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2 10:46:59 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全年全國紗線進出口額為195.5億美元,同比增長7.2%,增幅進一步擴大。進出口數量為736.4萬噸,同比增長4.3%。其中出口金額117億美元,增長7.8%;出口數量473.8萬噸,同比增長5.6%;出口平均單價2.47美元/公斤,同比增長2.1%。進口金額78.5億美元,同比增長6.2%;進口平均單價3美元/公斤,同比增長4.1%。
一、12月當月主要紗線類別保持增長
12月當月紗線出口額11億美元,同比增長25.4%。主要類別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棉紗線和化學纖維紗線出口分別為1.4億和7.6億美元,同比增長13.7%和25.9%。其中棉紗線出口數量為3.5萬噸,增長13.3%,價格為4.1美元/公斤,增長0.4%。化纖紗線出口數量為30.8萬噸,增長11.9%,價格為2.5美元/公斤,增長12.5%。
二、主要市場出口增長平穩,一帶一路國家增幅顯著
東協是我紗線出口第一大市場,佔紗線出口的17.4%。全年我對東協出口20.3億美元,增長17.5%,與上半年相比增幅持續擴大。東協國家中,我對越南出口紗線最多,在紗線出口市場中位列第三,佔比7.4%。全年我對越出口8.6億美元,增長16.1%。東協其他各國中,對菲律賓出口增長最快,出口額2.6億美元,增長86%,增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該國在出口市場中排名也從2015年的21位上升至14位,超過泰國和柬埔寨。
其他亞洲市場中,孟加拉在我紗線出口市場中位列第二,佔比7.9%。全年我對孟出口小幅上升,出口額9.3億美元,增長13%。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對土耳其和俄羅斯出口增長顯著,兩國分列第6位和第21位。其中對土出口6億美元,增長21.8%,佔比5.1%。對俄羅斯出口增長明顯,出口額1.4億美元,增長30.1%。
其他市場中,對美國出口5.9億美元,同比增長16.1%。對歐盟出口出口11.9億美元,增幅3.9%。對香港出口10.4億美元,下降16.5%。對日本紗線出口3.7億美元,下降0.2%,降幅有所收窄。
三、沿海主要出口省份保持增長
從出口額看,沿海各省是紗線出口主力,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別為浙江、江蘇、福建、山東和廣東,合計佔比78%。除廣東下降2.1%外,其餘各省份均保持增長。其中浙江、福建均出口增速較快,出口額分別為38.7億美元和9.9億美元,增幅分別為15%和29.3%。江蘇、山東出口額分別為24.9億美元和9.6億美元,分別增長3.1%和3.5%。
從出口單價看,前五大出口省份中,除山東省單價略降2.5%外,其餘四省均單價保持增長。其中福建省平均單價1.91美元/公斤,增長22%。廣東出口單價最高,平均5.1美元/公斤,增長5.6%。其餘各省份中,內蒙古和寧夏出口單價較高,分別為51美元/公斤和24.6美元/公斤,降幅分別為19.6%和66.6%。
四、主要類別單價漲跌互現
2017年全年,絲線和化纖紗線出口單價有所上升,分別為43.4美元/公斤和2.3美元/公斤,同比上升16.7%和7.2%。棉紗線和羊毛動物毛紗線出口單價均有所下降,分別下降4%和5.8%。
五、全年全國棉紗線進口概況
(一)國內棉花棉紗進口趨於平穩
12月份以來,全球製造業擴張速度放緩,國外棉價平穩;隨著國內棉花輪出工作的結束,內外棉價差逐步收窄,我國棉花、棉紗進口趨於平穩。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全年我國棉紗線進口額54.6億美元,上升6.5%,佔紗線進口總額的69.6%,佔紡織服裝進口總額的21.9%。進口數量為198.3萬噸,同比微增0.6%。進口價格2.75美元/公斤,增長5.9%。
(二)越南紗依舊受青睞。
近年來,大批企業赴東南亞投資設廠,進口棉紗的前5大來源地全部來自東南亞地區。越南是最大的投資國之一,我國從越南進口棉紗線持續增長,佔比達37%,是目前我國棉紗線最大進口來源國。今年全年我自越南進口棉紗線71.6萬噸,同比增長14.5%,佔棉紗線進口總量36.1%,佔比與上半年基本持平。
除越南外,我國還從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臺灣、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進口棉紗線。其中自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斯坦和馬來西亞進口額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9%、16.1%和30.4%。
(三)內外棉價差收窄,棉紗進口數量回落
截至12月29日,國際棉花價格(CotlookA)約為14874元/噸,國內棉花價格(3128B)均價為15699元/噸,二者價差約825元/噸,較5月份1886元/噸的差價明顯收窄。隨著國內儲備棉輪出,市場供應充足,棉紗線進口數量年底前有所回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網站本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