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中考結束後,往屆學生的微信群熱鬧起來。「老師,我去看看您吧」「我想報師範專業,成為您這樣的老師」……學生的留言,讓我想起了與他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第一次見學生,我都會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就組成了一個新的大家庭,你們可以把老師看作媽媽、姐姐或者朋友。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這個大家庭變得更好」。但那一年接手新班,一個男孩卻愁壞了我。
小傑經常跟老師、同學對著幹,導致同學排斥他,老師也常常批評他,他卻始終擺出一副「我就這樣,你們拿我沒辦法」的樣子。如果我是他,老師怎樣做才能觸動和改變我?醞釀許久,我決定讓學生做「信任小遊戲」。每組學生圍成一個圈,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蹲下,再一個接一個倒向旁邊的同學。遊戲開始了,卻沒有小組接納小傑。看到他渴望的眼神,我趁機向學生列舉小傑的優點,說服一個小組接受了他。沒想到,小傑表現得很積極,還提出了贏得遊戲的建議。
另一個遊戲是「蒙眼跟我走」。我任命小傑為組長,由他領著蒙了眼睛的組員走動。「抬腿有樓梯,左邊有障礙物,往右一步,直走」……他小心翼翼地帶領組員走到了目的地。看到小傑與組員歡呼的情景,我知道他會改變的。果不其然,小傑開始與同學友好相處,結交了朋友,還經常為班集體服務。
有人說,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不過每粒種子的花期不同,有的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需要漫長等待。面對一個個努力成長的生命,我們應該放慢腳步,等等他。
小婉沉默寡言,卻有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課上,她總是看我一眼就低下頭。與她對視的剎那,我讀懂了她的渴求:想學好,但成績總是不理想,有些懷疑自己。了解到她的為難,我決定幫她走出困境。
小婉寫字慢,但書寫工整,尤其是英文。在我班,學生每周五投票選出本周表現最好的同學為「每周一星」,該生的照片、簡介和最想說的話將一同上榜,發到班群。怎樣讓小婉上榜呢?我開始有意識地表揚小婉的作業,讓她回答簡單的問題。慢慢地,我們之間建立了信任,她開始對我講心裡話,上課時也會露出微笑。待時機成熟,作為英語老師,我為小婉「定製」英語書寫競賽。預料之中,小婉得了一等獎。小婉媽媽說,孩子練習了兩天,用了十幾張作業紙,最後提交了自己最滿意的一張。那一周,小婉是「每周一星」,她最想說的話是:長大我想當英語老師。
六年級的學生即將步入青春期,心理會隨著身體的變化而變化,偶感煩惱、空虛也不願與家長和老師說,對異性感到好奇,渴望得到異性的欣賞。為了讓學生敞開心扉,正確面對身心變化,我設計了「秘密字條」,讓學生把想說的話寫給我。
小優寫道:這段時間一直不能集中精神學習,有個影子總在眼前晃,我偷偷看他打球、看他學習……我知道不應該這樣,可我控制不了自己,怎麼辦?
我與小優深入交談,明確告訴她這種想法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不要有壓力。關注他,可以大大方方為他的優秀鼓掌,學習上有問題也可以光明正大交流。我同時提醒她,現階段不具備談論感情的條件,既沒有物質基礎,心智也不夠成熟,容易走入誤區。當前要緊的是學好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成熟後再接觸這一問題會更清醒、理智。最終,小優打開心扉,與異性正常交往。
教師幹的是良心活,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就是對我的信任。我願意蹲下來看孩子,傾聽他們的聲音,與他們一起成長。
(作者單位系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容桂泰安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0年08月19日第11版
作者:溫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