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 09:08:18 來源:每日財報 作者:佚名
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金在線微信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近期,抗腫瘤藥物生產商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誼眾藥業」)在科創板官網披露了招股書,擬募集10.33億元,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用於「紫杉醇膠束擴大適應症臨床研究」、「營銷網絡建設」等。
據《每日財報》了解,上海誼眾的前身是誼眾有限,成立於2009年。公司的主營是抗腫瘤藥物改良型新藥的研發及產業化,核心產品是紫杉醇膠束,誼眾藥業的紫杉醇膠束是國家2.2類新藥,擬申請註冊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化療。
值得注意的是,誼眾藥業招股書報告期內營收均為零,且近年來持續虧損。其核心產品紫杉醇膠束仍在藥品審評中心審評中,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
持續虧損需警惕 產品單一未上市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1-3月,誼眾藥業營收均為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10、-0.13、-3.15、-0.056億元。綜合計算下來,報告期內,誼眾藥業三年累計虧損高達3.4億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629.10萬元。報告期內,誼眾藥業現金流分別增加254.43 萬元、45.37 萬元、-301.35 萬元和 55.36 萬元,累計僅增加53.81萬元,而且現金流入主要靠政府補貼。
《每日財報》注意到,在2017年-2019年,公司分別收到政府補貼264.19萬元、277.96萬元、134.18萬元,如果沒有政府補助,誼眾藥業的現金流全部為淨流出。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當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第4個完整會計年度觸發相關財務指標,即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利潤(含被追溯重述)為負且營業收入(含被追溯重述)低於1億元,或經審計的淨資產(含被追溯重述)為負,則將觸發退市條件。」
與此同時,《上市規則》中也有如下規定,「若上市後公司的主要產品研發失敗或未能取得藥品上市批准,且公司無其他業務或產品符合《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五項規定要求,則亦可能導致公司觸發退市條件。」
截至目前,誼眾藥業的核心研發產品為紫杉醇膠束,這是一種不含聚氧乙烯的蓖麻油,適應症為非小細胞肺癌。與已經上市的澤璟製藥、百奧泰、神州細胞等公司多點開花不同,誼眾藥業目前只有這一款主要在研產品。
研發進度顯示,紫杉醇膠束已於2019年1月完成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Ⅲ期臨床試驗,2019年7月獲得註冊申請受理。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該產品仍在註冊審評中,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
也就是說,在一段時期內,誼眾藥業未來首先要完成產品的上市批准,而且將主要依賴於紫杉醇膠束獲批上市後的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的商業化拓展,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將受到單一產品的限制。
核心產品競爭激烈,研發投入不足
公開資料顯示,紫杉醇是經典的化療基礎藥物。具備廣譜抗腫瘤的特性,在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等腫瘤治療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紫杉醇類產品目前是國內銷售金額排名第一的化學製劑。
自 1992 年上市以來,圍繞紫杉醇的各種改良型劑型研發也在持續進行,目前上市的紫杉醇劑型主要包括普通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質體、白蛋白紫杉醇等。
2019年,國內醫院終端紫杉醇製劑的實際銷售金額達210億元。但《每日財報》注意到,紫杉醇類產品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其中市場份額第一的是綠葉製藥的紫杉醇脂質體(48.48%),保持絕對領先地位。
此外,石藥集團、新基和恆瑞醫藥的白蛋白紫杉醇亦迅速放量,三者合計佔比達37.27%。
目前國內獲批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產品主要有綠葉製藥的紫杉醇脂質體,據公司在年報中披露信息顯示,綠葉製藥紫杉醇脂質體2019年的銷售額約為25億元。
也就是說,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這個細分領域,誼眾藥業的產品還未上市就已被綠葉製藥拉開了較大距離。此外,近年來靶向藥物、免疫製劑(PD-1、PD-L1)發展迅速,醫生、患者可以選擇的藥物層出不窮。
雖然晚期癌症患者可以採用聯合化療方式,同時使用紫杉醇、靶向藥或免疫製劑,但誼眾藥業的紫杉醇膠束還面臨不小的營銷推廣壓力,產品上市之後能否搶佔市場還是一個未知數。
事實上,作為一家醫藥類公司,產品單一且缺乏競爭力或許和公司研發投入不足直接相關。
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誼眾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489萬元、1351萬元和17867萬元,剔除股權激勵費用外,2019年的研發實際投入為1678萬元,近三年的研發投入累計僅4518萬元,和同行藥企相比差距較大。
同時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誼眾藥業擁有68名員工,研發人員共有50名,在員工總數中的佔比約為73.53%,其中核心技術人員7名,報告期內核心技術人員未發生變動。
此外,醫保談判是所有藥企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誼眾藥業也不例外,而當下情況似乎對公司並不利。8月17日,國家醫保局下發《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申報指南》兩個文件,明確8月17日之前獲得批准上市的新藥可納入調整範圍。
由於紫杉醇膠束仍未獲批,誼眾藥業只能等待2021年的醫保目錄調整。去年石藥集團與恆瑞醫藥的白蛋白紫杉醇產品入選了第二批國家帶量採購,這兩款產品將獲得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談判資格,再加上集採後價格降幅超過70%,從原來的2680元/支降為747元/支,今年是有很大概率進入國家醫保。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兩款白蛋白紫杉醇都是仿製藥,毛利率高、研發成本低,大幅降價後仍可保證盈利,適合參與國家醫保目錄談判。
但誼眾藥業的紫杉醇膠束屬於自主研發的創新藥,成本高,降價後能否覆蓋成本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如果不進入醫保目錄,那未來市場恐難以擴展。
綜合來看,不管是所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還是產品自身的競爭壓力,誼眾藥業的情況難言樂觀,甚至還未上市就已存退市風險。對此《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