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0年考研筆試結束,2021考研也拉開了序幕。對於考研學子而言,選擇合適的院校、專業是第一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比這更重要的是,要先弄清楚自己要考專碩,還是學碩。
關於學術碩士和專業碩士的區別,你都知道嗎?快看看。
專碩和學碩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學術碩士,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學術學位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等13大類,學習方式均為全日制學習。
專業碩士,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授予具有職業背景的專業型學位。專業學位的學習方式比較靈活,主要分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學習兩類。
1、培養標準和培養目標各有側重。
從以上可以看出:學術碩士是按學科設立,主要側重於學術研究,培養以後專門從事科研或理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員。
專業碩士是以專業實踐為導向,主要側重於實踐和實際應用,培養具有明顯職業背景或技能的專業人才,如工程師、律師、會計師等。非全日制研究生歸類到專碩範疇。
2、可報考的專業範圍不同。
學術碩士,招生專業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13大學科,及其下設的一級學科、二級學科,涵蓋所有的專業方向。
專業碩士,招生專業相比學術碩士範圍要小些,主要為在實踐方面比較突出的部分專業。如思想政治教育、哲學等部分專業沒有專碩。
3、初試(筆試)的難度不同。
整體來看,專碩的考試難度要比學碩的難度低一些。主要表現在:專碩英語科目大多考英語二,學碩英語科目大都考英語一,難度較大;專碩大多數專業考數學二、三或不考數學,學碩根據專業要求考數學一、二或三,整體難度要大些。
4、複試調劑的要求不同。
鑑於學碩考試科目難度較專碩難度大,所以在調劑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即學碩可調劑到專碩,專碩不能調劑到學碩。當然,臨床醫學類專業是個例外,報考臨床醫學類專業碩士研究生可按相關政策調劑到其他專業,其他專業不能調劑到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
5、部分院校二者的學制不同。
學碩學制一般為3年,幾乎全部院校最少為3年;專碩學制一般為2-3年,儘管前期進行了規範後,部分院校還有2年的情況,具體根據招生單位當年政策。
除了以上不同,你還要知道
1、學歷、學位證書的含金量相差無幾。二者均是正規培養,雖然在培養目標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受學校的教學資源、實訓等條件限制,二者在培養方面區別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也就是學碩和專碩在培養方面都差不多,證書含金量也是一樣的。
2、獎助學金、生源管理等大都相同。實事求是地說,雖然研究生分為了學術型和專業型,但是學校在學生管理、資助政策等方面都是一樣的,並沒有區別對待,最多就是培養方向不同。關於獎助學金方面的疑慮是沒必要的,都一樣。
3、關於就業,影響不大。除極個別單位可能受工作崗位限制要求,會明確要哪種類型的研究生。目前大都是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即可,沒有那麼細分。
4、專碩報名人數超過學碩。從2009年增加專業碩士以來,從最初的不被認可,到2017年的首次超過學碩,當然與2017年將非全日制劃歸專碩有關,但近年來專碩保持穩定增長幅度,也是可以說明一些問題的。
給2021考研學子的報考建議
1、如果研究生不是你想要的最終學歷,還要考博或者繼續深造,毫無疑問,選擇學碩是最好的。
2、如果你英語、數學嚴重瘸腿,擔心英語受限或是影響總分,保險起見,可以選擇專碩,相對機會要大些。
3、如果你單純就想混個學歷證或者想儘快畢業(短學制),可以選擇專碩。
4、如果你就業目的明確,想儘可能多的學習就業的相關知識,儘可能選擇專碩。
5、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
另外,鑑於非全日制情況比較特殊,以上內容並不包含非全情況,後續專門說明,如有問題,可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