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初賽最後兩期上線,聲音玩具的淘汰使得超級樂迷張亞東和周迅倍感惋惜,這支知名度不高的搖滾樂隊也因此登上微博熱搜。
初賽就被淘汰,聲音玩具的樂夏之旅讓人感覺有些意外。節目組將聲音玩具和carsick cars剪輯在一起,省略了大量篇幅介紹,似乎暗示了他們的可有可無。
聲音玩具和痛仰樂隊一樣成立於1999年,資歷比樂夏2大多數參演樂隊更深,而且他們有《你的城市》《明天你依舊在我身旁》 這樣既具有獨特風格又相當完美的作品,在搖滾樂這件事情上應該有一定的話語權。
節目中樂評人丁太升稱歐珈源為藝術家,周迅從淘汰席中撈起聲音玩具,張亞東在復活賽中直言聲音玩具的完美……這些其實都證明了聲音玩具的優秀,但為什麼樂夏留不住聲音玩具,為什麼樂迷們聽不出聲音玩具的「好」,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與聲音玩具相反,五條人早在第一次上臺時就抓住了觀眾的心。吊起觀眾胃口的不是五條人的音樂,而是比彭磊更彭磊的冷幽默。
穿拖鞋上臺、隨意改歌……五條人好像就是節目組請來打臉的,他們的「冷言冷語」和「沒文化行為」除了不經意間吸了一波粉之外,還為節目組免費贈送了一波賣點。
表面上五條人因為「惡意」改歌沒能晉級,事實上他們在第一期中的5分鐘提問環節就已經贏了。就算觀眾不能把他們撈回來,節目組也絕對捨不得這倆「流量寶貝」。
果不其然,在第6期的復活賽環節,五條人憑藉一首「歌詞讓字幕君為難」的作品把自己撈了回來。
比賽結束後,許多歌迷爭論達聞西樂隊的即興其實更好聽,這次復活賽評分的標準「有點不公平」。單從作品完整度而言,達聞西和五條人的即興表演誰更好,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次的投票標準,當然已經變成了多方面的考量。投票結束,樂隊席有人直言:「五條人一上臺就贏了」。
節目最後達聞西接受採訪時說「可能自己太過嚴謹,不夠放鬆才會輸」,這個片段更像是為比賽的不公平打圓場。
《樂隊的夏天》不像《歌手》一樣做音樂純享,剪輯進更多與表演無關的「趣味性」環節,表明這檔節目達不到《歌手》的公平度。當然,如果沒有這些閒雜片段,節目也沒什麼賣點。
五條人的作品十分優秀,倍受一部分小眾樂迷喜愛,他們更加接地氣,有人情味,代表了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經過節目組剪輯,觀眾關注的不再是他們的音樂,而是他們的言談舉止。淡化音樂本身拔高節目娛樂性,不是樂夏應該做的。
比起第一季,明顯感覺到《樂夏》比賽作品向《歌手》靠近,炫技、爭相創新、獵奇成為比賽的一部分。有些樂隊為了拿一個好分數,不再注重表達樂隊本身的風格,而是什麼能抓住眼球就演什麼,功利性逐漸在這檔節目彌散開來。
有人炫技博眼球,就一定會有人因為太過平常而被被淘汰,所以說聲音玩具敗得有點冤。
聲音玩具的作品風格較為平和,沒有能夠讓人聽一遍感覺很爽的作品,而是細水長流,在循環播放中慢慢品出味道。他們的作品風格有點像逃跑計劃,屬於流行搖滾。主唱歐珈源的嗓音讓人過耳不忘,俘獲了許多女歌迷。歌手譚維維曾與聲音玩具合作過比賽中唱的這首《明天你依舊在我身旁》,簡直是經典中的經典。
聲音玩具最終得票158票,確實有點低。即便他們並未完全發揮出狀態,這樣的成績也完全不可思議。
或許有了前幾組樂隊炸裂的鋪墊,歌迷們靜不下心來聽一首浪漫搖滾,沒有感受到這首作品歌詞和旋律的魅力。聲音玩具不能速食,適合細嚼慢咽。5分鐘的比賽或許還不能讓歌迷感受到這支樂隊的魅力。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開播時,許多樂隊只把這檔節目當作一個玩笑,大家都很真,比賽結果還不是那麼重要,於是自然而然的將樂隊最真實的狀態流露出來,樂夏第一季被評為「展現樂隊真實狀態」的一檔綜藝。
當一批樂隊從此走紅,名氣越來越大,樂夏成為了許多樂隊眼中的「流量加成器」,比賽的功利性就展現了出來,炫技、爭票不可避免。一個深刻的問題是一群搖滾樂隊湊到一起不打架了,節目賣點都要劇本化了,這一定和節目的商業化有直接關係。
如何避免樂夏功利化,如何能讓樂夏成為真正展現中國搖滾樂隊生存狀態的綜藝,如何保證節目的公平性,這或許是米未應該考慮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