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漂漂亮亮過個年,沒想到,網購的射頻美容儀卻成了「毀臉器」!昨天,市民陳女士打電話向本報記者反映,去年12月12日,她花費2259元從天貓的一家網店購買了一臺射頻美容儀。 她和母親使用了這臺射頻美容儀後,面部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凹陷,「我高價購買的美容儀咋就成了『毀臉器』?」
陳女士告訴記者,去年12月15日,她收到了網購的射頻美容儀。當天晚上就給年過6旬的母親使用起來,按照店家提供的使用說明,她先在母親的臉上塗上一層凝膠,打開射頻美容儀開關,美容儀的按摩頭散發出紅光,然後將按摩頭輕貼肌膚分區域進行提拉。「沒想到只使用了短短10分鐘,就發現我媽媽鼻梁左側出現了一塊長約2釐米的條形皮膚凹陷。」出現這種情況後,陳女士第一時間聯繫了網店客服。客服人員答覆,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老年人皮膚老化、代謝慢,以及皮膚薄的地方不能使用射頻美容儀。
「當時我想也許過幾天就能恢復了,沒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自己也開始用美容儀。」按照使用說明,陳女士每隔三四天用一次美容儀,每次不超過10分鐘。沒想到第3次使用後,她發現自己的嘴唇下方偏右側也出現了一塊明顯的凹陷。
陳女士與網店客服反映情況後,店家派了一名工作人員,陪同陳女士及其母親前往醫院進行診斷。他們分別在北京美萊醫療美容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和北京協和醫院就醫。「醫生診斷後,說我們是局部皮下脂肪消失,很難自我再生,需要用透明質酸填充在凹陷處進行修復。」陳女士說,網店的產品宣傳頁面上明明寫著這款射頻美容儀具有「緊緻V臉」「彈潤嫩膚」「重獲緊緻少女肌」等功效,「原本是為了變美的美容儀,怎麼反倒成了『毀臉器』?」
讓陳女士感到更加無奈的是,漫長又無望的維權之路。在醫院診斷後,一名自稱是射頻美容儀生產廠商的張先生提出了一個方案:美容儀全額退款,再加上7000多元,湊成1萬元,作為「安慰費」支付給陳女士。前提是雙方得見面籤個協議,使這件事做一個了結。面對這樣的方案,陳女士無法接受。雙方多番溝通無果後,網店一名工作人員提出,讓陳女士自行聯繫司法鑑定機構,證明陳女士母女二人面部的凹陷與使用美容儀存在直接關係,並給陳女士提供了一份《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鑑定入選機構名冊》。按照工作人員提供的名單,陳女士諮詢北京盛唐司法鑑定所等多家司法鑑定機構,這些機構均表示無法進行相關鑑定。
面對這樣的境況,作為射頻美容儀生產廠商的張先生在電話中表示,他也諮詢了多家鑑定機構,答覆都是做不了。「為什麼去做鑑定?是因為雙方對引起的事實有爭議。需要一個鑑定結論,判定責任。做不了,就意味著無法判定。」既然無法判定責任,張先生給陳女士提出了3個解決方案:繼續找一家鑑定機構去鑑定;按照之前商定的方案給予陳女士1萬元「安慰費」;走法律程序。
記者 褚英碩
流程編輯 劉偉利
來源 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