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乳腺疾病已經發展成為了威脅我國婦女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嚴重威脅著女性的健康。根據《中國乳腺疾病調查報告》顯示,「在無症狀女性人群中,各種乳腺疾病患者高達52.4%。其中僅患乳腺增生的婦女數高達49.7%。並且在大城市中女性腫瘤的發病率中,乳腺癌發病率位高居首位。「對於可疑乳腺惡性疾病的非手術定性診斷,現多選用圖像引導真空輔助乳腺活檢技術VABB。VABB雖然「年輕」但十分「有為」。
一、乳腺腫瘤的檢查及治療
對待乳腺腫瘤的檢查主要分為三種:觸診、影像學檢查和活檢。當檢查出乳腺腫瘤的性質時,就會對乳腺腫瘤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乳腺癌的治療是局部或全身性的。局部治療用於去除、破壞或控制特定區域(例如乳房)中的癌細胞。手術和放射治療都屬於局部治療。全身治療如化學療法和激素療法等能夠破壞或控制全身的癌細胞。
針對良性葉狀腫瘤,大多數類型的良性乳房疾病不需要治療。如果患者具有非典型增生或其他可能增加罹患乳腺癌風險的乳房疾病時,仍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包括細針穿刺引流充滿液體的囊腫、手術去除腫塊(腫塊切除術)、口服抗生素用於乳腺炎感染等。
1、觸診
在乳房檢查期間,醫生通過觸摸乳房感受其是否具備腫塊及其周圍的組織是否異常。乳腺癌通常感覺與良性腫塊有所不同。
2、影像學檢查
最常用的檢查是乳房X光檢查,即對乳房進行X射線檢查。其次是超聲波,它使用高頻聲波創建乳房組織的圖像。超聲波是區分積液的腫塊(稱為囊腫)和結實的腫塊(可以指示癌症或其他良性乳腺疾病,例如纖維腺瘤)之間最好的辨別工具。如果以上兩種影像檢查不能提供足夠的信息,也可以進行乳房磁共振成像掃描。
3、活檢
在影像學觀察的基礎上,如果還是無法判斷乳房腫瘤的良惡性,那麼醫生會建議患者從乳房中取出組織樣本並在顯微鏡下檢查。病理學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樣品並尋找異常的細胞形狀或生長模式。當存在癌症時,醫生就能夠發現它屬於哪種類型的癌症,並能觀察到是否已經擴散到導管或小葉之外。如今的活檢已經實現了微創穫取,芯針活檢可以清除組織碎片,更優的是進行切除活檢,能夠清除該區域的異常組織。
二、腫瘤活檢治療新手段
隨著影像學診斷的進展以及超聲檢查的相對較高的可用性,臨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夠對結節性乳腺病變進行有效驗證。而對懷疑為惡性的並且不可觸及的小病變的鑑別診斷尤其具有挑戰性。一直以來,臨床延續使用的仍是開放式手術活檢。
然而,除了手術的持續時間較長和昂貴的成本外,開放式手術活檢存在潛在的併發症,疤痕和乳房變形,因此研究人員努力研究具備微小侵入性並且價格較低的方法。隨著微創乳腺活檢系統的開發成功,乳腺腫瘤疾病微創活檢治療實現了實質性進展。特別是大口徑、圖像引導真空輔助乳腺活檢(vacuum-assisted breast biopsy,VABB)已成為近年來臨床上公認的一種安全、低成本的替代開腹手術的技術,從而實現對某些乳腺良性病變進行切除。
VABB是一種微創手術,能夠在超聲引導下去除病變。與傳統手術切除相比,它具有許多優勢,包括理想的美容效果、極少的併發症以及患者的便利性和滿意度。在真空旋切技術應用之前,具有明確診斷特徵的乳腺良性病變以及乳腺重度增生性病變只能利用空芯針穿刺活檢,診斷完成後還是需要進行相應的常規手術,給患者帶來了昂貴的治療費用以及手術痛苦。
為了克服傳統活檢獲取方式的弊端,在1995年放射科醫生Fred Burbank和醫療設備工程師Mark Retchard開發出了VABB技術,當時的目的是希望運用自動活檢針來解決傳統活檢方式的弊端。1996年Burbank和Parker對該技術進行了改進。起初該技術是作為一種診斷工具,用於評估在乳腺X線照片上可見的可疑病變。
2000年,VABB被引入了韓國的幾所大學醫院和診所。隨後大學醫院的放射線醫師採用了這一技術並進行推廣,當時,除了診斷功能外,人們對VABB的其他用途是否有效還持懷疑態度。但是,積累的用戶經驗以及VABB更廣泛的應用的廣泛使用導致了VABB在良性病灶去除治療中的更普遍使用。後來,通過媒體和網際網路對VABB的有效性的大力推廣,醫生對該技術得到了更好的了解。隨著乳房檢查在20歲以下的女性中變得越來越普遍,使用VABB切除良性乳腺腫瘤的手術方式變得更加普遍。
VABB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解決了空芯針穿刺的問題,如今的VABB技術不僅能夠實現明確的診斷,並且在影像學的實時監測下可以將病灶完全切除,不用再進行另外的常規手術,實現了診斷和治療的同步進行,現在已用於切除良性腫瘤的病變,例如纖維腺瘤,纖維囊性病變,腺瘤和乳頭狀瘤等。在美國,VABB已被建議作為乳腺病變的一種新治療策略。
三、VABB的構成和分類
VABB系統的基本構成有兩大模塊:真空泵和旋切刀,通常情況下旋切刀是中空管腔設計,所帶有的凹槽通過負壓吸住待切除部位並完成旋切過程。而真空裝置由電腦控制保持負壓從而對乳腺病灶進行抽吸,實現旋轉切割;隨後通過標本運送系統將切取的標本運出體外。通過單次的穿刺,就能收集到多個連續樣本。
在超聲引導下VABB是一種多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的微創手術,皮膚切口僅需3-5mm;通過超聲定位進行引導,隨後將活檢探針穿過皮膚,到達目標病灶下方;在負壓吸引下,將病灶組織吸入旋切刀的收集槽中進行旋切,然後完成相應的切除操作。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都是通過高解析度的聲像圖監控,實現可視化操作,進而能夠實現定位準確,切除效率高的特點。VABB可分為三類:立體定向VABB、手持式VABB和MRI引導的VABB
1、立體定向VABB
該方式是一種經皮穿刺活檢的乳腺病變,在乳房X線照片上表現為微鈣化,但在超聲上看不到。對於微鈣化散布在較大區域的情況,可以將針拔出並重新插入以去除不同區域的病變。這種活檢技術允許通過一個切口採集許多樣本。通常可以進行準確的分析。
2、VABB HH(手持式)
該系統配有計算機軟體,可輕鬆實現自動或手動樣品收集。VABB HH使用14G針頭,該針頭可收集的組織是現有核心活檢組織的兩倍。與傳統的活組織檢查相比,該設備還花費了一半的時間來收集組織。這樣的功能減少了採樣錯誤的機會。與傳統的核心活檢相比,VABB具有更高的脂肪乳腺組織獲取能力。此外,在其他可能存在問題的情況下,可以使用VABB進行活檢。
3、磁共振成像系統(MRI)引導的VABB
MRI對於診斷在乳房X線照片,超聲或身體檢查中未發現的乳腺癌非常有用。許多研究表明,MRI可以檢測乳腺癌的敏感性幾乎為100%,但其特異性在37%至97%之間變化。隨著MRI的使用迅速增加,檢測真假陽性病變的頻率也增加了。不過該技術仍處於臨床探究階段,並未得到廣泛普及。
使用真空輔助乳房活檢系統,通過超聲引導的VABB,能以微創的方式切除良性乳房病變。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實現病灶的完全切除,無殘留組織。該微創方式適合病灶大小3cm以下的良性腫瘤或超聲可見的乳腺可疑病灶活檢或新輔助治療後的療效判定。VABB微創方式被證明對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僅有效而且併發症相對較少。據報導其準確性在98%至100%之間,與開放式手術活檢的準確性相當。
四、 國內外著名公司
國外
1、麥默通
麥默通總部位於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在1999年研製成功推出了麥默通(Mammotome)真空輔助乳腺微創旋切系統,能夠在精確、微創、安全的前提下對乳腺病變組織進行活檢以及完整切除。其推出的Mammotome乳房活檢系統已經為成功的乳房活檢結果設定了標準。這些系統在全世界廣泛使用,可以滿足臨床醫生的需求,無論他們選擇哪種形式進行活檢。從超聲波到立體定向和MRI,Mammotome乳房活檢系統始終如一地提供性能和可靠性,以幫助確保最佳的活檢結果。
2、美國巴德
SenoRx公司成立於1998年,在2010年被美國巴德公司收購。公司致力於設計、開發、製造和銷售用於診斷和治療乳腺癌的微創設備。SenoRx公司開發出的產品主要包括EnCor®真空輔助乳房活檢系統、Contura™多腔球囊(MLB)。其中EnCor®真空輔助乳房活檢系統能夠實現超聲、立體定位和MRI方式的兼容;Contura™多腔球囊(MLB)–唯一的多腔塗藥器,可將放射線傳遞到腫塊切除術後的組織。
國內公司
西山科技
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針對微創外科手術設備及耗材研發製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5月,西山科技自主研發製造的臻旋®(DK-B-MS 乳房病灶旋切式活檢系統)獲得了CFDA醫療NMPA證,打破了國外壟斷。
結語
針對乳腺腫瘤,在歐美發達國家,微創活檢已經取代細針乳腺穿刺活檢。而國內在這一塊的發展相對較慢,且國外壟斷較為嚴重,因此還需要更多的國產企業研製出高水準的微創活檢設備,實現進口替代,造福中國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