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期間,張自忠身上發生了什麼,最終導致以死明志

2020-12-20 百家號

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在華北事件和七七事變之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其實和他本身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卻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中。這些輿論對他的一生影響非常的大,以至於在抗戰的過程中,最後以死明志。

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前幾篇文章我們介紹到,華北事件期間,日本對中國的態度,有一段時間改善非常的大,而這個時候,張自忠的一個行為,讓其成為輿論的焦點。

時任第38師師長兼天津市市長的張自忠,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請,到日本訪問。張自忠,不但自己去了,還帶領天津北寧鐵路足球前往日本去踢友誼賽。那個時候,天津足球隊的實力特別的強,球隊有鐵路職工,北洋大學,南開大學的學生組成。在日本並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四戰四捷,分別戰勝了日本文理大學足球隊,早稻田大學足球隊,應慶大學足球隊,大阪關西聯隊,這讓日本相當的沒有面子。

本來沒有什麼,但是在華北事件特殊時期,這一個事件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至此之後,張自忠就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一直到七七事變之後,張自忠第38師的師長,兼任天津市長,而馮治安的第37師,已經和日軍幹了起來,第38師基本上沒有事情幹,甚至連警備天津日軍司令部的措施都沒有採取。

張自忠上哪去了?

原來在很早之前他就到了北平,也不露面,給人感覺相當的神秘。由於日本人的拉攏,在後面搗鬼,再加上天津戰局未卜,第29軍的內鬥,於是坊間紛紛傳言,張自忠有取代宋哲元的意思。

這種說法,可信也不可全信,正所謂無風不起浪。本來建軍之時,張自忠就是第二十九軍軍長的候選人,他是有資格取得宋哲元的。

隨著七七事變的發展,天津陷落,南苑淪陷,宋哲元這個傢伙,就怕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北平市市長的帽子給了張自忠,自己帶著37師,逃回了保定。

不這樣,張自忠很自然地,接過了宋哲元的所有職務,也正是因為如此,有人說,這是宋哲元臨危受命,也有人說,張自忠果然奪了權。

有甚者說,這個張志忠,還是跟日本人過從甚密啊。想當年,他被邀請訪問日本,是不是在那個時候就已經與日本人達成了秘密協議?一直到北平淪陷後,彷徨中的張自忠,頂著漢奸的罵名,輾轉回到了南京。

更可笑的是,愚蠢至極的宋哲元,媒體反而沒有對他過多的指責。

後來很多人說,張自忠當時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因為他本是清白。小編的角度來看,這個判斷很難下,當時的局勢是複雜的,漢奸和英雄之間,有時候也就是一毫米的距離,沒有人可以保證。在平津那個泥潭中,也沒有人能夠保證張自忠百分百的清白,那你所謂的不清白,不僅有職務過失,也有人性的複雜。

然而三年之後,這些都不再是問題。

1940年,在湖北的南瓜店,張自忠的頭部被一槍擊中,又挨了日本兵的一刺刀,接著就是5槍連發。於是過往的一切全部釋然,張自忠用一死,讓事情變得簡單起來。可悲的是那次戰役,他原本可以毫髮無傷。

相關焦點

  • 就是這個日本人殺害了張自忠,後來被張自忠的部下打的粉身碎骨
    此時的中國守軍最高長官宋哲元,與部下張自忠都認為和談才是解決的最佳途徑,因此,他積極推動和平談判事宜,為表誠意,還主動取消了北平戒嚴,避免與日軍再次發生摩擦,並主動釋放了被俘虜的日本士兵。
  • 重慶珍檔 | 張自忠葬重慶北碚梅花山始末 張治中親寫唁電
    張自忠指揮第6師乘勝追殺,再殲其一部,教導2師元氣大傷。雖然張自忠大敗張治中,但各路諸侯心懷異志,反蔣聯軍最終敗北,西北軍將領紛紛投靠蔣介石,張自忠也面臨何去何從的選擇。當他聽說馮玉祥已北渡,即帶領第6師渡河北上。就在這時,蔣介石派飛機給他空投委任狀,任命他為第23路軍總指揮,張自忠堅決拒絕。他對部下說:"我們做軍人的,很要緊的就是忠誠。
  • 張治中和張自忠, 到底有什麼區別, 他們誰更厲害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說道說道,此二人到底有什麼區別。首先,籍貫不同。張治中是安徽巢湖人,張自忠是山東臨清人。也就是說他們一個是南方人,一個是北方人。南方人秀氣,比如張治中頗有幾分書生氣,北方人魁梧,比如張自忠就是典型的山東大漢。但是客觀地說,他們二位長得都比較帥,都堪稱是帥哥一枚。這一點應該不會有異議吧?其次,身份不同。
  • 徐志民:日本對七七事變的認識及中日論爭
    「被迫應戰」,因而七七事變對日本而言「是一次突然發生的事件」,否認日本陸軍的「計劃」與「煽動」。首先,安井三吉的「偶發」論以承認侵華戰爭性質為前提;其次,確認日本在七七事變之前已經制定武力侵佔華北計劃,而七七事變是在此背景下「偶然發生的」;再次,日本應對七七事變擴大為中日全面戰爭負責;最後,強調七七事變「第一槍」的存在及其導致事變的作用,但對日本學界的第二十九軍士兵開了「第一槍」的主流觀點,因疑點較多「持保留態度」[43]
  •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兇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那麼,這兩個惡貫滿盈的魔頭最終下場如何呢?今天就來說一說。 29軍大刀隊 「玉碎」諾門坎 森田徹因「七七事變」作戰有功獲得裕仁天皇親授的金鷹三級勳章,隨即晉升為大佐軍銜
  • 張自忠和張治中,傻傻分不清!
    期間雖五次帶兵上戰場,卻一次也沒有同共產黨交手,每次任務完成就回校。這十年中,張治中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教育上,使中央軍官學校由無到有,由小到大,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設備和人才濟濟的教育機構,不僅為國民黨輸送了大批指揮軍官,也為共產黨培養了不少優秀的指揮人才。
  • 陳中華:兩袖清風無人問、以死明志天下知
    陳中華:兩袖清風無人問、以死明志天下知    近日,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投江自殺,引發了全社會對於高校政治生態的重視
  • 津灣廣場張自忠路隧道內汽車失火
    原標題:津灣廣場張自忠路隧道內汽車失火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上午,一輛廂式貨車突然在津灣廣場張自忠路隧道內起火。多虧三位熱心市民拿出三個滅火器及時撲救,才控制住了火情,沒有造成更大人員傷亡。因為火情,津灣廣場張自忠路隧道導致堵車一個小時。
  • 張自忠去世前,遇到什麼困境,什麼樣的戰績,讓日本人以軍禮送行
    當張自忠被押送上火車的時候,全國的輿論爆炸了,四處打著「張逆自忠今日解京訊辦」「漢奸張自忠」旗號發表文章。甚至有很多激進的學生,上火車攔截。到了南京,面見蔣介石。蔣介石知道其中的緣由,勸說張自忠好生的修養,不要擔心。這個安慰對於張自忠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
  • 29軍機槍班班長孫敬生口述『七七事變』歷史
    「『七七事變』發生時,我在29軍37師109旅217團機槍連當班長,駐紮在保定。」91歲的孫敬生老人令人吃驚地報出了68年前他所在部隊的番號。事變發生後,孫敬生所在的217團立刻被調往長辛店作為當時正與日軍激戰的219團的後備隊。
  • 在雙節期間,一名男子當街行兇,最終導致一死一傷
    因此,大家在出行期間一定要注意保護自身的安全。因為每年在這種時期總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案件發生。我們接下來要提到的就是在此期間發生的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在前往查看後發現一名男子倒在地上,身上還有明顯的血跡,旁邊還有一位受傷的女性。隨即立刻報警。警方接到通知後立即趕往現場。在經過醫生確認後證實這名男子已經沒有任何生命徵象了,而那名女子也被送往附近的醫院進行救治。通過現場的畫面,我們可以看到這位男性受害者的身上還留有不少血跡,現在已經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了。周圍還聚集著許多路人在議論著眼前的場景。
  • 李靜在參觀張自忠將軍紀念館時強調:豐富渝臺兩地交流內涵 促進對...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周尤)7月22日,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靜赴北碚區參觀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她強調,要大力弘揚張自忠將軍的民族英雄氣節,激發各界人士的愛國熱情,進一步豐富渝臺交流內涵,促進對臺交流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開展。
  • 探訪張自忠烈士陵園:靈船航行5日到重慶(圖)
    圖為2009年時樹立的張自忠雕像。 鍾旖 攝  中新網重慶8月14日電 題:探訪張自忠烈士陵園:靈船航行5日到重慶  作者 鍾旖  梅花山上無梅花,只有一座墳墓。  14日清晨,位於重慶北碚縉雲山下的張自忠烈士陵園內,記者循著松柏夾道,緩緩走向梅花山頭。75年前,張自忠將軍殉國後靈柩由湖北宜昌運至重慶,其夫人李敏慧女士在兩個月後聞耗,悲痛絕食7日而亡,如今,他們長眠於此。  記者拾級而上至梅花山平臺,早有祭拜者先於記者前來,墓前放著一束黃菊花。
  • 「七七事變」八十周年 藍綠紀念抗戰冷熱兩重天
    7月7日是「七七事變」80周年,民進黨當局漠然冷對,取消了過去臺當局逢五逢十周年都會辦的「七七抗戰」紀念展。與之相對的,中國國民黨此次加碼紀念活動,舉辦了研討會和紀念大會。面對抗戰歷史,藍綠表現大相逕庭,折射島內兩種史觀的衝突角力。
  • 自助力學習:不甘「同流合汙」,又何須「以死明志」?
    關注自己的生活就好,生活是什麼?生活就是自己的喜好。沒有錯,關注自己的生活就好。你不喜歡他們,但是你可以遠離,沒必要非得表明我不喜歡,或者指責他們。好萊塢著名影星基努裡維斯,在「沉寂」了好長時間後,憑藉動作系列電影《疾速追殺》再次翻紅。
  • 大家都在關注高考,今天也是七七事變83周年,勿忘國恥!!!
    這只是抗戰期間百姓生活的一個縮影,國家貧弱,百姓倒黴,今日祖國強大,妄圖撼我中華者,必將自取其辱。老舍先生在北京陷落時不在北京,但他描寫抗戰北京市民生活的《四世同堂》今世仍是經典,這首電視劇的片尾曲每次聽到必燃啊,傳世佳作。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西南15公裡交通要道盧溝橋附近演習。
  • 七七事變80周年 藍營高調紀念蔡英文卻發推特慰問日本水災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7月9日報導,7月7日是「七七事變」80周年,民進黨當局漠然冷對,取消了過去臺當局逢五逢十周年都會辦的「七七抗戰」紀念展。與之相對的,中國國民黨此次加碼紀念活動,舉辦了研討會和紀念大會。面對抗戰歷史,藍綠表現大相逕庭,折射島內兩種史觀的衝突角力。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不僅對七七事變隻字不提,還發日文推特,慰問日本水災。
  • 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溺死絕筆,什麼困難讓人「以死明志」?
    「以死明志」在當代人聽起來或許是個很愚蠢的詞,卻真的有人為之奉行了。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了解到成都大學毛洪濤先生的事了吧,小編再次梳理一下:10月15日毛洪濤先生失聯,在微信留下「絕筆信」。小編再給大家看一個成都大學發布的訃告:如果成都大學這樣評價逝者,那麼逝者在朋友圈的「絕筆信」又算什麼?並且值得注意的是主持追悼會的還是校長。
  • 張自忠95歲高齡的女兒,曾反對鄧超飾演父親,理由只有7個字
    1891年8月11日,張自忠出生在山東臨清唐元村一個官宦人家,入讀私塾。年輕時就讀於傳統學堂,忠孝、仁義等傳統道德,深植於他的心田。張自忠以獨立思考為起點,閱讀了《三國演義》、《說唐》等著作,對書中人物的忠義俠行產生了嚮往。事實上,從一開始,似乎就決定了他未來的人生道路,忠義俠客並非其人生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