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江蘇鹽城某中學要求初三學生每個星期日必須去學校補課,部分老師還專門打電話給家長,稱補課7天要收取2000元,有的老師專門租房子給學生補課,學生帶了手機,老師沒有好言相勸,直接踩爛,學生不聽話老師直接毆打。對此,當地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補課是不允許的,收費補課更是被嚴格禁止,並表示相關科室正在調查中,結束後會公布處理結果。
教育部門明令禁止在校教師給學生收費補課,但還是有不少老師頂風作案,這和學校以及當地教育部門管理不嚴之間存在著分不開的關係。有償補課,是對教育公平的挑釁:現在的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很捨得在這方面投錢,老師們收費補課的話不會拒絕,但同學們的家境有好有壞,這會給那些家庭環境並不是很好的學生造成壓力。現在的補課班多開設在節假日、寒暑假,佔用了學生們的休息時間,不利於勞逸結合。
對於補課的收費標準問題,也沒有統一的定論,部分學校為了提升整體入學率,可能會提前結束寒暑假,組織學生集體補課,這樣的話收費標準一般不是很高,補課十幾天,大多只有三四百塊錢。還有的老師去開設校外輔導班,給學生"開小灶",那收費就非常高了,一天幾百都很常見。
"補課"這個詞彙,常常令家長和老師們陷入到愛與恨的矛盾中,輿論場上,社會大眾對補課現象的批評聲不絕於耳,而在現實中,焦慮的學生和家長們用實際行動支持補課,讓補課班成為了城市街區裡的標配。廣東省教育廳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80%的高中生補過課,而且家長要求補課的佔比很高,初中生的比例接近70%,小學生的比例甚至超過了85%。
晉城市也進行過類似的調研,結果顯示,67.7%的孩子認為補課的效果一般,僅有16.1%的學生認為補課後,自己的成績明顯提高了,有12.9%的孩子認為負擔太重了不想繼續補課。
其實出現這種結果也是必然,學生之所以要去補課,是因為對某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好,需要查漏補缺,而以現在的模式來看,不管是學校還是課外的補課班,大多數都是"一對多"的授課模式,一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這樣的話壓根無法照顧到每個學生的需求。對於學生自己來說,已經掌握的知識不想再聽一遍了,沒有掌握的知識老師又不一定講得到,很難學進去。
對於一些教育資源比較落後的地區來說,補課有存在的現實意義,因為他們的"質"比不上別人,那就只能在"量"上努力了,讓學生們的學習時間比別人更長,在高考的戰場上打敗其他人的機率才會更大。
但對於多數學校來說,補課都是在壓榨學生,有悖自然規律,人的成長需要尊重社會的規律、教育的規律,與規律相悖往往不會有好的結果。過多的超前學習、補習班,會導致孩子的學習能動性、積極性被扼殺,只能成為被動的學習工具。小學、中學時可以在家長、老師的高壓下學習,但進入到大學後沒有主動學習的心態,往往會墮落,很多學霸考上了大學,結果大二大三就被退學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從結果上來看沒有多大的意義。
家長和老師們應該認識到一個問題,知識不等同於文化,也不等同於思想,更不等同於能力,想要拓展學生的能力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尊重他們的認知發展過程,給他們一定的成長空間,給學生提供個性而又營養化的學習方式。將課程、補課與否的自主選擇權交給學生,這樣他們的接受程度才會更高,效果也才會更好。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