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上一篇,重點梳理了,方法和個人品牌定位的四個原則,如果想更全面的去了解,建議回頭,多看幾遍。
有人看了我的文章,諮詢我說,你說的很有道理,可是通過搜索行業數據,找競爭小的,市場大的行業不好找啊,自己好像也沒啥突出的特長和資源,那麼如果去給自己定位呢。
定位心法:你是誰,到哪去,怎麼去。
定位口訣:到哪去,就定到哪。
定位和你現在有沒有,現在是不是沒有關係,只要你敢想,朝著定位的方向去努力,早晚會成。
一、品牌快速定位口訣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信息泛濫,知識泛濫的年底,各種廣告,各種信息大量湧入我們的大腦,同質化非常嚴重,如果你的產品或服務,沒有特色,沒有標籤,很難給消費者留下回憶。
網際網路和線下的區別,主要是網際網路已經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比如你在淘寶上購物,當輸入一個品類後,雖然賣家有千萬個,但往往展示在最前面就那麼幾個,而且會呈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
只有第一大家才能記住,很多體育比賽,你可能只會記得冠軍是誰,不會去關心亞軍。
只有第一,只有唯一才能佔領消費者和粉絲的心智,他們才會記得你。
所以,快速定位口訣: 要麼第一,要麼唯一。當你自己開創一個領域,你就是老大。
比如,我們社群空間站,定位就是連接器,通過打造各個領域的垂直社群,連結老師和粉絲,連結商家和客戶,連結 個人、創業者和其所需的知識,方法,工具,項目推薦。
通過這個定位,社群空間站一出來就是行業老大。
為啥呢,因為你開創的這個行業只有你一個人,沒有第二。
舉個例子
在早些年,中國的飲料市場上,國外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佔據了極大的市場佔有率,國內的品牌娃哈哈、匯源,臺灣的康師傅,統一等等瓜分中國市場,表面上,競爭激烈,市場已經飽和,可是,那幾年突然殺出來一匹黑馬,那便是王老吉。
王老吉通過定位,逐漸佔領市場,並且越做越大,直到今天做到涼茶第一品牌,市場1000多億。那麼,王老吉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王老吉之前,市場上的主流飲料是汽水(碳酸飲料),他們的賣點定位,主要就是清涼止渴。
如果,王老吉也按照這個定位去做,一定沒有出路。
他們發現,汽水只能帶來暫時性的口感清涼,涼茶可以預防體內上火,因此形成了與汽水對立的品類——「預防上火的飲料」。
所以,王老吉就從原有的飲料行業中成功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清熱飲料。一出手,便是這個行業的老大。
後來,王老吉對客戶群體的定位從最初的餐館顧客,開始轉向家庭、戶外、辦公室、網吧、酒吧,力圖告訴顧客,它是一種廣普飲料;再者,其適宜的範圍,也從最先的「飲食上火」轉向了熬夜上火、季節變化、區域氣候導致上火等方面。在牢牢佔據住涼茶品類第一的位置之後,王老吉又以紅色的瓶身、傳統中醫概念,和巨大的銷量,奠定了今天了中國飲料第一品牌的地位。
二、個人品牌快速定位公式
那在個人品牌上,如何去開創自己的領域,如何快速找到細分市場呢。很簡單,熙公子給你一個公式。
個人品牌快速定位的公式:定義詞+形容詞+身份詞
1 定義詞
定義詞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你需要去聚焦,簡答來說,就是讓別人記住你的標籤。
定義詞一般包括,你的行業,專業,或你的業務範圍或聚焦的標籤詞等。
比如:大陸流行歌手和大陸搖滾歌手,在定位上,流行和搖滾是不一樣的,這樣就很容易區分開,容易讓人記住。
快速開創自己領域的方法,其實就是兩到三個定義詞的組合。
比如,網絡和營銷是兩個詞,組合一下,網絡營銷就是全新的領域。
醫療+網絡營銷
美業+社群營銷
家居+品牌策劃
醫藥+網際網路推廣
......
幾個定義詞,一組合,是不是,就是一個新的領域。
因為這一塊內容價值巨大,就點到為止,後期有緣在聊這個話題。
2 形容詞
形容詞,就是輔助你的身份的詞語,如:首席,第一人等等,在個人品牌打造中,有沒有形容詞,給人的印象是不同的。
比如,你去理髮店,經常看到看到的就是:首席髮型師。
3 身份詞
這個很好理解,如創始人,總經理、CEO,專家、導師等等
例如我認識一個朋友,他的個人定位是酒類創新營銷專家,主營葡萄酒私人訂製。創新營銷,這個可以做為定義詞,所以也是區分傳統營銷。所以,他的個人定位比較精確的,別人一看就知道。
一般我們個人,按照定位的四大原則,在加上今天講的三個定義詞,能夠很快找到自己的定位。 其實吧,關於定位還有一招終極核武器,下一篇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