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了,「黑洞」照片都洗出來啦,這些物理知識你還不知道?

2020-12-22 德智教育機構

千呼萬喚始出來,4月10日,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在歷經兩年後,終於公布啦!

經過漫長的等待,在全球200多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黑洞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

別擔心,沒侵權,圖片來自人民日報,不是「視覺中國」喲~

圖片一公布,萬能的網友們,立即掀起了一陣p圖風,先來看看網友們的作品吧......

原來,萬物的本質都是...貓咪?

這是一條躍出黑洞的錦鯉,轉發這條「黑洞錦鯉」,煩惱統統被吸入黑洞......

別說,還真挺像哪吒的風火輪,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跑得快呢?

等一下,好像哪裡不太對?這個照片為什麼看起來這麼「模糊」,是像素不行嗎?

當然不!一個小小的黑洞,看似簡單,可是從觀察、驗證,到這張照片的誕生,整整用了2年時間。今天就跟小德一起,探索黑洞的奧秘吧!

「黑洞」怎麼形成的

話要從宇宙中的一顆恆星的故事說起了。

宇宙中,有這樣一顆恆星,質量比太陽還要大上數十倍。它活了好多好多好多年,神仙活上百年都嫌膩,何況恆星?有一天,它覺得自己太老了,於是決定,自行了斷。

它決定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鐘,要有儀式感地離開,走也要走的轟轟烈烈。於是它選擇了爆炸,就成了超新星。

但是由於年齡實在太大,力量確實不足,只炸掉了外面的衣服,還剩下一個核。在重力的壓力下,核開始塌縮,物質都勢不可擋地衝向核中心,最終形成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幾乎無限大的星體。

而收縮一旦達到某種程度,質量導致的時空彎曲,使得光無法向外射出,黑洞就誕生啦!

廣義相對論

「黑洞」既然是恆星爆炸後留下的產物,又會有怎樣的威力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物理界的大佬——愛因斯坦。

說到愛因斯坦他老人家,就不得不說他舉世聞名的「廣義相對論」了。表達式長這樣:R_uv-1/2×R×g_uv=κ×T_uv

簡單來說,就是描述物質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論,也是第一次用引力場,解釋時空的彎曲。

我們以為,我們周圍的時空是平的,其實,它是可以扭曲,甚至可以被摺疊的。至於扭曲程度,都取決於時空裡面,物體的質量。

說簡單一點,就是某一恆星「吃」得太多,長得太胖,質量太重,壓彎了時空。

黑洞包含的知識點

emmm 廣義相對論是不是不太好理解?的確,別說外行人不太理解了,就連物理專業的人,也很少能完全搞懂這一理論的。

咱們還是回到地面上,看看黑洞中,蘊含著哪些高中時期的物理知識點吧~

1.萬有引力

任意兩個物體間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引力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決定。地球、太陽、黑洞這些大質量甚至超大質量的天體,會有非常大的引力。比如,地球引力會讓物體有重力加速度,為9.8米每秒。

2.逃逸速度

物體想要「逃離」天體引力,一定要達到一定的逃逸速度。比如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2公裡每秒。

3.光的傳播速度

光的傳播速度是30萬公裡每秒,黑洞的引力,大到連光都無法逃脫它的「掌控」,即黑洞的逃逸速度超過30萬公裡每秒。

4.光年是距離,不是時間

我們經常說「光年」這個概念,它是一個距離單位,而不是時間單位。一光年是光跑一年的距離。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咱就不要去較真一光年是多少公裡啦!

比起「引力波 」、「射電望遠鏡原理」、「事件視界」、「無毛定理」,這些黑洞相關的物理理論,現在高中學習的物理知識是不是簡單多了呢

高中物理還學不好?趕快上德智官網,海量物理視頻等你拿!或拿起手機德智便利貼,小德等你喲

相關焦點

  • 29歲的她最早看到黑洞:6年處理半噸硬碟數據「洗」出照片
    人類第一次看到黑洞照片之後,一名小姐姐的照片也跟著刷了屏。她激動得十指交叉,身邊的電腦屏幕上,黑洞的樣子模糊顯現出來,一行行代碼在旁邊滾動。在Facebook上發出這張照片時,小姐姐說:看著我做的第一張黑洞照片一點點「洗」出來,真是不可思議。
  • 29歲MIT博士小姐姐努力6年、處理半噸硬碟數據,「洗」出黑洞照片
    黑洞慄 郭一璞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人類第一次看到黑洞照片之後,一名小姐姐的照片也跟著刷了屏。她激動得十指交叉,身邊的電腦屏幕上,黑洞的樣子模糊顯現出來,一行行代碼在旁邊滾動。
  • 第一張黑洞照片面世,但是衝洗卻用了兩年?揭秘黑洞背後的秘密
    黑洞是什麼?黑洞是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超高密度天體,因其類似熱力學上完全不反射光線的黑體,故稱為為黑洞。所以黑洞的質量尤其大,最小的也相當於幾十個太陽。以前黑洞照片是假的嗎?假的,黑洞吞噬光線,所以無法直接觀測,但是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如x射線得知其存在,由此出現了以前人們想像中的黑洞照片。
  • 拍攝黑洞的照片有多難?光是「衝洗」都花了兩年
    黑洞是什麼樣子的?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圖片都只是藝術家渲染的圖片而已。但是關於黑洞的真面目,將在4月10號晚上九點(今晚)公布,這是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所拍攝的,是歐洲南方天文臺組織的一個國際項目。
  • 兩個黑洞被拍了照片,為啥只有一張「洗」出來了
    其實,在2017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EHT)中的8臺望遠鏡選定的觀測目標有兩個,另一個和地球的關係更近,正是我們銀河系的中心黑洞。那麼,為什麼這次反而沒有看到銀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呢?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袁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給銀河系中心黑洞「洗照片」存在更多技術上的困難。
  • 「衝洗」了兩年的黑洞照片
    質量極其巨大的黑洞,是宇宙中的神秘存在。在人們的想像中,黑洞就是肉眼看不到的無邊黑色。為什麼百餘年來,人類都沒能拍到黑洞?黑洞到底長成什麼樣?研究它對未來有什麼意義?本版文字 王裳  4月10日晚上,一場新聞發布會在全球多個城市同時召開。
  • 黑洞照片是如何拍出來的,為何「衝洗」了兩年
    天文學家捕獲首張黑洞照片!連光都無法逃脫,那黑洞的照片是怎麼拍的?據介紹,雖然黑洞不發光,但利用望遠鏡能觀察黑洞周圍的環境,因為黑洞周圍氣體是輻射狀,因此能觀測到黑洞強引力產生的結構。但要給黑洞拍照,並不是這麼簡單。
  • 剛剛,首張真實黑洞事件視界照片衝洗兩年後曝光,黑洞原來是這樣
    經過同時曝光和高強度的合成運算,才有了上面的照片。為這張照片的拍攝所投資的金錢都是天文數字,這大概也是目前「最貴的照片」。我在這裡也不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這些如果要詳細說起來,需要很長的篇幅,我相信你也沒耐心看完全部。我就長話短說。
  • 知否|首張黑洞照片面世,關於黑洞你需要知道的27件事
    黑洞屬於一種很奇異的天體,即使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引力束縛,既然光也逃不出去,自然外面也看不見。別說用肉眼,就連很多高大上的科學儀器,都無法捕捉它的身影。黑洞的形成和恆星的坍塌脫不了關係。中國古代就有記錄,某一天天空突然冒出了一顆特別亮的星星。後來我們才知道,那顆星星是因為「體重」超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己塌陷了,同時伴隨著強烈的輻射,我們才看到它發出的很亮的光。
  • 其實,科學家們給兩個黑洞拍了照片,但只有一張「洗」出來了
    4月10日晚間,全球多地聯合發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照片的主角遠在5000多萬光年之外,位於遙遠的M87星系的中央,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其實,在2017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EHT)中的8臺望遠鏡選定的觀測目標有兩個,另一個和地球的關係更近,正是我們銀河系的中心黑洞。那麼,為什麼這次反而沒有看到銀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呢?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袁峰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給銀河系中心黑洞「洗照片」存在更多技術上的困難。
  • 「拍照片」只用一周 「洗照片」花了兩年
    大量天文觀測數據已證實,在浩瀚的宇宙當中,有無數的黑洞神秘地藏身於各星系中。  但人類卻從未直接「看」到過黑洞,並不知道它的真實模樣。  為了能一睹黑洞真容,2017年4月5日到14日之間,來自全球30多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啟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龐大觀測計劃。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衝洗」兩年?中國科學家專業解讀
    原標題: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衝洗」兩年?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美國華盛頓等六地將同步直播全球新聞發布會,共同宣布人類天文史上首張與超大質量黑洞照片有關的重大成果。今日,人民網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毛基榮、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吳慶文,這兩位專家所在的團隊都在「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中承擔了不同領域的研究。
  • 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將問世 照片「衝洗」耗時約兩年
    但有關黑洞的概念,早就有科學家通過數學公式推導出來了。比如,1796年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就在著作裡寫了一段話:假如有一個恆星,密度跟地球一樣,而直徑比太陽大250倍,那麼它表面的逃逸速度將超過光的傳播速度。恆星本來應該是發光的,但是從遠方看這個恆星,它卻是絕對黑暗的,你不可能看到它。
  • 黑洞要顯真身了!第一張照片光「衝洗」就用了兩年?
    但有關黑洞的概念,早就有科學家通過數學公式推導出來了。比如,1796年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就在著作裡寫了一段話:假如有一個恆星,密度跟地球一樣,而直徑比太陽大250倍,那麼它表面的逃逸速度將超過光的傳播速度。恆星本來應該是發光的,但是從遠方看這個恆星,它卻是絕對黑暗的,你不可能看到它。
  • 「黑洞」是怎麼被拍到的?為什麼它的照片洗了2年?
    因為黑洞具有強大的引力,可以將附近的物質拉向自己。而這些物質會繞著黑洞旋轉,最終落入其中。物質在繞行時形成的盤狀結構,被稱為「吸積盤」。這些物質在進入黑洞之前,會因為高速的運動,被加熱到數十億度的高溫,這會發出強烈的輻射。可以通過觀測這些輻射的影像,來獲得黑洞事件視界的剪影。
  • 全球第一張黑洞照片,到底是怎麼「洗」出來的?
    當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公布問世,全球為之沸騰!這是一個位於代號為M87的星系的黑洞,距離地球5300萬光年,質量相當於60億顆太陽!可不要小瞧了這樣一張並不清晰的黑洞真相,它的背後是全球200多位科研專家,動用了8組遍布全球的毫米/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長時間曝光拍攝10天,並通過2年的「衝洗」,才得以讓人們在百年的探索之後,第一次目睹黑洞的模樣!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學說,黑洞一旦形成,其界限之內的所有物質都無法逃逸,連光也不例外。
  • 其實科學家們給兩個黑洞拍了照片,但只有一張「洗」出來了
    IT之家4月11日消息 4月10日晚間,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照片的主角遠在5000多萬光年之外,位於遙遠的M87星系的中央,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據澎湃新聞報導,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袁峰參與了EHT項目理論組工作,他表示現實拍到的黑洞照片和理論計算的幾乎完全一致,這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又一次勝利。也正因如此,黑洞照片和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形象相當接近,都是中間一個暗影,外面有一圈發亮的光環。黑洞的本體藏匿在陰影中,發光的部分則是黑洞周圍吸積的氣體。
  • 首張黑洞照片面世背後:照片「衝洗」用了兩年
    (資料圖片)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公布後,立即引發全球範圍的熱議。這張照片是怎樣拍出來的,為什麼看上去有點「糊」,中國科研人員又發揮了哪些作用?  照片「衝洗」用了兩年  細節太小、信號太暗、幹擾太多,是給黑洞「拍照」的三個難點。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將問世,一張照片「衝洗」用了兩年時間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官網首頁有關發布會的介紹中寫道:「關於黑洞的歷史性宣布。」在上海,EHT項目和中國科學院將共同發布這一重大成果。黑洞真的存在嗎?人類根本看不到黑洞,那又是怎麼知道黑洞是真實存在的呢?鑑於黑洞自身不發光,還會「吞噬」光,很難直接探測,科學家們只能採用一些間接方式來探測黑洞——比如觀察吸積盤和噴流。1978年,盧米涅給出了黑洞事件視界的第一幅圖像。但這不是一張真正的照片,而是他利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和相關技術以及60年代的一臺IBM 7040穿孔卡片計算機對黑洞景象進行的電腦模擬。
  • 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將問世 照片"衝洗"耗時約兩年
    恆星本來應該是發光的,但是從遠方看這個恆星,它卻是絕對黑暗的,你不可能看到它。關於黑洞,法國天文學家盧米涅也說過一段話,他說:「黑洞是恆星死亡後的一種殘骸,它是引力收縮的極點,極端到近乎荒唐(指它的一些性質用現有的物理學知識無法解釋)。但它又是宇宙當中最精美的天體。了解黑洞並深感困惑之後,會使我們進入一個展示時間、空間、光和物質深刻本質的更加深邃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