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果殼就發了這篇由李雨航和李忠秋合力寫著的文章:《為什麼不要投餵流浪貓?我國一年至少121億野生動物死於貓口》。
李雨航為南京大學動物學專業碩士,李忠秋則為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兼博士生導師。同時他們還共享一個頭銜:「果殼特約作者」。
該文的主要內容是基於2021年一月發表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Volume 253)上的一篇名為「Estimates of wildlife killed by free-ranging cats in China」的文章。
截至目前,果殼該文的閱讀量已有10萬+,在看數1.3萬+,在各大平臺也引起了一波熱議,愛貓人士與其反對方各執一端,場面相當血腥慘烈。
本文旨在從學術論文的角度,對文中的幾個疑點表達一些個人看法。筆者讀書教書,高校混跡十餘年,對論文寫作的規範和貓膩,自認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的。
本文原發於2021-01-09,為知乎上的一個回答,目前閱讀量7萬+,贊同數704,暫為眾回答排位第一。收穫很多贊同的同時,也有諸多質疑。今重新整理發表。
標題中的"free-ranging cats"一般指的是放養(散養)的家貓,而流浪貓英文中俗稱stray,或像文中所用的「feral and semi-feral cats」。
Abundant and increasing populations of both owned free-ranging cats and unowned cats (e.g., feral and semi-feral cats including so-called 「community cats」 associated with feeding and trap-neuter-return [TNR] activities) are now nearly ubiquitous across the globe, from urban areas, to working rural landscapes, to relatively undisturbed natural areas.
目前,散養家貓和無主的野貓(例如,野貓和半野性貓,其中包括跟「誘捕-絕育-回置」活動有關的所謂「社區貓」)在全球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從城市地區到鄉村,再到人煙罕至的自然地區。但是這裡有一個很明顯的混淆概念問題:
流浪貓不等同於free-ranging貓,流浪貓也不等同於feral野貓。
如果用關鍵詞搜索,feral(包含semi-feral)在全文中出現的次數為16次,其中摘要和前言中為4次,即上文引用句中內容;文獻中出現11次。也就是說,正文部分真正出現「野貓」這個概念的,只有一次。
而free-ranging出現的次數呢?55次(包括引用文獻)。摘要的關鍵詞中也包含的是它。
也就是說,這篇論文討論的是free-ranging散養家貓,但引用的文獻有寫散養家貓的,有寫野貓的,自然還有不分的。
打個比方,我要寫一篇關於巧克力餅乾的危害性的文章,我參考的文獻有批判巧克力雪糕的,有分析藍莓曲奇的,還有關於奧利奧奶茶的,等等。我歸總了數據,發了一篇論文,跟大家說:巧克力餅乾不能吃啊!
在概念不清的前提下,論文開始引入散養貓(或像文中所謂的野貓,半野貓,TNR社區貓等等)的野生動物捕殺數據。
Although there exist numerous local-scale studies from several continents that document consequential impacts of cat predation of wildlife, large-scale studies that quantify total predation and thus allow inferences about the likelihood of cumulative impacts on wildlife populations and biodiversity are restricted to a few countries. For example, cats are estimated to annually kill approximately 100–300 million birds in Canada (Blancher, 2013), 2.4 billion birds and 12.3 billion mamm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Loss et al., 2013), 272 million birds and 1144 million mammals in Australia (Woinarski et al., 2017;Murphy et al., 2019), and 583 million mammals and 136 million birds in Polish farmsteads (Krauze-Gryz et al., 2019)[2].
簡單歸納一下意思就是:儘管有來自多個大洲不同地方的研究都記錄了貓對野生動物的掠食性影響(嚴格來說,這裡也沒有參考來源支持這一說法),但是大規模的量化研究只有幾個國家有。
接下來就是舉出了這「幾個國家」的數據,乍一看還真挺嚇人!
我們來分別分析這幾個國家的所謂數據。
美國的數據最為牛掰,單位動不動就是billion十億計。那麼這個數據的來源是誰呢?
Scott R. Loss等人 —— 也就是李教授他們發表的這篇文章的:合著作者。
關於美國數據的荒唐性,RawMeat廚子在他的公眾號(不是打廣告,只是答主關注的一位貓界大v,受多人尊重)裡已經分析得很到位了,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
因為筆者人在加國,所以對這個數據特別關懷了一下。
加拿大的數據是來源於加環境科學家Peter Blancher的「Estimated Number of Birds Killed by House Cats (Felis catus) in Canada", 發表於2013年的《Avian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期刊。
Blancher估計,加拿大的貓每年會殺死1億到3億隻鳥,其中38%的人是寵物貓,其餘的是野貓。
一個名為「Cats and Birds」的組織發文稱,需要注意的是,Blancher是通過研究其他國家的數據得出這些數字的,用Blancher自己的話來說,野貓的數量也是「非常粗略的估計」。
既然野貓數量不可精考,我就根據加拿大和美國的人口比(大概1:8)來做一個粗略的估算,結果怎麼著,
好傢夥,3億可不是24億除以8麼!
再說回「Cats and Birds」這個組織什麼來頭?它是一個在Nature Canada,一個全加最老牌的自然保護慈善機構領導下的公益組織,分支遍布全加,合作夥伴包括"Bird Studies Canada", FLAP Canada等。
所以這是一個自然保護協會,不是一個單單為貓仗義執言的貓奴群體。
而且,Blancher研究的是house cat, 這個概念可是要比free-ranging大得多的多。
澳洲的數據有兩個出處:J.Woinarski等人的「How many birds are killed by cats in Australia?」,同樣發表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2017年,Volume 214);和B.Murphy等的「Introduced cats (Felis catus) eating a continental fauna: the number of mammals killed in Australia」,是的你沒猜錯,也是發在同樣期刊上,只不過是2019年。
從摘要來看,J.Woinarski等人提到,他們是通過「對93項貓食樣本中鳥類出現頻率的研究進行分析的結果,以及最近發表的關於在大自然中野貓數量的評估,估算並繪製了澳大利亞每年因野貓殺死的鳥類數量「。
好的,這裡出現了研究方法,為什麼要紅色預警,後面會說。
更精彩的是,他們還說:
The national tally of birds killed by cats in Australia is broadly comparable to recent assessments for Canada, but less than that reported for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the cat population is much higher there).
在澳大利亞,被貓殺死的鳥類的數據統計與加拿大最近的評估大致相當,但低於美國的報告(因為那裡的貓數量高得多)。好傢夥!澳洲參照加拿大,加拿大參照美國,你們這研究做的也太隨性了吧!波蘭這塊我會放到下面跟研究方法一起說。
這隨性的節奏並沒有停,因為我們接下來會看一看研究方法。
上面已經提到了,澳洲J.Woinarski團隊採用的是貓食樣本分析。上面沒有提到的,波蘭的D.Krauze-Gryz團隊用的是實地研究外加走訪調查。
To assess the number of cats kept on farms we visited 326 farmsteads (located in 6 villages or single farmsteads) in 2002–2005. In 311 of them we did a door-to-door survey.
但不(nan)可(neng)否(ke)認(gui)的是,波蘭團隊還是做了便檢的。
Data on prey-eaten based on scat and stomach analyses. Scats were collected from September 2004 to December 2007 in the vicinity of fam buildings in the same areas where monitored cats lived (i.e. at or around the farms).
波蘭團隊的文章裡還提到一個重要的點:
波蘭農場上的貓大多被視為捕鼠用,而非寵物。
Most of the cats (78.5%) were fed with leftovers (such as potatoes, milk, pasta, bread etc.), only 21.5% of cats were given commercial cat food.
大多數貓(78.5%)吃的都是剩菜(如土豆,牛奶,麵食,麵包等),只有21.5%的貓得到了商業用貓糧。個人認為,波蘭的特殊情況(在農場範圍內的實地調研)和農場貓的特殊性,還有波蘭本身的國情,研究所得數據與中美加澳這些國家放在一起類比,不妥。
再來看李忠秋團隊用的研究方法。
To address this major research gap, we used a novel, survey questionnaire-based approach to generate minimum estimates of total predation on wildlife (including amphibians, reptiles, fish, birds, mammals, and invertebrates) by free-ranging cats in China.
是的,你沒看錯,是問卷調查。
關於這點,李教授在一席上的演講是這麼解釋的:
非常遺憾的是,國內關於流浪貓的基礎研究幾乎為零。如果想評估中國流浪貓和散養貓的生態威脅,很難採取國外的評估方法——因為我們幾乎沒有貓的基礎生物學數據,比如種群、捕食率等,建立模型的難度很大。
後來我們另闢蹊徑:既然貓的數據我們拿不到,那能不能從人觀察到的案例來思考?
https://www.sohu.com/a/442905588_119112呃,貓的數據拿不到,那就從人的角度。。。(被一枚隨性的橫炮一擊即中)
於是,在2019年4月至6月,李教授團隊用騰訊製作的問卷調查表在全國(主要是東南部)開展了調查。
問卷包括19個問題,包括受訪者擁有多少只貓,受訪者是否允許擁有的貓在戶外自由活動,散養的貓是否帶回獵物等。
他們要求受訪者確定觀察到的不同野生生物種類,到底是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還是鳥類或哺乳動物。為了減少在識別獵物時出現的錯誤,團隊還很貼心地為每個組提供了示例物種圖片。
最後,調查總體答覆率為60%:從城市地區總共返回了1738份問卷,從農村地區共收集了449份問卷。
據報告稱,城市中的散養家貓(注意,是owned free-ranging cats)總共帶回了3504個獵物(577個無脊椎動物,378個魚,396個兩棲動物,446個爬行動物,367個鳥類和1340個哺乳動物)。
更精彩的是,有32.62%的受訪者(567個回答)報告說,他們直接觀察到野貓(注意,是unowned cats)殺死野生動物,共記錄了11,816種獵物(1523隻無脊椎動物,1605條魚,1244兩棲動物,1547個爬行動物,2957隻鳥類和2940種哺乳動物)。
這裡的數據非常有趣,精確到個位數不說,又一次混淆散養貓和野貓的概念。
同時還有兩點疑問:
簡單來說,如果問你一個月前的今天你吃了什麼,如果沒有手機照片的輔助,你真的能精確還原食物的種類嗎?
更別說在路上能看到野貓(其一),正好看到野貓在捕獵(其二),還能精準確認野貓嘴裡吃的是什麼(其三)。
必須承認,李教授團隊做的努力值得被認可和鼓勵,但是一個嚴謹的科學研究的形成需要很多方面的完善,建立了假設,不斷推翻,再重新論證的過程或許很痛苦,但這難道不是科研應該有的態度和基準嗎?
再者,果殼作為一個廣為人知的科普平臺,在文章標題的選取上,更應該慎重再慎重。
本身李教授他們提出的是「三不原則」:即「不散養,不遺棄,不投餵」。
弱化了前兩個原則不說,還在「為什麼」後面緊跟「至少121億野生動物死於貓口」,造成因果關係。
這樣的做法,跟某些流量自媒體有何區別?
真心為廣大不明就裡的散養貓、野貓、半野貓、社區貓們說一句:
求放過…
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別忘了幫忙點個再看,或者轉發給您覺得有需要的小夥伴。
~筆芯~
- End -
References:
Blancher, P. (2013). Estimated Number of Birds Killed by House Cats (Felis catus) in Canada. Avian Conserv. Ecol. 8 (2): 3.
Cats and Birds. Estimated Number of Birds Killed by House Cats in Canada. Retrieved from https://catsandbirds.ca/research/estimated-number-of-birds-killed-by-house-cats/
Krauze-Gryz, D., Gryz, J., & Żmihorski, M. (2019). Cats kill millions of vertebrates in Polish farmland annually.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17, e00516.
Li, Y., Wan, Y., Shen, H., Loss, S. R., Marra, P. P., & Li, Z. Estimates of wildlife killed by free-ranging cats in Chin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53, 108929.
Woinarski, J. C. Z., Murphy, B. P., Legge, S. M., Garnett, S. T., Lawes, M. J., Comer, S., ... & Woolley, L. A. (2017). How many birds are killed by cats in Australi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14, 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