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韓國「N號房事件」到高管性侵少女再到綿陽東辰一副校長性騷擾女學生,國內外頻頻爆出的兒童性侵事件,再一次將大眾的目光引向性教育。
我們該如何做好未成年子女防性侵呢?
請讓孩子牢記預防性侵10大要點▼
1.教育女孩子要學會敢於說「不」
2.凡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碰。
3.任何人的任何行為,只要讓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反抗。
4.孩子外出,應了解環境,儘量在安全路線行走,避開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5.晚上女孩外出時,應結伴而行,尤其是年幼女孩外出,家長一定要接送。
6.女孩外出要注意周圍動靜,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糾纏,儘快向人多處靠近,必要時呼叫。
7.女孩外出,隨時與家長聯繫,未得家長許可不可在別人家夜宿。
8.應該避免單獨和男子在家裡或是寧靜、封閉的環境中會面,尤其是到男子家中。
9.不隨便喝陌生人給的飲料或食品。
10.獨自在家注意關門,拒絕陌生人進屋。
發生性侵,而孩子不願告訴家長,家長也不知道的情況下,該怎麼發現呢?
兒童被性侵往往會出現以下徵兆:
1、突然開始喜歡鎖門。
2、突然表現出開始怕黑。
3、突然表現出生活的異常,比如睡眠障礙、噩夢,突然開始害怕與大人相處的環境等等。
4、 孩子突然出現外陰或肛門瘙癢、疼痛、出血,要求頻繁清洗。
5、孩子突然對「性」有很大的興趣,比如,說與性、懷孕相關的詞語和話題;用生殖器官名稱爆粗口等。
可以經常讓孩子和家長分享在幼兒園、學校發生的事,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見聞、想法。也請家長千萬不要再用「你不聽話就叫警察叔叔來抓你」等類似的話嚇唬孩子。
案發後有的孩子害怕告訴父母,還會錯誤地以為是「自己不聽話」,「自己是壞孩子」。請告訴孩子:害怕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危險的時候,找警察叔叔幫忙是最正確的。
一旦發生 立刻報警
由於未成年人性侵案件隱私保護的特殊性,不能讓保護變成二次傷害。一旦立案,檢察院一般會派員提前介入,採取「一站式取證」,即公安機關刑偵、技術鑑定,檢察機關等部門同步到場,一次性開展詢問調查、檢驗鑑定、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心理撫慰等工作。
在整個案件偵查、審查起訴、法院審理階段均應嚴格保護未成年人隱私,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過去很多家長和受害者出於種種原因不願意報警,這不僅是正義的缺失,對犯罪分子的縱容,其實對受害者今後的生活會產生更為巨大的精神傷害。
網警提醒:
兒童性侵離我們並不遠,看得到的,是不時曝出的未成年性侵案件,看不到的,是眾多受害者及家庭的無助、無奈和難以抹去的陰影。保護兒童任重道遠。這不僅是社會的責任,法律的義務,學校的職責,也是每一位爸爸媽媽必須傾盡心力做到的事情。只有全社會一起努力,我們的孩子才可能擁有一個健康的童年,免於羞辱,免於迫害,免於身心受創。
普及兒童防侵害教育,讓我們,從現在開始!
來源:舟山網警巡查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