政策,明確提出將建立一個全新的框架機制來幫助勞動力短缺的紐西蘭僱主和行業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人——紐西蘭人優先,臨時移民再做補充。
另一方面,提案中還提到另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改革目的,也就是下一個將要討論的重要主題——政府將要實現一個宏偉的改革成果:確保臨時移民勞工在受僱時不再受剝削並且能得到同工同酬的待遇。
一直以來,移民歧視與剝削問題可以說是移民國家最大的詬病,一方面移民國家往往以自己是移民組成的國家為榮耀,另一方面卻又要承受屢禁不絕的移民剝削現象而帶去的恥辱,這種狀況幾乎就是麥子和稗子一起長,同生共死。說到底,就如老兵欺負新兵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一樣,在移民領域也不會有例外,即使是在我認為移民歧視現象並不主流的紐西蘭,這個問題仍然是很多人的痛點,不管膚色如何,大部分人的移民經歷總是高度的相似,只要時間足夠長,你就會發現一些新來的白人移民其實也會被發生區別對待的情況,特別是在一些不夠所謂「高技能」的職位裡面。
移民剝削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首先是對於一些新移民或者是臨時移民工人來說,無論是移民定居也好,還是出國打工也好,都是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但在懷揣著美好的憧憬與願望來到這個國家後,如果得到的是不良僱主的欺詐與剝削,帶去的是對個人與家庭的傷害;而對於國家來說,就是國際聲譽的損傷了,你可以想像如果總有一些飽受傷害的移民隔三岔五站出來,通過社交媒體宣講其悲慘遭遇,將會影響到多少人對這個國家的看法和想法,所帶來的負面後果是紐西蘭所不能承受的。我一直都猜測,紐西蘭華人網絡媒體的新聞評論板經常沒辦法睜眼看的原因,不一定都是華人素養問題,後面一定還代表著一些異國他鄉遭遇過不公待遇又無處發洩的憤怒靈魂。
如果你經常關注相關報導,你就知道最近就有一個叫Peter Li的同胞坑苦了幾十位中國工人兄弟,這些人是平均花費了近20萬人民幣的中介費,希望來NZ謀份好生計,結果幾個月過去了,僱主NPL承諾的工作連影子都沒見到,居住環境的也是惡劣到不能直視,Li還玩起了躲貓貓。媒體報導之後,教會,工會,華社伸出了援手,中方使館介入,INZ移民部長做承諾……隨著中國越來越關心海外公民權益以及紐西蘭對移民欺詐與剝削問題的持續重視,可以料見不良中介與僱主的生存空間將會被進一步壓縮。
維權的移民工人
在一個以尊重人權、多元化聞名全球並以此無比驕傲自豪的國家,紐西蘭人對移民剝削問題不只是簡單地看成一種違法行為,而是被視為對基本人權的踐踏,是任何人都不能容忍的,其中包括一向喊著「反全球化,反移民,反清復明……」等口號的優先黨,也不敢在這個問題上有絲毫的怠慢——老皮(優先黨黨魁Winston Peters)此前因為支持聯合國的《全球移民/難民協議》,在Facebook被已經被曾經支持他的選民的口水淹沒了。以中國人的眼光來看,紐西蘭政府大概是一個重視基本人權,達到變態程度的國家,其中的一個例子是這個國家的監獄犯人,每天都在享受平板電視淋浴房,wifi上網打桌球Haka舞,非要把原本懲戒性質的犯人坐牢整成上檔次的休假才不會良心痛。(其實紐西蘭不只是重視人權了,還有貓權狗權等,已經不止一次有華人因為不懂kiwi人都是玻璃心,而拎著兔子耳朵走在馬路上或者是提著兔子耳朵擺拍照相,被炸了鍋惹眾怒報警的)
所以我很期待這次工籤改革中的相關議題,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解決移民剝削問題,再次創造一個紐西蘭特有的國家榮耀,紐西蘭雖然只是個小國家,還是一個缺少鄰居、地圖裡找三遍才能找到的國家,卻一直無比重視國際聲譽國際聲譽國際聲譽,並且的確也很成功,不得不說kiwi國在很多領域裡一直保持著神奇般存在的全球領先地位。(隨便打開一份紐西蘭政府的文件,你總能看到無處不在的international reputationg以及proud等字眼,你就大概能明白這個國家的政府每天都在尋思些啥…)
此次工籤改革受影響的範圍
根據提案中所批露的信息,此次工籤改革的範圍還是很廣的,要理解此次改革所涉及的對象,就要先了解紐西蘭的工籤制度。
紐西蘭的工籤按屬性可以分為開放工籤和非開放工籤兩種:
第一種是開放工籤(open work visa),所謂的開放工籤,就是該籤證的持有者可以在紐西蘭的任何地點的任何僱主從事任何工作(Work for any employer in any occupation in New Zealand),這種是權利最大的一種工作許可,工作或不工作都可以,完全不受限制。
目前的open工籤主要集中在留學生畢業生工籤(因做出留學貢獻而獲得),以及配偶類別的開放工籤(由配偶支持獲得,只要配偶一方是紐西蘭公民/居民/持有長期工作籤證的人即可),還包括數量龐大的working holiday籤證(受宜於兩國雙邊政策獲得)以及一些job search visa(基於INZ移民政策獲得)等等。
第二種是相對於開放工籤而言的封閉式受僱工籤(employer assisted work visa),這種籤證是由僱主支持而獲得,因此工作權利會完全依賴於僱主的支持。簡單說,因為你得到了一份紐西蘭僱主給你的job offer,所以移民局才會給予你在紐西蘭工作的權利,這種籤證的條款會要求你在紐西蘭的期間只能為該僱主工作,並且會註明工作的期限何時起,何時結束,這意味著如果你失去這份工作,你的籤證也將失效,如果你不能及時找到另一份新的工作,其結果就是你可能需要在指定的日期內離開紐西蘭。
很顯然,這種方式聽起來都非常不利於移民的基本權益,正是因為這一類型的籤證天然就具備不利於移民的屬性,所以權益特別特別容易被侵害,輕的是被言語恐嚇威脅,重的就完全超出你的想像範圍了,人的罪惡本性和愚昧一樣完全是沒有下限的。所以移民局一直以來也在政府的牽頭下,配合多個部門聯合制定各種政策,儘可能降低移民在受僱時的不利地位,避免僱員被剝削。此次工籤改革,仍然是INZ在以修補政策漏洞的方式去改善或嘗試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受僱類型的工籤都在此次的調整範圍之列,一些有單獨審核程序的籤證類別並不在其中,比如 Supplementary Seasonal Employment (SSE)籤證以及Recognised Seasonal Employer(RSE)籤證(這類籤證是政府推出的一個用於解決季節工人短缺問題的季節性工作籤證),還有那些受雙邊協議約束的籤證類別,比如針對中國的特別工作籤證(China Skilled Worker與China Special Work Policy)等等。
根據提案公布的信息,移民局已經明確指出以下6類工籤會受影響,分別是:
1. Essential Skills including the Essential Skills in Demand Lists (ESID)基本技能工籤(包括緊缺清單職位)
2. Approval in Principle (AIP)-Essential Skills 海外員工技能類僱傭的僱主許可
3. Talent (Accredited Employer) 人才(認可僱主)
4. Work to Residence – (Long-term Skill Shortage List occupation)工作期滿轉居留– 長期緊缺技能
5. Silver Fern (Practical Experience) 銀蕨二期實踐工籤
6. Silver Fern (Job Search) 銀蕨求職工籤
首先是第1類籤證Essential Skills Work Visa(基本技能工籤)與ESID(LTSSL長期緊缺與ISSL即時緊缺清單), 這個類別下的籤證目測佔據了紐西蘭受僱工籤的80%以上,是紐西蘭除了留學生畢業生工籤以外最主流的工籤,INZ在2017年的時候曾兩次對Essential Skills Work Visa政策做出調整,Essential Skills Work Visa是紐西蘭最基礎的工作籤證,適用範圍非常廣,大部分外籍人如果要申請工作籤證,基本上都是在這個類別之下,這些申請人包括離岸的海外求職者(包括出國勞務等)、持有working holiday籤證及visitor籤證的onshore申請人等等。而ESID是一份職業清單,包含了紐西蘭最急需的緊缺人才——LTSSL長期緊缺與ISSL即時緊缺,ESID清單上的職業在申請工籤時,相較於普通職位來說,是可以優先獲得批准的,因為緊缺職位不需要做labor market test(勞動力市場測試)。
第2類Approval in Principle (AIP)是指某些取得了海外僱傭許可的僱主,這類僱主因為通過了移民局的前置審批,擁有相較於普通僱主更大的權利,擁有AIP資格的僱主可以為外籍僱員一次性申請長達5年的工作籤證,市場上這一類型的申請通常比較少見,AIP僱主在招聘前需要先通過labor market test(勞動力市場測試)。
第3類是Talent (Accredited Employer) 人才(認可僱主), 這一類別是指認可僱主工籤,紐西蘭有一份Accredited Employers List認可僱主清單,這份清單上包含了紐西蘭最重要的經濟支注產業以及大部分的紐西蘭政府機構,在這份清單上的僱主,有權利進行全球招聘,並且不限制職業,受僱者可以無需工作經驗,無需懂英語,無需做labor market test(勞動力市場測試),在員工為其工作2年後,即可直接獲得永居權。Accredited Employer是政府為了保證紐西蘭重要產業競爭力而開闢的綠色通道,目的是使僱主可以不受阻礙地在國際市場上搶奪人才。市場上這一類別的申請很常見,很多申請人如果發現自己的僱主是Accredited Employer, 往往就不再想通過SMC技術移民申請拿身份,而是選擇工作滿了2年後,直接申請Talent (Accredited Employer) Resident Visa獲得永居, 不僅秒批,流程也簡單。
第4類Work to Residence-(LTSSL), 性質同上,也是屬於工作期滿2年轉居留的類別,不同點是僱主可以是任意的,但職位必須在LTSSL清單上,並且申請人的條件要能符合LTSSL清單上的各種要求,市場上走這一類別的申請很常見,有些離岸求職者找到了LTSSL清單上職位的工作,入境工作2年後,就可以申請這個類別下的居留權,因為LTSSL是紐西蘭重要急需的緊缺職位,直接影響紐西蘭的經濟命脈,性質同上,所以紐西蘭給予優待,只要是有能力填補職缺,工作2年後就給PR, 不需要打分,也不需要證明英文能力等等。
第5/6類是Silver Fern Scheme銀蕨計劃,紐西蘭從2010年開始推出的一個旨在吸引全球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專門向有意前往紐西蘭工作或定居的海外申請人提供,每年限制300個名額。銀蕨籤證的申請條件相較於SMC技術移民要低,不限職業,不要求工作經驗,不需要僱主支持,不需要做labor market test(勞動力市場測試),所以一經推出就很受歡迎。此次工籤改革,銀蕨籤證將面臨重大調整,詳細情況見後文。
然而,根據提案批露的信息,我的結論是,直接或間接受影響範圍並不會被限制在以上6類籤證上,因為提案中的兩個重要變化:針對僱主支持工籤方式的變化以及 採用區域性緊缺清單取代現有的全國性緊缺清單,實質上會影響到所有的技術移民——不僅包括離岸的技術移民申請人,還會間接牽扯到一些有留學移民計劃的國際留學生。
而如果是從行業角度出發,食品,酒店,旅遊,服務,零售,護理,運輸,農業(奶牛養殖,林業,漁業,肉類)等等,將來亦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政府明確表示將會對這些行業的僱主施加壓力,要求這些行業優先培訓僱傭紐西蘭人,因為政府認為這些行業的中低技能職位過度依賴移民。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將針對本次工籤改革的重要部分進行分析。
#改革重點(1)——6類僱主支持工籤將會被納入一個全新類別
提案中建議將上面提到的6類需要僱主協助辦理的工籤,歸納入一個全新的類別——"employer-assisted temporary work visa"以便統籌管理。INZ將會為這6類籤證創建一個新的category, 並且INZ為這個新類別準備了一套用於籤證審理的框架流程。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解決兩個問題:現有的僱主擔保工籤系統過於複雜,移民局希望能進行簡化,使僱主和移民能更簡單高效地使用這類籤證;第二個原因是為了配合實現本次改革的目標:促進更多紐西蘭人就業以及防止移民剝削情況的發生。
#改革重點(2)——推出工籤審理「三重門」框架系統(gateway framework)
提案中提出的「三重門」框架系統(gateway framework)是本次改革中最核心的部分,非常重要。
前文中提到的6類籤證在被合併後,所有的籤證申請都將會通過這三道門的檢測之後,才能夠被獲得批准。這個新的框架由僱主、申請人以及INZ移民局三方組成,並且要通過三道門的審理:
第一道門:僱主門(employer gate)——這是針對僱主的要求。所有支持移民工人申請工籤的僱主,都將被強制要求取得INZ的相關僱主資質。
也就是說擔保上述6類工籤的僱主,一定要先取得移民局的前置審批,否則不具備招聘外籍員工的權利。在現行的政策中,一個紐西蘭僱主如果想支持一位移民申請工作籤證,如果僱主信用良好,職位真實,只需要填寫一張僱主補充表就可以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但在這份提案的建議中,所有想招聘移民的僱主,都會被引入一個強制性的僱主資質認證程序。
提案中建議將僱主認證的類型分成三個種類:
1. 標準認證(Standard Accreditation)
標準認證是基礎型的認證,如果一位紐西蘭僱主只打算招聘5人以下的外籍移民,則是申請此類別的認證。
2. 勞動僱傭公司認證(Labour Hire Company Accreditation)
針對勞務公司的認證,所有勞務中介公司都需要通過此類別的認證,這裡講的勞務公司是指類似在坎特伯雷招聘建築工人的勞務公司。
3. 高級認證(Premium Accreditation)
原先的AIP僱主和認可僱主Accredited Employer將會被納入到此類別,高級認證擁有更大的權限,這個類別的認證可以支持僱主招聘超過5人以上的外籍移民,並且可以支持僱員工作滿2年後直接獲得居留權(即work to residence)。
上述三個種類的僱主認證程序申請一次的有效期為12個月,然後還被要求每隔12個月覆核一次,如果不覆核將失去招聘外籍員工的權利。
移民局提出的「僱主門」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這個被強制執行的認證程序將意味著INZ將對有招聘移民的僱主有著更強的約束力,這會對未來的海外招聘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我先來談一下對於移民來說不利的影響:
1. 僱主認證程序可能會導致部分僱主放棄招聘外籍工人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此次改革政府的目的就是希望僱主能優先招聘紐西蘭人,然後才考慮招聘外籍移民,所以部分僱主如果因為認證程序的出現而放棄招聘外籍工人是符合政府改革預期的。但很顯然,這對移民非常不利。
紐西蘭目前大約有16000名僱主擔保了近4萬個移民的基本技能工籤,這裡面只有大約1000名僱主招聘移民的數量在5人以上,這部分僱主支持了市場上大約40%的移民工人;而絕大部分的僱主所擔保移民工籤的人數都在5人以下,這些僱主支持了市場上大約60%的移民工人,「僱主門」的認證程序將對這部分的僱主影響最大。高數量的移民僱傭數量說明這些僱主對移民的依賴程度較高,無論政策收緊與否,短期內這些僱主都不會因為「僱主門」的出現而放棄僱傭移民工人;但對移民工人需求低的僱主,比如只需要招聘一位僱員的,則有可能會因為怕麻煩而選擇紐西蘭人,即使是這些本地人的資歷技能相對要差一些。
2. 要求僱主優先招聘並培訓紐西蘭人以提高其技能
提案中將「要求僱主優先招聘並培訓紐西蘭人」作為了僱主認證條件之一,換句話說,如果認證小組認為僱主並沒有很好盡到優先招聘並培訓幫助紐西蘭人提高技能的義務,其僱主認證資格將有可能無法通過,這也就意味著其會失去招聘外籍移民的權利。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本國居民是否應該擁有絕對優先就業權,一直都是個熱門話題,在不同人群中也頗具爭論。這個問題的焦點其實就是在討論該不該有地方保護主義。這就好比在中國,很多人在質疑憑什麼北京戶口的學生上清華北大錄取分數線就低出不少,但清華北大卻又是用全國人民的錢建設的,北京考生的試卷不僅單獨命題,簡單易做,並且連高考作文題目都取得那麼有個性叫《北京人的規矩》。又好比美國,川普提出「美國人優先」的移民政策,雖然在美國國內有很多草根叫好,但也有不少精英在反對,尤其是矽谷的科技巨頭們,比如google公司就有很多優秀的外籍僱員,其觀點也很明確:「美國之所以強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國家吸引了全球最聰明的人到這裡來;美國之所以進步,就是因為她是個公平與自由的國度,不管你的膚色如何,只要你努力就會給你地位與收穫;移民作為競爭者的角色出現也可以讓美國人在職場上更加上進,而抵制移民,只會助長美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變得傲慢和懶惰」。
但需要注意的是,紐西蘭的態度與美國有所不同,川普政府是希望全面抵制移民並且態度強硬,包括針對專業人才的H1-B籤證都在收緊。而紐西蘭雖然也有一些聲音跟著喵學虎叫「紐西蘭人優先」,但前任政府與現任的聯合政府並未蠢到真正去阻止高技能移民,相反還在一定程度上去吸引更多高技能移民,紐西蘭政策調控的對象主要是集中在低技能的移民職位。
(上篇完-下篇待續 - 本文作者Jack-Liu[紐村傑克] 若非本人書面授權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