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豐登的喜悅 五彩斑斕的幸福—寫在我區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2020-12-19 內蒙古日報
資料照片

【豐收的味道】五穀豐登的喜悅 五彩斑斕的幸福——寫在我區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春華灼灼,秋實離離,又迎中國農民豐收節。在這個秫熟稻香、瓜果飄香的時節,北疆大地處處都是豐收的景象,農牧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農牧業根基穩,話發展底氣足。今年上半年,我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農牧業生產,我區農牧業農村牧區經濟穩中向好,為保供給、穩物價、增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

端穩飯碗,確保顆粒歸倉

四季輪迴,歲稔年豐。陣陣涼爽的秋風吹來了濃濃的豐收味道,在碩果纍纍的田野裡,在匆匆忙碌的背影中,處處是抓生產奪豐收的喜人景象。

在興安盟扎賚特旗好力保鎮寶泉村,沉甸甸的稻穗「頻頻點頭」,仿佛要把豐收的喜悅之情傳給這塊地的主人、農得利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殿國。再過幾天,眼前這400多畝水稻就要收穫了。

「豐收在望,咱心裡踏實了!」徐殿國樂呵呵地說,「自從成立了合作社,大傢伙兒一起進行集約化經營,澆地、播種、施肥、收割,一律使用現代化機械,人力投入比以前少,省時省力。尤其是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落戶好力保鎮以後,我們走上了現代農業發展的道路,收入翻了幾番。」

糧食生產「穩」字當頭,讓糧食安全的底盤更為堅實。今年以來,我區一如既往運用多年來行之有效的常規性舉措,又拿出真招實招硬招,指導各地分區分級恢復農業生產秩序,堅決落實糧播面積只增不減要求,確保顆粒歸倉。

——今年及時下達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等各類資金146億元,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據農情統計,全區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0915萬畝,比上年增加229.5萬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糧播目標。

——積極開展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切實抓好抗旱保春播、防汛救災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努力將災害影響降到最低。河套灌區小麥已喜獲豐收,預計總產量達12億斤以上,比去年增加2億多斤。

——加強秋糧中後期田管和病蟲害防控,落實各項防災減災措施,努力實現抗災奪豐收。從目前看,我區糧食豐收已成定局,確保產量穩定在730億斤以上。

春華秋實,一年的辛勤耕耘,換來五穀豐登的喜悅、五彩斑斕的幸福。放眼內蒙古大地,秋糧收穫已經漸次展開,興安盟田野稻穀飄香、烏蘭察布市馬鈴薯個大溜圓、巴彥淖爾市向日葵籽粒飽滿、烏海市葡萄香甜可口……希望在田間地頭生長,喜悅在糧倉充盈間蔓延。

提質增效,激起綠色律動

豐收的歡歌,離不開綠色律動。

在通遼市科左中旗,生態綠色現代農業揚帆起航。「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成系」的高標準農田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勞作方式,標準化生產和質量溯源、智慧種植、生物預警、綠色防控等農業技術省時增效;

提早定植、提早上市、延長秋後生長期,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二道橋鎮設施農業科技示範園裡的「四膜一布、促早延後」栽培模式,可以提高早春土壤溫度、溼度,増加整體種植效益,畝均年増收3000元以上;

赤峰市敖漢旗廣袤的田野裡,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蓄水保墒的作用明顯。7.92萬畝水平梯田實現了「蓄住天上水」,梯田糧食畝產實現翻番,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

我區「三農三牧」欣欣向榮,迸發活力,提質增效成為貫穿其中的能量帶。

把優質產出來。我區實施標準化生產和農畜產品監管能力提升行動。截至2019年底,主推綠色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範221項,農作物標準化面積達到6145.6萬畝;深入開展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農畜產品總體合格率連續6年保持在96%以上,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

把綠色亮出來。我區持續推進控肥、控藥、控水、控膜「四控」行動,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統防統治等節本增效技術,深入開展以淺埋滴灌為主的農業高效節水工程,大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地膜回收工作,加快推動農牧業綠色發展進程。在57個畜牧大縣整建制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2019年全區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9%以上。

把科技用起來。實施科技支撐行動,強化供種能力,加強技術推廣,2019年農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以上,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預計達到85%。

推進技術創新,強化質量品牌,推進模式變革……我區努力實現由量到質的、從弱到強的跨越,一場提升農牧業發展質量的變革,正在內蒙古大地上開啟新徵程。

生態宜居,遇見綠水青山

從興安盟烏蘭浩特機場出發驅車南行,不到半小時就進入了烏蘭哈達鎮洮兒河「水上樂園」。沿步道而行,亭臺樓榭點綴一泓碧水,市民們攜妻帶子,漫步山野,怡然自得。高品質的遊玩環境既滿足了人們對舒適的定義,更帶來了難覓的「海邊」體驗。

「這裡大變樣了,環境美,交通也方便。從前又亂又髒,可是人人躲著走的地方。」正在帶著孩子遊玩的附近村民辛永平說。

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讓這片「颳風灰塵飛、下雨泥漿流」的廢棄沙坑華麗「轉身」。2019年,烏蘭哈達鎮依託現有湖塘資源,以低成本開發、少人工幹預的原則對洮兒河的支流西北湖周邊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和治理,打造了一個親水、戲水的水上樂園。水上樂園的建設,大大改善了沿湖村莊稻花村的生態環境,為村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同時,以水為媒帶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村民多了一條增收路徑。

「生活在農村也挺幸福的。」辛永平由衷地說。

蛻變的不止是烏蘭哈達鎮。穿梭於鄉村牧區,到處可見院舍整齊、道路平坦、羊咩牛哞……我區突出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讓農村更像農村、牧區更像牧區,唱響生態宜居交響曲。

分類推進廁所革命。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先易後難、積極穩妥地推進改廁工作,防止盲目下指標、定任務;堅持分類指導、試點示範,證明切實可行後再推開,以「十縣百鄉千村」示範行動為引領,按時保質完成一類縣、二類縣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

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按照「三清一改」工作要求,把握關鍵時間節點,動員群眾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初步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人員、有督查的「四有」村莊保潔員制度,乾乾淨淨迎小康。

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堅持多規合一,突出前瞻性、實用性,充分體現農村牧區特點、突出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同時,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推進農村牧區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水治理。

天藍、地綠、水清、路暢、景美的生態宜居環境美了鄉村,富了鄉親。我區統籌推進產業發展與環境承載相適宜、生活改善與生態保護相統一、歷史文化傳承與現代文明相融合,一幅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徐徐鋪展。(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韓雪茹)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

相關焦點

  • 碩果纍纍,五穀豐登!中國農民豐收節明天開幕!
    碩果纍纍、五穀豐登 秋日的原野充滿豐收的喜悅 金秋已至,又迎來了豐收的季節新安縣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距離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新安縣慶祝活動 倒計時1天 今年各地的遊客將與新安縣鄉親們一起
  • 擁抱咱自己的節日——寫在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原標題:擁抱咱自己的節日——寫在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五穀豐登秋分始,家家戶戶慶豐年。  9月23日,農曆秋分,我們迎來了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年裡慶豐收!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年裡慶豐收!在新絳縣各村田間地頭農家大院,到處是農民收穫豐收的喜悅景象。農民們用辛勤勞作的豐收碩果為即將到來的「中國農民豐收節」獻上一份豐產豐收大禮,喜迎自己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據悉,2020年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於9月22日舉辦,本次豐收節主題為「慶豐收、迎小康」,豐收節主場活動今年將首次走出北京,安排在地處黃河流域的運城市。
  • 樂陵小棗、青州蜜桃、膠州秧歌...山東各地爭曬豐收 喜迎豐收節
    齊魯網9月22日訊 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走進鄉村田野,感受農民豐收的喜悅。
  • 今天是 2019 中國農民豐收節
    IT之家9月23日消息 2018年6月份國務院同意批覆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自今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也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今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國迎來第2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主題是「我的豐收我的節」,其中「節」是載體,「豐收」是內核,「我」是主體。
  • 共慶特別豐收 喜迎全面小康——熱烈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原標題:共慶特別豐收 喜迎全面小康——熱烈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當大地披上彩裝,當臉頰溢滿笑顏,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了! 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
  • 黃河神仙灣——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
    2020.9.22日,新安縣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在正村大河田園雅竹農莊舉行!豐收節作為古老農耕文化古國,中國豐收節由來已久。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豐收是千百年來農民最大的期盼,農事豐收對社會安寧同樣意義非凡。我國古代就有慶五穀豐登、盼國泰民安的傳統。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的遺蹟和地名。這些地名多少都與農事豐收有關係。《萬曆十五年》記載,明代皇帝每年需攜百官到先農壇祭祀先農神並「親耕」,以寓意五穀豐登,足見豐收在傳統農耕文化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 喜迎豐收節|快來看看「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舉辦地有多美~
    喜迎豐收節|快來看看「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舉辦地有多美~ 信息分類: 文件編號:
  • 許昌市建安區喜迎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式現場「流量」直播據悉,此次建安區農民豐收節活動共設置了5個環節:開幕式及文藝演出、農產品展銷推介、金秋消費季、農業農村發展成就實地觀摩和鄉村產業發展沙龍。讓廣大群眾在分享豐收喜悅的同時,充分展示科技強農新成就,產業發展新領域,鄉村振興新面貌,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我區獨有的農耕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建安區,感受建安區的民俗風情,打響建安區特色品牌,助力建安區鄉村振興。慶豐收、曬豐收、享豐收。
  • 中國農民豐收節:60餘場活動歡慶豐收喜迎小康
    昨天上午,「美麗鄉村·築夢有我」豐收節專場暨北京市慶祝活動、房山區秋收節開幕式在長陽鎮舉行,活動在喜慶熱烈的農民鼓樂歌舞《好收成》中正式開始。《葡萄成熟時》《我們是一家人》《鄉村「家」文化》等微電影,小中見大,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北京農業的新發展、農村的新氣象、農民的新風貌,歌舞表演《小康路上,一個不少》更是將活動帶入了高潮。
  • 今秋豐收猶三思——寫在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正在田間忙碌的農民、幹部和專家們,稻花香裡猶三思。▲8月29日,在肥東縣橋頭集鎮梅山社區,農民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無人機照片)。一籌莫展之際,當地政府部門安排人力控制上遊排水,協調疏通管道縮短受淹時間,組織專家指導補改種技術,再加上農民投入人力物力積極自救,總算拼出了好收成。6月2日入梅,8月1日出梅。
  • 全市60餘場活動喜迎豐收節,從不同角度展示北京農業新發展
    攝:鄧偉今天上午,「美麗鄉村·築夢有我」豐收節專場暨北京市慶祝活動、房山區秋收節開幕式在長陽鎮舉行。《葡萄成熟時》《我們是一家人》《鄉村「家」文化》等微電影,小中見大,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北京農業的新發展、農村的新氣象、農民的新風貌,歌舞表演《小康路上,一個不少》更是將活動帶入了高潮。
  • 各地農民「花式」慶豐收 喜迎豐收節
    在今年豐收節前夕,各地農民以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等活動,慶祝豐收節的到來。
  • 豐收節|難忘那個秋
    秋天是一個喜悅的季節,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人們愛用「金色」來形容它的美麗。我覺得用「五彩斑斕」更為確切,你看那枝頭紅柿壓過,黃玉米捋著鬍鬚,青豆笑出淺淺酒窩。秋天總是會帶來一些驚喜,一些希望,也帶來無盡的遐想。
  • 都江堰旁話豐收:農民詩歌裡的豐收節
    新華社成都9月23日電(記者周相吉、李力可)「秧耙杆杆丈二長,嘴唱歌來手薅秧……」23日,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都江堰市全國分會場現場,村民唱起當地特有的「薅秧歌」,在辛苦的勞作後喜迎豐收。23日,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都江堰市全國分會場現場展出的農產品。新華社記者李力可攝「我們村裡的莊稼,『喝』的是都江堰流出來的第一口水!」在活動現場都江堰市柳街鎮,該鎮七裡社區村民楊奇旭驕傲地告訴記者,自己家今年的水稻畝產量接近1500斤。
  • 讚美中國農民豐收節祝福語句子 慶祝秋日農民豐收節的圖片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9月23日就是秋分節氣,也是2019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讚美中國農民豐收節祝福語句子,慶祝秋日農民豐收節的圖片。
  • 感受豐收喜悅,感知來之不易——阜南縣直幼兒園豐收節在行動
    五穀豐登,蔬菜水果裝滿筐,小朋友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裡,通過老師講解,小朋友們懂得了糧食的來源,知道了平時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得來的,要好好珍惜糧食哦~我光碟,我節約,我最美玩轉「豐收節」,感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讓幼兒在觀察的過程中認識食物本來的模樣,讓幼兒真實地感受到豐收的美好喜悅。激發幼兒熱愛自然、崇尚生命的情感,提升幼兒的探究能力,享受成功的樂趣。
  • 2020年泉州農民豐收節活動開啟
    金秋九月,正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瓜果飄香之時。在這美好的季節裡,9月7日,泉州市農業農村局、南安市農業農村局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採購訂貨會」為契機,同步開展「2020年泉州農民豐收節、泉州市品牌農產品展銷對接會」,根據組委會安排的140個展位設立泉州特色農產品展區,分為「三品一標」、名牌農產品、泉臺農業融合和鄉村振興特色、南安鄉鎮特色館等5個展區。
  • 秋入田間唱豐收——寫在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之際
    在這個碩果纍纍的季節,我們迎來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白山松水間,一派忙碌的收穫景象。   作為農業大省和糧食大省,我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人均糧食佔有量、商品率、調出量及玉米出口量多年保持全國首位。新的一年,又會創造怎樣的精彩?
  • 婺源汪口古村賽龍舟慶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中國江西網婺源訊:2018年9月23日,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可以更好的展示農村改革開放發展的巨大變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