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高職大規模擴招100萬人,2020年全國高職需要擴招200萬人。
在2019年初,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這一目標,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讀高職。
據消息,2019年擴招圓滿落幕,那麼各省市以何種政策和舉措,吸引100萬符合條件者前來報讀?
彈性學制、送教上門、就近入學……南都教育聯盟觀察發現,各地擴招舉措頻出,各有千秋,也不乏一些表現突出的省份,在一片壓力聲下,超額完成擴招任務;或是多校抱團,來解決生源和人才培養難題。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
招生門檻
多省份允許外來務工人員報讀
「高職擴招百萬」,這一消息甫一發布,在整個高等教育界引起熱議。100萬人是什麼概念?根據清華大學官網公布數據,該校在校生人數接近5萬人,依此計算,今年擴招的高職生人數,將超過20個清華大學的體量。可以想像,這100萬技術工人學成歸來,將對人才市場產生怎樣的衝擊。
擴招之後,百萬高職生滾滾而來,與往年僅依靠高考升學報讀的單一渠道不同,高職擴招對象更多是農民工、退役軍人和下崗失業人員和新型職業農民。這些擴招錄取的學生,將與普通高考錄取的學生一樣,與普通全日制在校學生一視同仁,只要達到學校畢業要求的,頒發普通全日制專科畢業證書。大部分省市都將這一福利留給本省戶籍人員,但也有部分省份打破戶籍限制,允許在本省務工的外省戶籍人員報讀此次擴招項目。
例如,廣東省教育廳發布的《關於做好2019年第二期高職擴招專項行動有關工作的通知》中註明,除本省戶籍外,「累計具有廣東省1年(含)以上社保,並與廣東省企業籤訂了勞動合同的外省戶籍在職人員也可報考」。
陝西和四川等省份的條件更為寬鬆,在該省務工滿6個月的人員即可參加擴招報名,當然,前提是需要提供與企業籤訂的勞動合同。同時,報讀者只要具有高中同等學力即可報讀,包括不頒發學歷文憑的技工學校在內。浙江省則並未設置務工年限的限制,非本省戶籍的在浙務工人員,均可參加此次擴招報名。
培養方式
彈性學制就讀,最多可放寬6年
南通職業大學副校長黃燕飛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高職面向社會人員招生存在一些現實困難。「例如,大部分招考對象都已成家和就業,不願意到校全日制就讀、擔心畢業要求很高而難以畢業等;企業擔憂員工繼續上學是否影響到正常生產、企業員工教育培訓經費是否充足等問題。」
針對不同生源的特點,不少省份都分類編制了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學分制下的彈性學制。以安徽省為例,他們將擴招學生的教學方式分為5類:在校脫產學習、工學交替——節假日集中教學、晚間走讀教學、線上和線下結合,以及送教上門。
有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期間在校集中授課;有利用晚間授課的「夜校」模式;也有依託線上學習輔導,同時利用假期或工休到校進行線下理論教學和技能集訓的模式;也有校企合作,為共同選擇同一模式的企業在職學生上門集中授課或組織技能訓練的模式。
該省僅對人才培養方案的總學時數做出要求,不低於2500學時,其中公共基礎課不少於1/4,選修課不少於10%,學生所取得的行業認可度高的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等,也可折算為相應學分。
各省也根據自身情況,制訂有彈性學制的標準。例如,江蘇省學制設置為3至5年,山東省一般為2-3年,也可放寬至3-6年,學生只要在這個時間內學完規定內容,取得相應的學分就可以獲得全日制專科畢業證書。
學習模式
四川組建教育聯盟,學生可就近入學
在完成高職擴招任務時,四川省的做法可圈可點,他們實行職教體系「抱團」,來解決生源和人才培養問題。
早在2019年6月份,該省已成立退役軍人教育培訓聯盟,以高職院校和中職學校、技師學校為主體,政府部門和本科高校等一共38家單位參與其中,以推動退役、培訓和就業的有機銜接。
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彭翊介紹,圍繞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他們推動全省職業教育特別是成德綿(註:成都、德陽和綿陽地區)核心區域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落實定向培養直招士官政策,推動全省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向軍事人才開放,並積極組建四川省退役軍人教育培訓集團。
以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校與省內7所高職院校組建提質擴招聯盟,通過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創新模式,僅這個聯盟內成員,今年的擴招目標就達到1萬人。
組建聯盟的意義何在呢?學生可在聯盟學校就近入學,將階段性學習成果存入「學分銀行」,聯盟學校間學分互認、標準統一,學生修滿學分可獲得畢業證書。例如瀘州是農民建築工人集中度較高的地區,地處該市的江陽城建職業學院招收的學生,如果工作地發生變動,可就近在聯盟內其他學校繼續學習。
獎助學金
有省份退役軍人免費學費,每月補生活費
想報讀高職專項擴招,若是囊中羞澀,前進的腳步也可能被阻攔,於是,不少省市出臺配套的獎助學金制度。廣東省考試院曾在回應擴招疑問時表示,根據計劃,參加2020年高職擴招項目被錄取的學生,即可享受每生2000元的獎補。大部分招生院校都將這些優惠落實到學生身上,從而降低了學費標準。
在山東省,具有山東戶籍的自主就業退役軍人也有額外優惠。2011年之後入伍的自主就業退役軍人,不僅學費、住宿費全免,每人每月還可以領取400元補助,補助3年。同時,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享受與全日制學生一樣的助學貸款政策,每生每年最高可申請8000元助學貸款,入學以後還有機會獲得助學金、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勵志獎學金等。
在福建省,退役軍人學費資助按高職院校實際收取學費金額執行,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學費資助按每生每年不低於4000元標準執行,所需經費由財政予以補助。
招生效果
有省份未完成計劃,有省份超額完成
2019年4月份,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江蘇省現有高職院校90所,在校生68萬人,在校生容量還可以增加18萬人。儘管如此,江蘇省此次高職擴招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11月初,在江蘇舉辦的一場高職論壇上,有專家提到,以江蘇為例,進行了兩輪擴招報名,其中第二輪,省內80所高職院校357個專業,計劃招收4.3萬人,但由於種種原因,絕大多數院校都沒有完成招生計劃。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吳學敏認為,出現這樣的現象很正常,「因為這是面向社會寬口徑的招生,不是一錘子買賣。不是說一次性的招滿,而是要實行常年招生。」
對於能否順利完成擴招任務,同為職教大省的山東省,可以說毫無壓力。他們的第二批高職擴招任務,早在2019年8月份已超額完成。
根據《山東省高等職業院校擴招實施方案》,山東省高職院校擴招採取單獨考試招生的方式進行,共錄取56752人。該省將這次單獨考試招生設為A、B、C三類招生計劃。其中,A類計劃主要招收高中階段應屆畢業生,安排招生計劃22626人;B類計劃主要招收退役軍人,安排招生計劃5646人;C類計劃主要招收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農民、在崗職工等,安排招生計劃28480人。考生按這三類計劃分為三個群體,各群體單列計劃、單獨錄取,群體之間不存在競爭。
據了解,從2019年8月3日起,山東省已在全國先行啟動高職院校擴招第二批報名工作,持續到2019年8月6日,這一報名工作已順利結束。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8月6日晚8點的數據,該省高職擴招報名人數已達到82276人。
由此可見,高職擴招仍然有強勁的發展力。
2019年高職擴招工作已經落下帷幕,2020年在此基礎上增加了100萬人,各省會出臺何種政策促進擴招,又會採取何種行動,讓我們拭目以待。
高職擴招對於社會考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當前高等學歷人才稀少,人才專業技能不足的社會態勢下,高職擴招為各類想上卻因各種原因當時無法上的考生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
在此,重慶電訊職業學院誠摯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加入高職擴招,為自己的人生履歷再添一抹光輝色彩,後臺私信回復就可以預約報名哦!
本文來源:教育部、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