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下班之後,回到實驗室已經九點了,調整好狀態,和困神作一下鬥爭。就想寫一篇技術貼。把這兩天在公司裝的這幾個電腦的經驗總結一下。
自己入門級的電腦是一款戴爾靈越1440,自入手到現在已經用了有7年了,陪我渡過了整個的大學和研究生階段。戴爾的確皮實,經我這麼多年的折磨現在依然剛勁。前面已經介紹過對其進行改造升級的過程了,無非就是加裝了一塊固態硬碟,擴展了一下內存條。今天的主角不是它。
剛來公司實習,公司就給配了臺工作站,很感動,這效率這關懷。就是這款ThinkPad P50,美行聯想,淘寶上代購的。剛到貨拿到手感覺棒棒噠。下面是它的配置,感覺除了硬碟是機械的外,其他都很滿意。打算後期再塊SSD;後面的確裝了一條三星的256G固態硬碟,M.2接口的;沒有用硬碟支架,直接拿熱熔膠沾上的。
P50長的如上圖所示,渾身通體是黑色的,就叫它小黑吧。自帶的系統是Win10,感覺比以前系統做得好多了,不過因為是英文版的,主要是考慮的系統的兼容性,決定給它裝個win7。
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這個最初的想法。首先,準備好一個win10的PE系統盤用來對電腦硬碟進行格式化操作的。然後有一張提前刻錄好的Win7ome版的CD。以前裝系統都是Fn進BIOS的。然後可以改變啟動順序就可以從U盤啟動小馬PE系統的。F1到F12試了一圈,也沒有找到BIOS的入口。進入的界面很陌生,百度知這是「UEFI」。
統一的可擴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UEFI),是一種詳細描述全新類型接口的標準,是適用於電腦的標準固件接口,旨在代替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要詳細了解UEFI,還得從BIOS講起。我們都知道,每一臺普通的電腦都會有一個BIOS,用於加載電腦最基本的程式碼,擔負著初始化硬體,檢測硬體功能以及引導作業系統的任務。UEFI就是與BIOS相對的概念,這種接口用於作業系統自動從預啟動的操作環境,加載到一種作業系統上,從而達到開機程序化繁為簡節省時間的目的。傳統BIOS技術正在逐步被UEFI取而代之,在最近新出廠的電腦中,很多已經使用UEFI,使用UEFI模式安裝作業系統是趨勢所在。
作為傳統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的繼任者,UEFI擁有前輩所不具備的諸多功能,比如圖形化界面、多種多樣的操作方式、允許植入硬體驅動等等。這些特性讓UEFI相比於傳統BIOS更加易用、更加多功能、更加方便。而Windows 8在發布之初就對外宣布全面支持UEFI,這也促使了眾多主板廠商紛紛轉投UEFI,並將此作為主板的標準配置之一。
UEFI拋去了傳統BIOS需要長時間自檢的問題,讓硬體初始化以及引導系統變得簡潔快速。換種方式說,UEFI已經把電腦的BIOS變得不像是BIOS,而是一個小型固化在主板上的作業系統一樣,加上UEFI本身的開發語言已經從彙編轉變成C語言,高級語言的加入讓廠商深度開發UEFI變為可能。
搞清楚UEFI之後,在BOOT選項中使用傳統的方式,歷盡千萬次的嘗試,終於可以進入Win PE 系統了,看了看500G的機械硬碟被分成了三個區,有兩個100M的小分區。第一個是EFI分區,200m左右,用於UEFI引導。第二個msr分區,微軟在UEFIi架構中引導所用,容量不大。最後一個是WinRE_DRV備份和系統無法啟動時恢復使用的。看起來特別不舒服,有強迫症的我們怎麼能容忍這兩個小分區呢,用分區助手直接把它抹掉,抹掉再說。
要裝的Win7系統是刻在CD上的,因為小黑沒有光碟機,只能用外置的光碟機了,用外置的光碟機只能用USB和電腦相連了,問題出來了,即使系統進了光碟機,找到Win7的安裝鏡像,它也安裝不了,因為CD盤裡面是沒有USB3.0的驅動的。這是為神馬呢?
百度到一篇博文《Skylake平臺不能通過USB接口裝Win7系統》,大意就是小黑這樣的電腦是Skylake處理器,該平臺已經升級到了LGA1151插槽,Skylake平臺上不能通過USB接口裝Windows 7系統了。這個問題聽上去不嚴重,但實際用起來會相當相當麻煩。Skylake一代Intel會移除EHCI主控,改為支持XHCI主控,但Windows 7系統原生不支持XHCI主控。大家對EHCI、XHCI這兩個術語不明白也沒關係,你只要知道這件事的影響就行了——沒了EHCI,Skylake平臺上裝Windows 7系統時無法識別USB接口。再進一步說就是,如果你打算在Skylake平臺上繼續使用Windows 7系統,那麼安裝系統時就會遇到一個難題——不能通過USB硬碟安裝,也不能通過USB光碟機安裝。
人不能讓尿憋死不是,又找到一篇博文《手把手教你製作一個可以在skylake上安裝win7的U盤》: 現在1151接口的skylake平臺已經成為了主流,比如各大廠商的Z170主板,該主板針對win10進行了一定的優化,可是win10有一個致命的bug還未解決:機器會隨時出現圖標狀態無法保存的現象,也就是某一次開機後,你的桌面圖標會變成自動排列,文件夾顯示方式也會忘記你的設定,然後再也調不回來了。
大家會去選擇安裝成熟的win7,但是很多朋友發現安裝過程中會出現報錯,提示「缺少所需的 CD/DVD 驅動器設備驅動程序 …… 」安裝就無法繼續了,滑鼠鍵盤都無法使用等情況,以為電腦有問題。其實不然,出現這個原因是因為Z170平臺使用了XHCI主控代替了以前的EHCI主控,win7安裝盤裡卻沒有這個驅動,所以除非你用光碟安裝系統,如果你用U盤安裝,還沒開始裝,USB本身就已經失效了。
解決方法:LZ給提供了一個技嘉出品的工具包,WindowsImageTool。這個工具的作用就是把USB的驅動寫入你做好的系統安裝盤裡面,當然這裡又做了一個Win7的U盤。USB驅動寫入以後,按照樓主的要求去主板bios設定裡尋找 USB Configuration 下面的 XHCI Handoff 選項,默認一般是 Disable,選擇成 enable,然後插入製作好的U盤安裝系統,安裝完再設定改回來即可。
問題又來了,因為我們的UEFI裡面並沒有找到USB configuration下面的選項。因此識別了光碟機的USB點擊安裝的時候依然提示無法找到驅動。
最後,我們先去ThinkPad官網把USB3.0的驅動下載下來,然後拷貝到WinPE系統盤裡,進WinPE系統,把USB3.0的驅動拷貝的小黑的D盤裡,退出來。斷電重啟,進去系統安裝界面,先添加驅動,添加驅動的時候要一直雙擊,直到沒有文件夾位置,會自動識別驅動,這時候安裝32位的USB3.0 驅動。然後就可以順利地進行下去了。搗鼓了一天,總算搞定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硬碟進行分區的時候不要使用Win7系統安裝盤裡面的那個分區,要用專門的分區助手,注意格式,把MBR改成GPT格式。
最後的最後,總算搞定了。感謝李老師的指導,致敬兩個執著的人。另外,有需要解決計算機方面問題的朋友可以直接聯繫我,提供有償和無償的技術支持。
我想說的是,我們的世界以飛快的速度在進步,我們如果停留在自己原來的世界裡,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自己已經掌握得很不錯了,那麼必然會被歷史的潮流所淹沒。告誡自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