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必扶智,碧桂園助寒門學子圓讀書夢

2020-09-14 極限搜查官

近日,由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資3億元創辦的純慈善、全免費的全日制民辦普通中等職業學校——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正式開學,首批迎來甘肅省臨夏州及周邊地區超500名學子入校。

從捐資助學,到9省14縣全面推進,碧桂園十分重視教育扶貧在促進脫貧、防止返貧方面的根本性作用,致力於探索「全生命周期開發式」教育扶貧。

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

立足產業需求,產教融合校企共育

近年來,職業教育愈加受到重視,被視為脫貧的有效手段。碧桂園將職業教育的種子播撒到了西北部。

國強職業技術學校位於甘肅省臨夏州東鄉縣達板鎮,計劃在三年內招收2000名學生就讀。為了解決貧困家庭的學生後顧之憂,學校免除一切費用。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後,作為技能型人才獲得穩定就業,真正實現「德才兼備,一人成才,全家脫貧」。

國強職業技術學校構建了「產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依託著碧桂園集團自身產業資源,開設物業管理、汽車美容與裝潢、建築工程施工、會計、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及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6個特色優勢專業,培養出的職業技能人才又可以就職於企業。

在特別配備的教師隊伍中,同時擁有企業工作經驗與教學經驗的「雙師型」教師佔50%,通過他們的專業理論和經驗,讓學生在實戰場景中掌握生產經營技能,完成「畢業即就業」的社會任務。

景瑜昌是國強職業技術學校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的老師,他和他的學生一樣,生長在貧困的山區,受惠於國家助學貸款,通過努力成為了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然後再反哺家鄉、回饋社會,「在這裡教出的孩子職業技能一定不會差,我有信心」。

在國強職業技術學校之前,碧桂園在2013年捐資創辦了全國唯一的全免費大專院校——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採取「三段式」教學模式,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技能培養,再到企業實踐,已經畢業的1415人就業率達100%,累計72名學生月薪過萬。此外,學院免費為近1.5萬名農村勞動人口提供系統化職業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成為技能型產業工人,實現就業增收。

首屆碧桂園職業學院畢業學生

興資助學,助力國家教育事業

百年大計,教育先行。從很早開始,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就擁有資助優秀貧困學生的念頭。1997年4年,他拿出一半身家,以母親的名字成立仲明基金會,每年資助一批優秀的貧困大學生,同時他還提出,希望不公開他的公司和名字。直到多年後,這項善舉才被外界披露。

此後,教育扶貧的腳步越走越快,20多年來,碧桂園通過創辦3所免費學校、設立24個專項教育助學基金、鄉村教師培訓等舉措,改變了逾萬名寒門學子及其家庭的命運。

2002年,為了幫助貧困學子完成學業,碧桂園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民辦高中——國華紀念中學,面向全國招收家庭生活貧困、學習成績優異的初中畢業生。學生從報考開始,直至大學本科或研究生、博士畢業,學習、生活、交通等一切費用全部由學校承擔。截至目前,國華紀念中學共接收了3260名處於輟學邊緣的學生,重新託舉起這些孩子對明天的希望。

同時登上「福布斯」、「胡潤」兩大精英榜的王永錕,是2009屆國華畢業生,現任深圳斯坦德機器人公司創始人兼CEO。一個如此優秀的90後,你很難想像他曾經是「從土裡鑽出來的孩子」。父母離異,全家老小就靠母親打零工賺的錢和姥姥的養老金生活。

「最重要的是,給我家庭減少了負擔。」被國華錄取後,王永錕在這裡接受著良好的教育,學習做人做事,揮灑了熱血的青春,「讓我看到了光,我就會追逐光。」

國華紀念中學

因地制宜創新舉措,提高教育扶貧成效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自2018年起,碧桂園把扶貧上升到主業高度,結對幫扶全國9省14縣,並將教育扶貧作為「4+X」扶貧模式規定動作之一,對6.4萬名建檔立卡戶貧困學子分類施策、因地制宜開展教育扶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將「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作為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從2019年起,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國強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了「童心港灣」項目,在全國12個省的114個共青團「童心港灣」陸續開展400多場活動。

同樣在甘肅東鄉,龍泉學校的學生還在臨時板房上課、30名學生住在一間辦公室。碧桂園出資援建了教學樓、宿舍樓等工程,提供全校各科所缺的功能教室,解決了316名學生的住宿問題,為全校1300名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江西興國縣是知名的中國蘇區紅軍縣,為革命獻身的烈士多達2萬多名,迄今還有800多名紅軍烈士後代學生,500多人因學致貧。碧桂園集團與縣委縣政府籤署了紅色教育幫扶協議,成立紅軍子弟獎學金、開展「1+1+1」紅軍後代幫扶計劃、共建愛國教育基地,全力資助品學兼優的紅軍後代。

在河北省灤平縣,碧桂園集團捐贈了700萬元對河北灤平縣11所學校進行3大件3小件修繕,即3大件「操場、廁所、水井」,3小件「冰箱、微波爐、淨水設備」,集中改善校園戶外活動條件,完善學校配套附屬設施,徹底解決了師生的飲水衛生難題等問題。

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很多貧困學生家庭收入銳減,貧困學子面臨學習生活費不足的困境。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發起了「2020夢想益行者·心願100公益行」,積極探索線上「雲打卡+公益助學」的模式,推動社會各界通過運動為「心願100助學」項目籌集善款,用於資助9省14縣近萬名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2020年夢想益行者·心願100公益行」啟動儀式

隨著三年脫貧攻堅在2020年結束,國務院扶貧辦提出相對貧困將長期存在,扶貧開發將是一項長期任務。因此教育扶貧需將育人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把激發內生動力,著力長效機製作為工作的目標,持續開展扶志扶智活動,探索實現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的路徑。投身教育事業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因為教育行業潤物細無聲,很難在短期內看到成績,卻離不開數以年計的貢獻。多年來碧桂園對教育事業一以貫之的堅持,創造了真正的社會價值。

稿件來源:央廣網新聞

相關焦點

  • 濟南師大教育專注專升本,四年助百餘名寒門學子圓本科夢
    「經過近一年的學習,我順利考入了理想的院校,非常感謝濟南市歷城師大培訓學校圓了我的本科夢。」近日,濟南市歷城師大培訓學校收到一封特別的感謝信,學生小趙是該校資助的一名寒門學子,為了幫助他圓本科夢,學校減免了他的學費。
  • 一所民辦中學如何改變寒門學子命運?碧桂園這支微電影講透了
    國華紀念中學是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和聯席主席楊惠妍捐資依法興辦的全國第一所純慈善、全免費、全寄宿民辦高級中學,如今也是碧桂園「教育精準扶貧」的重要一環。校碑上有這樣一句話,字裡行間透露著創辦者對寒門有志學子的憐惜。
  • 微紀錄片 | 深山裡的寒門學子
    寒門貴子孫川感動了正在大涼山扶貧的農行浙江分行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組扶貧組組長閔雲忠帶領「雙百」交流幹部到孫川家裡,捐贈5萬元支持他讀完大學。農行資助合照扶貧先扶智。農行浙江分行在大涼山的扶智路上,總共幫助了201位像孫川這樣的寒門貴子,截止目前共捐贈552800元。走出大山的路有多遠?
  • 5年13億 泛海助學行動照亮27萬寒門學子象牙塔之夢
    成東青的象牙塔之夢,最終被親戚們一點點拼湊起來,這並非電影的刻意渲染,現實裡因貧窮漸隱失於市井、被學費困住逐夢腳步的寒門學子,比比皆是。貴州山區風光旖旎背後的另一面將時間的指針撥回20年前,在貴州省坪地鎮的一個村莊裡,一聲嬰兒的啼哭打破村子的寧靜。
  • 隨筆:巴西「配額制」讓寒門學子圓大學夢
    新華網裡約熱內盧7月10日電隨筆:巴西「配額制」讓寒門學子圓大學夢  新華社記者陳威華  去年底,因為辦理事務與巴西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打過幾次交道。在巴西,律師通常是一個屬於白人精英的職業。出乎意料的是,陪同記者前往有關部門辦手續的是一名黑人實習生。
  • 教育扶貧實踐者:碧桂園用教育託舉起孩子的夢想
    從捐資助學,到9省14縣全面推進,碧桂園十分重視教育扶貧在促進脫貧、防止返貧方面的根本性作用,致力於探索「全生命周期開發式」教育扶貧。此後,教育扶貧的腳步越走越快,20多年來,碧桂園通過創辦3所免費學校、設立24個專項教育助學基金、鄉村教師培訓等舉措,改變了逾萬名寒門學子及其家庭的命運。
  • 【會員風採】民進會員企業鉅元建設助力寒門學子圓大學夢
    【會員風採】民進會員企業鉅元建設助力寒門學子圓大學夢 2020-08-19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進山西開明支部新舉措,圓寒門學子大學夢
    這是一封來自寒門學子的感謝信。7月22日,王小鵬董事長聽說有貧困學生學業無繼後,帶領民進開明支部會員及點愛基金會副秘書長陳圓元等合作機構成員,前往尖草坪區上蘭村貧困學子程燕家中實地走訪了解情況後,伸出援助之手,再次幫寒門學子圓了完成學業的夢想。
  • 全南:鄉賢助寒門 點亮新希望
    扶貧要扶智,知識改變命運,想要「富口袋」就要「富腦袋」。教育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之一,鄉賢對接貧困家庭,助力寒門學子走上大學殿堂,給寒門學子帶來了希望。(張金亮 夏晨斌)
  • 碧桂園:小小「食光車」 開出扶貧路
    近日,由國強公益基金會旗下社會型企業國華文旅製作的全國首檔助農餐車經營類真人秀《隱秘的美味》開播。節目邀請臺灣名廚劉一帆及新生代青年偶像高嘉朗、左卓,前往廣東肇慶、韶關、湛江等地,探訪當地扶貧點,並甄選食材製作成美食,通過「食光車」帶給城裡的食客。
  • 麻光銀:教育扶貧 圓了孩子的讀書夢
    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教育扶貧政策的幫扶下,我們於2018年實現了脫貧出列,全家又過上了簡單而又幸福的生活。原本,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妻子溫柔賢惠,兒子懂事、女兒乖巧,一家人過著儉樸而幸福的生活。然而,2006年,妻子王遠敏患淋巴癌不幸去世,讓這個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陷入了深深的悲痛。當時為給妻子治病,耗盡了家裡微薄的積蓄,使這個原本清貧的家庭雪上加霜。
  • 扶貧先扶智,雨露計劃來助力
    教育扶貧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是我國推動貧困地區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主要做法,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雨露計劃」即是教育扶貧多種方式之一。讓所有符合條件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的中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均享受政策,確保教育扶貧不漏一人。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村兩委和幫扶責任人的作用,入戶講解宣傳,陳集鎮首先由鎮扶貧辦牽頭,組織扶貧專幹和村包片幹部摸排,建立好「雨露計劃」申報學生摸底臺帳並上報扶貧工作辦。
  • 「專訪」碧桂園:助學明志 協力脫貧攻堅
    「來這裡兩年了,一方面因為學校面向貧困學子實行費用全免,兩年來幫助家裡減輕了許多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來到這裡求學,也讓我有機會通過知識去改變自己、改變家庭的命運,帶家人過上好日子。」在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大二學生譚筠怡對國際商報記者說。而這,只是在碧桂園集團教育扶貧下,寒門學子得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擺脫代際貧困延伸的一個縮影。
  • 諾貝爾家族成員參與"圓夢班" 鼓勵寒門學子攀科學高峰
    諾貝爾家族成員參與「圓夢班」 鼓勵寒門學子攀科學高峰  【解說】12月3日,諾貝爾家族成員、諾貝爾可持續發展基金會主席麥可?諾貝爾在北京參與由江蘇中遠助學幫老基金會主辦的「圓夢班」工作交流會,並鼓勵中國寒門學子快樂學習,勇攀科學高峰。
  • 教育強則國強 碧桂園積極實施精準扶貧
    楊國強,碧桂園集團創始人,廣東順德人,貧苦農民出身,17歲前未穿過鞋,曾做過放牛娃、泥水匠,歷經各種艱辛酸苦。早年的貧苦經歷,成為楊國強積極投身扶貧事業的動力根源。他從來不曾忘記,小時因為貧窮,政府不僅免了他7元學費,還給予2元助學金,由此完成學業並改變了命運。
  • 扶貧扶智|從貧困生到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的逆襲
    扶貧扶智|從貧困生到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的逆襲 2020-04-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無畏逆境 百名後浪奔湧向前圓大學夢 2020華西陽光勵志報告會溫暖啟幕
    從2006年開始,華西都市報攜手愛心企業,在全川範圍內尋找需要幫助高考成績優異,有陽光追求的寒門學子,以每人5000元的金額助力他們的大學求學路。15年裡,在主辦方的影響下,四川各界愛心人士、愛心企業不斷加入,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15年來,華西陽光助學行動幫助了近4000名學子圓了大學夢。
  • 福彩助圓大學夢①永嘉學子考上清華,熱心村民幫他申請福彩助學金
    學子名片:潘煒,家住永嘉縣雲嶺鄉,畢業於寧波市鄞州中學,高考成績689分,通過強基計劃被清華大學化學生物學+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專業錄取。「孩子圓夢清華,其實是圓了我們共同的夢。」父親潘順飛說。日前,福彩助圓大學夢活動第一站走進潘煒的家,走近這對父子共同的圓夢故事。老師一番話點醒父親從寧波回到永嘉老家這些天,潘順飛、潘煒一刻不得閒,有人上門祝賀,還有人慕名前來取經。
  • 為圓萬千學子「名校夢」,河南省領導為河南學子代言
    「河南學子求學之難」、「上名校之難」,不遺餘力地奔走於北京、上海、武漢等地的諸多高校,為河南優秀學子代言,希望各高校能加大對河南的招生力度,圓河南學子的大學夢,讓河南學子也能夠享受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給家境貧寒的學子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改變自身命運,讓寒門學子也可以上好大學的機會。
  • 鄭州同濟醫院扶貧公益助孕 圓千餘名家庭求子夢
    聚扶貧碩果,築健康之基。近日,為總結河南省社會扶貧公益助孕階段性成果,建立我省醫療扶貧公益助孕得定向群體保障式扶貧長效機制,由河南省扶貧開發協會主辦,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支持,鄭州同濟醫院(同濟不孕不育研究院)承辦的"公益助孕成果展·脫貧圓夢奔小康"主題會議在河南人民會堂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