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對於許多人來說又愛又恨,擅長的人把它 當做一種傲人的長處,不擅長的人,把它當做一種折磨,作為現下通用的語言,英語還是有比較重要的作用的。
現如今,許多的文獻大多都是以英文為主,我們想要了解一個專業的最前沿的信息,就必須得有過硬的英語能力,這是我們得以發展自己的專業的好的平臺。
就拿我的經歷來說吧。還沒有上學時,家裡人就買了好多英語磁帶每天放給我聽,「來是come,去是go,點頭yes,搖頭no……」在這種薰陶下,我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了小學後,我可以輕鬆的學習英語,別人還在說著蹩腳的單詞時,我就已經可以成句了,可是隨著叛逆期的來臨,我開始不學習了,對英語也沒有了那麼濃厚的興趣。
到了初中,我開始奮力學習,其他科目都有所長進,可是只有英語沒什麼長進,帶著不好的英語成績,我進入了高中,高一的時候,我的英語特別不好,150分的題,我連及格都難,那時候的老師特別嚴厲,每天只是讓我們大量練題,當時的我,覺得這種題海戰術真的太不好了,在經歷一次次的英語失敗的考試後,我開始反省,難道我的英語就這樣了嗎?小時候怎麼就能學的那麼好?我拿出自己的卷子,開始分析,一個題型一個題型的分析,我發現,閱讀有許多技巧,比如,先看選項,再定位,適當的看原文了解背景知識;再比如改錯,其實是固定的,副詞,介詞,意思,人稱……我做了許多題,到最後基本發現,出題的點就那幾個;再說完型填空,其實有些是在文章裡有暗示的,一般都以意思為主要考察點,當然,也會有語法,包括介詞的分辨等……那段時間我每天做許多題,剛開始,很多錯誤,心裡也有灰心過,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的錯誤越來越少了,到了高二下半學期,我已經可以保持在120多了,雖然可能不是特別好,但對我來說,已經是很難得的了。
接下來是四級,我們那個省份高考是不考聽力的,所以,我們對於聽力根本沒有練習,我們練習的是,如何在聽力的吵鬧中繼續做題,但是,聽力在四級裡又佔了很大的一部分,這就開始了我的四級備考。高考之後是沒有再拿起英語看的,現在許多單詞都已經忘記了,備考期間,一直在背單詞,每天上課、吃飯路上永遠在插著耳機,可是一段時間過後,聽力還是很差勁,根本聽不懂,我開始放棄了,覺得自己一定過不了,頹廢了幾天後,舍友的一句話點醒了我,「拼一下嘛,又不會怎樣」,對啊,拼一下,又不會怎樣,我又繼續和聽力,四級較勁,聽不懂我就開始聽寫,一個詞一個詞,一句一句,剛開始,一篇可能要好久,我忍著,繼續著,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自己可以寫出很多了,就這樣,一直堅持到考前,最後,順利過掉。
人生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遭遇到或多或少的坎坷與艱難,在不同的階段會遇見不同的人,事,而僅僅是處於特殊的階段,特殊的出現,待到這一階段過去,所有的也就會消失。但你的努力永遠不會徒勞。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眼下的生活呢?在失落時,在無人理解時,在覺得艱難時……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一句話,現在付出的一切都會讓你成長,都會給予你一些「驚喜」,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逆風前行!