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最大的耐心留給外人,把最大的脾氣留給家人

2020-09-04 你要優秀吖

身邊許多人,打電話聊天的時候經常聽見他們的一句話就是:煩死了,我今天又和我爸媽吵架了。可是他們為人還不錯啊,我們一起辦事的時候脾氣,性格,為人方面挺好的啊,可是為什麼會和父母吵架呢?

但是仔細想想,好像大多數人都是這個樣子,我們把最大的耐心留給了外人,而最大的脾氣,我們卻留給了家人。

而我們所吵架的內容,大多數是生活中的瑣事,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在親子關係之間掀起「滔天巨浪」,經過對自身和他人的反思,我發現我們和父母生氣的原因無非兩個:1.父母的喋喋不休讓我們沒了耐心。2.與父母之間產生了代溝,產生了思維的碰撞。

好比高考完學校剛發錄取通知書,這時候父母可能會一天問你好幾遍你們什麼時間開學,什麼時間報導,第一次的時候還能合理和氣的給家人說時間都在錄取通知書裡面,但是兩遍三遍重讀的詢問,帶來的可能就是厭倦。當我們正處於青春期活力四射的時候,當我們總是嚮往著獨立的時候,我們標新立異,有些觀念我們會和父母產生衝突,一場爭吵避免不了。

怎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呢?他們是生我們養我們的人啊。心理學認為,越是與親近的關係層次交往時,越是不需要「禮貌」來拉近關係或者維繫感情。

親密關係讓我們變得「放縱」。在親密關係內,親密度越高,情感安全度也越高,對於我們來說他們是最安全的,我們就會自然的放鬆,不會處於一種防禦戒備狀態,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值得信賴,所以我們會把被渴望關注和被理解照顧的想法自然釋放出去,因此我們的負面情緒也會不經意之間被發洩。即使傷到了他們,也知道對方是最安全的,不會像外人一樣對我們產生過多的報復,換句話說,就是向他們發洩情緒時的代價是最小的。可是,這真的好嗎?

我能夠承認,每當我們和父母產生過衝突之後,往往是兩敗俱傷,而我們,更多的是悔恨,悔恨為什麼要和父母爭吵,為什麼就不能多一點耐心呢?可是悔恨過後還是會再次吵架。

都是成年人了,能夠克製得住自己的情緒才是王者。我小時候曾以為大人都是很優秀的,但是當我真的長大成人的時候我卻發現小時候的幻想已經破滅了,真正能夠掌握自己的情緒的人寥寥無幾。我們與父母發生爭吵,但是我們卻沒有站在他們的位置上來考慮我們自己,他們可能是失落的,不忍的,猶豫的,也可能是不厭其煩,渴望著你的。不管他們表面上是怎樣的樣子,但在他們心底,我們永遠是最親的血肉,最疼愛的孩子。他們常常是奉獻的姿態,我們不能總是那個接受方,不能因為自己已經獨當一面了又變成了排斥方,這不公平,別忘了他們可從來沒考慮公不公平,值不值得。

每當與父母意見不合時,我都會深吸三口氣,情緒會好很多。

審視一下自己的親情,給他們多一點理解和耐心吧。

當然任何人與人之間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互相理解,但是我們可以是共情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總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外人,卻把最糟糕的一面給了家人
    01我們總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了外人,卻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給了家人。這到底是怎麼了?我在小區裡親眼見過這樣的一個場面。一位寶媽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溜達,孩子在前面騎著扭扭車,寶媽拎著袋子走在後面。很多時候,我們不由自主地將最好的脾氣留給了外人,卻對家人怒目圓睜、大聲吼叫,這點非常要不得。02有時候,我自己也是這樣。老公向我抱怨道:為什麼你對待外人客客氣氣,對我卻惡語相向呢?其實,我也在反思自己。我也想把自己好的一面留給我的家人,而不是只給了外人。
  • 我們為何總是把好脾氣留給了別人,把最差的脾氣留給了最親的人
    人的一生會遇見很多的人,有的人在我們的路途中只是一個過客,匆匆而走,匆匆而來。而有的人,在我們的身邊成了我們最為親近的人,陪伴著我們走過這一生的路途。可是人啊,總是把好脾氣留給了那些陌生人,卻把最差的脾氣留給了自己最親的人。
  • 我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給了外人,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最愛自己的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可以發現,現在的人的性格都是火急火燎的,可能是因為社會的快速發展,快節奏的生活所導致的吧。在生活有好多的人都可能是因為一些不盡人意的事情而惱怒,發火,或許是因為在工作中的一些不愉快,也或許是和身邊的朋友同事發生了一些不愉快。
  • 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愛你的人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會犯的錯誤就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最愛我們的人。人這一生,最愛我們的人是誰?除了父母,恐怕就是愛人了吧。在我身邊也發生過這些事。阿美和阿遠以前是一對戀人,阿美屬於美女型的,高高瘦瘦的,很有氣質,不僅說話幽默,而且脾氣還很好。
  • 「夜讀」為什麼我們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朗讀 | 李洋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我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給了別人,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家人。有時候,我們明知他們會受傷,還是會在看家人不順眼,便橫加指責;在期待未被滿足時間,便嘶吼咆哮;在家人如有錯時,便惡言相向。
  • 「夜讀」一個人最大的愚蠢:只對外人和氣,卻對家人發脾氣
    :只對外人和氣,卻對家人發脾氣06:47來自人民日報1有句話說,「對待外人的彬彬有禮,可能只是處世的圓滑,而將好態度留給愛的人,才是深入骨髓的教養。」如何了解一個人的真實人品,很簡單,就看他對家人的態度。因為在家人面前,他會卸下所有的偽裝,表現出真實的一面。前幾個月,單位來了位新同事小張,他待同事謙遜和氣,待客戶耐心禮貌,做事也很勤快,漸漸得到大家的信任。不過,後來一些小事讓大家對他有了新的看法。有一次,公司組織聚餐,可帶家屬參加。小張也忙前忙後,熱情細心。
  • 為什麼你總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自己最親近的人?
    不知你們發現了沒,我們總會把好脾氣留給外人,而壞脾氣卻留給了我們最親近的人。很多人都是這樣,也許前一秒我們還平心靜氣的和朋友聊著天,卻在接到父母的電話時,轉變成了一副父母欠你幾百萬的態度和他們說話。就比如我自己,在外工作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和同事聊天,不管是都會把好脾氣留給他們。也許是為了工作吧,然而等回到家後,只要自己父母的一些行為或言語稍有不符合自己的心情,就會開始煩他們。只要他們多問幾句,就會發脾氣。可是父母是受害者啊,為什麼要把自己工作上的情緒帶給家人呢?
  • 最好的情緒,要留給最親的人
    她不以為然地說:「一家人,講究那麼多幹什麼,對他們兇,也是為他們好。」這樣的場景,你是不是很熟悉?其實在我們身邊,脾氣如此「分裂」的人有很多。他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留給陌生人,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 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你最親的人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一起聽故事,品人生!01.六月姑娘與張先生之間的爭吵早已是家常便飯,常常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每每一爭吵六月姑娘必定會摔盤子砸碗,非要鬧得一個雞犬不寧才肯罷休。張先生走了,買了一張回老家的機票,留下了一條簡訊,很簡短的一句話:我們都靜靜吧!六月姑娘哭了,哭得很傷心。
  • 討好外人,踐踏家人的男人,是一種什麼心態?
    家人,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家,是我們最應該珍惜的地方。然而,有些人卻總是把好脾氣留給外人,把壞脾氣發洩到家人的身上。這其中要以「耗子扛槍窩裡橫」的男人最為典型。然而,很多男人常犯的錯誤就是:把耐心和寬容,留給了陌生人。卻把最差的情緒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親近的家人。不對家人發脾氣,是一個男人的修養。家是否溫暖,不在於你能掙來多少錢,而在於你是是否傾注了愛。家,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只要有家在,我們的付出都值得的。
  • 一個人最大的災難:對外人和氣,對家人發脾氣
    我們把紳士一面留給外人,卻把最糟的一面留給家人。但一家不和,何以萬事興。看過這樣一句話:「對待外人的彬彬有禮,有可能只是處世的圓滑,而將好態度留給愛的人但現實往往相反,對待陌生人熱情又耐心,但對家人卻惡語相向。
  • 一盤番茄炒蛋真的能毀掉一段婚姻,所以請把你溫柔留給你的家人
    經常看到我們身邊的一些人,對待外人或者陌生人的時候,總是笑臉相迎,客客氣氣,好像脾氣很好,但轉臉之間,對自己的家人或者愛人就會斤斤計較,哪怕一點小事,都不會相讓。總有人說,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往往就是一些小細節。
  • 為什麼人們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愛的人?
    圖片來源:堆糖網面對外人,就算肚裡有火氣,我們也得選擇克制,情緒化會讓我們失去很多。這種時刻,我們就需要能夠讓我們「傾訴」的對象。如果,我們是善於溝通的人,就會跟和善的、最愛的人去溝通,訴說自己心裡的痛楚,以此得到安慰。但如果,我們不善於溝通,又恰好處於有火氣的狀態,自然而然地就將脾氣給了最愛的人。因為只有在最愛的人面前,我們才能夠「肆無忌憚」,才能夠做最真實的自己。
  • 貶低式教育,是留給孩子最大的毒藥,醫生也無可救藥!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類父母:明明在外人面前都很謙虛和熱情,可是面對孩子,嘴巴就變成了一把刀。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裡,李明月就是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就比如買衣服,李明月的媽媽就是打擊教育。齊明月拿起一件白色衣服,媽媽批評她:「你不愛乾淨還穿白色的,以後你自己洗想買什麼顏色都可以!」
  • 黃曉明把道歉留給顧客 把脾氣留給自己人 他欠林大廚一句對不起
    近兩年生活體驗類綜藝層出不窮,這其中《嚮往的生活》和《中餐廳》收視率都很高,以往明星都是很難以接近的,如今可以看到明星最接地氣的一面,其實他們的私下生活和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於是我們看到,第二天中午大家手忙腳亂,上菜慢、菜上錯桌,甚至有客人因為等太久直接走了。如果這種事發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那麼這家飯店離倒閉不遠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一切的一切源於黃曉明規劃上的失誤。賣套餐是最大的敗筆,事實上在歐美很多餐廳都流行賣套餐,黃曉明想效仿也沒什麼錯,畢竟入鄉隨俗。
  • 為什麼我們對越親近的人,越容易發脾氣?
    有時,接到父母電話,沒說到兩句,嫌他們囉嗦,嫌他們煩,很快的把電話掛了;每次對親人發完脾氣後,可能我們會自責、懊惱,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我們最親近的人?為什麼我們不能對他們多點耐心?但事後可能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 吳京扮大象哄孩子開心:真正的好男人,都把最溫柔的一面留給親人
    我想說,每個人其實至少都有兩副面孔,一副給外人,一副給家人和愛人。更有甚者,一個人會有很多副面孔,這都無可厚非,但要記住的是,給親人和愛人的那副面孔,一定別給錯了!02當一個男人把最幼稚的一面給你時,那麼恭喜你,他已經徹底愛上你了。
  • 孫興威:軍訓留給了我們什麼?
    感慨之餘,筆者還以一個「過來人」的視角認真思考了一個問題:軍訓留給了我們什麼?希望對新入學的學弟、學妹們有些啟發。有人說,軍訓留給了我們堅定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筆者並不認同!如果說軍訓可以磨鍊人的意志,可以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畢竟軍訓的時候,不管你願不願意,一個個都是颯爽的軍姿,筆直的腰板,高挺的胸膛,昂揚的鬥志。
  • 姑娘,好脾氣從不留給得寸進尺的人
    01昨天,看到一個平時從來都不發脾氣的大姐,終於發起大脾氣來!那一刻四周都非常地安靜,似乎大家都在沉默了。這一位大姐是我的鄰居,她平時脾氣非常好,對於我們都是有說有笑的,而且也非常尊老愛幼。看到哪一位老人走路不方便,她會主動上前扶他們一把;看到哪一家孩子被欺負了,她會主動上前幫助小孩子。大姐在我們這裡平時也賣水果,主要是在路邊擺攤。
  • 心理學:為什麼我們總是習慣對親人發火,卻對陌生人客氣?
    亦舒說:人們日常所見犯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 很多人常常對親人發了脾氣,事後會後悔,但下次還是會這樣。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故事,我們常常把壞脾氣留給家裡人,好脾氣留給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