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胺基酸的生物合成

2020-12-12 生物谷

第三節 胺基酸的生物合成

  組成人體蛋白質的胺基酸中,有些胺基酸只能在植物及微生物體內合成,人體必須從食物中攝取,這些胺基酸即必需胺基酸(escential amino acids),其餘的胺基酸可利用代謝中間產物合成,稱為非必需胺基酸(nonescential amino acids)。(表7-2)除酪氨酸外,體內非必需胺基酸由四種共同代謝中間產物(丙酮酸、草醯乙酸、α-酮戊二酸及3-磷酸甘油)之一作其前體簡單合成。如前所述,酪氨酸由苯丙氨酸必需胺基酸羥化生成,嚴格講酪氨酸不是非必需胺基酸,對每日膳食中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同時亦反映了對酪氨酸的需要量。

表7-2人體中必需和非必需胺基酸

Essential Nonessential Arginine Alanine Histidine Asparagine Isoleucine Aspartate Leucine Cysteine Lysine Glutamate Methionine Glutamine Phenylalanine Glycine Threonine Proline Tryptophan Serine Valine Tyrosine

  *Although mammals synthesize arginine,they cleave most of it to form urea(Sections 24-2D and E).

  1.丙氨酸,天冬醯胺、天冬氨酸、穀氨酸及穀氨醯胺由丙酮酸、草醯乙酸和α-酮戊二酸合,三種α-酮酸:丙酮酸、草醯乙酸和α-酮戊二酸分別為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穀氨酸的前體,經一步轉氨反應可生成相應胺基酸(圖7-22、反應1-3)。天冬醯胺和穀氨醯胺分別由天冬氨酸和谷胺酸加氨反應生成(圖7-22反應4,5)。穀氨醯胺合成酶(glutamine cynthetase)催化穀氨醯胺合成,NH3為氨基供體、反應中消耗ATP生成ADP和Pi。而天冬醯胺由天冬醯胺合成酶(asparagine synthetase)催化合成,利用穀氨醯胺提供氨基、消耗ATP生成AMP+PPi。

圖7-22 氨酸、天冬氨酸、穀氨酸、天冬醯胺和穀氨醯胺的合成

  穀氨醯胺是許多生物合成反應的氨基供體,同時也是體內NH2的貯存形式。穀氨醯胺合成酶位於體內氨代謝的中樞位置。實事上,此酶由α-酮戊二酸激活,此種調控作用有利於防止穀氨酸氧化脫氨造成體內氨的堆積。

  2.穀氨酸是脯氨酸,鳥氨酸和精氨酸的前體。穀氨酸γ羧基還原生成醛,繼而形成中間Schiff鹼,進一步還原可生成脯氨酸(圖7?3)。此過程中的中間產物5-穀氨酸半醛(glutamate-5-semialdehyde)在鳥氨酸-δ-氨基轉移酶(ornithine-δ-amino-transferase)催化下直接轉氨生成鳥氨酸。

圖7-23 由穀氨酸生成脯氨酸、鳥氨酸和精氨酸

  3.絲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由三磷酸甘油生成。絲氨酸由糖代謝中間產物3-磷酸甘油經三步反應生成。(1)3-磷酸甘油酸在3-磷酸甘油酸脫氫酶催化下生成了一磷酸羥基丙酮酸(3-phosphohydroxypyruvate)。(2)由穀氨酸提供氨基經轉氨作用生成3-磷酸絲氨酸(3-phosphoserine)。(3)3磷酸絲氨酸水解生成絲氨酸。

  絲氨酸以兩種途徑參與甘氨酸的合成:(1)由絲氨酸羥甲醯轉移酶(serine hydroxy methyltransforese)催化直接生成甘氨酸,同時生成N5,N10-甲醯FH4。(2)由N5,N10-CHO-FH4,CO2和NH+4在甘氨酸合成酶(glycine aynthase)催化下縮合生成。

  在蛋氨酸代謝中已討論過,人體中半胱氨酸可由蛋氨酸分解代謝中間產物同型半胱氨酸和絲氨酸合成,半胱氨酸的巰基來源於必需胺基酸-蛋氨酸,故有人將其稱為半必需胺基酸(semiessential amino acid)。而在植物及微生物中,半胱氨酸在絲氨酸乙醯轉移酶催化下被乙醯基取代生成O-乙醯絲氨酸(O-acetyl serine)。(2)乙醯基被巰基取代生成半胱氨酸。反應中的羥基由PAPS經PAPS還原酶及亞硫酸還原酶(sulfite reductase)催化生成。

相關焦點

  • 第三節 胺基酸 - 專區 - 生物谷
    第三節 胺基酸   胺基酸是一類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化合物。因為它們中許多是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有些則直接用作藥物。   α-胺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
  • 第三節 蛋白質合成後的分泌及加工修飾
    第三節 蛋白質合成後的分泌及加工修飾   不論是原核還是真核生物,在細胞漿內合成的蛋白質需定位於細胞特定的區域,有些蛋白質合成後要分泌到細胞外,這些蛋白質叫做分必蛋白。在細菌細胞內起作用的蛋白質一般靠擴散作用而分布到它們的目的地。
  •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
    (1)mRNA的作用原理  mRNA中每3個核苷酸組成1個密碼子,體現一個胺基酸的信息。  在mRNA中,每3個相互鄰接的核苷酸,其特定排列順序,在蛋白質生物合成中可被體現為某種胺基酸或合成的終止信號者稱為密碼子,統稱遺傳密碼。遺傳密碼具有簡併性、通用性、方向性、不間斷性和不重疊性。
  • 天津工生所建立基於胺基酸脫氫酶的β-胺基酸合成新方法
    天津工生所建立基於胺基酸脫氫酶的β-胺基酸合成新方法 2015-05-19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其中一些β-胺基酸不僅具有獨特的生物和藥理特性,同時也是合成許多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中間體,近年來手性β-胺基酸的合成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並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
  • 第三節 肝臟的生物轉化作用
    第三節 肝臟的生物轉化作用   一、肝臟生物轉化的概述   生物轉化的定義 機體將一些內源性或外源性非營養物質進行化學轉變,增加其極性(或水溶性),使其易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這種體內變化過程稱為生物轉化(biotransformation)。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冊《第1節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教案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65的第三自然段和圖4-4,完成下列填空。P67:20種胺基酸的密碼子表(1)密碼子總數是64種,但決定胺基酸的密碼子是61種,3個是終止密碼子,所有生物的密碼子是相同的(2)一種密碼子決定一種胺基酸,但一種胺基酸可以由1種或多種不同的密碼子決定。思考與討論:P671.從密碼子表中可以看到,一種胺基酸可能有幾個密碼子,這一現象稱作密碼子的簡併。
  • 高中生物《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答辯題目及解析
    ③簡併性:絕大多數胺基酸具有2個以上不同的密碼子,這一現象稱做簡併性,編碼相同胺基酸的密碼子稱同義密碼子。④通用性:除線粒體的個別密碼外,生物界通用一套遺傳密碼,細菌、動物和植物等不同物種之間,蛋白質合成機制及其mRNA都是可以互換的。例如,真核生物的基因可以在原核生物中表達,反之亦然。
  • 【胺基酸合成】脯氨酸類的合成
    也可以通過在吡咯甲酸酯上引入其他官能團的形式合成多樣的脯氨酸類化合物。相關連結:【胺基酸合成】芳甘氨酸類化合物的合成【胺基酸合成】α-位成肟/亞硝化還原法【胺基酸合成】磺醯疊氮作用下羰基α-位疊氮化
  • 生物化學: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翻譯後加工
    釋放因子是 eRFC. 80S 核蛋白體參與合成D. 核內合成,胞液加工題目解析mRNA 是蛋白質合成的直接模板。在原核生物中,數個結構基因常串聯排列而構成一個轉錄單位,轉錄生成的 mRNA 可編碼幾種功能相關的蛋白質;而真核生物的一個 mRNA 分子只能編碼一種蛋白質,因此 A 選項正確;原核生物的釋放因子有三種,分別是 RF-1、RF-2、RF-3,eRF 為真核生物的釋放因子,因此 B 選項錯誤;參與原核生物蛋白質合成的是 70S 核蛋白體,參與真核生物蛋白質合成的是 80S
  • 第三節 紅細胞的代謝
    第三節 紅細胞的代謝   一、血紅素的生物合成   成熟紅細胞中,血紅蛋白(hemoglolin,Hb)佔紅細胞內蛋白質總量的95%,它是血液運輸O2的最重要物質,和CO2的送輸亦有一定關係。
  • 科學家發現不用胺基酸就能合成多肽 有望回答生命起源之謎
    不是生物專業的讀者朋友們可能對「多肽」這個詞比較陌生,這邊先做一個簡單介紹。我們知道,蛋白質在生命活動中有著各種各樣的重要功能,而蛋白質的基本組成部分是胺基酸。用胺基酸合成多肽,需要酶的參與;主導這一步驟的酶是種蛋白質;但要合成這種蛋白質,我們又需要胺基酸先合成多肽……「這是一個經典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 第三節 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的代謝
    第三節 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的代謝   神經系統內存在著許多化學物質,但它們不一定都是遞質(transmitter)。   (一)兒茶酚胺的生物合成   神經組織中兒茶酚胺的合成原料來自血液中的酪氨酸,其合成過程如圖14-6。
  • 萜類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關鍵酶改造和調控研究等系列學術報告
    但是目前大多數化學品的生物合成過程仍然存在著合成效率低、細胞代謝壓力大等問題,極大地阻礙了微生物製造在更大範圍上的應用。如何獲得暢通高效的生物合成途徑併兼顧細胞生長和產物合成是生物合成領域的共性難題。為此,我們結合代謝工程和蛋白質工程手段,針對「生物合成限速酶的分子改造」和「生物合成途徑的平衡調控」等關鍵問題展開研究,取得以下成果:根據生物合成途徑的特性,分別基於自身或者旁路途徑終產物的顏色或者代謝中間產物的毒性建立新型高通量篩選策略,通過體內定向進化或共定向進化增強限速酶的催化活性,大幅提高了異戊二烯、類胡蘿蔔素等萜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效率;提出「變限制為控制」的生物合成途徑構建理念,建立碳源響應型順序調控和溫度響應型動態代謝調控體系
  • 其他特定類型的a-胺基酸的合成
    其他特定類型的a-胺基酸的合成2.1.
  • 【必修一】高中生物必備知識點:2.2.1胺基酸及其種類
    這個顏色反應常被用於α-胺基酸的比色測定和色層分析的顯色4、按營養學分類:(1) 必需胺基酸:指人體不能合成或成速度遠不適應機體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給,這些胺基酸稱為必需胺基酸。成人必需胺基酸的需要量約為蛋白質需要量的20%~37%。共有8種分別是: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
  • 脂肽類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脂肽類天然產物是由非核糖體肽和聚酮雜合途徑合成的一類抗生素,結構中既含有親水性胺基酸單元,又含有疏水性脂肪鏈,表現出抗菌、抗腫瘤和抗病毒等多種生物活性。脂肽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藥性、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
  • 研究實現可見光介導的對映體歸一胺基酸衍生物的合成
    研究實現可見光介導的對映體歸一胺基酸衍生物的合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3:23:46 近日,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Chun-Jiang Wang課題組的研究顯示
  • 胺基酸、黃腐酸、腐植酸:三大生物刺激劑的作用與區別
    在農化產品分支中,有一個古老而新穎的品類——生物刺激劑。根據歐洲生物刺激劑行業委員會(EBIC)的定義:內含某些成分和(或)微生物的物質,當施用於作物或其根際周圍時,能夠促進作物的自然生理代謝,增強營養物質的吸收及利用,提升非生物脅迫抗性,提高品質和產量。
  • 高中生物《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模擬題
    A.圖中的酶是DNA聚合酶B.γ鏈徹底水解後能生成6種小分子物質C.該過程只發生在細胞核中D.β鏈中鹼基G佔28%,則γ鏈中鹼基A佔22%6.核糖體RNA即rRNA,是三類RNA(tRNA、mRNA、rRNA)中相對分子質量最大的一類RNA,rRNA單獨存在時不執行其功能,它可與多種蛋白質結合成核糖體,作為蛋白質生物合成的
  • 組成蛋白質的20種胺基酸(α-胺基酸)
    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有以下幾件事情:1、地球生物的誕生  2、人類的起源   3、現代人的產生4、農業的產生   5、工業的產生   .  .現代普遍認為生物是進化而來的,蛋白質是生物進化之初選擇下來的作為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的生物大分子,如此重要而複雜的蛋白質卻僅由20種胺基酸組成,複雜的背後往往是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