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海外疫情嚴重,讓國內高校的博士學位受寵!

2020-12-16 高校網大秀

出國留學受阻,扎推國內名校

受到疫情影響,目前很多原計劃出國留學的學生不得不選擇留在國內,特別是一些名校的頂尖學霸提早獲得歐美名校留學的機會,然而一場疫情不得不讓他們開始把目光轉向國內的名校,畢竟,隨著國家雙一流高校建設步伐的加大,國內頂尖名校的高層次人才積累,讓國內名校的導師隊伍有了質的提升,就像施一公說的那樣:優秀的畢業生,可以不需要遠渡重洋就可以在國內獲得最好的高等教育,2019年清華大學特獎畢業生白蕊,作為施一公院士的學生,僅僅花費四年就提前一年完成碩博連讀,並且發表8篇CNS主刊論文,畢業後再次選擇留在國內,獲得西湖大學博士後的職位,繼續學習和工作。在遭遇最難就業季和出國留學受阻的情況下,大量碩士研究生紛紛扎堆國內名校申請博士學位,特別是那些本應該出國留學的頂尖學霸,直接讓2020年的碩轉博和申請考核制博士變得更難!

就業歧視背後是科研素養的差異

在目前國內高校的教師招聘中似乎存在某種的歧視,優先考慮海外學習經歷者,然而看似書面上的就業歧視,背後則是中外高校科研實力的差距,不是歧視國內的博士,而是國內的大部分博士本身的科研成績相對更落後,而海外名校的博士畢業生,本身的科研成績和科研素養更好,如果國內所有博士生都像清華大學特獎博士生白蕊一樣優秀,那麼就不會出現所謂的就業歧視,因此學歷越高,需要準入的門檻的名校效應更嚴重,畢竟越好的高校聚集越優秀的人才,更好的科研平臺,更重要的是環境的影響和科研團隊之間的競爭,讓名校的科研實力發展非常快,而普通高校,優秀導師很少,科研團建間的競爭幾乎不存在,就像中山大學校長希望增加研究生招生名額一樣,每年中山大學由於博導人數太多,造成很多博導甚至為了碩士研究生名額都需要彼此競爭,博士生招生名額更是稀缺資源!

科技轉型,高學歷人才受寵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結構迎來大轉型,從簡單的製造向尖端的智造發展,因此就業市場上更青睞具備科研實力的高學歷人才,由於目前中國頂尖高校都雲集在一、二線城市,造成很多三、四線城市很難獲得高素質人才,一些東西部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小城市,為了吸引高素質的人才,甚至不惜開出百萬年薪的代價,希望引進一名科研領頭羊,從而帶領地方經濟結構轉型。由於目前國內高校間的差距非常大,同樣是說為的雙一流高校,有些雙一流高校的教授在其他高校中可能只是講師,師資之間的差距,讓不同高校的博士畢業生未來發展會有很大的差異,畢竟高薪聘請的高學歷人才,給你百萬年薪,需要產出千萬的經濟效應,因此博士階段,對於名校的選擇更重要。

2020年,最難就業季,出國受阻,名額有限,競爭激烈,碩轉博也會變得更難!

相關焦點

  • 最難就業季,博士畢業出國變難,國內高校50萬年薪挽留優秀博士後
    年薪50萬招博士後隨著疫情的影響,2020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繼2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後,4月份科技部又在官方文件中透露了擴大博士後崗位規模的消息,2020年有874萬應屆畢業生、341萬考研生,而面對疫情,大部分企業發展停滯
  • 深造還是就業?疫情下高校畢業生的抉擇
    「最難就業季」是公眾對今年我國就業形勢的一個形象比喻,而對於高校畢業生而言,當2020屆畢業生還在找工作與繼續求學深造中徘徊時,部分地區2021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工作已經開啟。值得注意的是,「最難就業季」已不是我國獨有的現象。  全球化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又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 公派留學生被美國高校驅逐,限期1月離境,國內考研將變得更難!
    中外合辦高校遇冷2020年中外合辦的高校生源質量下滑,這些打著海外深造噱頭的民辦貴族高校不再受寵,一方面是受到海外疫情的影響,另一方面對這些貴族高校的質疑,中外合辦高校的深造率超過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而每年清華和北大優秀的畢業生想要獲得海外名校深造的機會並不多,因此中外合辦的貴族高校,並沒有得到國內高校的認可
  • 疫情對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影響幾何
    據教育部、人社部共同公布的數據,2020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在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增大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下,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受到了較大影響。面對疫情衝擊,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就業方式,也在發生著改變。
  • 陝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報告出爐,博士成最難就業群體?
    ONE學長出品近日,陝西省教育廳發布了《2017年陝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報告》,報告全面系統地反映了2017年陝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實際情況,就業的主要特點、發展趨勢等多個緯度ONE學長從報告獲悉,2017年陝西普通高校畢業生共有33794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607人,碩士研究生26936人,本科生173108人,高職(專科)生136293人。總體就業率為89.18%,其中博士畢業生就業率為85.69%,碩士畢業生就業率為89.16%,本科生就業率為90.71%,專科生就業率為87.30%。
  • 王曉瑋僅花費一年拿到中山大學博士學位,科研助理助推高校就業率
    最難就業季,科研助理興起最近由於中山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王曉瑋在網絡課堂直播中,與至少10名保持不正當關係女性的聊天記錄被課堂直播,然後流向網絡,也讓中山大學成為2020年高考過後,最早上網絡熱搜的高校之一。
  • 博士:如今畢業進高校就職也不容易!他們就業有那麼難嗎?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截止2018年,博士學位人數已達到70多萬!去年博士畢業人數已突破6萬,畢業以後就會面臨著就業的問題。如此高的學歷卻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就業有多麼容易,工資有多麼高!反而找個好工作卻不是一個輕鬆的事情!
  • 「黔十條」,硬核破題高校畢業生就業難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儘管總體向好,但依然不容任何閃失。就業創業深受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如何破解?3月17日,貴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印發《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條措施》,提出了切實解決這一難題的具體對策和路徑。
  • 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有多難?南京大學保就業,求助校友幫忙!
    2020年畢業生就業難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2020屆的畢業生變得非常的尷尬,在畢業學期季直接提前告別學校,甚至很多畢業生由於畢業設計實驗沒有完成而被迫延期,雖然各大高校對於畢業生的要求不會像以往那麼嚴格,但是2020屆高校畢業生卻因為疫情遭遇歷史上最難的就業季
  • 國內博士or國外博士,海外經歷有多重要?
    在當今這個社會上,博士似乎也成為了眾多企業的用人標準。對於很多高校的學生來說,這也是夢寐以求的學位。但要想成為一名博士生,最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國內博士還是國外博士?不要小瞧這一點點的區別,真正意義上的區別可大著呢!
  • 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全鏈條就業服務
    力爭實現應屆畢業生年內初次就業率超96%高校畢業生就業是今年就業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據了解,今年僅東莞戶籍應屆畢業生有約2.2萬人,預計將有2萬人在莞辦理報到手續,其中包括92名困難家庭畢業生。一方面,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較多;另一方面,受外部環境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上面臨較大壓力。
  • 1/3博士畢業生未獲高校教職:我國博士就業多元化趨勢初現
    眼看能夠順利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物理學博士孟溪手握兩所高校的offer,儼然已是博士畢業生中的人生贏家。但她參加完博士論文答辯後,卻突然感覺自己的情緒跌入了谷底,什麼事兒都不想做。她曾以為自己想當一名高校教師、未來從事科研工作,然而這樣的道路似乎一夜之間失去了吸引力,甚至讓她感到恐慌。
  • 30所境外高校珠海布展 英國高校和香港浸大受寵
    30所境外高校珠海布展 英國高校和香港浸大受寵 2015-10-30 18:47:1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百萬年薪不代表就業質量,26歲985高校博導才是名校畢業生的追求
    高薪不代表就業質量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原因,引發恢復高考後的最難就業季,很多名校都在官網平臺向校友發布求助信息,然而中國蓬勃發展的產業經濟升級從來不缺少崗位,而是缺少高質量的畢業生,因此當華為公布百萬年薪聘全球頂尖的四名畢業生中,有三名具有華中科技大學教育背景
  • 教育部啟動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核查 就業再難也不能摻「水分」
    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874萬。受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保就業」任務十分艱巨。但是,就業再難也不能摻水分,大學生就業率不能有絲毫造假,否則就會有學生「被就業」,失去獲得政策幫扶、及時就業的機會。
  • 國內頂尖高校博士申請有多難?5項成績最少3項為A才能進入複試!
    同樣是博士,不同的待遇雖然中國目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每年都在不斷的擴招,但是市場對高端博士畢業生的需求還是非常大,並不是因為博士畢業生的數量問題,主要是博士畢業生的質量問題,因為國內高校存在大量類似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後翟天臨類的博士畢業生,因此不同於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看畢業生就讀的高校
  • 關於疫情影響下地方性高校畢業生擇業就業觀念的調查報告
    據國家教育部統計,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699萬人,被一些人戲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2014年畢業生比2013年增加了28萬,達到727萬人,更是被冠以「更難就業季」稱號。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比上一年增加40萬人,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就業形勢似乎雪上加霜,短期內勞動力市場需求將相應減少,國內高校畢業生與留學回國畢業生之間存在勞動力的替代效應,在就業中彼此競爭。
  • 國內綜合高校碩博士就業率出爐,醫學博士畢業生就業率排名第一!
    2019年華科碩博士畢業生就業率出爐2019年面臨各大企業的裁員,也被譽為最難就業率,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就業率都出現明顯的滑坡,因此也助推2020年考研人數創歷史新高。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率先在官方公布了2019屆畢業研究生的就業數據,從華科官網公布的數據來看,研究生就業率最高的是醫學博士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9.32%,就業率排名第一,工科碩士研究生就業率高達98.22%,就業率排名第二,經營類碩士研究生就業率97.89%,就業率排名第三。從就業率的排名來看,並不是學歷越高就業率就會越高,在工科、經營、理科等應用學科領域,碩士研究生的就業率遠高於博士研究生。
  • 國內高校某些教授有多水?正大光明抄襲海外高校本科生畢業論文!
    高校擴招下的隱患中國高等教育從1999年開始擴招,然而當時中國高校的師資力量卻非常有限,而且一部分優秀的教師選擇出走海外,中國的高端人才流失現象非常嚴重,而高等教育政策性解放,高校紛紛招兵買馬,大專院校升級本科,本科院校申請碩博點。
  • 疫情下如何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官方回應來了
    啟動一項問卷調查,會同教育部開展畢業生狀態和心態調查,了解疫情影響下畢業生面臨的急迫困難和問題,儘快研究推出精準性的政策措施。組織一系列網絡招聘活動,會同國內影響較大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設立畢業生就業專區,增加行業化、特色化招聘,提供一大批有針對性的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