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18-44歲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0釐米。今日(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我國18-44歲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
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0釐米
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報告稱,我國城鄉居民膳食能量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宏量營養素攝入充足,優質蛋白攝入不斷增加。
成人平均身高繼續增長,18-44歲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0釐米,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持續改善,6-17歲男孩和女孩各年齡組身高均有增加,平均增加值分別為1.6釐米和1.0釐米,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降至7%以下,低體重率降至5%以下,均已實現2020年國家規劃目標;特別是農村兒童生長遲緩問題已經得到根本改善,農村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從2015年發布的11.3%降低至5.8%,6-17歲兒童青少年從4.7%降至2.2%。
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凸顯
報告顯示,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慢性病患病/發病仍呈上升趨勢。
18歲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和59千克,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
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1.1%和7.9%;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6.8%和3.6%。
能量輸入和輸出不平衡
導致居民超重肥胖發生
報告顯示,我國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居民畜肉攝入較多,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續上升,城鄉合計已達到34.6%,農村首次突破30%推薦上限。水果、豆及豆製品、奶類消費量仍然偏低,膳食攝入的維生素A、鈣等不足依然存在。
家庭人均每日烹調用鹽與每日5克的推薦量相比差距仍然較大。家庭人均每日烹調用油達43.2克,超過一半的居民高於30克/天的推薦值上限。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斷上升,食堂、餐館、加工食品中的油、鹽也應引起關注。
兒童青少年經常飲用含糖飲料問題已經凸顯,18.9%的中小學生經常飲用含糖飲料,應重視其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趙文華表示,靜態生活時間普遍增加,能量輸入和輸出不平衡導致居民超重肥胖發生。
肺癌和乳腺癌
分居男、女性癌症發病首位
報告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7.5%,糖尿病患病率為11.9%,高膽固醇血症患病率為8.2%,40歲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為13.6%,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均有所上升。
居民癌症發病率為293.9/10萬,仍呈上升趨勢,肺癌和乳腺癌分別位居男、女性發病首位。
延伸閱讀:
協和醫院分享科學減重秘籍,一個月最多可瘦十斤!
不似唐朝以胖為美,現代人追求的是身材勻稱,沒有贅肉。於是,很多體重超標或對身材有更高追求的人便走上了漫漫減肥路。吃減肥藥、喝減肥茶、不吃晚飯、刻意節食……不科學的減肥方式的確也能瘦,但卻影響了身體健康,而且極易反彈。
如何健康減肥且不反彈呢?教你幾招醫院裡用的科學減肥法。
資料圖 關印TAKEFOTO
減肥秘籍不靈?
那是方法不對!
很多人在網上分享自己「一個月減N斤」的減肥秘籍,但有的人說有用,有的人說不靈。這是因為每個人情況不同,個體化的飲食也不同,無法千人一方。
那有沒有一般大眾都適用的減肥方法呢?有,而且一共有三個——5+2輕斷食、限能量平衡營養膳食和低碳水高蛋白質膳食。
這些方法可不是來自哪個美食博主,而是來自醫院的「減肥門診」即醫學營養體重幹預門診,都是醫生們通過研究國內外相關文獻,對眾多減肥方法進行歸納總結,並綜合大眾減肥的實際數據,再結合國人體質精選出的方法。
說到這,您一定特別關心,減肥效果怎麼樣?
據門診數據統計,用這三種方法,超重或肥胖者第一個月就能減重1至5公斤,在達到自己的適宜體重前,可連續3個月至半年每個月都減掉同樣的重量,後續只要繼續堅持就能不反彈。
因為是通過調節食物搭配調控體重,所以安全度很高,適用於絕大部分有減肥需求的人。
科學減肥基本原則
控制攝入 營養均衡
總的來說,這三個減肥方法的特點就是少吃一點點,限制能量攝入,注意食物搭配,保證營養均衡。只要在減肥期能做到,並控制住高油、高糖、高脂就能輕鬆瘦到健康勻稱。
第一招
5+2輕斷食
平均一個月減2.5公斤
一周7天,5天正常吃飯,非連續的2天輕斷食。
注意,這個輕斷食可不是什麼都不吃,而是限制食物的攝入量,四大類營養素中微量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都要按比例攝入。非斷食日適當控制熱量攝入,女性推薦總熱量為1200至1500大卡/天,男性為1500至1800大卡/天,非斷食日根據比例自行搭配調整。
這樣的間歇性科學輕斷食不僅不會有害健康,還可以「重啟」身體的部分功能,有益身體健康。
第二招
限能量平衡膳食
平均一個月減1至2公斤
每日攝入的總能量減少1/3或減少300至500千卡。
也可以不看卡路裡,除了水,把平常吃的各種食物如一日三餐的主食、肉蛋菜奶以及加餐的水果、酸奶等都均勻地減量1/4,長期堅持下來就是很好的「減肥餐」。
這樣減重的優點是營養平衡,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以均勻攝入,而且操作簡單,便於長期執行。
缺點是減重速度不夠快,需要長期堅持。
第三招
低碳水高蛋白
一個月可減5公斤
用高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蛋白、低脂奶製品等天然低脂高蛋白食物,或者蛋白粉、營養代餐等營養品來代替一天中的一餐到一餐半,以達到限制攝入的總能量,快速減重的目的。
這種減重速度較快,連續3至4個月可減15至20公斤,臨床中有「短平快」減重需求的人群一般選擇這種方法。
但其並不符合我們的日常飲食習慣,而且如果選擇蛋白粉和代餐一定要選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營養產品,才能在減肥的同時還能滿足營養和健康的需求,千萬不要錯選成不符合規定的產品。
戒晚飯、水煮菜不靠譜
避開誤區一起健康減肥
既然都是控制攝入的熱量,那不吃晚飯或只吃水煮菜行不行呢?不行,這樣減掉的多是水分,不健康且易反彈。
雖然古代有過午不食的說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現在更提倡一日三餐。不吃晚飯,第二天在空腹十幾個小時的情況下大腦就會發出強烈的食慾信號,偏愛高熱量食物,容易報復性進餐,而且更容易儲存脂肪。
水煮菜之類的減脂餐也不靠譜,這屬於極低能量攝入法,類似的還有不吃主食等,都是不健康的,一旦恢復正常飲食會迅速反彈。而且人體對於油脂也有一定的攝入需求,如果完全無油或者攝入油脂過少,還可能造成必須脂肪酸的缺乏,引發疾病。
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單純靠調節飲食的確可以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但如果為了身體健康,也應有適量運動。
(原標題:我國成年男女平均身高體重公布!你達標了嗎?)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時報 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