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燒是小孩患病時常見的症狀之一,要想給小孩更科學周到的照顧,那家長可要正確認識發燒才行。那麼,小孩半夜發燒怎麼回事呢?
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兒童保健科醫生鄧荊月表示,引起小孩在半夜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可分為疾病因素與非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
細菌、病毒感染。因疾病所引發的小兒發燒現象,多半是由於細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如感冒、扁桃體炎、氣管炎、肺炎、中耳炎、胃腸炎等疾病,一般都會伴隨發燒這個症狀。
癌症、腫瘤、自體免疫性疾病。這些疾病會釋放出一些細胞激素,使體溫調節中樞改變原先的設定,因而出現不明的發燒症狀。
泌尿道感染。如果小兒的泌尿道清潔護理不當,造成泌尿道感染,也會引起發燒。
非疾病因素
環境因素。室內通風不良,或是家長給小兒穿得過多衣服、蓋得太厚等,都容易讓孩子因身體熱量無法外散,造成「假性發燒」的現象。另外,孩子剛吃完熱食或牛奶,也會因血液循環加快而有體溫升高的現象。
劇烈運動。當孩子在情緒激動、哭鬧,或從事劇烈運動後,也會出現暫時性體溫升高的現象。
特殊藥物的副作用。如孩子接受了預防針注射,有可能會因為某些疫苗的特性,引起發燒等副作用。
鄧荊月表示小孩反覆發燒是正常的,家長無需因此而頻繁帶孩子到醫院治療。與體溫相比,是否去醫院診治的標準應該是孩子的精神情況。如果孩子不能進食、飲水,那就需要到醫院進行補液;如果孩子在睡覺時煩躁不安,或總是昏昏沉沉、精神疲倦,也需要及時就醫;如果孩子對平時非常愛玩的遊戲或玩具突然不感興趣,這也提示孩子的精神情況不佳,同樣需要去醫院就診。
當然,如果孩子的精神情況良好,能吃能睡,且體溫在38.5℃以下,那家長可以採取物理降溫進行幹預。當體溫超過38.5℃時,就需要給孩子服用退燒藥,同時也要做好物理降溫的措施。。如果孩子服用退燒藥過後,高熱的體溫仍未能下降,建議最好還是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以查明引起發燒的原因,對症治療。(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 供稿)
(註: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胡虹、張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