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廣州海珠區曉港公園內的海珠區機關黨群服務曉港公園分中心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藝術家」,他們是海珠區的部分精神康復者和特殊兒童。本月24-27日9:30-11:30、14:30-16:30在黨群服務中心舉行「黨建引領·助力復元」心明愛傳承紅色文化紙藝展,展示精神康復者和特殊兒童自我價值提升和社會生活賦能的紙藝作品。
這項紙藝展活動是海珠區機關黨群服務曉港公園分中心聯合海珠區殘疾人聯合會、海珠區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廣州市心明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舉辦的,充分發揮海珠區機關黨群服務曉港公園分中心「心橋」共融平臺的作用,聯動了海珠區的精神康復者及家屬、社會居民、長者專才志願者、大學師生志願者、特殊兒童、社工等多元主體。
據社工介紹,本次展覽的紙藝作品主要展出立體剪紙、立體貼紙、花藝畫作、刮畫創作、摺紙創作等系列性作品。一共分為三個展區:
展區1主題是「留光歲月」:主要展示象徵紅色文化深層意涵的立體剪紙、立體貼紙和紙燈籠。展品靈感源於紅色故事文化的精神理念,倡導光與影的結合,它們代表事物的兩面,闡釋光與影也可以帶來正面積極的意義。光為純紅色的剪紙作品加了溫暖,影為立體的剪紙加了包容,表達人們美好的回憶和祝願。
精神康復者製作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剪紙燈籠作品
展區2主題是「百花齊放」:主要展示代表生命多元意涵的花藝宣紙畫、彩色刮刮畫、立體衍紙畫。以花為主題,在扇形宣紙、黑色刮畫紙和半透明硫酸紙上畫出美麗的花,用色彩與紙的關係來表達生命絢爛綻放,豐富多彩的過程。
老友之家學員在社工的帶領下製作「百花齊放」摺紙
「友善之花」摺紙
愛心樹「爸爸的童心」
展區3主題是「邁向明天」:主要展示代表「愛」和「家」深層意涵的「愛心樹」、「花婆婆」、「世界為我們存在」摺紙作品。摺紙是由精神康復者、居民、學生、義工和社工共同使用了1萬張7.5*7.5釐米正方形彩色紙折成2000多朵花,再由紙藝老師馮六蓮女士及義工老師拼接而成。
由社區精神康復者和社會各界合作而成的「社區的愛心」摺紙作品
現場前來觀看和賞析作品的市民絡繹不絕,紛紛為作品和作者們點讚。還有一群熱心居民在作品展現場積極報名加入活動志願者隊伍,體驗製作「友善之花」摺紙,以一己之力,友善助力社區精神康復者回歸。
熱心市民現場加入志願者隊伍體驗製作「友善之花」摺紙
本次活動充分體現黨群服務中心黨建引領、服務共建的凝聚功能,得到眾多嘉賓和志願者團隊的共同助力。位於曉港公園西北門內的海珠區機關黨群服務曉港公園分中心是海珠一個人流量大、群眾基礎好的陣地,通過作品展幫助市民全面地了解社區精神康復者的復元特點,呼籲給予康復者更多的包容、支持和關愛,營造平等、互助、共融的康復氛圍。「愛心與暖心家園」主題與海珠區機關黨群服務分中心的「心橋」平臺功能相呼應,形成「黨建引領·心橋共融,紅色傳承·助力復元」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案例。
責任編輯:李剛
作者:廖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