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歷來是國人心目中的度假勝地,但從旅行目的地屬性而言,海南只有三亞和非三亞之分,「度假勝地」專美於三亞。後者的倍受青睞只需望一眼酒店的布局密度即可:從亞龍灣到大東海再到海棠灣的綿長海岸線上,國際級高端酒店鱗次櫛比,即使價錢翻番,冬季仍然供不應求。
同在一座島嶼之中,其他城市則普遍面臨冷遇。即使貴為省會城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海口的國際五星級酒店品牌也只有喜來登和香格裡拉兩家,且前者2005年開業,相對設施已比較陳舊。
去年10月,當萬豪酒店在海口相對人煙稀少的西海岸開業時,外界甚是不解。酒店總經理姜麗還記得第一次與業主見面時的狀況,「滿面愁容」,她形容後者的表情,「無論業主還是集團都認為(海口)市場很艱難」。
這是萬豪集團在中國推出的第73家酒店,卻僅僅是「國際旅遊島」行政中心的第一家。「靠度假別人去三亞,靠商業酒店又離市區遠」,姜麗解釋外界的疑慮。海口的旅遊市場多年面臨尷尬的定位——「旅遊通道」。許多上島的遊客,踏上海口後卻未停留過夜,直奔南邊。
局面似乎在悄然改變。去年下半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嚴禁黨政機關到風景名勝區開會的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到八達嶺、普陀山、黃山、廬山、泰山、桂林灕江、三亞熱帶海濱等21個風景名勝區召開會議。而正準備在會展業務領域大展拳腳的海口並不在此列。此外,從2010年開始,每年以旅遊為目的的海口過夜人數以15~29%的幅度增長。這些不啻為海口高端酒店的利好消息。
萬豪酒店前期的運營相當順利,開業三個月時的入住額超過預期一倍,並拿到了集團內部的年度亞太最佳開業獎,這個獎項也是二線城市的酒店首次攬得。
就在萬豪揭幕的同一時間段,海口魯能希爾頓酒店開業。此外,文華、喜來登、香格裡拉、威斯汀、索菲特等國際酒店品牌也確定入駐海口。預計「十二五」末期,海口五星級酒店將突破30家。光是萬豪集團就將有麗思卡爾頓、萬麗、傲途格等多個品牌進駐。
什麼原因令相對「溼冷」的海口重新受到高端酒店業的青睞?「因為大家都開始意識到在海口投資酒店的機會比三亞高」,姜麗解釋。
「度假」的概念剛剛興起
關於中國經典旅行模式,網上有一條段子:上車睡覺,停車撒尿,下車拍照,回家睡覺。類似的「目的地旅遊」方式全球可見,但姜麗認為,中國人的旅行理念正在產生變化,旅行的方式日趨多元,其中,「度假」的概念日漸普及。
羅德公關與益普索發布的《2015年中國奢華品報告》就指出,儘管一些全球奢華品牌在中國大陸市場表現疲軟,但旅遊成為排名第一的奢華消費品類。受訪者中,50%的中國大陸消費者計劃在旅遊方面投入更多。
對旅遊方面的投入加大,意味著對酒店消費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預算。旅行不僅僅是走馬觀花,更成為一種休閒度假方式。「問題是,中國大部分是旅遊目的地,度假目的地並不多」。三亞是公認的度假目的地,但姜麗認為,同樣擁有海灘椰林的海口也正在成為度假目的地之選,「既滿足旅遊的要素,又不乏休閒之景」。
根據萬豪集團的市場調查,以旅遊為目的的海口過夜人數的增長,一方面始於鄰省廣東的自駕遊,必經由海口到達三亞。隨著自駕遊行業的發展,以及居家出遊觀念的增強,自駕遊的人群帶動了酒店的入住率。
另一方面,旅行的要素除了自然風光,還得有人文元素。「三亞的旅客不滿足於只曬曬太陽,也希望多了解海南文化」,而海南的文化資源集中在瓊北。近年來,海南省政府力推瓊北遊,整合瓊北文化資源——海口的騎樓老街,東坡書院、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紅樹林鄉村旅遊區、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觀瀾湖馮小剛電影公社、文昌衛星發射基地、宋氏三姐妹故居等瓊北區域內一大批重點旅遊精品項目已經逐漸落地。
此外,海口市從去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版《海口市旅行社開發客源市場獎勵暫行辦法》獎勵政策,根據新獎勵政策第七條,對瓊北專線遊獎勵要求:旅行社組織團隊從海口出發,遊覽瓊北專線旅遊產品年累計達到1000人次以上,獎勵10元/人次;在本市住宿1晚,獎勵標準再提高15元/人次。從個人遊而言,海南動車的運行也大大節約了從北到南的通行時間,從海口途經文昌、瓊海、萬寧等站一路向南到三亞只需1個小時50分鐘。
「現在很多旅行社既推三亞一地遊,也推海口、三亞連線遊。」不久前,姜麗去上海拜訪各個旅行社得知,因為三亞酒店的價格戰打得厲害,一些旅行社開始差異化營銷,推出海南島文化度假之旅的綜合類產品——航班對開,海口進三亞出或是三亞進海口出,同時結合了島內文化和度假的資源,也錯開了競爭。在攜程官網上可查詢到,儘管三亞仍然是主打產品,但在搜索關鍵詞為「海南」的旅行項目中,就包括了「海南+三亞5日遊」、「海南+三亞6日遊」等兩地連線項目。
據介紹,2015年,俄羅斯、韓國航班赴海南旅行的包機首先得落地海口,「以前也有這樣的政策,但如果沒有好的東西留人,大家還是連夜奔三亞。」姜麗介紹,「瓊北文化遊發展起來後,就可以留住人。」
會展業務取代三亞?
自「三公消費」設限和「八項規定」等倡導勤儉節約的政策實施以來,三亞的餐飲、高端酒店業等市場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去年下半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嚴禁黨政機關到風景名勝區開會的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到八達嶺、普陀山、黃山、廬山、泰山、桂林灕江、三亞熱帶海濱等21個風景名勝區召開會議。
「以前三亞是會議組織者推薦最多的目的地之一,其次是桂林和廈門,或是寧波」。姜麗介紹,通知的出臺,勢必對上述城市酒店業的會議業務造成影響。
一般而言,會展目的地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氣候宜人,可以有效結合會務和旅遊;二是當地有綜合性大型酒店能夠支持會議的配套;三是所在城市治安良好、交通便利。
「會展組織者很少會提議海口這個城市,因為很長一段時間內,海南本地國際飯店的接待水平不高,五星級酒店也只有兩家,且會務會展實力不強,」姜麗說。但這裡的會議會展能力正在迅速提高。
隨著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口會展數量和規模逐年增多,會展規格和影響力明顯增強。2011年,地標性的海南國際會展中心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11.9萬平方米。2012年6月,國內第一個會展局——海口市會展局掛牌,且每年海口市政府安排不少於2000萬元用於扶持會展業發展。2015年,海口市會展局表示,全年計劃舉辦上規模會展活動200場以上,光是2015中國國際大健康產業峰會一項,國內外參會人數將達到1500人以上。
海南國際會展中心的業主是天利地產集團.,它同時也是海口萬豪酒店和正在興建的海口天利七星級酒店的業主。圍繞著國際會展中心,海口新建的高星級酒店也大都集中在西海岸,沿著濱海大道呈帶狀分布。「有自己的國際會展中心、交通和配套都比博鰲便利,海口將成為會展組織者的首選」,姜麗直言,這同時也是酒店業的商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